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186节 人多还怕人少?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186节 人多还怕人少?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2186节 人多还怕人少?

举荐窦名望到克里米亚汗国打仗的正是张家玉!

张家玉当仁不让地道:“情报上写有格莱四世嗜烟,臣在想,本军中的大烟客乃窦名望,他们两人接触,或许能够碰擦出火花点燃香烟,现在看来,是一点没错!”

“是的,一点(火)没错,真有你的!”颜煜哈哈大笑道。

他用上张家玉,称心得力,觉得自己都简直可以开游艇打猎泡妞去了。

本国派去支援的主将与当地君主有良好的个人关系,对于本国的军队与商贸都是极为有利的!

果不其然,格莱四世大力支持好基友窦名望,他告诫他的手下道:“如今我国与中国已经订立了攻守同盟,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对待朋友,你们要懂得怎么做!”

于是克里米亚汗国的军方与中**队组成了联合指挥部,向中**官全面交底,说清楚已方实力,侦察到的敌人实力,这样中**官就不会产生误判。

向中**队提供地形图,派出向导为中**队引路,哪怕中国的间谍机关已经画出了此间的地图,但向导还是有很有用的。

向中**队提供肉食、燃料,这样就能够吃上热食而不是啃冷饼干,热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好的。

派出民工为中**队搬运军需、救助伤员……

一句话,中**队在克里米亚汗国变成了主场作战。

可以放心睡觉,不用担心被人放黑枪,不用搞得自己精神紧张,神经兮兮的。

克里米亚汗国,哈尔科夫城,此城原为俄国所建立的要塞,被克里米亚汗国夺取后,处于向北可以进攻俄国,向西可以攻打立陶宛与波兰所占领的地盘,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现在窦名望的上万人马已经进抵该城,在城外建立起大营。

“根据我方的侦察,俄国人在边境一线的车尔尼科夫、库尔斯克、叶列茨、沃罗涅日屯兵十万以上,其中四万是正规军,六万是哥萨克与征调来的部队!”在中**营的帅帐里,一个克里米亚汗国的万夫长名叫马哈木的给中**官们介绍情况道,这是来与中**队协同作战的指挥官,乃是格莱四世的亲信。

有他帮忙,对于制约其他克里米亚军队很有帮助。

“至于波兰人、立陶宛人的兵力更少,他们在波尔塔瓦和基辅驻军八万多人,正规军有二万,其余都是征召来的队伍。”马哈木说道。

他用的是土耳其语,中国翻译将他的变回中文。

“他们的人现在有多少?”窦名望让翻译问道。

翻译回答是:“他们全民皆兵,现能够出动控弦三十万!并且还有增加中!”

这是意译,翻译有水平。

控弦三十万!

这是个很恐怖的数字,哪怕在强大的中国王朝,自古以来,南朝皇帝听闻北方部族几十万控弦南下,未尝有不惊者!

马宝在前明泡过,很清楚北方骑兵的可怖,有“鞑靼人满万不可敌”之说,如今克里米亚汗国竟有三十万骑兵,那还得了!

为什么还迫不及待地催促区区一万中**队进军?

对于南华军来说,用南华军官的话来说:“你最好不要来,你一来抢我功劳!”

把敌人视为自己的盘中餐,护食咧!

要是给中国人三十万骑兵,灭掉俄国,打下莫斯科不在话下。

再问下去,由于马哈木万夫长得到大汗的指示是说一切不瞒中国朋友,事情就很清楚了。

原来,克里米亚汗国的动员体系依旧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方式,那就是要抢钱组队两周保底,保证速度,可汗要是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动员要被底下的鞑靼战士吐槽到死。

他们组队时不需要专门的指挥官,酋长就是天然的指挥官,伸出两只手找到的小伙伴就是队友。

可汗一声令下,整个克里米亚半岛就变成了一个马蜂窝,大汗说了:“我要策马踏上战场,你们需做好准备随我出征。五人提供一辆马车,每人则要准备三匹战马……15岁以上男子都要参军,不得留在家中。拒服兵役者,便不是我的仆人,不是我儿子的仆人,也不是各位酋长的仆人。对这种败类,要洗劫他,杀死他。”

这么快的动员能力,就算有预置仓库的中国人也办不到啊,动员快是件好事啊,可是好事为什么不成事?

克里米亚汗国的好汉们随身带的食物不多,10斤不到烤过的小米就是他们单兵50天的随身口粮,还有的人会带上一点奶酪和熏肉。这些食物都是他们抢不到敌人时的紧急保障,他们像蝗虫一样扑向东欧的大小城镇,抢夺自己能拿到的一切,食物、金钱、精壮男女,他们见什么拿什么。

克里米亚鞑靼人作战时很少穿着盔甲,东欧骑兵的马刀可以轻易伤害他们。他们也是真正热爱骑射的游牧骑兵、他们拒绝火器,喜欢用弓箭解决问题,刀剑等近战武器也只有一小部分人使用。

起初他们的攻击力犀利,让敌人头疼,但敌人在吃得亏多,也想到了对付他们的办法。

为了对抗这群来去如风的敌人,俄罗斯人的众多城市都修建了坚固的城防工事,每一个城市都有数十门不等的火炮,克里米亚鞑靼人还没有进入弓箭的射程,就吃上直射实心炮弹了,等进入弓箭射程,老毛子用霰弹去对付他们。

在野外交战时,俄罗斯军队会把数百、上千辆大车组合起来,建立以庞大得车垒。

具体做法是用车载木墙拼接起来,如果施工顺利,他们可以在不长的时间内建立起长2000米,纵深1000米的四方形木垒,最大的木垒长度甚至超过了10000米。

别说没有火器的克里米亚鞑靼人难以解决这些车垒,就连波兰人、瑞典人见了也很头疼。

木垒退可以用火枪、火炮射击,进可以用骑兵追击。俄罗斯人还在广大城镇之间修建立了木制长城,在克里米亚半岛修建了宽度深度达数米、长数十公里的壕沟,总之俄罗斯人的攻略就是尽量让克里米亚鞑靼人难受。

就连大**和立陶宛人也学到了,就在自己与克里米亚汗国接壤的东部疆域修筑了大量工事,并组织数万武装人员防守,最终用连绵不绝的要塞群和木墙阻挡住了鞑靼人的许多袭击,减少了损失。

城防工事?

木墙?

嘿嘿,军帐内的中**官笑起来,笑得很不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