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147节 大朝会大政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147节 大朝会大政策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2147节 大朝会大政策

大朝会第二件事就是人事安排。

大明官场,以内阁为首,但在前明,内阁的地位并没有得到确定,处于“有其实无其名”的尴尬状态。

而颜常武以东南王的身份在朝,落实大明内阁的地位,如此,人事安排首先就是内阁组成。

不用多想,内阁首辅就是马士英。

马士英是前明进士出身,行事完全按照颜常武的那一套办事,深得信任,继续当他的首辅,主持大明官府的全面工作。

次辅乃杨天生,此人是海贼出身,杀得人多,却特别精通经济业务,也下得了手-他管着户部,收税一点都不手软,号称“这世界上只有死亡与收税不可避免”,大明的财政收入一直在稳定增长,他的功劳很大。

哪怕他是海贼出身,也在大明官场能够立足。

阁臣中的第三顺位则是刘孔昭!

他是大明诚意伯刘伯温的后人,交流到南华帝国为官,之后跟随颜常武,现在颜常武将他放回大明。

这个位置原本是堵胤锡,他立下拥立大功,却不以为恃,而是飘然而去,交流到南华帝国为官去也!

大有谦谦君子之风,但不见得吃亏,甚至是以退为进,待他从南华归来,说不定能够更进一步,保不准首辅有份,毕竟在他之前的杨天生是不可能当大明首辅的。

然后第四顺位是周六一,崇祯朝进士,而第五顺位正是陈子壮!

陈子壮是万历四十七年的探花郎,原在南华,现在回转北华任职。

是以大明内阁都是精兵强将,能够确保大明的航向不偏。

tj尖着嗓子道:“下面宣布国家安全委员会与国家军事委员会成员名单!”

俩委员会正是帝国的统治者的收权之举,两中华均以安全、军事为首重,国家安全包括政务、军事、经济、民生、情报等,国家安全委员会位在内阁之上,国家军事委员会则让皇帝指挥军队,从而避免军权旁落。

国家安全委员会偏重于文官,国家军事委员会偏重于勋贵与武将,无论哪个委员会,都有tj的存在,还是两个!

大明特色? 外人就说中国人与奥斯曼人差不多? 要知道奥斯曼帝国也有tj,且权力不小。

无论哪个委员会,颜常武与朱真真的名字依旧存在? 尤其是颜常武,他的存在就是对其他人的压制? 依旧享有“大明军国大事,悉得处置”的权利,这样一来? 就算别人造朱和坪的反? 只要颜常武在? 就有权镇压!

老贼头杨展得了个一个军事委员会委员的头衔? 让他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前明,他哪有什么机会走进中央? 早就让文官把他给治得服服贴贴!

tj又尖着嗓子道:“陛下有旨,众臣静听!”

他代帝颁布旨意,原来明年准备开恩科。

众官欣然,这感情好!

中国的科举制自有它的运行规则,一般每三年来一次,遇到新君登位或者其它大喜事时,朝廷开科举,是为恩科。

这已经是一种常例了。从宋朝而起,盛行于明朝,每逢朝廷庆典,特别开科考试。

大家高兴之余,听到tj念下去,就觉得不好了。

明年开恩科,过三年后即1666年再开科举,将会是大明的最后一次科举!

文官们一片沉寂,虽然他们心里有准备,但没想到这一天将会很快到来。

南华是没有以前的科举制,而是改良的科举制,即行十八等的文官制加吏员制,逢进要考,除非有朝廷恩萌。

新明建立后,朝廷中关于废除科举的争议一直不断,有些年甚至停了科举。

激进者认为以前的科举有其不合理之处,考中者大搞什么同年、同科来拉帮结派的,导致国将不国,前明官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但新明官员也有许多是前明进士、举人过来的,势力庞大,不想废除科举。

科举好啊,一举成名天下知,御街骑马夸荣耀,他们对于废除科举持保留态度。

现在锤子正式落下,但文官也有心理准备,毕竟新明已经在不少地方进行过科举改制试点。

给一个棒槌发一个甜枣,tj宣布朝廷礼部、吏部、户部、兵部、工部和刑部六部扩充一倍,加多了农工商部、金融部、科教部、民政部、司法部与国家发展事务部。

农工商部主要用来拼经济,金融部则是用来管理国家欣欣向荣的金融业,科教部是从礼部中分出来,主管科技发展与教育,民政部则管民政、福利,司法部则是加强法治,国家发展事务部则专门用来规划国家中长期的发展,并有审计的功能,包括统计的衙门也在国家发展事务部里。

官员们笑逐颜开,多现来的位置,侍郎可以当尚书,郎中可以当侍郎,员外郎可以当郎中,大家都有机会!

一得一失,固然科举方面损失大,但一下子多出六个部来,不无小补。

看到他们当中无人反对,朱和坪松了一口气,明白到文武之道,一张一驰,方能收发自如。

……

这个大朝会并不是讨论朝政,而是宣布决定好的事情。

比如政治上,加强皇权统治,提高民众对国家的认同,维护国家统一等等。

还有积极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的福利。

以及军事上加强训练、改进装备、提高军人待遇。

等等。

到了中华八国同盟使臣听取大明的外交政策时间,乃是与邻为善,尊重他国主权,积极发展双边贸易,促进各国一起发展!

这番话中听!

使臣们笑逐颜开,这是从南华传到北华的好政策,即大家有财一起发!

如暹罗跟着朝鲜、安南、琉球三国一起使用大明的“中兴”年号,以示恭顺!

那是因为近年来华人大量涌入暹罗,投资不断涌入,暹罗这几年与北华的贸易不断升温,光是大米他们就赚翻了。

又盛产柚木、蔗糖和锡矿,通过与两中华的贸易积累下了大量财富。

暹罗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与中国开展全面贸易之后,仍然可以保持着贸易顺差的国度。

一点可以羡慕死了白皮和倭国去了。

有了这么多的好处,暹罗进一步汉化了,国内人皆说汉语,国都竖起了两中华的旗帜!

……

当天的大朝会顺利结束,定了新朝的前进方向,大明将按照既定的方向,不断前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