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140节 朱和坪之心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140节 朱和坪之心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2140节 朱和坪之心

十月十八,一早天气上好,吉日利典礼、上梁。

皇太孙府门前,站满了御林军,戒备深严。

里面则一路站着侍卫太监,还有婢女,所有人都在恭敬的等待着。

年轻的皇太孙朱和坪很早就起来了,端坐在明堂上,象个木偶人一般地任人摆布。

今天是他的大日子!

昨天他祭祀了朱家宗庙,在朱元璋、朱棣等大佬灵位前叩拜。

而他,不过是朱家外孙,从母姓而姓朱,根本不是正牌的朱家子孙。

一想到看到那些正牌的朱家子孙的臭脸,朱和坪心中就想笑。

那又如何,这朱明天下,即将是他的天下!

天色微明,东方的启明星渐淡,泛起了一抹金色,整个南京城都沁着微微芳馨,那是无数的鲜花及一大早就点燃的香料,清香得气息渲染开了,随着风儿飘溢,飘进了每一个人呼吸的毛孔中。

为了准备这次大典,盆花数量达到了上百万盆,而点燃的香料更是难以计数。

花出了无数的银元,朱和坪真的有点心痛,他那个海贼父亲大方到令人吃惊。

朱和坪在出生后的教育,就陷入了两种力量的争夺中。

一种是大明那些翰林、学士、进士而来的文官们,这些深陷程朱理学,只认八股文章的他们竭力向他贯输他们的理念,要皇帝做个君子,以德行治天下,大讲道德文章。

他们的力量雄厚,影响深远,毕竟颜常武不可能把大明的读书人都给流放了,而他们的国学最棒!

朱和坪还差点被他们洗脑了,但好在先有孙承宗和姚明恭,后有马士英,加上他母亲朱真真,他们耳提面命,这才让这个孩子有了正确的三观。

他清楚了大明文官的德性,没多少好鸟,只为争夺日益扩大的权利和进行党争。

他知道了不受控制的文官集团犹如洪水猛兽一般,蚕食着皇权,被逼到角落的万历皇帝开启了20余年不上朝的壮举。明朝的党争也陷入了白热化阶段,到了1644年,李自成都快到北京了,可怜的崇祯帝央求大臣们捐钱守京城,然而平时富裕的大臣,竟争先恐后的比穷,一个个都穿上了补丁的衣服,在大街上叫卖家当。

李自成入京后,通过严刑拷打,从官员家中抄出了7000万两白银,黄金珠宝不计其数,装了70余口大车,拉了10多天才拉完!

还有八大王,从各地皇亲官绅那里得到的财货折合白银三千万两!

全部献给了朝廷,确切的是献给了颜常武,颜常武大方,一文不要,使得财政窘迫的新明朝廷才有了动力。

但是,如果崇祯皇帝和大明拥有这笔白银的话……

或许不一定轮到他这个外孙孙当大明皇帝,因为朱和坪听到他的父亲亲口所言只要崇祯皇帝在朝,他是不会造反的!

“造反是本技术活,朱重八一直广积粮缓称王,最终成事,曹操一生是汉臣,曹丕当了皇帝。如果崇祯皇帝在朝,他是正统,我不是那么容易造反成功!”颜常武叹息道。

当时他拍着朱和坪的头

随着年龄增大,朱和坪越来越信颜常武,他知道颜常武是不会害他的,因为颜常武在海外有基业,那才是他自己的,他不会想到大明来抢朱和坪的位置!

其他人等,则心怀叵测,就想从他那里要好处,想来摆布他!

朱和坪掌握政权,基本上向着颜常武的那一套靠拢,他不象颜常武可以牢靠地掌握军权与政权,那他就来三权分立:文官、勋贵与武将,还有TJ!

重用TJ使得文官们痛心疾首,但马士英支持他。

“平衡,才是国家稳定的根基!”这是马士英教他的。

马首辅是站在颜常武这边的,他在东南亚呆过,知道颜常武力量的强大,所有他的行径彻底地背叛了前明正统的文官。

还有阮大铖,很多人都说他是奸臣,但朱和坪觉得这个奸臣很好用啊!

朱和坪有什么想法,阮大铖就会想方设法为他实现,而不是说什么大道理,让他烦恼。

……

大典在即,朱和坪有点分神,直到阮大铖的声音传来道:“殿下,吉时到了!”

阮大铖正是大明的礼部尚书!

这个位置是颜常武恩赏给他的,就是要让这位反东林党的干将成为大宗伯,执掌礼仪。

须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天地、神明与先祖的礼仪,就掌握在阮大铖的手里,让很多文官们郁闷,但又不能不听。

想到这里,朱和坪觉得父亲确实顽皮,他不禁冲着阮大铖一笑,让阮大铖莫名其妙!

“殿下,吉时已到!”阮大铖再催促一句,朱和坪点头道:“那就走吧!”

他迈步离开了明堂,再回来时,就是不同的身份了!

……

天不亮朱和坪便起身沐浴熏香,稍进了点饮食,现下他身着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一派的威武容贵。

此乃衮冕,乃王之吉服,配九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纹,共九章。

他这身装束要是给父亲看到了,背里地会笑他穿着戏服!

内务府登基典礼已经排练娴熟,朱和坪走上金辂,坐进宽大的座位中,“铛!”金钟声响彻耳边,礼仪官高喝道:“起驾!”卤簿甲士随之而动。

黄钟大吕,琴瑟和声,搏拊柷敔,石磬钟铜,箫笙长笛陪着应鼓乐工,夭夭雅乐传入耳朵。

这正是皇明的大礼仪,有详细的记载,礼仪,衣着,均一丝不苟。

出了皇太孙府,转入大街。

南京城的大街小巷早就打扫的干干净净,黄土洒下,万民夹道!

各条街道都挤满了人,就是元宵灯节时候的夫子庙也没有这般拥挤过。御道两边无数荷枪实弹的士兵严阵以待,控制着秩序,盯着自己面前的百姓。两边无数百姓夹道欢呼,在御道两旁楼房的二层、三层上,也拥满了人。

齐呼:“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万众一心的呐喊声,待他回来时,就换了另一种称呼,翻上十倍的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