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135节 从《三国演义》学到谋朝篡位

第2135节 从《三国演义》学到谋朝篡位

中国有那么一个好处,得感谢始皇帝,他书同文,之后中国的历史都被详细地记载下来,还有,中国的文化得到了传承,主要是通过文字,中国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文字记载系统。

比如这本《三国演义》,就记载了曹丕是如何以魏代汉之事,戴维先生念出来道:“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

记载道“却说华歆等一班文武,入见献帝。歆奏曰:‘伏睹魏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虞无以过此。群臣会议,言汉祚已终,望陛下效尧、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禅与魏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则陛下安享清闲之福,祖宗幸甚!生灵幸甚!臣等议定,特来奏请。’”

堵胤锡看毕,自嘲道:“这段我照搬即可,不必多思,我就是华歆!”

众皆点头道:“看你就是!”

于是五人看着《三国演义》去归结总结,过程有:

劝帝,乃华歆等汉臣劝汉献帝献了花花江山给曹氏;

献瑞,即各地出现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当代汉之象也。

威逼,曹洪、曹休带剑而入,请帝出殿。

索宝,抢夺国玺。

降诏,着汉献帝降了圣旨,向曹氏禅让国家。

三辞,传圣旨要三个来回,不能一下子接受,即诏玺已至,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意思就是说不是我想当皇帝,而是皇帝要我当皇帝!

最后是受禅,乃筑一坛,名受禅坛;择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尽到坛下,令天子亲奉玺绶,禅天下与王,便可以释群疑而绝众议矣。

好一个“令”字啊!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令”字用在什么场合是有说明的,令天子!

哈哈哈!

当戴维先生五大臣看到这里后,无不莞尔,想到了“皇帝要我当皇帝”,就与“陛下何故造反?”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所以读史有乐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金玉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呀。

于是谋朝篡位之事就有了章程,届时照章办事即可。

当然不可能说得轻巧,戴维先生作为参谋长,就象要打仗一样,组织好进攻,找出有利之处和不利之处,详加分析,扬长避短,最终得出完善的计划。

他们的效率很高,制好计划书是在入黑后不久,略加润色就由戴维先生和刘孔昭带进内宫中。

房间油灯与蜡烛点亮,颜常武一目十行地看过计划书,淡定地道:“看来我们可以达到了目的。”

“是的,我的陛下!”戴维先生恭敬道:“这场战争我们赢定了!”

关键在于民心向背,在大明朝廷,已经经过了数轮的清洗,把那些顽固派基本上都搬走了,剩下的都是认同颜常武理念,依附颜氏的官员们。

军队则是按年龄划线,老军官大部分都退役了,剩下的军官也是经历数轮学习,向颜氏效忠的,新军官则来自公主朱真真名下的军校,里面可是挂着颜常武的大幅画像!

至于民间则复杂得多,不能把那些大明的忠心拥趸都给流放了,但享受到好处的民间只知颜常武而不知道朱家。

如此天时-大明国内外形势都很平静,地利加上人和,正是搞事情的好时候。

刘孔昭在旁边突发奇想道:“陛下何不将北华的皇帝也给拿下,成为两中华的皇帝呢?”

很有诱惑力,但也很危险。

颜常武失笑道:““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

刘孔昭自我解嘲道:“臣忘记陛下熟读三国演义了!罪过,罪过!”

心忖颜常武头脑还真是清醒的!

大明情况现在与三国时一模一样,颜常武功德巍巍,生灵仰望,一如曹操。

但曹操终其一生,始终是汉臣,不敢越雷池半步。

有造反前辈的榜样,颜常武虽萌篡窃之念,犹不敢实行。

他的儿子朱和坪则不同,朝廷大臣们,愿为新朝之元勋,不愿为旧朱家之遗老,在这样的情形下,堵胤锡就过了海峡,找到颜常武商量此事。

本来有点阻碍,即颜常武肯不肯把大权交给儿子,但堵胤锡口舌如簧,终得颜常武允许朱和坪可登基。

于是戴维先生开始运作,派快船向后方报告,调动臣将军队和物资,出动舰队。

需要时间,约定三个月后在长江口取齐,然后颜常武在台湾逗留数日,辞别了父老乡亲,坐船前往福建海澄,乃颜氏的老家,他回乡祭祖。

海澄县有人打前站,已经换上了从台湾过来的官员当县令,县内平整道路,黄沙铺路,大搞卫生,盆花夹道,枝挂彩绸,悬挂红幅,油漆粉刷墙壁,粉饰太平。

家家户户都喜获十个银元的红包,还分派米油以及免费做新衣裳。

银元象倒水般地使出去,满城民众出动,欢迎本县最杰出的子弟回归!

他做了皇帝,还将是另一个皇帝的爹!

众望所归中,颜常武回到了海澄。

空前盛况,不必细表!

然后,他见到了等侯着的公主朱真真!

朱真真身穿大明公主服装,盈盈俏立。

颜常武赶快迎上前去,对她道:“你来了!”

朱真真笑靥如花地道:“回婆家!”

“好,好!”颜常武与她是久别胜新婚,不顾众人骇然,伸出爪子将公主柔荑抓在手里,一同进退!

香烟缭绕的红砖古厝里,案桌前,颜常武与朱真真并肩而立,点香拜祭,感谢祖宗保佑。

闽南语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颜氏宗祠也不例外。

颜氏宗祠规模浩大,达到了数之极-九进,即由纵向的九个厅组成,大厅两边称为厢房,“一进”就是大厅和两套厢房,九进就是九套这样的房屋。

普通人顶多是七进,九进只有至尊方可用。

宗祠突达九十九米,各层次在同一基线上前后落差达1.8米,使整座祠宇显得气势恢宏。屋顶铺盖黄色琉璃瓦,这是帝王才能用的颜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