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125节 定名分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125节 定名分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2125节 定名分

颜常武抓大放小,大事决定下来,小事由其他人负责执行,他们皆有水平,把事情弄得妥妥当当的,颜常武无事可做了,成为了自在闲人一枚!

如今是南华的休整年,要休养生息,不宜对外战争。

至于科技发展,哪用得上颜某人亲自动手,专业指导就行了。

出巡也不适宜多,而天天呆在宫里与皇家别业中,颜常武觉得发闷呢,自嘲很快就要发霉了。

戴维先生提议道:“陛下,何不回北华省亲?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哪!”

“朕回北华,为帝乎?为王乎?”颜常武问道。

别看话不长,但政治意义深含,刘孔昭不敢回答。

“回家乡,应为帝,到金陵,是为王!”戴维先生沉默了一下道。

“可有解?”颜常武追问道。

“在北华的家乡可为南华飞地,应为帝。到金陵,则天无二日。”戴维先生进言道。

“嗯!”颜常武沉吟着,而刘孔昭心忖戴维先生绝非外人所讲的佞臣,实际上既有学识,也有原则,给出了解决之道。

要知道颜常武为南华皇帝,到北华去,进入金陵时是何等身份?

中华共主?!

有无盟约?

南华皇帝?!

那是外国皇帝!

东南王?!

则是北华亲王!

戴维先生认为取上中下三策,以下策为上。

如果美洲土地不算,现在北华自取得了东中西伯利亚后,土地比南华还要多得多,且人口是南华的硬伤,北华人口是南华的几倍,北华的经济迅猛,且北华的文化源远流长,自认为正统,随着力量的增强,北华人的自信心也在增长,你认为自己是中华共主,北华人认不认?

当然你说你有战列舰,要别人听话,可事情哪到动用战列舰的地步?

如果你是南华皇帝,哪怕同文同种,也是外国皇帝,有什么资格对北华内部事务指手划脚?

而作为大明东南王,到现在颜常武的王爵也没被取消,拥有在大明朝廷上“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军政事务悉得处置”的大权,行事相对方便。

以大明东南王的身份入北华,有点矮化自己,但好处不少。

一是表示谦虚,不咄咄逼人,尊重北华。

二来尽了孝道,目前大明皇帝还是颜常武的岳父朱由产,向岳父低个头,作个姿势,不算丢脸,反倒能够赢取北华人心。

“很好!”颜常武从善如流,赞同道,请来内阁总理副大臣陈子龙,请他先行到金陵沟通。

因一来一去,请示已经来不及了,他就与戴维先生、刘孔昭启驾在后,自旭日城出发,航渡通过了爪哇海,经加里曼丹半岛、吕宋群岛,过巴士海峡,往台湾而去。

……

一艘巡航舰改装的客船在三艘武装巡航舰的护航下,吃着风,高速向北驶去,客船甲板上站着南华帝国派往大明的正使陈子龙与副使唐元楫。

唐元楫者,字应运,号岩长,广东新会人,明思宗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年三榜同进士出身,授兵部职方司主事,给假归粤,甲申乱后,入东南国为臣,现为南华帝国的建设大臣。

而陈子龙号大樽、海士、轶符,是崇祯十年进士,南直隶松江华亭人,受帝师孙承宗感召,入台湾为臣。

两人都是明朝进士出身,到了东南国为臣,并无三姓家奴的窘困,这就是颜常武一直担任大明东南王所带来的好处了。

颜常武为明臣从未造反,虽在海外立国,也不反对大明,所以大明人到南华为将当官,没有什么心理障碍,别人亦不能指责他们变节。

待到南北华并立,两国的多项制度趋同,比如爵位制度一样,互相承认,两国无分彼此,官员到达另一国可以无缝对接。

陈子龙与唐元楫在甲板上,看着航道上船只来来往往,有军舰、商船、民船、渔船等,多得要命,水手说一个上午就见了上百条船经过,经常可见到吃水很深的货船行驶,有从北边来的,也有南边向北的。

“这条航道真的是黄金水道啊!”唐元楫惊叹道。

“这一切都是陛下所带来的!”陈子龙拱手道。

“中华有国运!”唐元楫赞同道。

他与陈子龙都是前明过来人,哪还不知道前明是怎么个混乱法,内有山贼军在造反,外有鞑靼人寇边,眼看着不堪时,颜常武凭空出世,力挽狂澜,将中华大船带入了正确的航道上,从此顺风顺水,令两人感慨极深。

之前在旭日城没什么,一出到大海,见到海船来往,印象深刻。

两人对南华更有感情,因为这是他们有份参与建设的!

现在东南风起,改装的巡航舰速度飞快,以每天平均200公里的速度,仅用了四十二天就驶达长江口,中途仅停靠三次而已。

船途中他们就是看书、下棋、写字、清淡,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吃的是军用餐-有咸肉吃,待遇不错,他们也每天品尝到朗姆酒的滋味,这是舰上带的水源容易变质,虽然有小型的太阳能蒸馏器,但供给的水不多,只能将朗姆酒与食水勾兑来饮用,补充身体的需要,所以两人每天身上都带有酒味,以致于唐元楫道:“海上生活逼良为鬼,酒鬼啊!”

陈子龙则拍着他肩膀道:“得了吧,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羡慕你呢!”

终于到达,就在长江口处,让他们猛吃一惊!

长江航运繁忙,大船小船穿棱来往,放眼放去,竟有几十条船同时在江上航行。

再往上走,见到两岸高楼林立,屋宇整整齐齐,两岸边的堤坝建得十分有气派,滨江大道宽大。

“大明也有不小的进步啊!”陈子龙说道。

“这是和平带来的红利!”唐元楫指出道。

两人率四艘军舰到达,自然引起大明长江水师的注意,他们派出了两艘巡防舰为南华舰队护航,同时飞报南京。

南京很快地派出巡防舰来传递消息,表示对两位大人到来的热烈欢迎,请他们到下关码头登陆。

船只来往,不断地传递消息,当陈子龙与唐元楫的座舰靠岸,放下跳板,就听到岸上鼓乐齐奏,两边夹道欢迎。

见南华来人上了岸,一个大官过来拱手为礼道:“大樽兄,应运兄,久违了!”

陈子龙与唐元楫定睛一看,连忙招呼道:“仲缄兄,我等有礼了!”

却是大明内阁阁老,排文官第三条好汉的堵胤锡亲迎,给足他们面子。

当晚,堵胤锡在南京最上档次的“临江楼”宴请陈子龙与唐元楫,宾主尽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