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100节 执行处决地计划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100节 执行处决地计划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2100节 执行处决地计划

人才啊!

给出的已知条件少,得到的结论多!

“说得真有道理!”颜常武大力拍掌道。

“你觉得,什么原因最有影响力呢?”颜常武追究道。

“按陛下的教导,人的主观能动性占主要的地位,臣以为,该日不落帝国丢失土地的最大原因是在外的主体民族不够大,就象我们现在非洲有三种统治方式,一是象苏丹行省那种,全是中国人,忠心度最高,难以丢失领土,真要来了强敌,苏丹行省守军大概率会学郭昕白发守孤城;二是埃及行省,只要我们中国力量衰落,那里的人立即扯旗造反,别无二话!三是北非那些顺从我们的势力,他们是墙头草,两边讨好,只要我方力量一有衰落的兆头,他们就会倒向我们的敌人!”

“所以啊,臣以为最大的可能就是我们在外的人少了,如果都是象苏丹行省那样的土地,哪怕是有一些土地不属于我们了,但不会全部丢失!……”戴维先生滔滔不色地道。

“关键在于主体民族占有主要地位与土地!”戴维先生斩钉截铁地道。

分析得很不错,颜常武赞许地点头。

“象亚丁地区的部族,我们永远别指望他们能够加入我们!”戴维先生黯然道:“就象阿三一样,我们给得他们再多,他们都认为是他们的神的关照,而是不是我们对他们的好!”

“我们曾经给过不少好处给阿三,但他们不认账!”戴维先生无奈地道:“这里的部族也是如此!”

戴维先生的话下达了对阿三、亚丁港部族的下场,颜常武冷然道:“既然不认可我们,那就不要给了!”

“执行‘处决地计划!’”他下令道。

“处决地计划”是南华帝国早就做好的计划,就是占领肥沃、富沃的土地上、重要的交通枢纽,解决掉原住民,取而代之是中国移民。

这很残酷,但这就是愚昧年代,这是丛林法则大放光芒、弱肉强食的年代,列强都是这样行事,概莫能外!

南华帝国在百万华人下南洋时就是这么干的,把原住民都给处决了,得到了一块“干净”的地盘,接着在苏丹地区执行了“处决地计划”,有所消停。

但有的地区比如亚丁港,实在是太重要了,必须处决原住民!

不动手,当我们老虎是猫啊!

南华帝国曾经有耐心地想让原住民都吃河蟹,但发现真不容易实现,倒是在大明帝国周边的国家想“内附”,而大明又不干!

比方说“中国待我如父母的”朝鲜,还有安南猴子,以及倭国的大臣们,争着说想要内附,安南猴子更是无耻地说咱在永乐爷时期与中国就是一家!

想想,得了吧。

如今颜常武决定下手,就从亚丁港开始!

“谁来执行?”颜常武询问道。

“徐孚远!”戴维先生推荐苏丹总督徐孚远道。

“他有空吗?”颜常武怀疑地道,倒不怀疑徐孚远的“效率”。

“苏丹在没有国内大笔新资金注入前,他是闲着的,不要让他做米虫,他可是吃双饷!”戴维先生指的是徐孚远领总督的职务工资与伯爵的俸禄别提有多爽,不能让他做米虫!

“行,就他!”颜常武一锤定音。

……

南华帝国,苏丹行省首府喀士穆城。

喀士穆城这个名字来得奇特,乃是帝国陛下钦定,对首批去苏丹的移民们说在尼罗河上有个类似大象鼻子的地区,乃是块好地方,你们去找吧,找到后就定它为首府,叫做喀士穆城,意思是大象鼻子!

得,移民们就老老实实地去找了。

结果他们真的找到了,在青、白尼罗河交汇处,就象大象鼻子,于是中国移民们就在此定居。

众人将颜常武奉为神灵,大家都知道他没来过的,也没有勘探队来过,一说一个准!

喀土穆是两条尼罗河的交汇处,青尼罗河在与白尼罗河汇合前的河床中央有一小岛叫“土堤”,将青尼罗河一分为二,南边一股水在小岛南侧同白尼罗河相遇,向前流去,又在小岛北端同其另一股水汇合,青白尼罗河由此合二为一,称为尼罗河,然后一直向北流往埃及。由于两河上游水情以及流经地区的地质构造不同,两条河水一条呈青色,一条呈白色,汇合时泾渭分明,水色不相混,平行奔流,犹如两条玉带,堪称喀土穆一大景观。

中国移民认为这是大吉利,约法三章,不得动此“风水”,城市以河流为中心,向两岸发展!

当时的喀士穆就是一个土著人的小渔村而已,很快就被中国移民抹去,一点痕迹都不留下来,成为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领土!

喀士穆让初来乍到的中国人陷于水深火热中,简直在“世界火炉”里,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为28.7c,最高气温达47.2c,每年3月到11月,白天一出门,滚烫的热浪就扑面而来,宛如步入桑拿房,常常晚上10点钟去散步,地面仍散发阵阵的热气。

到了7、8月份雨季,倾盆大雨落下,大雨过后,还没建立下水道的整个城市到处积水,成为“水乡泽国”。

倒是冬季时,酷热荡然无存,这时空气清新,能见度高,尽可放心地做深呼吸,夜晚仰望天空,星星月亮清晰可见,仿佛近在咫尺。

到得徐孚远上任,大搞基建,喀士穆成了座模范城市。

宽敞的街道,尽皆硬底化,城市下可撑船的下水道,街道整洁,井井有条。

几乎家家户户和各处都有那种空气能自动换气扇,还有水空调盛行,以及大量的“硝石”!

“硝石”可以制冰的!

如此凉爽与喀士穆有缘了,也让移民们能够住下去。

在喀士穆,人们生活惬意,那里的蔬菜瓜果有的是,市场上新鲜蔬果四季不断,花生、芝麻和豆类,到了收获季节就堆积如山,然后牲畜业发展起来了,牲畜多,粪肥多,中国人用来沤肥产硝,一点都不浪费。

成为了帝国本土之外的最大的火药生产地和最多的牲畜出栏地,非常棒的土地。

除此之外,这里开始培育阿拉伯马,作为军马生产基地!

这种体态优美,速度快捷的马匹被大量繁殖,除了充当军用之外,还是一流的赛马。

这不,苏丹总督徐孚远正在一个赛马场看着赛马,这是喀士穆民间的爱好,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