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965节 进乌鲁木齐城(二)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965节 进乌鲁木齐城(二)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1965节 进乌鲁木齐城(二)

第二天,当嘎勒丹拜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他的脑袋一阵阵地隐隐作疼,好像里面有一千匹草泥马奔腾而过似的,咽喉也是火辣辣地疼。这令他的思维依旧还是处于半停滞状态,迷迷糊糊睁开眼望上望,看到的是出乎意料的白色蚊帐,而不是熟悉的帐篷顶。

过了好半天才稍微回过神来,明白过来他不在自家的帐蓬里,在大明辖下的乌鲁木齐城的宾馆里。

他坐了起来,鼻子闻到的是阵阵清新的香味,那是床铺上枕头与被子泛发出来的味道,是用香皂洗过的,还有屋内那些精致的家具,明人的东西就是好!

起来后,他的仆人听到动静,赶快进来侍候他,问他穿什么?

有酒店送来的崭新的衣服,倒不是内地的长袖袍子,而是东南国式的衬衣与裤子,穿起来简单很精神,他在昨天进城时见到许多民众都是这样穿着。

嘎勒丹拜想想后,穿上了明式衣服,而不是他以前的袍子。

出到屋外,只觉得头还在疼。

昨天的饮宴实在是那些军官们太热情了,从中午吃喝到了晚上,酒没断过,菜没停过,直落!

也不知道喝了多少,但确实痛快,以前哪有这样的享受!

屋外有一个小花园,花卉和盆栽修得整整齐齐,中间的亭子里正坐着兄弟察罕,他也穿着明式的衣服!

见到嘎勒丹拜,察罕招呼道:“一起来坐坐吧!”

嘎勒丹拜过去一看,见亭内有石凳石桌,桌上摆着茶具,他坐下后,察罕为他倒茶。

嘎勒丹拜端起茶杯,那是其质如玉,其薄如纸,正是上等的景德镇瓷器。

喝茶,见茶汤金黄发亮,喝起来甘洌可口,远比以前喝的茶要好得多,他不禁连喝了几杯,正好解渴。

品着茶,嘎勒丹拜摇头晃脑地道:“汉人的东西就是好!老天爷,我要我的侯爵府也是这样的装修!”

“以前得拿命来换,现在倒好,只要归顺,就什么都有了!”察罕感慨地道:“早知如此,还打生打死做什么?”

“不然!”嘎勒丹拜说道:“你要是以前去投降,只怕死无葬身之地!”

他的大拇指上翘,指指天道:“因为这位老大没降临!”

察罕点头道:“你说得对极了!”

他们不傻,清楚到明军为什么这么好的脾气全因为他们有个不一样的老大。

否则以明军这么强的军火,那些将军想和平,士兵们都不会答应!

四顾无人,嘎勒丹拜说道:“这次我们应该会好运吧?”

“如果象杨将军和李将军这样的人欺骗我们,那我也认了!”察罕说道。

“他们比大明的文官要可靠,我相信他们!他们是好汉!”嘎勒丹拜说道。

“没错!”察罕赞同道,他突发奇想道:“你说我们要是与城外的人里应外合,破了此城,如何?”

“你破不了这座城!”嘎勒丹拜闷声道:“你没有看到这座城的人都背着什么!”

枪,他们都背着火枪,昨天进城时嘎勒丹拜和察罕见到背枪的汉人比比皆是,举城皆兵。

既然破不了城,那么与汉人的合作就很有必要了。

“你打算今后怎么样,在侯爵府内喝酒?”嘎勒丹拜问道。

“打仗,打叶尔羌人去!”察罕微笑道:“难不成我们去种地?”

虽然他是漠西蒙古中的好好先生,但不代表他不会杀人!

……

嘎勒丹拜和察罕进乌鲁木齐城走了一遭又出来,很快地,越来越多的蒙古人进入了乌鲁木齐,他们参观、做买卖,购销两旺,让城内的商品供不应求。

这回拿到的可是第一手的商品,质量很好,结果以前的商人们都挨骂了。

明军积极履约,派人到各个部族点数,为各个部族准备了册封的印章和诏书,请他们进了乌鲁木齐办手续,然后奉上大箱大箱的银元!

银元到手什么都好说,部族首领们交出了他们的骑兵。

草原骑兵进行整编,有五万人加入了明军的序列中,嘎勒丹拜和察罕如愿以偿,都成为了明将。

漠西蒙古人可算是认清了形势,他们尤其是上层人物,积极地参军,为了成为明军而争吵,差点打起来!

通过比试骑射而参军,积极性让明军军官们都大为惊讶。

“他们积极学习汉语!”一位汉语教师振奋地说道:“很多人来的时候都是马队到来的。”

来学习的是首领!

首领们学习汉语,用汉语来说话,他们垄断了汉语先生,牧民的普罗大众想学汉语得等内地送来更多的先生!

“他们还积极参加学习班……”明军里的一个政治军官说道。

这学习班不是白上的,上了这种学习班,就准备当官,大明的官员!

杨璟新去视察新开设的一间学校,欣然地看到了那些首领们热烈地拥护大明的场面,一些首领的觉悟之高,进步之快令他赞赏不已。

老的是这样,少的更不用说,那些到乌鲁木齐城内还不到一个月的首领们的孩子们许多人就汉化了!

他们衣食住行都汉化了,都象汉人的打扮,许多人平时说的都是汉语,以致于他们的先生说“你们的下一代,要进学校学习蒙语了!”

“教育是最能改变一个人,它的力量胜过了金钱与大炮!”杨璟新说道。

漠西蒙古绝没有白白的归顺,单是人命,就值了!

明军派出了医疗队下乡冶病,免费送药!

在以前,牧民们得病后往往只能搞迷信等死。

军医一来,虽不能说是药到病除,但救回了许多牧民的命。

一些精明的牧民抢着与汉人做生意,快人一筹,结果就赚到不少银元。

也有不少牧民进城打工,赚取银元!

随着大明新移民的到来,建立更多的移民城市,依托这些城市,积极地发展经济。

天山北路是好地方!

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地形向西北开口,未完全封闭,从而使得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和来自北冰洋的气流,能够顺着山口进入,向南碰到天山北坡抬升,从而形成地形雨,产生降水。而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被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包围,地形封闭,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也就不能满足森林的生长了。

巍峨的天山山脉东西绵延数千里,高耸的山峰林立,其北坡众山的半山处往往遍布森林,半山之下是茂密的草场,平地上河流汇集,可以种地!

有了精通种植技术的汉人农民的到来,还有了银元资本的注入,加上漠西蒙古人相当配合,在天山北路的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