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958节 攻心为上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958节 攻心为上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1958节 攻心为上

噶尔丹首先介绍了西藏的情况,那就是西藏正享受着和平时光,明军进驻西藏,得到了西藏各阶层人士的一致拥护!

大明善待西藏黄教,宣布两位大喇麻为大明国师,请了他们去过大明南京访问,对黄教在西藏的特殊地位做了详细的规定,活佛由朝廷来封,行“金瓶掣签”制度,表明了大明朝廷与黄教的紧密关系。

应诸人的要求,噶尔丹着重对“金瓶掣签”制度做了解释。

“金瓶掣签”是乃朝廷与黄教共同决定的制度,黄教的大喇麻转世灵童需在朝廷代表官员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包括了查验、掣签和确认后,报给朝廷批准,由朝廷派出大员主持,举行坐床典礼,活佛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继位事务才最后结束。

不仅如此,大活佛的转世亦要经朝廷同意,由朝廷册封。

自朝廷有此制度以来,已经有二个大活佛的转世得到了朝廷的承认。

这是一个双赢!

黄教需要一个名份,朝廷统治西藏需要黄教的帮助,双方各取所需,共治西藏,合作愉快!

噶尔丹是准噶尔部的小王子,说话很有力,让诸蒙古人陷入了沉思中。

朝廷真的这么好啊?

“朝廷对我教确实不错!”甘当大师缓缓道:“朝廷拨出了巨款修缮寺庙,仅圣宫就得到了二千两黄金和三十万两白银的拨款!此事作不得假,本座曾经见过黄金与白银的移交仪式,用在了圣宫,完全修葺一新,白天是金顶闪闪,晚上是耀眼生辉,如果你们到圣宫朝圣,就可以见得到了!”

此话令帐内诸人大感兴趣,他们当中有人去过圣宫亦即是布达拉宫参拜,知道这座宫殿虽经过修葺,但并不算得上美观,而朝廷舍得动用这么多的金银去修圣宫,说一千道一万,财帛动人心,真金白银最好使!

甘当大师说起朝廷对黄教各大寺院的支持,给钱给物,大力宏扬佛教文化,并举行了多场从印度迎佛骨的盛**事,乃佛教界中的盛事。

再有汉人入藏,自上而下,包括了朝廷官员对于黄教十分尊重,如朝廷驻西藏总督杨展就成了大喇麻收下的俗家弟子,时不时进圣宫参拜大喇麻,与众喇麻坐而论道呢!

“竟有这等事啊!”众人啧啧称奇。

而明军高官祁三升在旁边听得,差点没笑出声来。

祁三升的上司是杨璟新,是杨展的儿子,现为大明收复新疆的主将,杨璟新最怕别人说他凭父荫而上位,因此不喜军中讨论杨展之事,祁三升还是首次听闻杨展信佛之事。

杨展这个老贼头、**居然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那不如河水倒流还靠谱一点!

杨展为川中名将,八大王入川,杨展作为官军,剿匪有责,与八大王激烈厮杀,八大王裹胁大量民众从贼,杨展杀之,抱着“宁可杀错也不放过”的心态,杀得那是人头滚滚,别人说八大王杀人不眨眼,杨展则是眨眼就杀人。

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杨展到中东参战杀包头佬,入蒙古和进藏,都是不从者杀,端的是杀人如麻!

有人说杨展有日记每天记下他杀多少人,但记着记着就不记了,因为杀的人实在太多了!

至于“记日记”这种事情本不应是大老粗杨展做的雅事,是今上给将军们布置的任务,告诉他们说以后退休了就可以写回忆录,扬名立万的同时也挣点银子花用,于是很多将军就记起了日记。

杨展干过一件离谱的事件是祁三升知晓的,那就是有一次杨展手下的军法处处长送上一份犯人处置意见书,分为轻罪与重罪,轻罪不致死,重罪也有商量,岂料杨展接过名单就在上面画圈签字,批上“一律枪决,以免麻烦”八个字。

圆圈画大了,写签呈的军法官的姓名也被圈在内,处长用手一指说:“这是法官。”杨展这时才意识到圈圈没有画准,一面改,一面说:“法官不杀。”

这么糊涂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你都不知道杨展以前稀里糊涂地杀了多少人!

他可谓是双手沾满鲜血,如今居然青灯古佛,佛前下跪,虔诚地礼敬朝拜。

想到老魔头拜佛的情景,祁三升都不禁打了一个寒噤!

但,这招很好使!

无论是西藏上层还是准噶尔部的贵族们都知道汉人们自高自大,以自己的文化为傲,看不起周边的部族,视周边部族为蛮夷。

如今汉人高官也信了藏传佛教,这就表明了大明朝廷的态度!

那是真心地对待圣宫与喇麻的!

诗经名句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哪怕准噶尔部的首领们对大明不以为然,但大明善待西藏圣教的诚意殷殷,不由地触动了他们心中的柔软。

首领们信奉黄教的!

接下来就是与祁三升同行的一个明军高级军官,年龄有三十多岁,他用蒙古语告诉大家说他是漠北喀尔喀蒙古札萨克图汗部的阿尔斯楞,汉名吴志明,参加了大明军队,现为准将军衔。

吴志明特意说明了准将军衔,已是军中高官了。

帐内的蒙古人听他娓娓道来,他说了二件事,一件是漠北蒙古的大活佛罗桑丹贝坚赞深明大义,率领喀尔喀蒙古三大部族归顺大明之事!

大明善待大活佛,为他修建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庙宇供他修行,提倡佛法传播,漠北公职人员来自蒙古的一概要求信黄教,否则不予录用!

而且漠北蒙古在大明治下,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生活!

吴志明说道:“和平、安定、富裕、文明、平等、公正、幸福!”

“这就是朝廷给予我们漠北蒙古的,如今……”吴志明说道:“漠北蒙古的年轻人有许多人都不说蒙语了,以致于朝廷要开双语教学,找老师来教蒙古人学说蒙古语,公职人员不说蒙语的一概不予录用!”

归化的速度极快,是蒙古人自己不想说蒙语,而朝廷则花钱让蒙古人学蒙语!

其实蒙古人不说蒙语对于朝廷是好事,但今上说蒙古人说话算数,他们天性豪爽、好战,只要给他们一个正当的作战理由,他们就会很痛快地跟着你一起去死。

这样的的良朋好友,岂能不厚待,今上不愿见到蒙古地方文化的消亡,因此在蒙古地方上行双语教学,再有大力保护蒙古文化!

吴志明让帐内的蒙古人受到了第三次心灵的冲击,趁他们心灵激荡的时候,祁三升趁机开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