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949节 沙漠中的君子协定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949节 沙漠中的君子协定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1949节 沙漠中的君子协定

在峡谷高处观战的叶尔羌指挥官乌依古尔不由得脸色铁青!

他看到已军非常努力地发动进攻,然而明军收拢了队伍形成了环形防线,他们丢出的铁蒺藜有效地阻滞了骑兵的进攻,骑兵无法杀进明军步兵阵列中,反倒被明军依托着“战马护墙”打倒了一个接一个,骑兵的队形在变得稀薄。

有的失马骑兵很勇敢地步行过去想找明军厮杀,明军用刺刀拦着他,后面的士兵开枪,将叶尔羌人打倒。

乌依古尔万万没想到他花费这么多心思设计的伏击战打成这样子,他抱着一个希望,希望他的部下争气些。

没有一个叶尔羌人能够给予明军以重大伤亡,反倒在与明军的作战中力不从心,倒下的人越来越多。

有好几个猛将兄试图掀起进攻的狂潮,他们身披重铠,加上用上铁盾,

最终,乌依古尔下令撤退!

明军冲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开枪,起劲地欢呼起来!

年轻的士兵们庆幸自己胜利了,逃脱一劫。

他们的长官马进忠在队伍中巡视,与他们打招呼道:“打得好!”

士兵们高兴地道:“我们顶住了敌人的进攻!”

“好,好!”马进忠非常开心,他在新明时率领步兵战胜了骑兵,而在前明时要是步兵遇到骑兵,那是一边倒的屠杀,概莫能外。

敌人奔逃,明军继续往吐鲁番城前进。

吐鲁番地区是荒漠地带,气候炎热,让明军遭遇了严峻的考验!

该地区日照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风力强,被人称为火洲、风库。

不必多说,想想火焰山,得请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去降温的哦。

明军是四月出动,气温尚可,但稍一走动就浑身汗水,要不把身体盖严实些,很快就被晒成黑炭头。

但明军整体经受了考验,中暑的人不多,死亡的人更少。

明军为了此次进军,专门进行了适应性的训练!

他们懂得节水、寻水、遮阳和求治中暑的人,人手两个水壶,茶叶泡水,后勤带着水车,装有药丸,保障措施还是很给力。

还有大家互相关心与照顾,军官对士兵有责任的,如果一支部队出现中暑的非战斗减员,就是军官与士官的责任。

朝廷负责给军费,兵部户部负责物资供应,确保充足供应。

老百姓把一个年轻的孩子送到军队,军官与士官有责任照顾他们。

两中华现在的军队上下级的关系远比前明时期要好,前明时期的士兵在军官眼中是猪狗不如,至少连家丁都不如。

如今两中华都行福利制度,地方官员要对老百姓负责,朝廷对官员的要求是忠心、gd和民心,不得民心的官员做官难以长久。

民间尚且如此,军队同样道理,连带着军队里军官也要对士兵好,每年都有考核的,考察军官对士兵的待遇情况。

由于两中华开设军校,不怕没有军官,有大把的军官等着上位,因此主官也不敢违反军纪去刻薄士兵。

最重要的是情报不错,在标定的地图上,按图取水,没错!

水在沙漠中最宝贵,明摆着明军的情报部门走过了路上的线路,对于取水点的位置知道得清清楚楚。

那里的水有绿洲水、坎儿井水、井水等,要感谢敌人,他们没作坚壁清野,没有把牛羊屎尿倒进水源中,没有水源中下毒!

后来了解到是沙漠中水源宝贵,如果这么做的话,死的敌我双方,不仅会渴死敌人,自己人也会被渴死!

这种事情有过例子,某方把水源破坏了,激到对方以牙还牙,到处破坏水源,结果自己也没水喝,最终放弃原有的地盘,大家两败俱伤民众流离失所。

因此沙漠中各族交战有君子协定,那就是不动水源。

尤其是坎儿井!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渗入戈壁,汇成潜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

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到3000毫米,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干极”。但坎儿井是在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这坎儿井穿凿与维护极不容易,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往往身上这种病那种病的,岂能破坏!

一旦破坏了水源就得花大力气重新引水,毕竟水是无孔不入的,当水流入一个方向时得花大力气把水引到另一个方向,殊为不易。

所以明军自坎儿井地段取水不受限制,同时明军也严格要求军人不得破坏或污染包括坎儿井在内的水源,有专人负责。

就这样地,明军遵守了君子协定,能够能够顺利进军。

明军兵不刃血,进入了吐鲁番城!

此时的吐鲁番城人口不多,并是不很大,物资不是很多。

进城的官兵一下子就把城里的葡萄干买断了市!

这里出产的葡萄干很有名,沙漠光照强,干旱少雨,出产的葡萄的含糖量高,有的品种的葡萄多了吃不了,真的甜死你!

他们把葡萄放在晾房里阴干成葡萄干,自已吃或者出售,但由于运输不便,中原地区的民众很少有机会吃到这里的葡萄干,结果这些明军有口福了。

“嗯嗯,味道太好了!”官兵们嚼着葡萄干,赞不绝口。

在中原,这种葡萄干可是贵人才能吃到的!

让当地民众不反感的是明军公平交易,以银币购货,受到了民众的欢迎。

没有强买强卖,更不存在着什么抢劫、强的不良行为,所有之处都行约法三章,也是另一种的君子协定了,那就是:“杀人者死,伤人及盗窃者办罪”,并且严格执行。

当地人不见得喜欢明军,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明军是仁义之师。

生活总是充满意外,马进忠的部队在此休整三天,准备第二天出发时,晚上就出了事。

两名出外办事的士兵被割了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