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839节 剃须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839节 剃须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1839节 剃须

西雷斯马心想事成,第二天一早,太阳照常升起,金霞满天,正是一个大睛天,合适作案!

要说到奥斯曼人有多么地腐朽,把他们国内海道侦察得一清二楚的领航员们晚上都行船,把舰队平安带到了克孜勒群岛海域。

领航员以前是冒充民船的船员来跑船,遇到奥斯曼人的检查,只要给钱都放行了。你都不知道领航员们在这条重要的水道来去过多少趟,才能够在晚上行船,把舰队一点不差地带到了目的地。

克孜勒群岛位于马尔马拉海的东北面,岛子不大,由于地势险要,奥斯曼人有驻军三百人,设有一个兵营和十数条挠桨船。

“他们没有火炮!”西雷斯马喝令道:“围上去!”

看到中国人那么多军舰围过来,当地驻军长官脸都唬白了!

打是打不过的,可逃的话,奥斯曼帝国现在是百足之虫,还能够有效地控制国内,军纪得到执行,能逃到哪里去!

更可怕的是由于中国人的进犯,引起了伊斯坦布尔政权的极大愤怒,下达的命令是“守土有责”,即人在地在,人亡地失!

于是当地驻军就与中国人展开了一场战斗,说起来奥斯曼人不可谓不努力,但守岛士兵能有多精锐,但凡有点门路的早就跑路了,留下的都是劣兵,训练水平低劣,装备差,且小岛乃弹丸之地,无力抗拒大军,且根本没有机动回旋的余地。

在武装到牙齿的中国人的面前,驻军完全不是对手。

中国人出动的是陆战队六百人,以碾压之势向前推进,远战用线膛线和轻型炮,近战则是滑膛枪、筒子与炸弹,射击准确,如墙而入,将奥斯曼人打得溃不成军,不到一个小时就冲垮了他们的防线,军官们战死,二百余人投降,而中国人只伤了二个人!

击溃了敌军,中国人不为已甚,不杀俘虏,只是按西雷斯马的指示安排人手,将他们的大胡子全给剃了!

剃胡子?

在土耳其人乃至于整个中东地区,浓密的胡须是男子气概和力量的象征,曰:“没有胡子的男人,等于没有尾巴的猫!”

可见,土耳其人与中东人是多么地看中胡子,他们有蓄胡子的传统,尤其在土耳其人中流行一种弯刀形状的胡子,他们相信浓密和粗壮的“弯刀胡”,能让敌人闻风丧胆。

不仅在土耳其人和中东地区看中胡子,世界各地的男人亦看中胡子,如成吉思汗曾派三个使节出使花刺子模,遭遇正使被斩,二个副使被剃了胡子。

不过是被剃了胡子,两个副使却觉得是奇耻大辱,向成吉思汗请罪,不敢来见成吉思汗,通情达理的成吉思汗说可以等胡子长齐来再来见他!

中国人也看重胡子,来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一直以来都是如此,直到颜常武的东南军雄起,由于东南亚天气炎热不可留长头发,加上军人疗伤的需要,先是东南军流行起板寸头,接着东南国男人也流行起板寸头,在这个过程中把胡子也一并给解决了,从此东南军的军制要求剃胡子,以展现出军队阳光清新的精神风貌。

至于用胡子来展示男人气概?

看过咱家的军火库,再见识一下咱家的战列舰编队,就知道咱们中国男人有没有力量!

各位,时代变了!

现在讲究的是气少钢多,而不是气多钢少!

颜常武正是用这一点说服了军人们不再用自己的胡子来展示男人气概,可天底下就中国男人一家这样对待胡子。

现场一片狼藉,看到那些被剃掉胡子的家伙们或心灰意懒或愤怒喷火的样子,还有地上躺着几具抗拒胡子被剃导致被杀的尸体,始作俑者的中国人幸灾乐祸地道:“嘿嘿,剃个胡子有啥大不了的,你们就象挨阉的猪一样,真是少见多怪!”

说话的人是个翻译,用的是土耳其语说话,他想羞辱那些土耳其人,没想到话音刚落,一个胡子被剃了一半的土耳其人向他恶狠狠地扑来,把他撞倒,压在了他身上,双手就象铁钳般地猛扼而下!

场面一时间大乱,尽管有几个中国人去阻拦那个阴阳须的土耳其人,七手八脚地想把他从翻译的身上拖走,可是那个阴阳须土耳其人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无论多少人都拖不动他,扼得翻译双眼翻白,眼看着就要一命呜呼!

就要这要命的当儿,一位士官手持一枝火枪赶到,立个弓箭步,向着阴阳须土耳其人来了个刺杀动作,给他一个透心凉!

杀!

枪刺从阴阳须土耳其人背后进胸前出,士官再用力一抽,土耳其人大声地喷出一口气,立仆。

被解救出来的翻译官脸涨得通红,倒在地上干呕,招致没心没肺的战友们的无情嘲笑与奚落道:“嗬嗬嗬,快来看哪,猴子屁股脸(红的)翻死鱼眼(白的)!”

来了这一遭,中国人就很警惕了,动手前先绑了俘虏,就再没发生这样的事情,顺利地将其余包头佬的胡子给剃个精光!

他们掳掠克孜勒群岛的主要大岛,按照长官指示是劫富济穷,看谁的房子最大最漂亮的,就围上去,抢走金银财富,然后开仓分粮,分派物资给穷人,将运不走的牲畜分给穷人。

当然,少不得把那些富人家里的男人全给剃掉胡子!

在克孜勒收获不多,那里太穷了,不到一千个银币,他们又赶往下一个目标:马尔马拉群岛。

马尔马拉海中最大的马尔马拉岛在西南面,与卡珀达厄半岛相望,自古就开采大理石、花岗岩和石板而出名。

这里的建筑物比克孜勒岛要气派得多,而且奇特的是与北方瑞典城镇的品格几乎没有两样,当然,除了高耸着的白色的宣礼塔之外。每座房屋都有与北欧民居相同的红色尖顶,带有小花园。它们样式古老,色调阴暗,门上有木结构的阳台,漆成红色,窗子悬在墙外,蛮有品味的嘛。

不说废话,抢滩登陆,与岛上的五百驻军开战。

同样的是不堪一击,说起来包头佬不乏勇气,他们敢与和中国人对战,以“你有枪膛我有胸膛”的大无畏精神去进攻人数更多,装备更精良的中国人,但中国人技高一筹,将他们击溃,即时动手,把俘虏的胡子给剃个精光。

这么着,又剃掉了三百余人的胡子,接着掳掠地方,抢到了上万个银币,还剃掉了二百名包头佬的胡子。

中国人放走了他们,任由他们去报信,这下,奥斯曼海军纠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