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698节 《参考消息》仅供参考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698节 《参考消息》仅供参考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1698节 《参考消息》仅供参考

杨天生担任西伯利亚、北海两边地总督,正常情况下不会把这样的苦寒边地职务让他这等大员出任。

但事涉与俄罗斯国的外交谈判,现新明内非他莫属。

杨天生担任过东南国的外交部长,懂八国外语,擅长“事鬼”,与鬼佬打交道没有任何的问题,他不去还有谁去!

明朝官员们自高自大,看不起外国人,我们这里是天朝,是世界中央大国!

我是中国人!

红毛番被他们称为红毛鬼、番鬼佬,去与他们打交道被称为“事鬼”,谁都不想去。

外交无小事,这关系到中国能否顺畅地吞下东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肯定要派一个大学士。

大伙儿一致推荐杨天生,由于在外关山迢迢,不知道会谈到猴年马月,因此杨天生去职,同时给他提升了武英殿大学士作为补偿。

次辅的位置重要,堵胤锡依序替补,成为次辅,并依例加封为谨身殿大学士。

堵胤锡是崇祯十年的进士,资历足够,无论是职务还是职称都不成问题。

朝廷释放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堵胤锡兼左都御史。

大明设有专门行使监督职权的机构是都察院,职专纠劾百司,左都御史即为都察院的长官,都察院还有重案会审的职权,即重大案件由都察院、刑部和大理寺三法司会审,是为三堂会审,都察院相当于纪委、检察院和法院的混合体,可以提供从调查官员、起诉官员直到处理官员的一条龙服务,是官都怕都察院来查。

新明立国,经过了十多年的和平发展,一些官员也开始蠢蠢欲动,造成了国家损失和社会影响,引发了朝廷强烈的不安。

现在是女主天下,加上一个毛头小子来治国,得位不正,最忌被人找借口来说他们。

堵胤锡为人刚正,由他主持法纪,正是朝廷的态度,要大力整肃吏治了!

所以《参考消息》上进行了连串的分析,就杨天生与俄国斯人谈判进行前景描述,并评论堵胤锡以次辅身份掌都察院院事,可见朝廷对吏治的重视,所以正告一些家伙,悠着点!

内阁人事变动不小,阁老周六一与东南国内阁的夏允彝进行交换,周六一到东南国内阁任职,夏允彝在大明内阁任职,并且走了一个杨天生,再调进一个陈子龙。

夏允彝、陈子龙任职大明内阁都无问题,他们都是大明的进士,过档到东南国当官,逐步升迁到东南国内阁要员,堪称称职。

首辅权重,地位凌驾于诸阁臣之上,已经等于以前的宰相!

朱重八建立大明朝,起初用中书宰相来帮助处理政务,但后来发现宰相权势太大,易成权臣,为了保住他朱家天下万年,他废除了宰相一职,提升六部尚书的地位让他们来一起干活。

可是六部尚书彼此之间是一团散沙,根本不能协同处理国家大事,经常在一起扯皮。

那时问题不大,朱重八同志的战斗状态奇佳,能够有效地控制住六部尚书要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

到得朱老四时期,是位坐不住的主儿,他是马上天子,经常在外打仗。

所以宰相一职万万不能重建,否则朱老四一出外,宰相就造反。

因此他建立内阁制度,以内阁来协助处理政务,内阁阁员基本上是大学士,大学士的官品其实不是很高,才五品。

以小制大,让他们去处理六部上呈的事务,现用科道制度把内阁和六部统统一起控制起来。

所以皇帝不是吃素的,建立了有效的制度。

只是到了皇朝后期楼歪了,科道官员权力脱轨,离谱地把内阁都可以弄没了

杨天生在内阁的时候,他背景过硬,能够有效制约马士英,他一离开,任何一个阁臣都不能与马士英相提并论。

既然一个不够,那就来二个,夏允彝、陈子龙一起进入内阁,能够有效制约马士英,避免他独行独断。

他们拥有东南国背景,地位相对超然,即使不能象杨天生那样制约马士英,也有一定的。

并且周六一到东南国内阁任职是很有好处,这是朝廷要大用他的表现,等他从东南国镀金归来,说不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因此《参考消息》上展示有他的履历:他是崇祯元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高密县县令,在松江知府任上抢险救灾得力,其实这鸟人就是勾结了当时东南府,把流民中的青壮卖给东南府当移民,东南府回赠粮食-大明天灾,其它的地方都没有粮食,因此周六一搞到粮食,赈济灾民有功而擢为南直隶布政使司,之后升任苏州巡抚,再就是担任了兵部侍郎、工部尚书,之后入阁。

《参考消息》上的内容丰富翔实,登载了周六一理政处事的经历,满足了一众吃瓜群众的八卦心理,在礼部值部的人员们一边喝茶,一边拿着报纸在津津有味地看!

不仅是他们这些小人物在看《参考消息》也不例外,这不,在往天津的海船上,杨天生在饶有兴趣地看着《参考消息》上登载着记者采访杨天生的报道。

“杨天生,泉州晋江人,家族豪富,却不为财富所拢,自小刻苦练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擅长双刀,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不甘于平淡,十五岁就参加了到日本的远航,积极从事与日本的远洋贸易,二十岁就挣到了他的第一条海船,他广结豪杰,仗义疏财,遐迩闻名,与开台王颜思齐(就是颜常武的便宜父亲)相契,结为异姓兄弟,杨天生很讲义气,不惧强敌,力助今上登位……”

这时舱外有一人进来,杨天生大嚷道:“石巢翁,你看报纸上把我这个大海贼写成了一朵花,说我二十岁就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积极从事与日本的远洋贸易,就不知道那个记者知道不知道我是靠洗劫他人得来的船呢?哈哈哈!”

“他当然知道!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海贼头是怎么发家的,不过你现在手里拿着尚方宝剑,他当然得把你给洗白了!”说话的竟是阮大铖,他作为副使,与杨天生一起对俄国人的谈判。

阮大铖的一个副业是戏剧家,能编能唱,他声音洪亮地道:“《参考消息》仅供参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