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687节 往川西去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687节 往川西去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1687节 往川西去

出动校场外,父老乡亲们夹道相送!

动用的都是川兵,没有外援部队,他们的出动并不是什么军事秘密,你想快也快不了,因为你要修路修到拉萨!

当杨展骑马出到门外,看到的是路边的民众非常多,挨着校场这里有成都府的差衙把守,能过来的大多是武将家眷,他们有能力来到这里,而更远的街道上则是士兵家眷,拖老携幼的,不时叫着军队里官兵的名字,官兵们则微微挥手,一本正经地走着。

见到是大队骑兵护卫着高级武将出来,民众就停止了喧闹,眼巴巴看着杨展。

杨展向他们拱了拱手,用四川土语道:“各位乡亲,杨某一定尽力,把孩子们都带回家!”

父老乡亲们纷纷向他鞠躬道:“多谢杨大将军!谢谢杨大将军!”

杨展与乡亲们挥手作别,拍马离开,路上他谓诸将道:“我曾经有幸在今上麾下听用,受到今上的教诲,今上治军理政,首重是人,人!”

“白花花的银元谁都喜欢,今上的银元多呵,然而他全部花出去,造巨舰大炮,大炮嘛……”他说道:“今上讲究的是更粗、更大和更硬!”

诸将面现笑容,都不喜欢更粗、更大和更硬的东西!

“军舰上官兵有巨舰厚厚的木墙保护,用大炮杀敌,单兵有更多的火枪,还有装甲,以前哪一个朝代能够做得到!”杨展感慨地道:“我们这些大头兵现在的收入,吃的伙食是前明根本没有的!”

众将官齐刷刷地点头,两中华行先军政治,军人们的待遇远远好过前明。

就拿川兵来说吧,

杨展提醒诸将道:“今上关心的是士兵的性命、生活,不可让士兵们做无谓牺牲,只要枪弹能够去到的地方,就不要上人!钱没了可以赚,人没了就什么都完了!”

众将轰轰应诺,为自己身处这样的军队而骄傲。

出动时是平原,道路多,路也好,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田野之间并行的几条大路上全是军队。

远近还有许多百姓在田野间眺望,看着这宏大的场面;这种视线好的地方,行军场面十分显眼。

当进入山区后,长蛇般的队伍渐渐汇聚进一条大路,在路口处有套着红袖章的“宪兵”去管制交通与军纪。

路上除了聚集当值的护卫军队,绝大部分人马并不是那么整肃威压,因为大伙儿出门行军扎营带着很多东西,大包小包的,水壶起码两个,还有工兵铲、斧头等,人们牵着骡马背着东西,一般十人人就配给一头毛驴或骡子。

军队后面还有许多推独轮车、赶驴车的民夫;

要不是队伍很有秩序,到处都有旗帜,看起来倒更像密集逃荒的一大群人。

军队出动的第一步是到达川西,一路行军,十分畅通。

动用部队五万,成分是三万山地军,一万五千工程兵和五千辎重兵。

无论是周正儒还是杨展,都清楚进军西藏的第一敌人不是人,而是气候与环境!

民工能省钱,但民工肯定比不上军队令行禁止,面对着险恶的情况,民工会逃跑而不能对他们军法论处,军队显然不能逃跑,只有控制在手里的力量才最可靠。

川西指的是成都平原以西地区,即打箭炉、甘孜等高原藏区,若开发出来,包括有鼎鼎大名的黄龙、九寨沟、四姑娘山,峨嵋山也可以归纳入川西!

现时,川西尽是崇山峻岭,道路崎岖不平。

去年,官府大肆修建往川西的道路,动用了工程兵与民工一起上,人数达到二万人,修成了半条水泥大路!

半条路?

水泥已经从东南国推进到大明,受到了朝廷的高度重视,大力推广,首先在各州建一个水泥厂,然后发展到各县建一个,先是官营,之后变为私营,发展很快,民间已经广泛使用水泥建筑。

终究产能有限,而且水泥死沉,需要的运输力量实在不少,调运不容易,川西附近地区水泥厂的水泥都给官府包圆了还是不够,而外地调运则成本极高。

所以成都到川西打箭炉的道路上水泥路,水泥不够,宽度只有三米,以此为基础,使用三合土修路,即石灰、粘土和细砂配制、用马驴拖动夯实,扩展道路到六米。

因地制宜,若经过的地方石头多,那就铺石头路!

近河流,则采河砂,将黄土、河砂与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用竹片或者木槌不断地炼打、翻动,放置一段时间使其融合、老化最终成路。

为增加坚固度,还加进了桐油、糯米浆起到黏合的作用。

他们使用了人力、畜力去运输,再有吊机吊运物资、滚筒压路,成本非常大!

古代修路就是麻烦,路稍远一些没有人路而是马路,是马走出来的路,比如茶马古道就是条马路。

这样的道路在川西乃至于去西藏肯定不合格,风雪雨水齐至,还有落石山崩,一旦西藏有事,而路况不好,内地的兵马资源不能迅速进入,岂不危哉!

所以这次朝廷痛下决心,下大本钱,无论如何也要修川藏线,修出一条好路来。

眼下这条路从成都到川西已经成形,再无险阻,而在平坦道路两边,每隔一段距离可以见到一批漂亮的成规模的房子,这是工部下属的交通管理衙门派驻的公路管区,他们负责维护公路,也起到服务区的作用,一般合二为一。

以前的道路没有专职人员管理,由各州县地方官自已组织维护,要不没钱,管你民众走路两脚泥,要不就是钱下来了,不见路,整一个大乌龙。

如今朝廷新设公路衙门,专门管理修路之事,组织修路,修好路之后进行维护,同时还少不得颜小强带来的天-朝特色-收费站!

在以前,道路收费可以是收空气,普罗大众的活动范围很小,甚至不超过五里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众走出了家乡,他们或做生意、或游学、或旅游、或送快递书信等等,走在修建的道路上,收费站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朝廷花的钱才有回报。

成都到川西既然修了好路,建立了公路维护站,则道路畅通,人员物资源源不断地流向川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