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1684节 事情跟不上变化

大明之雄霸海外 1684节 事情跟不上变化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1684节 事情跟不上变化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接下来的时间里,不约而同地,周正儒和杨展做着同一件事:跑基层!

深入基层,了解情况。

周正儒到四川的各州、县,视察民众生活、农工商三业的生产运行情况、以及道路交通、山川地理,并考核官员的贤愚。

想想川路难于上青天!

他这一走动,翻山越岭,过河渡江,为自己小命着想,他甚至学会了游泳!

古代士大夫要面子,众人面前不能果露身体,但周正儒看到四川的江河是如此之多,想想天启帝是怎么死掉的-坐船结果船沉,落水后的天启帝很快挂掉,连皇帝都保不住,况且他区区一个总督!

所以周正儒积极锻炼身体,请人教会了他游泳!

古代大官要面子,出行有仪仗队,鸣锣打伞坐大轿开路喝道,威风凛凛。

但是速度太慢了!

周正儒坐上马车,他不穿大明官服,这种官服就是衣冠禽兽,戏袍戏子,穿的是没有军衔的东南军作训服,如此行动迅速。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今上很少穿大明王爷服装,搞得下面的官吏也开始穿起了东南国的官员制服-中山装,而周正儒管着军务,所以他能穿军装。

他首先要求地方官做好生产经营工作,积极发展经济,确保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检查地方建设,民生仓库,还有国防建设,社会动员等等。

所到之处,他不仅仅是听汇报,而是到达现场,看生产,揭米缸,下田头……从而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而杨展则下到各支部队去检查军务,他是老军头,一看官兵们的动作姿势,就知道他们的水平情况,然后有的放矢,作进一步的操练。

他给予川兵很高的评价,认为他们刻苦耐劳,战术姿势合格,训练是按打仗的准备进行,能够把队伍拉出去就可以打仗,非常好!

前任四川总兵张建新功不可没,张建新是新朝提拔起来的军官,他虽然打仗不算厉害,但练兵却是一流,也很用心。

尤其是山地步兵,看到他们矫健的步伐,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杨展赞不绝口,上折子保奏张建新。

他对杨璟新道:“人尽其用,有的人做这方面行,有的人做那方面行,朝廷把张总兵放在了合适的位置,做了合适的工作。

杨璟新非常忙碌,他负责组建三总部,有老父的法眼,为他选择了一位叫做赵玉虎的本地参将为参谋长,三十出头,年富力强,去过南京参加过高级参谋培训,是那期培训班的佼佼者,回川后积极探讨参谋业务,加以实践,写了七八篇论文,挣到不少小钱钱。

他负责开展参谋工作,很快就找来了一些参谋,组建参谋部,把台子搭起来后,积极研究进藏的作战与训练,虎虎生风。

政治部的工作很重要,经周总督介绍,他请来了川东兵备道冯思礼,此人是老政治,是今上的死忠粉,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言必称我大中华,口头能力很好,善长做政治工作。

至于后勤业务,由前总兵张建新的推荐,请到了成都府同知孔成琳,此人是举人出身,长期从事粮食工作、民夫业务,交游广阔,很熟悉各地情况,游学时去过川西和西藏,因此杨璟新礼聘他来负责西征大军的粮台。

后来的事实证明,三个总部运行得有条不紊,所选择的三位官员堪称称职,完成任务很好。

东风吹,战鼓檑,开始了战争动员,参谋部负责选拨军官与士兵、组建军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政治部在官兵中进行动员,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他们从历史上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的领土,我们中华从来都是大一统的国家,绝不允许任何一寸领土丢失,每一位中华子民都有义务维护中华的统一,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

两中华现在都很注重政治教育,要让官兵们懂得为何而战,具备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遇敌必战,树立必胜的信心!

后勤部则组织民夫团,搬运军资、修建道路,打造器械,千头万絮,忙碌不停。

……

周正儒同样忙,除了下基层,他还得随时掌控着与西藏顾实汗及黄教的谈判,他组建了一个小型的使节团,主要成员是他的幕僚长,浙江举人王实昧,熟悉拉萨的茶马商人房玉和内蒙古的黄教喇嘛陈和平,他们奉他的命令沿着茶马古道前往拉萨。

1656年的年底,赶在冬天来临,大雪封山前,他们到达了拉萨。

然后他们接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雄霸青藏的顾实汗在他们到来之前,死掉了!

倒不是什么宫廷政变,而是顾实汗老弱病残,他已经74岁了,到点领便当。

他双腿一撑不打紧,而青藏地区陷入了混乱中,虽然他留有遗命让他在青海的大儿子达延继任大汗,然而跟随他到达拉萨的五儿子伊勒都齐显然有不同的看法。

原来,顾实汗一直牢牢地掌握着军权,他带有精锐部队自青海进藏,驻于拉萨北面的当雄,号称“当雄八旗”,实力雄厚,力压诸部。

而伊勒都齐作为当雄八旗之中的一个军头,近水楼台先得月,他通过种种手段笼络和收买了其余军头,让他们支持他,厉兵秣马,准备自己坐上汗位!

西藏乃至于拉萨的人心惶惶,这正是大明使节团到达拉萨的情形。

王实昧说:“如今顾实汗这一边没见分晓,我们不宜介入!”

众人称是,明人到此根本不知晓情况,万一下错注了,那就糟糕了。

他们退而求其次,前去进谒西藏地区的摄政者即“第巴”索南群培,“第巴”是“**襄佐”的藏语,顾实汗封索南群培为“**襄佐”,蒙古语中**是大海的意思,襄佐是执事,表明索南群培主掌西藏行政事务。

送上礼物后见到了索南群培,他倒也很客气,对于大明的使臣给予很大的尊重,但他也不敢应允什么!

目前形势不明,顾实汗的儿子们掌握了军权,他们不见个分晓,其他人根本说不上话,哪怕贵为“第巴”的索南群培还是驻在布达拉宫的**五世都无能为力。

王实昧曾到布达拉宫求见**喇嘛,但他闭门谢客,显然不想给自己找麻烦,王实昧怏怏而归。

至于日则喀大昭寺的班禅活佛,王实昧派人送去了礼物致意,暂时没有晋谒班禅活佛。

这样的形势下真是有力也使上不呀,无奈的王实昧只能在拉萨住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