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535节 苏莱曼一世从坟墓里跳出来

第1535节 苏莱曼一世从坟墓里跳出来

马库库帖木尔有军令在身,如抗令不遵,他的命运将会很惨的。

但现在有了借口,发现敌人国王、首领、大酋,他就能够以此为借口,按兵不动了,因为这是重大的敌情!

这个敌情不重大的话,还有什么敌情更重大?

听起来很儿戏,做起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虽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但头头们是认可这个逻辑的,只要有好的借口,就能过关。

东南军主力到达,颜常武作为统帅,戴维先生为总大将,这里是借用了倭人的说法,或者叫中军元帅、前敌总指挥等,参谋长是张家玉,下辖四个军,哪四个军?

第一军:张守云、杨展、曹勋;

第二军:祖可法、陈乔、王祥

第七军:曾英、李占春、于大海;

第八军:贺珍、张能、田虎

四个整编军,每军五万虎狼之师,总共二十万人,将领来自两中华,东南军的将领自不用说,年年肝,大肝与小肝,反正没断过肝。

来自明国的将领则是帝国余辉,许多人都参加过前明的血战,他们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绝不容许前明的遗憾再次发生,绝不!

另有皇协军五万人总兵力,分别是倭人、缅甸、安南、印度兵和暹罗兵各一万。

切莫小看这五万皇协军,东南国长期经营皇协军,许多军官都是华人,规章制度照东南军来办,军中作风与装备向东南军看齐,打起来绝对硬朗!

就连以前是战五渣的阿三兵也出道了,只要跟着华人长官,他们就不会掉链子。

如此二十五万东南军大军在德尔帝约尔这个地方与奥斯曼帝国二十八万大军相遇了,德尔帝约尔是个很不出名的地方,但很快它将永载史册,因为两个大势力的颠峰对决。

双方都密锣紧鼓,东南军习惯性地做工事,构建深沟厚垒,建梅花寨。

梅花寨,即中间大寨,前后左右有小寨,小寨保护大寨,避免发生敌人来马踹连营的事儿发生。

士兵们就象辛勤的工蜂、蚂蚁般地干活,都不用军官监督就干了起来,刨土刨得飞快,构建出的沟垒全部超标,又快又好。

你想让他们停下来都很难,他们只要闲着,就会来上几手,继续加厚,加深、拓宽!

看到那深得如黑洞的壕沟与坚实的营垒,士兵们满足地点起了一根烟,想的是加深几米,推高几米,能够打死多几个敌人吧。

对面的奥斯曼帝国也有样学样起来,他们也做起了工事!

挖沟、建垒,一些奥斯曼人干得不错,也有许多奥斯曼人干得笨手笨脚的,动作慢且不算,还缺乏工具,不象东南军,士兵人手一个工兵铲。

这个铲子好用,是神器级的工具!

具备了铲、镐、砍、切、烹饪等作用,除了挖土砍树与铲沙之外,所有的中国兵都很清楚,战斗时可以用它来砍死敌人,削脖子如切菜,把敌人的脸给拍平了!

而奥斯曼人办不到象东南军人人手一件工兵铲,甚至连皇协军也是一人一把小铲子,奥斯曼人是人均几人才有一把铲子。

在古代,金属是值钱的,虽说奥斯曼帝国也有一定国力,出产不少生铁,但象东南军军人的一把小铲子,他们还真的做不来。

因为这是钢铁所铸的!

……

看着奥斯曼人在那里人头拥拥,也在构建他们的营垒,戴维先生冷笑一声,对张家玉道:“不知道苏莱曼一世要是知道他的子孙在地上刨土,会不会从坟墓里跳出来呢?”

奥斯曼帝国一直以来信奉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他们打得白皮一败再败,白皮可耻地利用欧洲中部山区大量修建堡垒这才遏制了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在帝国境内,城防向来不被重视,比方说朝廷给地方发下资金要地方修建城防,然后资金被官僚们吞了,城防修得不象样,也不会有人被追究,因为这不是大事,当然,老科普律鲁上台后,城防还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帝国的军队出征时虽然修建营垒,但绝对不会象现在这么上心!

东南军成功地将奥斯曼帝国的进攻态势给压制了,让他们明白如果没有工事,军队暴露于野,必将招致重大损失!

“我们也在刨土啊,而且我们刨得比他们更深呢,难不成我们的祖宗也会跳出来?!”张家玉耸耸肩道。

“那不同!”戴维先生微笑道:“祖宗们会欣慰的,因为我们的根就是土地,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技就是基建、种地和刨土!”

“那苏莱曼一世必定从坟墓里跳出来,因为他的子孙们不争气,干起了我们的本行!”张家玉哈哈大笑道。

听着两位大人物轻松的对话,旁边的官兵们都不禁笑容浮上脸。

……

双方都准备妥当,即将开打,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老科普律鲁在得到了苏丹的允许后,派出一名军使去见东南军的首领,戴维先生接见了他。

来使是个三十多岁的中青年,穿着土耳其传统的袍子,长相俊逸,动作潇洒,丝毫没有因刚才从东南军林立的火枪阵穿行而胆战心惊。

他与三个随从进得帐后,向戴维先生鞠躬致意,戴维先生点点头作为回礼,抬手道:“请讲!”

来使先自我介绍,他叫做穆罕默德本阿齐齐库班,姑且叫他做库班先生,他们的名字一向有点长,他说他奉了苏丹之旨前来与贵军接洽,向贵国国王问好。

库班先生说一段土耳其语,他后面有翻译就跟着说出汉语的意思,那个翻译俨然是个阿三也,说得中文怪声怪调的,不过没有说错,因为帐内好些华人知道土耳其语,单是戴维先生就很明白库班先生说什么。

所谓知己知彼,这点东南军已经完胜奥斯曼人了。

由于汉语方块字的难学,更因为傲慢,奥斯曼人中懂得汉语的不多,少之又少。

而东南军中知晓土耳其语的则比较多,因为领袖的雄心壮志,要统治世界,手下就必须懂得欲征服强国之语,而且制度完善,外国语言考“四级”、“六级”和“八级”的哦。

库班以苏丹的名义向东南国国王问好,于是戴维先生也代表国王向苏丹问好,他说汉语,由翻译转为土耳其语。

大家都是虚情假意,作不得真,但面子上必须这么做。

寒暄几句后,库班先生说明来意,一是与东南军约定作战日期,二是大维齐尔老科普律鲁想在阵前见见东南军的主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