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352节 唾面自干的肥前藩大名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52节 唾面自干的肥前藩大名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1352节 唾面自干的肥前藩大名

往京都的路上,德川家纲心情转好,时复欢笑。

沿途大名、民众欢迎,对他俯首贴耳,至此,他才真正掌握了倭国大政。

倭人心中都很清楚,只要大将军的那个海外亲戚在,谁都动不了他一根毫毛!

颜常武颇具迷惑性,他是上任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光的拜把兄弟兼妹夫,这次打着为亲戚家帮忙的旗号,也确实是德川家纲请来的,于是那些敌对的大名无法挑起内外之争,对到来的明军动员全倭国的力量去抗击他们。

倭人低鄙,岛国民众对岛外尤其是大陆既羡慕,又恐慌,怕的是大陆的力量侵入倭国,如果颜常武没有与幕府的亲戚关系,杀到倭国,那么敌对的大名们将把幕府及颜常武一并列为敌人,号召倭民对他们摈而弃之,群起而攻之。

现在什么都找不出借口反对颜常武,唯有认输。

幕府军和明军到达京都,京都守军迎降,看到那个把自己反绑住的大胖子口口声声说自己死罪,德川家纲及一众家臣颇有一种吃了苍蝇的感觉!

肥前藩大名锅岛光茂在千叶合战中逃脱,率军逃回京都,他立即接管了京都城防,防止溃军进城,同时软禁了倭皇及公卿,待到幕府军到时,他立即率众投降!

反水的动作够快够坚定,够厚黑,够厚颜无耻!

让决定对那些造反大名“不赦”的德川家纲黑起了脸,不知道应该如何应付他,真想说一声:“尔既知罪该万死,那就死了吧!”

须知锅岛光茂可是此次造反三位带头大哥之一!

他在《讨贼檄文》中有份签字,将德川家上至老乌龟下到德川家纲都骂个狗血淋头,亲切问候德川家的女人,当时德川家纲气坏了,接连打杀了几个侍从出气,现在却不能够给锅岛光茂畅快一刀。

保科正之出面,在询问过锅岛光茂京都安然无恙,将军御所二条城完好之后,就开释道:“肥前藩虽说前有大错,但保全了京都、护驾有功,快快松绑!”

他让部属给锅岛光茂松绑,锅岛光茂心头一松,知道这回有希望保住老命,至少保住锅岛家的石高了。

终究德川家纲忍不住讥笑他道:“肥前藩真的是家学渊源,大有乃父之风啊!”

锅岛光茂的父亲锅岛胜茂之前在前任大将军德川家光时期也是造反,打不过就无耻地投降,因此德川家纲以此斥责他。

话有点刻薄,然而锅岛光茂却唾面自干,连连叩头道:“罪臣不敢当,不敢当!”

不再理这个小人,德川家纲与颜常武一道进入了京都。

京都于794年定为日本的首都,模仿中国唐朝的首都洛阳营建而成,命名为“平安京和平与安定之都”。虽历经变迁,京都作为日本的首都而保存下来。平安京修建了众多庄严的宫殿和服侍官廷贵族用的公馆。从9世纪到12世纪中期,达到了权力与荣耀的顶峰。那时,在文化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产生了纯粹体现日本式美的众多和艺术作品。

在1467年至1477年的“应仁之乱”中,京都被烧做一片白地。丰臣秀吉统一全日本后,重建京都。

存在皇宫、东寺、东西本愿寺、二条城、三十三间堂、北野天满宫、清水寺、银阁寺等,整座处于一片幽静中,没受到兵火的侵袭,所以保科正之认为锅岛光茂有大功还是对的。

街道已经戒严,道路两边每隔五米都有一对士兵站立,另

民众人员稀少,据锅岛光茂说人员在战乱时逃散了不少,还有公卿们都在二条城候着呢!

其中的二条城是将军御所,由德川家康所建造,后经德川家光扩建,仿唐朝长安城而建,周围有东西长500米,南北长300米的高大围墙。城的中心是“二之丸”御殿,乃是德川将军的寓所。其走廊铺设了“莺鸣地板”,当敌人侵入之时,奔走在地板上,地板就会发出黄莺鸣叫之声。

这还不错,德川家纲和颜常武一道往二条城进发。

刚刚投降的锅岛光茂头前引路,点头哈腰,十成十的谄媚小人。

封建王朝,大臣晋京,都不能回到家中,而应呆在什么贤良寺等侯皇帝接见,但倭国里的倭皇是个小受,德川家纲这样的权臣哪把他当一回事!

到达了二条城,见到了那巍峨的城池,德川家纲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对颜常武说道:“总算到家了!”

他们同坐一辆宽敞的大马车,两人地位都非同小可,德川家纲是君临倭国的掌权者,颜常武更是两中华的大龙头,还是德川家纲的叔父,谁先谁后都不好,那就同车。

马车长驱直入,到达了“二之丸”御殿,殿外有一大群穿着花花绿绿官袍的官员们,那些就是倭国的公卿们了。

他们下了马车,颜常武在人家的地头,给德川家纲面子,让他先下。

于是那些公卿过来参见大将军,顺便以同样的礼仪见过大明的东南王!

颜常武见到那些公卿,多数是骨骼清奇,体格消瘦,不禁莞尔。

这是饿整的!

日本古代公卿是指从平安时代以来从公家中升格的从三位以上的贵族,包括什么太政大臣、右大臣、左大臣、内大臣、参议、大纳言、中纳言都属于公卿阶级才能担任的官位。

平安时代末期最出名的四大姓氏分别是源氏,平氏,藤原氏,橘氏,公卿素被他们把持。

到了战国时代,地方豪族四起,不但拥有了权利还获得了官位,真是名声盖过了那些贵族。公卿们对于那么地方大名来说只能是些获虚名的工具和吸血鬼而已,当然公卿里面也有不少书画,和歌高手,毕竟贵族没事做,只好做些风雅之事。

在京都,倭皇都没权利,公卿更不用说,没权利的他们连鬼都不上门,没什么外快。

等到了幕府时期,倭皇的日子可就更惨了。由于国家军政大权都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倭皇也就只有个虚名,实际上还得看幕府的脸色。倭皇生活之拮据可见一斑。

德川幕府给倭皇的石高是十万石,其实一开始更少,只有一万石!十万石您听着也许很高,但这是包括所有贵族一起的俸禄,所以分下来到天皇手头上实在是少得可怜,如孝明倭皇就是这么个倒霉蛋,这位老哥穷到晚餐只有一条小鱼,而且吃完骨头都舍不得扔,留着第二天熬汤喝......

倭皇连饭都吃不饱,公卿则肚里油水都没有,人人都是一副好身材,没有肚腩,真让人羡慕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