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你好,1983 > 第五百一十章 方便面市场的统一战(求月票)

第五百一十章 方便面市场的统一战(求月票)

实话实说,郑红旗还是很厚道,很在意同志之情的,一只价值一万五千块的手镯,只叫李同志赔偿了一万块。

李同志把家里一千块钱的存款拿出来,又跟亲朋好友借了一千块,先还了两千块。

剩下的打欠条,估计够他勒紧裤腰带,还上好些年了。

最要紧的是,名声臭了,大家都知道是他捣鬼,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

现在就不是蚀把米的事儿了,连米袋子都搭进去。

一时间,李同志的光荣事迹,在碧水县被传为笑谈。

而郑红旗却有点因祸得福的架势,捐赠的事上了松江日报,市里的领导也很欣赏这个有才干有能力有格局的年轻干部。

再加上上层也有人趁机传话下来,市里已经着手对郑红旗进行考察,估计是升迁有望。

刘青山的心情也不错,陈东方那边,已经顺利收购岛国投资人的股份,最后的价格,又降下来一些,定在九千万日元。

藤田正一等人,也灰溜溜离开了碧水县,在这里,他们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无论是藏在山上的宝贝,还是资源或者金钱,最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至于三井木,根本就没有出现,他才没脸来呢。

这个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刘青山对此也不太在意,正所谓商场如战场,从来不缺少刀光剑影,下次相见,他也绝对不会客气。

华龙方便面厂的牌子,立马被拆下来,换上了统一方便面厂分厂的招牌。

看着这一幕,陈东方的心情有点复杂,不过想想他马上就要去国外的商场驰骋,走进更大的舞台,心里那点不舍也就放下了。

分厂的设备和员工都是现成的,面饼的制作工艺也差不多,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顺利生产,关键还是在蔬菜包和酱包。

增加这里的几条生产线之后,总厂这边,基本上就可以满足这边三个省份的市场。

除此之外,也能又少部分出口到苏联。

没错,统一方便面,现在好歹也是出口产品。

在把分厂正式收编到统一方便面厂之后,杨红缨和刘金凤也显得格外兴奋。

姐俩一左一右,站在刘青山的身旁,喜滋滋地望着新换的招牌:“三凤,咱们终于把小鬼子赶跑啦!”

刘青山也想笑:瞧这两位大姐的架势,就好像经过了八年抗战,把小鬼子彻底赶出华夏似的。

于是他笑道:“不要骄傲,抗战结束了,还有内战呢。”

那姐俩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统一方便面下一步的计划就是进军江南,成为真正的行业老大。

就在统一方便面迅速占领北方市场的时候,在长江以南地区,也有一家方便面食品厂飞速崛起。

根据杨红缨搜集到的资料,刘青山得知,这家某师傅方便面食品公司,正是宝岛那边的魏氏四兄弟创立。

只不过,比前世提早了几年的时间,而且重心也是先放在南方。

说起来,还是魏氏兄弟,在广告中看到了统一红烧牛肉面,然后敏锐地捕捉到商机,迅速在南方建厂投产,从而顺利占领了南方市场。

这里面的原因,一来是统一这边产能不足,二来就是地盘太大,导致这个市场太大了。

虽然某师傅被岛国三洋制药注资,还是以后的事情,但是刘青山知道这段历史,已经暗下决心,要驱逐外国资本。

有钱自己人赚,凭啥叫外国资本把真金白银卷走?

刘青山将此称之为:方便面市场的统一战。

杨红缨和刘金凤听了,也都有点热血沸腾:“三凤,我们一定还会胜利的!”

这姐俩虽然有信心,但是具体的战略战术,还得看刘青山的。

几个人从分厂回到总厂这边,就直接去了新产品研发车间。

进到这里,大伙就忍不住吸溜几下鼻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溜溜的气味。

想要打开南方的市场,光靠一种口味的红烧牛肉面,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前一段时间,已经开始着手研制新的口味:老坛酸菜面。

如今,方便面的生产加工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刘青山只是在口味上进行丰富。

他知道,魏氏兄弟是很团结的,也很顽强,这注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斗,所以那些秘密武器,要一点一点掏出来。

“大帅叔,范大师,成效如何?”

刘青山看着张大帅和范理事这两个人,领着几个人在忙活,就乐呵呵地打了个招呼。

要说这两位的组合也挺有意思的,土洋结合。

张大帅那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本事,最接地气。

而方便面这种食品,就需要这种风格。

范理事呢,层次比较高,也熟悉南方人的口味,可以提高上限。

这对研究组合,正好可以形成互补。

“差不多了,俺就是吃着这南方的酸菜不大习惯,总感觉不如咱们这边冬天腌的酸菜有味儿。”

张大帅拿着毛巾,抹了一下光头上的汗珠子。

范理事却微微摇着一把折扇,不紧不慢地摇着:“这就是地域的差异,北方的酸菜,南方人也同样吃不惯啦。”

“所以要根据各地人不同的口味,研究更多的品种啦。”

这话有道理,屋子里的人都连连点头。

刘金凤也受到启发:“那咱们这边,是不是可以研究小鸡炖蘑菇方便面?”

刘青山也笑着点点头:这个还真可以有。

说话间,就有人端过来几碗泡面,开盖之后,热气蒸腾,然后便有一股酸辣的气息,随着飘散出来。

杨红缨深吸一口,脸上精神一振:“嗯,闻着味道好像不错,这酸味,叫人挺有食欲的!”

而刘金凤则皱皱眉:“感觉味道怪怪的,红缨,你这么喜欢酸的,不会是……”

刚成亲才几天,哪有这么快。

所以杨红缨当然不依,就开始揭老底,这方面,刘金凤还真有话柄,这姐俩就叽叽咯咯闹腾起来。

刘青山则不慌不忙地端起一碗面,挑了点面条,面条劲道,又喝了一口汤,酸辣爽口,然后点了点头:

“确实不错,就这个口味,那就定型吧。”

其实也就是加一个酸菜包的事儿,并不是多么复杂。

旁边的两位大姐也闹够了,都尝了尝汤面,也都一致通过,于是就一起商量在南方建厂的事。

南方的第一座分厂,还是决定建在沪江,毕竟这是最大的城市,交通便利。

而且最好是连火腿肠厂,一起建设。

目前,统一食品公司资金充足,建设几个分厂还是没问题的。

“那我明天就动身去沪江,先把厂址确定下来,金凤你负责生产线,暂时有四条够不够用?”

杨红缨还真是雷厉风行的性子,既然事情确定下来,就急火火地要出远门。

津门那边的分厂,就是她一手操办起来的,所以比较有经验。

结果却被刘青山给拦住:“老姐,先不急,你这蜜月还没度完呢。”

刘金凤也说:“要不我去开发那边的市场,红缨你在家里这边先干两年?”

说完,她还瞄了眼杨红缨的肚子,潜台词自然是看杨红缨年纪也老大不小了,这两年就先要个孩子吧。

“时不我待,我们越是晚过去,人家那边的根基就越牢固,我们的竞争难度就越大。”

杨红缨还是比较有大局观的。

刘青山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那也得等到过了蜜月之后,老姐你放心,到时候我的通知书也就下来了,就和你一起去沪江。”

“三凤你要是能去,那就太好啦!”

杨红缨也欢喜地叫了一声,此去江南,人生地不熟的,竞争对手也很强大,所以她也感觉压力很大。

不过要是刘青山出马,那她的心里就彻底有底了。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刘青山就回家安心等通知书。

等在家吃晚饭的时候,刘青山就把这件事提了一嘴,说是过段时间,要去沪江。

“哥,我和老五也要去!”

小老四便急火火地举起小巴掌,她和山杏正放暑假呢,当然想去溜达溜达,虽然她对沪江的认知,还只停留在奶糖上,对了,还有手表。

“彩凤别闹,你哥去沪江,是办正事的。”

林芝在旁边叮嘱小老四一句。

刘青山注意到,母亲在说到沪江的时候,声音竟然有些发颤。

这个时候,奶奶忽然发话:“芝儿啊,要不你也跟着三凤去溜达溜达呢?”

“好呀好呀!”

小老四先拍起巴掌,因为要是母亲去的话,她和老五也肯定能去。

在当时人们的认知中,大城市除了首都,那就是沪江了。

刘青山可不像老四那么年幼,他忽然感觉,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事。

林芝抬手理了下鬓角的头发,然后笑着摇摇头:“娘,还是不去了,有些事,过去就过去了。”

奶奶和爷爷刘士奎对视一眼,然后继续低头吃饭。

刘青山却发现,母亲脸上的笑容,其实更多的是惆怅之色。

等到吃完饭,刘青山在村子里溜达一圈,然后就直接回到爷爷家。

爷爷和奶奶还有秋菊奶奶三个人,正在园子里打理君子兰呢。

大大小小的,已经繁殖出来十几株。

虽然现在君子兰的身价一落千丈,但是这并不妨碍老人对君子兰的喜爱,在他们心中,这些花就是无价的。

“三凤,还真得感谢这些君子兰,咱们家境的改变,就是从它们开始的。”爷爷刘士奎也颇有几分感慨。

刘青山也跟着点点头:“花开得越盛,日子当然也就过得越好。”

“是这个理儿。”

刘士奎直起腰杆儿,用手在后面捶了两下,然后就看到大门口红影一闪,火狐狸慢悠悠地溜达进来,抬着亮晶晶的眼睛,朝这边望望。

然后就立起上身,趴在窗台上,抬起小爪子,在窗户上拍了两下,发出啪啪的声音。

屋子里面看彩电的老四老五,立刻乐颠颠地跑出来,给火狐狸弄了点吃的。

然后还把爷爷刘士奎的酒瓶子拿来,给火狐狸倒了小半碗酒。

刘士奎也只是静静地望着,忽然叹了一口气:“可惜啊,要是你父亲还……”

奶奶则连忙打断了爷爷的话头:“老头子,别整天念叨这些没用的,快七点了,进屋看新闻去。”

刘青山也是心头一酸,然后开口问道:“爷,奶,有些事情,我不好直接问我娘,还是您二老跟我说说吧?”

奶奶抬起手,慈爱地摸摸刘青山的头:“咱们家三凤现在是大小伙子了,而且能支撑咱们这个家,那些陈年往事,也该你知道。”

于是,两位老人就坐在院子里,慢悠悠地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等到听完之后,刘青山擦了擦湿润的眼眶:

“我说这么多年,怎么没有见到姥家那边的亲戚,不过毕竟是血浓于水,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事,也该释怀了。”

刘士奎拍拍孙子的肩膀:“我们都老喽,也折腾不动,这事就看你了,其实,你娘还是挺孤单的,自己那边的亲戚,一个都见不着。”

刘青山使劲点点头:“爷,奶,二老放心吧,我这次去沪江,肯定把我娘也带着。”

爷爷奶奶对视一眼,目光都满是欣慰,奶奶还不忘叮嘱:

“当年的事情,也没必要非得争辩个谁对谁错,清官难断家务事。”

“所以三凤你要是去了那边,见到你姥家的人,也不能用强,不然的话,你娘肯定更伤心。”

爷爷听得不大顺耳,轻咳一声:“你就别跟着瞎操心,三凤儿还用咱们教他做事?”

奶奶一听就不乐意了:“你个死老头子,当年趁着战乱,把我拐走,跟你受了一辈子穷,你还好意思说呢。”

“现在你这小日子还不顺心咋滴?”老爷子也是倔脾气,梗着脖子嚷嚷起来。

“那还不是借了我大孙子的光,要是指望你,还啃窝头吃咸菜呢……”

屋里看电视的老四老五都跑出来,老四拽着爷爷的胳膊,老五搂着奶奶的腰,好像生怕两个老人打起来似的。

看着两位老人家拌嘴,刘青山也不劝架,嘴角反倒微微翘起,或许这样的生活,才叫有滋有味呢。

回到自个家里,刘青山就琢磨开了:母亲的态度好像挺坚决的,怎么能说动她跟着一起去沪江呢?

噔噔噔,老四老五跑进来,小脸还红扑扑的,小老四嘴里还埋怨:“哥,你咋不拉架呢?”

刘青山摸摸她的天线辫子:“像咱们娘,想找个这样的人吵架还没有呢。”

老四的小脸也立刻抽巴起来:“哥……”

她对父亲的印象,并不算太深刻,主要是看相片,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对父亲的敬爱和怀念。

刘青山继续说着:“我刚才听爷爷奶奶说了,咱娘的娘家人,都在沪江那边,要是认亲的话,咱娘以后也就不会这么孤单了。”

“可是二娘都说了,不去沪江的。”山杏也眨巴着大眼睛。

刘青山嘴里呵呵几声:“那就把咱娘骗过去好啦,老四,这个就靠你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