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95章涮火锅

澳洲风云1876 第95章涮火锅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95章涮火锅

下人动辄行跪拜大礼,堂上众人早已经见怪不怪。

李福寿也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只能听之任之,他不会做那种蚍蜉撼树的蠢事,姑且听之,姑且观之。

李氏宗族的反应早已在他意料之中,哪怕再是英伦新晋贵族,在澳洲赚得金山银海一般的大富豪,按照华夏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也不可能弃了祖宗,依然是宗族子弟。

李福寿至亲之人早已亡故,父母皆亡于战乱之中,唯一至亲的大伯父拉扯着一家几口人,因为劳累过度几年前得了痨病,也终于撒手人寰。

在他十几年的生命历程中,宗族始终也没有帮衬过什么,更谈不上感情深厚。

他小小年纪为了糊口,只能帮着洋人教堂神甫跑腿做事混口饭吃,受尽了白眼欺辱,这也是他对教堂相当不感冒的原因。

最后愤而卖身远赴海外,结果在货轮上受尽风浪颠簸之苦陷入昏迷,灵魂穿越而来……

时至今日

李福寿在遥远的澳洲生发了起来,富贵逼人还乡,出资修缮宗祠,族学,祭拜祖先都是题中之义,这不需要多说些什么,以免被族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数典忘宗,不孝不悌,有损名声清誉。

只是一些族老狮子大开口索要财物,动辄数千,数万两纹银当然不可能满足,李福寿又不欠他们的,更没必要惯着这些人,遭到一些阻碍便是难免的。

但是话说回来,想要另立红河山李氏支脉,宗族是绕不开的一道坎。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炎黄同心,华夏一脉。

血浓于水,叶落归根。

华夏宗族文化源自于西周,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是华人的根系血脉所在。

姑苏城李氏一脉宗族祖先,可以追溯到汉朝的飞将军李广那里,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皆是陇西李氏后裔。

唐朝灭亡后,皇族李氏其中一支族人便流落到了姑苏城,定居繁衍下来。

这一支祖先是唐昭宗李晔,是唐朝的第十九位皇帝,其人后被分封到各地,才有了如今姑苏李氏一族。

粗略计算下来,虽然历经战火洗礼依然有族人万余,分为远近郊县共20余支脉。

李福寿今后将会扎根澳洲,家族宗谱迁移另立红河山一脉支谱,每逢清明新年祭祀祖先,这是必须要做的大事。

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这样说来

李氏宗家举行春季祭祖大典时,焚香祭拜祖先告知,延请出李福寿太爷祖宗牌位,分出一李氏支脉远至澳洲应该也不是太难的事儿,毕竟此前已经有20多家分支了。

红河山一脉要想分出“支谱”,必然要请出他太爷爷这一辈的祖宗牌位,以及爷爷和父母亲人的祖先牌位祭拜,作为红河山一脉的祖先传承,留在“支谱”最前页。

所以冠以“支谱”,它本身就表明了它属某宗之下的一个分支。支谱仍属于族谱范畴。

同宗不同族,同族不同支,同支不同家。

李氏宗家族老在这个问题上刻意刁难,刘氏族长刘寿齐也没有办法一言而决,事情就这么拖了下来。

温暖的大殿内

李福寿细长的手指敲打着紫檀木桌,深思了一番说道;“此事宜缓不宜急,需要从长计议,宗老中确实有部分昏聩无度的,也有仗义执言的,摇摆不定的,只需要做通大部分,孤立少部分人就行,只手遮不住天。

今天江苏巡抚左良山大人和右布政使洛敏大人都欠了我的人情,实在不行请他们出面施压,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

如此一来宗族情分就没有了,实乃下策。

刀虽利,也要防着伤手。”

这件事,一众德**事教官说不上话,凯斯特纳先生倒是很有发言权,英国人也少不了家族羁绊,对此深有感触。

他说道;“Boss,家族血脉从来就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事,妥协是最好的办法,也是不是办法的办法,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是如此,但是拖不是好办法,只会把他们的胃口养得越来越大,哪怕付出一些代价,最好速战速决。”

“嗯,此言有理。”

细想了一下,李福寿终于做出了决定;“这件事还是让查理-文森特出面,李平等人辅之,可以承诺带走部分李氏族人前往澳洲发展,也可以资助他们前往欧洲留学,给予部分商品姑苏本地经销权等等,用利益诱惑争取更多宗老的支持,孤立少部分冥顽不灵的老货,快刀斩乱麻办成这件事。”

“如您所愿,Boss。”查理-文森特动作优雅的抚胸弯下腰行礼。

李平等几位管家抱拳作揖,一同领下了这件差事。

简单的议了几件事情后,李福寿拍拍手说道;“行了,议事就到此为止吧!今天我们远道而来可都累了,看看管家为大家准备了什么好吃的,这可是具有浓郁华夏风味的饮食,不可错过。”

“现在是寒冬时节,坐在屋里涮火锅听小曲儿是最妙的了,小的们全都安排好了,请的是百味居的厨子来摆的席,还有昆曲班子助兴,老爷您瞧着可还成。”李平恭敬的问道。

“好,要的就是这个调调,那就开席吧。”李福寿抚掌大笑。

“好嘞,爷您瞧好吧。”

李平胸有成竹的拍了两下手,一众模样娇俏的侍女手里端着铜火锅,托盘,茶碟等物什流水介上来,很快就摆下了几桌涮锅宴席。

然后是几个手脚麻利的小子抬着火盆进来,将燃烧正旺的火炭一一添加进铜火锅底,大殿里转眼就弥漫出芬芳浓郁的香味。

昆曲班子鱼贯而入,操琴抚弦的乐队在堂下一溜边儿的坐好,丝竹乐声骤然响了起来,带来了满堂的古风韵味。

古装打扮的名伶跟着丝弦且歌且舞,昆曲抑扬顿挫之处韵味悠长。

“李,我也要参加这样热闹的宴会,在后堂冷冷清清的没个人说话,把我都憋死了。”

叶琳娜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探头探脑的四处望了下,面现喜色。

身后还跟着神情有些惧怕的菲奥娜,她们两个的眼神已经不由自主的从桌上一盘盘的美食转到昆曲名伶身上,然后又转了回来,显然食指大动,早已经忍耐不住了。

“好吧,你们本就是西洋人,不应该用东方的规矩束缚你们,叶琳娜小姐,你就请坐在凯斯特纳先生那一桌吧,菲奥娜到我这里来。”李福寿从善如流,笑盈盈的招了招手。

叶琳娜虽有些不情不愿,但却没办法。

涮锅子的四方桌子得留下一面空位看戏,宾客一人居一面,最多能坐三个人,旁边还得留下站立服侍的丫鬟空间。

菲奥娜满脸欣喜之色,异常乖巧的来到李福寿的身边坐下,却对着满桌的涮火锅食材束手无策。

这些食物分开都认识,放在一起就不知道怎么吃了。

此时早有心灵手巧的侍女上前服侍,李福寿身边是香妞儿和甜妞儿,菲奥娜身边则是福园里的一个丫鬟,名叫金锁儿。

热气腾腾的涮锅驱走了严寒,众人吃的大呼过瘾,在悠扬的昆曲声中陶然忘我。

洋人虽然听不懂唱什么,仅这些婉转的曲调就足够回味良久。

众人听着曲儿,涮着火锅正吃得不亦乐乎,管家李静急匆匆的外面走进来,在堂下躬身行礼说道;

“回禀大老爷,有右布政使骆敏府来人,持名贴送来20车各色谢礼,以绫罗绸缎和苏绣蜀锦为主,还有各式的小玩意儿林林总总,礼单请您过目。”

“哦,呈上来。”

李福寿接过礼单,拉开一看,长长的礼单上工笔的毛笔字严谨有度,列着礼品的名单和数量,好长的一大溜。

诸如府绸50匹,印花绸缎50匹,蜀锦50匹,苏绣20幅,上好宣纸100刀,毛笔50支,徽州砚台10面,漆器十套……

林林总总的礼品,三轮车装了整整20车,再加上有一车珍贵的玉石把玩件,价值足有近3万两白银,可见这个洛敏大人也是知情知趣的人,礼仪方面绝不含糊。

没过上多久

管家李远带着小跑过来禀报,江苏巡抚左良山大人府上管事持名贴前来,也送上了20车各色礼物,林林总总的价值不逊色于前者。

最珍贵的莫过于一些名人字画,纵然是如今,已是价值不菲,要是流传到后世更显得珍贵。

李福寿手上拿着两份名帖哭笑不得,刚刚还说这两位大人欠自己一份人情,这转眼就还了大半了。

果然这些当官的一个比一个猴精,知道这世上最难欠的就是人情,尤其是洋大人的人情更是欠不得。

谁知道洋大人要托办啥事儿?

纵然是新开商埠,便利西洋人贸易往来的事,都关系到朝廷国本,谁也不能够轻易许之。

这些动辄是关系到两国邦交的大事,纵然是一方藩镇大员,也不敢欠下这种人情,真当朝廷是摆设吗?

也罢!

李福寿原本就不想与朝廷高官多做瓜葛,此行回来以祭祖分宗,顺带定下亲事为主,其他的一切就随缘吧。

他随手放下了名帖,对着堂上众人说道;“好菜不可无酒,恰好此行我们带来了苏格兰威士忌和杜松子酒,还有本地特产的黄酒和白酒可供取用,诸位尽管放开肚子吃喝,尽取所需,我们今天一醉方休。”

“哦吔,敬Boss。”一众德**官齐齐举杯。

“这一杯敬老爷,祝老爷福顺安康,今儿个一醉方休。”几位秘书和傅彭等护卫头领同样举杯。

“哈哈哈……尽管放开肚皮喝。”李福寿端起桌上温好的黄酒,举起来转了一圈后一饮而尽,赢得了满堂喝彩。

侍卫头领傅彭面前摆的是正宗的烧刀子,酒气烈烈熏人,坐在他旁边的舒瓦茨-科普夫少校很好奇,指着碗里的白酒问道;“傅,这就是你们东方的酒吗?”

“没错,想尝一尝吗?”

“我可以吗。”

傅彭哈哈大笑一声,拿起面前的黑瓷酒坛给舒瓦茨-科普夫少校倒了一碗,然后端起自己面前的碗碰了一下,仰头一饮而尽,痛快喊了一声;“好酒,够劲儿。”

舒瓦茨-科普夫少校也不含糊,端起酒来仔细闻了闻眉头皱得老高。

然后他一闭眼,硬着头皮“咕咚咕咚”也喝了下去,可以看见白皮肤肉眼可见的红了起来,就好像吞下一团火焰似的,连忙端起盘子里涮好的菜往嘴里塞。

片刻之后打了个酒嗝,浓重酒气喷薄而出。

“够劲儿……”舒瓦茨-科普夫少校怪腔怪调的喊了一声,引来众人哄堂大笑……

一顿酒席宾主尽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