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589章东非之角明珠

澳洲风云1876 第589章东非之角明珠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589章东非之角明珠

视察临近结束的时候,洞窿深处响起了十几声清脆的枪响,枪声传出去很远,在众人面露诧异的时候,很快有警卫士兵前来报告。

弗里德曼-科普夫中校神色镇定的轻轻点了点头,回首对众人解释道;“诸位大人,这是在惩罚苦役犯,总有一些不安分的黑人试图作乱,在这里没有说服教育,也没有温馨的感化,更没有认错改正的机会,我要保证工程进度按照既定的计划不折不扣进行。”

沉默,短暂的沉默……

上峰视察的时候,闹这一出真的好吗?

雷小鹏上校轻咳两声,打破沉默说道;“咳咳……科普夫中校向来执行军令一丝不苟,全力保证重点工程按节点时间完成,对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令人感到钦佩。

据我所知;

苦役犯中有很多作奸犯科的恶徒,一些叛乱部落的首领及骨干分子,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必须要采用高压措施予以严厉管制,否则很容易出乱子。

要塞上劳动的强度确实很大,好在这里的伙食不错,苦役犯基本上都能吃饱,这一点非常难得,从管理上来说非常……呃……人性化。”

听到雷小鹏上校说“管理人性化”,吴墨舟忍不住眼皮子狠抽了两下,觉得这样打圆场还不如不说呢。

于是他开口说道;“成绩是主要方面的,当然了,工作中也可以采取更多灵活的方式方法。

好了,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工作视察,我们下一站还要到西安去,就不要在这里多停留了,以免影响要塞上的军务。”

听到总管大人的话,在座的非洲殖民地军政要员立马情绪活跃起来,纷纷议论道;

“是啊是啊,总座大人所言极是。”

“呵呵……这么一说,我还真想念起西安的美食来了。”

“那可不,全非洲要说哪里华夏美食做的地道,非西安莫属啊,就连首尔都比不上,令人悠然神往啊!”

“首尔是没那个条件,过几年你再看看,包管豆腐,酱油,老陈醋什么的全都给你整出来。”

“西安什么都好,就是天气太热了。”

“一年也就那么几个月,别的时间倒还好啦,习惯了就没那么难熬,炎热的时候可以到湖边度假,感觉还是蛮不错的。”

大家议论着向外走去,有意无意的回避令人尴尬的话题。

早在多年之前,伯爵大人就颁发了《禁奴令》,并且率先给予牧场的黑奴自由,并且帮助他们回到阔别已久的非洲大陆……

总体而言

在红堡势力范围内,澳洲本土,香格里拉岛和婆罗洲《禁奴令》执行的较好,纵然有些马来亚仆役或者阿拉伯妾侍,也不会是奴隶身份,总有变通的解决办法。

唯一执行较差的就是非洲殖民地,这是由于当地特殊情况造成的,属于当今时代特色。

在非洲,使用黑奴的情况非常普遍,比如德属东非动辄几百平方公里的私人牧场,仅靠那些德裔白人移民累死了也顾不出来。

比利时所属“刚果自由邦”大量使用黑奴,用割耳,断臂,断腿等严刑峻法管束,极尽残酷剥削之能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在非洲这片广袤大陆上,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葡萄牙等白人殖民者普遍使用黑奴,移居非洲的海外华裔移民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并非黑奴,而是一种叫做“包身工”的特殊存在,属于打擦边球的行为。

索马里省多如牛毛的雇佣兵群体中,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大大小小的农场或者牧场,拥有数量不等的包身工负责耕作,放牧,因此他们非常喜欢抓捕黑人士著战俘。

在这里,很多佣兵将土地合并成较大的农场,聘请乡亲故旧集中管理,总体上看经济条件较为优渥。

否则,佣兵们也置办不起昂贵的阿拉伯战马,要知道一匹合格的阿拉伯战马,即便在西安镇起价也要30英镑以上,在澳洲最少80英镑起,动辄三五百英镑的纯血阿拉伯马不在少数。

之所以从事这一行,那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冒险,不愿意过土里刨食的生活。

在莫桑比克也同样如此,《最惠授田法》颁布以后,大量的澳洲华人移居此处,兴办种植园和农场,往往需要数量较大的包身工耕作,毕竟便宜啊!

在农业机械化没有普及之前,使用大量的人力耕作是必由之路。

当地官员对这种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资本发展的初期积累时期,充满了剥削和压迫,目前似乎正处于这一历史进程中……

西安-市

港口外的深水泊位上,星星点点停泊着十几艘远洋巨轮,这都是在西安补充煤炭,油料,饮水,食物蔬菜等补给品的轮船,顺便让船员上岸轻松一下,缓解单调而乏味的海上生活。

这里的远洋巨轮不单有澳洲所有,还有来自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与荷兰等欧洲各国轮船,全都将西安作为跨洋运输的重要补给点,很多需要转运的物资在这里分流。

在繁忙的欧亚贸易线上,从这里转运到德属达累斯萨拉姆,法属留尼旺岛,澳属莫桑比克,抑或将物资转运到也门,阿拉伯半岛或两河流域物资数量可不少。

西安利用优良的港口条件,便捷的服务和仓储设施,让人向往的华夏美食及丰富娱乐活动,深深吸引了欧亚贸易线上的远洋轮船,纷纷将此地设为固定补给点。

转口贸易由此也成为西安的一项新兴产业,由此发展起来的航运业啊愈加繁荣。

需要说明的是;

得到允许的贸易运输就是航运业,违反贸易禁令就是走私业,尤其是奥斯曼帝国片舟不允许下海的波斯湾禁海政策,造就了一块大有可为的灰色市场。

而这……正是西安大展拳脚的天地。

如今的西安已经发展成为人口超过17.8万人的新兴港口城市,伴随着移民船的不断抵达,预计到年底人口将会接近20万,成为非洲之角的海岸明珠。

夜晚时分

西安万家灯火的繁荣景象,已经成为非洲之角海岸的标志性招牌,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白人船员,阿拉伯女人,黑人酋长,还有随处可见的华人移民充斥其间,灯火辉煌的饭店酒肆一家接一家,茶楼林立,丝竹声声,还有各种青楼楚馆,明娼暗療参杂其间,赌场赌挡应有尽有,你能想到的一切享受在这里都能找到。

显眼的中文招牌混合着英文法文,林立的华夏式建筑中常常可以见到各种欧式建筑,城隍庙旁边就是教堂,道观紧挨着清真寺,仿佛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产物,在非洲这片土地上充满着浓重的异域风情。

对于整个索马里省而言

西安就是核心中的核心,在1888年11月份统计的数字中,整个索马里省总人口约39万多一点,其中超过20万是黑人土著,华人移民约19万,其中超过16万都居住在西安及周边地区,另一个重要城镇摩加迪沙仅有2万余华人。

现如今,虎门镇将成为牵动地区经济的新增长点。

从西安至虎门镇的砂石公路正在兴建中,这条沙石公路起于西安,途径阿萨布至埃德镇,最后抵达虎门镇,并且与虎门关联通起来。

公路全长约410公里,这几乎是索马里省最重要的一条公路,是唯一的一条超过30公里的城际公道,连接索马里省北部四个重要城镇,在内陆基本上沿着红海的走向修建。

这条砂石公路将把沿途所有的华人牧场,种植园,私人农场串联起来,可以通行马车和拖拉机,将会成为推动地区经济一条强有力的交通大动脉,社会效果十分显著。

在索马里省的发展规划中;

今后还希望修建一条单线铁路,将西安,阿萨布镇,埃德镇与虎门镇串联起来,铁路全长同样是410公里。

在虎门镇发展起来之前,暂时还看不到该计划获得通过的可能性,更可行的方式是发动民间力量集资,发动社会力量修建铁路。

作为非洲之角的明珠,新兴的港口商贸城市,西安-市有一大批身家过万英镑的富豪,有钱人真的不要太多哦!

不客气的说,在所有海外领地中,西安市的富裕也是数一数二的,完全就是野蛮生长起来的一朵奇葩。

在吉不提地区,除了少数的几个绿洲之外,其他地方就是裸露的高原山地与戈壁沙漠,除了盐之外没有任何资源,全有赖于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别的一无是处。

西安距离曼德海峡的海防前线大哈尼什岛137公里,原本是作为后勤支撑基地建设起来的一座城镇,气候炎热,要啥啥没有,除了盐之外所有的东西都要进口,包括粮食蔬菜。

勤劳的华人移民抵达这里之后,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最宝贵的资源,那就是水。

西安临近阿萨布河,这是一条季节河,全长约48公里,在凉季雨水多的时候河水漫溢,经过西安-市流入红海中,到了热季干旱的时候便完全干涸,每年多达8个月时间裸露河床。

要知道吉布提地区90%都是沙漠戈壁,能有珍贵的淡水就意味着有农业,有生命有绿色,进而会有丰收的粮食和蔬菜。

所以雷小鹏第一时间便命令修筑堤坝、截断河流,将珍贵的淡水留在河道里,不是白白的流入红海中。

到了第2年凉季,因为河床堤坝的阻挡,猛烈的暴雨无法顺畅的流入红海中,导致河水倒灌,在阿萨布河上游和中游漫过河床流入戈壁滩中,形成一片水茫茫的水泊,范围广达30多平方公里。

干旱的戈壁滩接受雨水的充分滋润,在水泊蒸发后生长出大片大片的野草,年复一年下来,这里已经形成了面积高达30余平方公里绿洲,生长出茂密的灌木丛,人工栽种的树林也茁壮成长,有效的降低了西安-市气湿,平均气温降低3~4度之多。

根据测算;

在树木成林之后,这一片森林植被将更有效的降低西安气温,从热季气温平均35c降低到29度,凉季气温平均25度降低到21度,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居民体感会更加舒适。

因为在河道中修建了堤坝,阻止了珍贵的水源白白下泄到红海中,极大的提高了河水存量,阿萨布河有水的季节从4个月增长到9个半月,不但解决了西安市主要的饮水问题,而且改善了地区气候。

如今的西安市树木郁郁葱葱,大街小巷都种植上了行道树,炎热的白天也萌凉阵阵,仿佛是一座花园之城,这在炎热干旱的东部非洲,简直是一个奇迹。

在这里不得不提非洲远征特遣队长官雷小鹏上校为此作出的卓越贡献,无论是城市绿化,街心公园,绿树成荫的行道树还是整洁的环境,都是雷小鹏上校一力主导建设,他的梦想是复制澳洲本土大城市的成功经验,将这里建设成为真正的花园城市。

在西安-市,砍伐一棵树要罚款2英镑,并且要罚补种100树,城市居民烧火用的是蜂窝煤而不是柴火,牧场和种植园只能买煤炭回去自己做煤球或者用稻草烧锅。

正是这种极其重视绿化的态度,令现在的西安-市越来越美丽,绿洲面积进一步的扩大,在改善气候的同时扩大了耕地草场,为城市提供足够的粮食蔬菜以及牛羊肉制品。

阿萨布河成功的经验,极大的增强了索马里省官员的信心,如今洪水溢流进入第6个年头,得到雨水滋养的树木和灌木丛生长茂盛,最早一批的人工林已经超过两米的高度,展现出勃勃生机。

索马里省官员准备继续围绕着阿萨布河做文章,沿河修建稳固的堤坝,水闸,灌溉渠和引流涵洞,有效的控制漫溢的洪水进入溢洪区,逐步将这里建设成为西安的米粮仓和蔬菜水果基地,提供本地区主副食品需求,结束粮食从外部输入的历史。

下一步;

计划将多余的洪水通过人工沟渠引入更远的戈壁滩,充分利用宝贵的集中降雨继续扩大绿洲的面积,改善环境,建设更多的全封闭水窖,将阿萨布河水充分利用起来,造福于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