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736章美孚急了

澳洲风云1876 第736章美孚急了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736章美孚急了

被屏蔽的724章放出来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回头去看一下,今后章节表述中,将尽量少出现王国的字眼,代之以“澳洲”,“琉球”“越北”“夏威夷”“兰芳”等地名,请追读的小伙伴心领神会就好了。

言归正传

婆罗洲

东加里曼丹州首府三马林达

这里原本是荷属东印度群岛婆罗州首府,荷兰殖民者统治该地区的军政中心,发展200余年来,也仅是十几万人口的小城市。

自从1881年12月28日

荷属东印度群岛主动发起登陆香格里拉岛入侵行动,意味着第1次东印度群岛战争爆发,到了1882年9月间,澳洲发起全面反击,舰队偷袭婆罗洲三马林达港口得手,揭开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序幕。

时至今日,已经过去14个年头。

昔日具有浓郁荷兰殖民建筑风格的小城,业已发展成为混合东西方建筑特色,高楼大厦林立的地区性重镇,城镇人口达到57.16万人规模,突破50万人口大关,跻身于大城市行列。

这里饮食具有中西融合的特点,沿街很多西式餐厅,但街头巷尾却几乎都是中餐,尤以粤港菜居多,辅之以多种多样的地域小吃,比如福建的锅边和拌面,江浙的蟹黄生煎包和小龙虾,四川火锅和串串,就连东北菜肴都有,猪肉炖粉条和大盘白切肘子肉。

这里特别以海鲜最为著名,三马琳达港湾一整条街都是出售海鲜的餐厅,前来品尝的饕餮客人流如潮,到了夜晚灯光如昼更热闹。

城市街道两侧建筑林立,商铺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边,涌动的人潮显示商业的繁盛。

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延伸向远方,绿化带高大的棕榈树凸显出热带地区的美丽风光,师从德国的城市下水沟渠系统,令这个多雨的海滨城市雨季不涝,旱季干净整洁,这已经成为澳洲城市发展的名片。

无论是在澳洲本土还是海外州,干净整洁,美丽如画,具有世界领先的城市规划理念已成为常态,吸引欧美各强国派遣专家交流学习,汲取城市管理中有益经验为己用。

澳洲城市群普遍雨季不淤不涝,早季没有尘土飞扬,屎尿横流,城市中保留着大片绿地和部分森林,行人车辆一律靠右行,注重城市管理,注重文明礼仪建设,注重摊贩管理,注重城市居民良好习惯养成,严禁随地乱扔杂物,严禁随地吐痰,严禁随地便溺成为常态。

在绿树林间,不时的可以看见红顶白墙的收费公共厕所,设有专人承包管理,所以很多到过澳洲的欧洲人,回去以后都会笑称;

在澳洲什么都要钱,就连如厕都要钱。

这在当今世界几乎是特立独行的异数,中世纪以来,欧洲人习惯在阴暗背巷或者是偏僻处解决内急,并且把这个坏习惯带到了北美大陆。

所以,花旗国别看城市表面漂亮,后街背巷永远都是浓重呛人的屎尿味儿。

澳洲广泛设立公共厕所不但解决了城市卫生大难题,而且给很多弱势群体人口带来了稳定经济收入,具有浓厚的公益性质。

公共厕所由政府投资建设,面向社会弱势群体承包,承包人需要由社会慈善机构推荐资格,证明确实劳动能力低下,连续多年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无法适应高强度劳动,曾有过从军经历的伤残人士优先。

承包人需要保证公共厕所的干净整洁,从事日常清洁工作,政府有关方面会不定期派出人员巡查,对达不到要求的承租人实行黄牌警告,就是在厕所门头上挂上一个黄色的牌子。

若连续两次黄牌警告依然不改正,则取消承包人的资格,另行发包。

承包人有权申诉,这反过来又对行政权形成制约监督。

窥一斑而知全貌

正是建立了完善的城市管理制度,澳洲城市管理在世界上都属于领先水平,位于东香州天权市的皇家行政学院,吸引了来自欧美各国的大量留学生,其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管理,拓殖区管理,人口调查与社会统计,社会科学等金牌专业,在国际上都享有赫赫名声,被誉为超一流行政专业,公认全球顶级水平。

11月中旬

三马林达城市大街小巷打扫的焕然一新,背负水桶的马车将城市柏油马路铺砌的街道反复冲刷,道路两边的煤油路灯上,悬挂着喜气洋洋的红灯笼,街道两边店铺都挂出了国旗,迎风猎猎飘展。

如此大的阵仗,是恭迎国王陛下驾临视察。

这些日子以来,经常有大队骑着白马的皇室禁卫军士兵在皇家警察的协助下,封锁街道路口,然后黑色皇冠轿车队伍呼啸而过,每次总能引来市民激动的大声呼喊,形成山呼海啸一般的巨大回响,久久飘荡在空中。

然则,国王陛下的行踪神龙见首不见尾,无人可以一窥圣颜,普通民众更谈不上觐见陛下,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城郊外,隐藏在葱郁森林中的奢华行宫。

行宫濒临清澈的小湖,不远处瀑布飞溅,怪石嶙峋,湖边鲜花绿植点缀期间,显得风景绝美。

李福寿身穿飘逸轻薄的长衫,赤足坐在观景台摇椅上,脚下是印尼黑檀木制成的昂贵地板,被擦洗的明亮如镜,纤尘不染。

他高大的身材慵懒的坐着,气质飘逸出尘,眼睛出神的看着美丽的湖面波光粼粼,陷入思索中。

没别的,当今远东局势波弈诡诈,在原来的历史上无迹可循,“广州事件”爆发至今已经两个月有余,形势依然一片迷雾。

作为上位者,如何破局成为摆在李福寿面前的一道难题。

清廷方便继续装聋作哑,在调换了福建省数名方面大员之后,便没有下文了。

两江总督曾国荃暗中集结了部分湘军,但只是做防御姿势,以其当前的军力,远不具备威胁两广地区的能力。

这段时间以来

两广总督府动作频频,在彻底清除满清势力之后,给辖下各县,各州府派去了督导员,实质上已经剥夺了地方官府行政权,由督导员一力主持。

为此,澳洲派遣了四百多名行政官员,从皇室秘书处就抽掉了170余人,用以加强两广总督顾延川对地方上的全面控制力,推行新政,改革沉弊,镇压反动地主及当地恶势力,业已取得了喜人成果。

仿佛沉腐多年的房间打开门缝,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

据两广总督府上报朝廷;

下入大狱的满族将佐中,业已有20多人先后认罪伏法,畏罪自尽。

这一招,对朝廷方面触动极大,那些王公贝勒纷纷进宫面见太后,具体的难以知晓,但是基本上都被斥退了,宫里责令其闭门自省。

这背后的水极深,主要是列强干预的态度。

作为列强中的一员,大洋王国混进了联合调停公使团,在其中施展外交手段合纵连横搅稀泥,已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方法就是利用欧美列强之间固有的矛盾各个击破,使列强联合调停对两广总督府压力骤减,迟迟看不到下文。

首先挑动的就是法兰西,本着逢英必反,逢法必怼的原则,自从法兰西发现伦敦也在暗搓搓参与背刺大洋王国时,心态已然发生了变化。

参照花旗国独立战争时期政策,举凡能够让伦敦不痛快的事情,法兰西本着无私的国际精神,出钱出力出人无条件支援花旗国与伦敦对着干,甚至撸起袖子派遣志愿军亲自下场,哪怕耗费巨资也在所不惜。

如今情况类似

列强联合调停公使团中的法兰西立刻开始摸鱼,并且暗中立场偏向大洋王国立场,反过来帮着做其他列强的工作。

只要能让伦敦不痛快的事儿,巴黎都愿意无条件去做,不讲价钱,只谈奉献,别问为什么,就是这么神奇。

其次是施压扶桑国政府,这就简单了。

大洋王国驻扶桑公使直接面见该国首相,以严厉的口吻指出;

倭国正在参与极其危险的活动,其后果绝不是倭国能够承受的,应速速悬崖勒马,勿谓言之不预也。

于是,倭国立马就怂了。

对意大利公使则是强调两国在非洲埃塞俄比亚问题上的友好合作,强调大洋王国的远东立场,希望不要影响双边关系云云。

对德国公使则是抛出胶东半岛问题,若不想大洋王国在其中搅东搅西,破坏了德国佬的好事儿,那么最好在两广问题上保持合作,否则大家一拍两散。

一番外交努力之后

欧美列强纷纷哑火,伦敦肯定是不能出来挑头对付自己的小弟大洋王国,只能背后使坏,因此力度很有限。

如今跳的最凶的是花旗国,一副主持正义的样子,直接把两广总督府的行动定义为“叛乱”,不遗余力的施加压力。

其他欧洲列强全都顾左右而言他,从原有立场后退了。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

两广总督府开始处处刁难境内的美籍商人,来自花旗国的货物也被滞留在海关和各地码头,通关的日子遥遥无期。

即便通关了,也无人敢于承办运输销售事宜。

两广总督府确实无力对付花旗国人,但是对付境内为花旗国洋行服务的草民,那真是三个手指头捏田螺……稳得一比呀!

硬撑了一段时间,美商叫苦不迭,纷纷开始大声抱怨美方公使,强烈要求其别瞎掺合了,目前美方的远东搅屎棍政策已经严重的伤害到美商利益。

尤其是美孚石油公司总裁艾比斯先生,直接前往华盛顿面见国务卿柯迪亚克,对美方远东政策表示强烈抗议,认为这严重损害到公司利益,他表示;

“远东是美孚公司的最重要外销市场,作为市场领导者,美孚公司每年因此获得数百万美元的巨大利益,如今这一市场正在受到澳洲石油公司的强烈侵袭,而我们政府的政策,迫使我们不得不乖乖的退出市场,拱手让出丰厚的利益,这是绝不能够接受的滑稽一幕。”

作为花旗国极具政治影响力的垄断财阀,美孚公司的表态引起华盛顿的震动,调门瞬间降低了八度,也开始摸鱼了。

广州事件两个多月后,虽然一切依然在迷雾中,但形势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李福寿估摸着;

没有了欧美列强的暗中怂恿和支持,满清朝廷撑不了多久就得松口,时间优势在自己这一方。

尤其是针对美方的这一下子狠招,打在腰眼上,美孚公司可谓痛彻心扉,也让夸夸其谈的美方代表清醒过来,在远东这一亩三分地上;

花旗国无论政治还是经济影响力,就是个弟弟。

当今时代

神洲大地是个“贫油国”,不产石油。

无论是煤油也好,汽油也罢,都要从国外进口。

从北平到沪海,从津门到广州,所有城市售卖的油料那可都是外国牌子,用轮船从外国运过来然后用铅皮桶分装,论斤出售。

市场主要进口的有美资美孚公司,英资皇家壳牌公司,澳洲联合石油公司等主要玩家,前两家是老牌公司,进入神州市场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澳洲联合石油公司则是新兴势力,进入远东市场只有五六年,但是扩张速度十分迅猛,已经成为该地区石油市场三大玩家之一,能够与英美老牌石油公司分庭抗礼。

其开发的油田主要位于三马林达以南120公里的巴厘巴板市,该地区1885年发现石油,1888年正式开始兴建油田,至1889年1月份第1口油井出油,用时8个半月。

时至今日

凭借巴厘巴板油田雄厚的石油资源,年产石油500余万桶,大洋王国一举摘掉了贫油的帽子,摇身一变成为石油净出口国,澳洲联合石油公司迅速崛起为世界级大石油公司,不但满足了国内旺盛的油气资源需求,而且可以大量出口供应远东地区和东南亚。

李福寿此次视察婆罗洲,巴厘巴板的石油产业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发展与石油相关的石油化工和深加工科技,将会成为今后的重点方向。

政府计划通过石油化工产业,带动东加里曼丹省及周边地区工业发展,成为引领性的支柱行业。

这一规划方案已经在议会得到通过,巴厘巴板油田将会联合各高等院校进行科技攻关,并且引进国外先进石油化工技术,在石油生产和深加工领域深耕细作,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产业能力。

李福寿对此极为重视,亲自带领专家和政府高层前来调研,按计划明天就将启程,顺着三马林达向南120公里宽阔而平坦的柏油马路,直接抵达巴厘巴板。

如此大费周章,就在于石油化工行业可以弥补大洋王国缺失的工业门类,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性无论怎样形容都不为过。

话回正题

神州大地这种单方面的卖方市场,造成了油料昂贵和短缺。当时不仅汽油价格昂贵,使拥有澳洲产的汽车成为了王公贵族才能有的奢侈行为,就连晚上点灯用的煤油,那也是普通老百姓很大的一块负担。

华夏历史上

在煤油灯进入以前,传统照明主要使用植物油,再加上棉线捻成的灯芯。

这种灯亮度很差,即所谓的“一灯如豆”,极其鲜明地表述了植物油灯的特点,光线昏暗,使用时需要经常剪去烧焦的灯芯,用起来非常麻烦。

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被迫开放五口通商,煤油灯迅速进入神洲,当时是专供租界照明。

其后洋人采用倾销的办法,迅速抢占了大陆的夜间照明用油市场。

那时候的洋煤油非常便宜,1879年在汉口,茶油每担5两6钱,大麻油每担5两4钱,而洋煤油每担仅为2两8钱,一担国产油能买两担洋油。

菜籽油的价格大约是120文一斤,而煤油只要65文一斤,洋人用国产油一半的价格倾销。

为了更方便地向老百姓推销煤油,美孚石油公司还开发了一种带有玻璃灯罩的罐式煤油灯,任何人只要购买美孚公司的煤油,就免费配送一盏高档玻璃罩煤油灯。

这种低价销售甚至送赠品,然后让你买他的消耗品的套路,是不是似曾相识呢?

美资洋行就通过层层代理,将销售网络一直铺到华夏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而洋行的服务,那也是一等一的,在亚细亚集团当时内部发行的《石油手册》中规定:

只要是能带来生意的客人,哪怕是穷乡僻壤的火烛小店,洋行也要求自己的雇员降尊纡贵,“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免有伤他们的感情”。

而这种极大力度的低价倾销、再加上赠送煤油灯的组合拳,根本不是清末老百姓能接得住的。

不久以后,洋煤油就把华夏传统植物油打出了市场。

在1863年,煤油输入量为2100加仑(1加仑等于3.7854升),1886年增长为2300万加仑,23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1万倍,规模极其可观。

1893年,仅煤油一项输入量就达到1亿加仑,1895年末达到1.77亿加仑,煤油完全统治了市场,满清超级巨大的人口规模,显示出对洋油的旺盛购买力,其中蕴含着无限商机。

在1882—1883年镇江的商务报告里曾经提到:“在各条约口岸周围相当大的区域内已经普遍使用煤油了……每个村庄都有廉价的煤油灯”。

1886年的商务报告中更是说到:

“过去天黑就停工的行业现在有许多在夜间也工作了,穷苦的读书人也能在夜间燃点煤油灯……鞋匠、磨工、裁缝和木匠,在夜间全都使用油灯。”

澳洲联合石油公司在1890年正式进入远东煤油市场,依托着“广济堂”遍及华夏大陆的机构和影响力,雏鹰慈善学校的金字招牌,以极其迅猛的速度扩张,成为崭露头角的新兴势力代表。

1895年末,澳州联合石油公司向远东大陆出口煤油3900万加仑,大约占据市场的23%。

而到了1895年末,由于美方在广州事件中的拙劣表现,撸起袖子直接干涉满清朝内政,招致各地方大员的不满,市场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美孚公司的石油份额从原本占据过半,1895年8600万加仑规模,急剧缩水到1896年销售4000万加仑水平,大量货物堆积在广州,沪海,武汉码头难以外运。

装运煤油的远洋船无法卸货,只能长期的停泊在海湾里焦急等待,简直令美孚公司急得跳脚。

美孚公司的市场空白被澳洲联合石油公司和英荷皇家壳牌公司瓜分,在1896年度,澳洲联合石油公司出口大陆煤油达6950万加仑,市场份额剧增了170%。

英荷皇家壳牌公司从上一年度5200万加仑,急剧增长到7200万加仑,市场份额剧增40%。

由此,三大石油公司重新排列。

英荷皇家壳牌公司以7200万加仑排名第一,澳洲联合石油公司以6950万加仑排名第二,原本的市场领头羊美孚公司,以4000万加仑屈居第三。

经历最初30多年廉价培育市场,垄断市场的三大石油公司正陆续提高售价,收割丰厚利润,五口通商码头煤油价格年年抬升,寻常老百姓除了吃的穿的,剩下的钱也只能买几斤煤油。

贫苦人家煤油灯也点不起,到了晚间只能早早的摸黑上床。

值此关键时期

美孚公司从市场领头羊的地位急剧坠落,并不是因为公司自身经营的问题,而是美方公使瞎捣乱,到处胡乱插手引起清廷地方督抚大员的不满,后果自然可以想见。

世纪末的神州大陆情况非常复杂,人心各异,以汉族大臣为主导的地方督抚大员并非全都是满清忠臣,自甲午战争惨败后朝廷威望尽失,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有两广总督府这样的出头鸟挑战朝廷权威,大家乐见其成,不动声色的袖手旁观就是了,哪里需要你美国佬上蹿下跳表现?

脑袋有病吧……是不是?

皇帝不急太监急,这里有你什么事儿?

说实话

在如今神州大陆

花旗国的影响力和存在感相当低,不仅远逊于欧陆诸强国,也低于沙俄,大洋王国,扶桑等国,即便是洋务派大臣,也仅仅知道这是一个商人的国度,在遥远的太平洋对岸,其他一概不知。

其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很小很小。

所以,清朝地方督抚大员的反感,直接导致美孚公司经营举步维艰。

原本占据煤油市场1/3的两广,云南,福建等地,美孚公司出产的煤油基本上销售不出去,洋行人员受到格外关照,很多背景深、路子野的华人大班纷纷辞职,跳槽澳洲联合石油公司。

在江浙及两湖地区,美孚公司煤油销售严重受阻,市场迅速被其他两大公司占领。

您说说,这样的结果,怎么不让美孚公司高层急得跳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