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538章国内外政坛风云

澳洲风云1876 第538章国内外政坛风云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538章国内外政坛风云

不管在任何地区

经济发展都是政党的重中之重,能够影响选民的关键性因素,新南威尔士州长本-斯蒂文斯交出的答卷显然不合格,悉尼在第2次工业革命发展的浪潮中被遗忘,堕落的速度太快了。

新南威尔士州长选举在1886年底决出了胜负,上一任州长本-斯蒂文斯因为政策极不得人心,在竞选中惨败,拱手让出了州长宝座。

在竞选中获胜的是“民主自由党”的州长候选人克伦威尔,在竞选中得到致公党的鼎力支持,双方形成了相对紧密的政治联盟,在州长竞选中一举翻盘,赢得了州长和议会多数党席位。

1887年4月

民主自由党以微弱多数的优势,通过了该党提出的种族平等待遇法案,取消了前任政府歧视华裔移民的种种政策,为敞开怀抱迎接华人移民做好了准备。

1887年5月底

新南威尔士州议会再次以微弱多数通过提案,推翻前任州政府以莫须有罪名指责致公党法案,恢复致公党合法地位,这是致公党与民主自由党缔结同盟的前提条件,克伦威尔州长竭尽全力履行了自己的政治承诺。

但是在新南威尔士州白人保守势力依然强大,营造宽松平等移民环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短时间看不出急转弯掉头的迹象,自然无法吸引有更好选择的华裔移民。

华人喜欢扎堆抱团的特点,在新南威尔士州体现的分外明显。

很多人宁愿去人满为患的北仑市,去伯爵领地的南方各城镇,也不愿去对华人敌意明显的悉尼。

谁愿意没事找气受啊?

短时间内

悉尼的坏名声影响难以消除,给本届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提出一个大难题。

昆士兰州长换届竞选,在1887年6月下旬结束,李福寿已毫无争议的绝对优势竞选连任州长,开始了昆士兰州长的第2个任期。

维多利亚州长竞选在1888年4月份结束,现任白人极端保守派州长杰夫-布里杰斯在一众金矿场主鼎力支持下,险胜对手,获得州长竞选连任。

维多利亚州的情况与新南威尔士州不一样,该州经济七成以上依靠金矿,凭借上天赋予的丰富资源,维多利亚州可以活得很滋润,民众生活水平没有显著降低,这是杰夫-布里杰斯州长能够竞选连任的大前提。

既然在台上执政的依然是那一票人,那么政策就不会有什么太大改变。

维多利亚州依然顽固执行歧视华裔移民政策,成为最后一块难啃的坚固堡垒,也是白人保守派的大本营。

纵观这两年零十个月的澳洲政坛风雨,昆士兰州在向南突破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短时间还看不出显著改变。

对于昆士兰州最重要的改变契机,是即将于1889年举行的新南威尔士州议员中期选举,这是必须要打赢的一场硬仗。

昆士兰伯爵大人面积达22万多平方公里的采邑封地中,位于昆士兰州的只有3万多平方公里,处于昆士兰州南方的锅底的位置,剩下的19万平方公里都在新南威尔士州。

从朱雀市继续向南,就进入新南威尔士州范围,如今南方城市已经发展到24座,计有连云港镇,淮安市,扬州市,金陵市一直抵达松江市,

从松江市向南方经过姑苏市,杭州市,宁波镇,温州镇,福州市,厦门市,汕头镇,潮州镇,佛山镇,松树市,珠海,威斯康星市,五羊市,茂名镇,爱丁堡市,北海镇,新罗西斯克市,直至位于康士比高原上的北仑市,隔着狭窄的海湾与悉尼遥相对望。

这一长串闪耀的新兴城市名称,最后是高达336万多人的华人移民,其中有接近一半居民在平等法案中获得投票权,这已经是新南威尔士州拥有投票权的白人居民人数的三倍还多,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民主自由党人并不是傻瓜,无论州长克伦威尔也好,新进当选的州议员也好,愿意竭尽全力推动平等法案过会,背后是红堡大力推动的金元攻势,还有共享江山的慷慨承诺。

所谓共享江山,也就是致公党在州议员中期换届选举崛起之后,与民主自由党结成更加紧密的政治同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然了,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大笔的英镑攻势。

这其中的重重黑幕不足为外人道,可以说李福寿从1886年9月份结束了在非洲的视察,返回澳洲本土开始,攻略新南威尔士州就是红堡核心的政治诉求。

整个昆士兰势力全部发动起来,参与到这一重要战役中去。

帮助克伦威尔打赢新南威尔士州长竞选只是第一步,最艰难的是推动平权法案在州议会通过,这背后有昆士兰竭尽全力攻略的因素,一个州议员,一个州议员的去攻略。

要钱的给钱,要权的给权,要美色的给美色,什么也不要的就挖掘黑料,各种胁迫不一而足……

否则,人家为什么要给你平权?

为什么明知道华人移民势力强大,今后昆士兰州就有可能是华人的天下,哦……不,一定是华人移民的天下,这些当政的民主自由党议员还要自费武功?

只有简单的三个字;钱,权,利。

谁也不知道昆士兰伯爵大人在这场澳洲政治风云中花费了多少金钱,这有可能是永远的谜团。

事实上,就是众多的民主自由党议员吃了春药一般,陆续在州议会提出一个又一个有利于昆士兰州的议案,有的通过了,有的被否决,在至关重要的平权法案被通过之后,大势已经无法改变。

所以,一切的契机都在1889年州议员中期换届选举,这一次将有1/2的州议员换届选举。

保守估计;

致公党几乎能够全得新南威尔士州北方选区州议员换届席位,在122个换届州议员席位中,因为人口占比极高,北方选区有多达87个,致公党至少能得到其中72到75席,还有可能更多。

这在新南威尔士州全部244个州议员席位中,大约是1/3弱一些,若是联合民主自由党的席位,已经超过了2/3的大多数,有能力推行通过任何法案。

这就是红堡努力两年多的政治果实,每一步行动方案,都是李福寿与几位资深政事参议反复研讨的结果,当真是来之不易。

每多一个议员席位,就多一份话语权,就多一份政治力量。

1888年11月初的一天

红河谷市

红堡,凌霄阁

这里正在举行一场政事参议高层会议,除了无法到会的人以外,其他人悉数到场,几乎汇集了决策层核心。

分别是议长兼政务司长辛长君,政事参议兼红河谷市长潘守道,政事参议兼布里斯班市长吴学文,政事参议兼松江市长罗前进,政事参议兼兰芳国总理范阿生,政事参议兼秘书处长范仲斋,政事参议兼经济司长,红河谷实业总公司总裁胡朝山,政事参议兼内政司长何守田,政事参议兼交通司长贾东河,政事参议兼金融司长,汇通银行总裁凯斯特纳,政事参议兼工业司长,通用机械公司总裁侯广德,政事参议兼移民事务司长,诺曼底进出口公司总裁朱伟,政事参议兼监察司长,秘书处副处长田山,政事参议兼陆军总参谋长康拉德-阿登纳少将,政事参议兼海军总参谋长何方少将,政事参议兼海军司令耿宝贵少将,共有16位高层政事参议与会,大佬济济一堂。

“全体起立,恭迎伯爵大人。”

伴随着清朗的声音响起,一众正在窃窃私语的大佬们立刻肃声站立,带着尊敬的眼神看着身材高大的李福寿脚步轻松的大步走了进来,一时间鸦雀无声。

李福寿神情和煦的对众人点点头说道;“唔,大家都到齐了,看起来兵强马壮啊,闲话就不多聊了,直接谈正事,那就都坐下来开会吧。”

“多谢伯爵大人恩典。”众人齐齐回答。

“嗯。”

李福寿走到会议长桌的上首位置,站定以后左右看了看,抬起手微微下压说道;“都坐吧。”然后率先坐了下来。

众人在伯爵大人坐定之后,这才纷纷的坐了下来。

红堡为了应对日益扩大的地盘和纷繁事务,对行政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制,成立了以行政司为首的九司制度,相关事务各有统属,责权明晰。

司法和外交属于红堡直属,是相对独立的机构,此外还有安全处,政情处和警政处等强力机构,亦属于红堡直属。

这保证了伯爵大人对包括军队、警察、司法和安全等暴力机关的掌控,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能够有精力规划战略**务,是一次成功的行政机构改制。

值得庆幸的是,李福寿精心培养的一大批出色人才承担了重任,能够为领袖分忧。

环顾左右

李福寿眼中闪过一丝不为人察觉的欣慰,颇有一种辛勤耕耘多年的丰收感觉,吾道不孤啊!

他开口说道;

“诸位,当今世界正处于第2次工业革命浪潮方兴未艾时期,欧陆处于这一浪潮的最前沿,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科研发明层出不穷,社会处于蓬勃发展和急剧变革之中。

众所周知

伴随着第2次工业革命浪潮袭来,新思想、新思维与旧有观念产生激烈的碰撞,传统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在欧美乃至世界各地引起动荡的国际风云,潮起潮落,波澜不停。

这两年来,欧陆诸强互动频频,成为国际关注焦点问题。

1887年2月,英国和意大利王国互换照会,3月奥匈帝国也以照会形式加入,三国订立了,承诺共同维护地中海现状。

这是针对俄国试图维护在保加利亚传统利益的有力回击,表明欧洲强国在此问题上结成统一联盟,在继任保加利亚大公问题上,优先照顾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关切。

沙俄帝国再次输掉了这一局,影响力被排除在保加利亚之外,这是亚历山大三世沙皇绝对无法容忍的羞辱,在大国对峙中,“巴尔干火药桶”再次进入高危状态。

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外交动作,德国首相俾斯麦在巴尔干和近东问题上表现出的合作态度,令伦敦非常满意,作为交换,英国在德意奥三国同盟续签条约上保持沉默,由此扫除了最大障碍。

1887年5月,续签条约,在欧洲大陆继续保持对法国的战略性包围高压态势。

此后不久,法国政府认识到与俄国结盟政策的非现实性和危险性。

法国的结盟愿望越迫切,俄国的要价也就越高。

一旦不能满足俄国的要求,反而会招致两国间无谓的怨恨,要知道沙俄毛熊的胃口向来是非常大的,绝不是几十亿法郎的贷款可以填饱,这更有可能会诱使德国发动“预防性”战争。

若法国支持俄国的保加利亚政策,就需要承受与所有欧洲国家对抗的后果,代价太大了,大到法国根本支付不起。

面对困局

巴黎选择退一步和解,于1887年5月解除了布郎热的职务,法德危机趋于缓解,法国跳出了德国首相俾斯麦设置的外交困局,另一方面从苏伊士运河区单方面撤军,以缓和与英国矛盾。

进入1888年

在欧洲大陆的战略态势中,法国拉拢丹麦艰难的对抗德意奥三国同盟,并继续在沙俄大撒法郎贷款,以赢取对方的欢心。

英国暗中支持法俄接触,以维护欧洲大陆均衡态势,这将是今后数年国际最主要矛盾,也是欧洲基本的战略态势。”

说到这里

李福寿停顿了一下,他希望更多的人关心国际局势,拥有全局性的战略眼光,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找准定位,而不至于盲人摸象,坐井观天。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