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493章三条公路干线

澳洲风云1876 第493章三条公路干线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493章三条公路干线

河口镇

如今是7月下旬,正逢非洲旱季。

原本一望无际白茫茫的赞比西河早已经大变样,前方宽阔的河床裸露,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河滩沙丘,上面生长着茂密的灌木丛,间或一汪水塘反射着太阳的亮光,在烈日的炙烤下煎熬着。

原本宽度达到8公里河面缩窄到只有区区200余米,河床上还有几条小溪蜿蜒流淌,估计用不了几天就会彻底干涸,只剩下主河道一路奔腾流向海洋。

赞比西河的主航道完全呈现出来,仿佛一条扭曲的长龙蜿蜒的延伸到远方,河水清澈透亮,可以看见一群肥硕的鱼儿欢快的游动,一块石头丢入水面溅起晶莹浪花,受到惊吓的鱼儿飞快隐入摇弋摆动的水草丛中瞧不见了。

木质栈桥延伸到主河道中,一艘6000余吨的远洋货轮正停泊在栈桥边,这是从本土运送水泥、钢材、煤炭等物资的货轮,顺道捎带了罐头,奶糖和12门60毫米野战步兵炮,用于补充远征军物资储备。

红堡对于非洲地区的建设投资远不如其他海外领地力度大,所以各项建设因陋就简,轮船码头是木质栈桥,所有建设项目能用人力的绝不用机械,在其他地方也看不到这里凉亭一样的木楼,这里也没有拖拉机等机械设备,一切以人力为主。

这艘6000吨远洋货轮已经到港4天了,卸货主要依靠黑奴们人挑肩扛,因此进度缓慢,至今还有一小半物资没有卸下来。

在码头通向河口镇的道路上

**着身体只围着兜裆布的黑奴们吃力的拖着胶皮**车,上面装载了满满的货物,前面几个人拖,后面几个人推,“嘿哟嘿哟”的在烈日下艰难前进,长长的运货车队一眼看不到头。

几个月没见,李栓柱比此前又黑瘦了些。

他的唇间流着一撇漂亮的胡须,眼神显得更加锐利自信,他坐在新修建的码头木质栈桥的凉棚下,身后是一大队荷枪实弹的士兵们,正在等待着什么?

“团座大人,出去狩猎的兄弟们回来。”身边的副官手向前一指,语气中透露着兴奋。

李栓柱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方赞比西河主航道上出现几个小黑点,正在向着河口镇的方向疾驰而来。

他忍不住嘴角露出笑意说道;“什么狩猎……净瞎说,咱们这是执行上级下达的就地征集劳动力任务,不过有机会坐着蚊式快艇出去兜一圈,确实蛮爽的!”

“那可不……非洲大草原上这么多动物,我估摸着弟兄们绝不会空手回来的。”

“呵呵……”李栓柱笑而不语。

趁着执行搜捕黑奴任务的便利,顺便打一些羚羊啊,鹿啊,野牛啊什么的回来打牙祭,已经成为执行任务的一线连队的最喜爱活动,所以他们才称之为“狩猎”。

考虑到弟兄们登陆莫桑比克已经半年多了,难得有机会出去放松一下,作为长官,李拴柱可以睁一只眼闭只眼不做深究,不代表明目张胆的与他们同流合污,那成什么话了?

河面上乘风破浪行驶过来的“蚊”式快艇越来越近,前后一共有4艘,舱面上坐满了瑟瑟发抖的非洲土著男人,一眼看过去黑压压的也不知道有多少,看来收获极大。

快艇抵达码头以后依次靠了上来,一名精悍的中尉军官率先带着几名手下登上了栈桥,跑步来到李栓柱面前,立正敬礼报告;

“报告团座,三营七连奉命执行就地收集劳动力任务,顺利征集黑人奴工733名,我部无一伤亡,请指示。”

“很好,继续押解奴工返回驻地交接,你们一路辛苦了。”

“遵命,多谢长官关怀。”

中尉军官立刻转身去组织士兵们押解奴工,李栓柱站在栈桥上的凉棚下负手观看,对这一次出击的收获相当满意。

当地的这些土著黑奴何曾坐过快艇?

一个个吓得手软腿软站不起来,士兵们拿着棍棒一阵踢打驱使,这才颤巍巍的从快艇舱面上下来,按照要求排成一列长队向前挪动。

再仔细看一下快艇舱面上,到处都是一滩一滩的屎尿痕迹,停下来以后臭气熏天。

这时早有另外一些黑人奴工提着木桶上前,这些木桶上都系着一根长绳,就地打水清洗舱面,看这熟练的样子,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做这种事了。

刚刚抵达码头的黑人劳工需要剃光毛发,全身经过消毒清洗,然后每人发一块兜裆布,包裹在芭蕉叶里的一团黏糊糊的食物,这是当地产量最大的木薯和香蕉捣碎了做成的食物,吃了以后饱腹感很强,但是热量不高,没办法支撑黑人劳工逃出去很远。

在枪口和木棍环伺之下

这些征集来的黑人劳工神情木然的排队向前移动,他们非常畏惧这些黑头发黑眼睛的军人,极少有敢于反抗的。

正说到极少有反抗的黑人劳工,这边就听到“扑通扑通”两声水花响起,两个精壮的年轻黑人跳入了清澈的赞比西河中,身体灵活的向前游去,试图逃脱这让人恐惧的地方。

押解的士兵们立刻持枪来到河边,推拉枪栓子弹上膛,对准河中就是噼里啪啦一阵枪响,打完收工。

李栓柱微微皱了下眉头转过身去,就当没看到这种情况。

如今不管是道路建设还是城镇建设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对待黑人劳工的态度有些简单粗暴了些,但效果很好。

远征军很少有人会说当地黑人部族语言,只有一些葡萄牙白人和驯服的当地黑人能够听得懂,而且数量极少,这是远征军面临的最大困难,双方语言根本无法沟通。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策。

沿赞比西河一直深入内陆的宽阔道路被命名为中央大道,目前规划长度770公里,一直抵达西北省的高原地区,这是远征军加强对内陆统治区控制的重要工程,必须按时在今年内完成。

除此之外

自赞比西省首府科利马内向南和向北还有两条通衢大道,向南方进入南方省腹地,被命名为“南方大道”,规划长度671公里,向南一直延伸到斯威士兰地区,与英国统治的南非接壤。

向北进入北方省内陆地区,被命名为“北方大道”,规划长度约为820公里,一直延伸到北方德占区边界。

再加上中央大道,一共三条公路干线总长度超过2000公里。

以赞比西省首府科利马内为中心点,向外放射组成一个米字形的公路网络,联通整个莫桑比克地区各省份,为移民殖拓做好前期交通设施建设。

从军事上看,这三条公路干线可以让非洲远征军快速挺进内陆,扫除一切反抗和动乱,维持对莫桑比克地区的绝对殖民统治,其意义十分重大。

从经济上看;

这三条公路干线建成之后,不但有利于商品流通,而且有利于拓殖工作深入到内陆腹地,建立起一个又一个村庄和乡镇,将这片海外领土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正是基于此

远征军抽调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公路干线建设上,今年计划招募的黑人劳工已经达到7~8万人,待到今年底中央公路建成之后,明年南方大道和北方大道将会同时开工建设,所需的黑人劳工数字将会翻番,再加上城镇建设所需劳工,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由于近段时间大肆抓捕黑人劳工,引起了当地土著部落极大的恐慌情绪,很多部落集体向内陆沙漠戈壁地区迁徙,导致该地区人口数量急剧。

据远征军数据初步匡算,除了已经强行征募的黑人劳工,整个莫桑比克地区黑人土著数量已经不足百万人,而且很多大中型部落逃到偏僻的区域,这给下一步的征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但那是远征军总部该头疼的事儿,李栓柱用不着烦那个神,他看着码头押解和清洗消毒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心中颇感满意,转身对着负责码头的上尉军官问道;“劳工征集工作不能松懈,码头方面是怎么安排的?”

“报告团座,如今劳工征集主要依靠蚊级快艇沿赞比西河上溯,深入内陆,因此受限于快艇数量和柴油储备,如今河口镇码头拥有六艘蚊级快艇,尚有61桶柴油储备,若是6艘快艇高强度出击,只能维持两周时间,因此目前采取的是4艘出击,两艘维护的轮换方案,预计能够维持20天左右的时间,若是近期没有柴油物资补充,那么快艇出击的频率还要进一步降低,势必影响到劳工征集工作进行。”

“嗯,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回去以后打报告上远征军申请再要一批柴油,否则将影响到劳工征集。”

李栓柱深有感触的点点头,澳洲本身不产石油,所需的石油产品都是从美国进口,万里迢迢运送到莫桑比克地区几乎横跨了大半个地球,原本不值钱的柴油也变得价值高昂。

这是非洲拓殖很少有机械参与的真正原因,柴油是极其重要的军事物资,舍不得用在基础工程建设上,能够用人力的尽量不用机械,已经成为普遍共识。

红堡拨付的经费毕竟有限,一个便士要掰成两半儿用,相对于便宜近乎免费的劳动力,昂贵的柴油,煤油不但储存运输麻烦,而且数量稀少,是最重要的军事物资之一。

“这艘轮船的物资什么时候能够卸完?”

“报告团座,卑职命令劳工营分成两班昼夜不停运送,预计还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够彻底清空货物。”

“尽快安排吧,下一步给你增加人手,一定要将码头装卸的效率提高起来,远洋货船不能在港口停留太长时间,航运公司方面对此已经牢骚满腹,要顾及到他们的观感。”

“卑职遵命,一定以提高效率为重心,团座……卑职有一个不情之情,请团座大人考虑,能否从这一批水泥钢材中给我们留下一点,作为加固码头装卸机械的建材,还有栈桥表面也需要铺装一下,只能大大的增强码头装卸效率。”

“这个……请示远征军总部以后再说吧。”

李栓柱沉吟了一下摇了摇头,这些万里迢迢运送来的水泥钢材是用来砌筑中央大道沿途的桥梁涵洞,别看这里地处非洲,但是莫桑比克地区水草丰美,溪流纵横,需要建设的桥梁涵洞可不少。

初步匡算一下,大大小小约有200余座。

这些都需要用到水泥钢材,使用这批物资的权力属于道路建设兵团,科勒上校可不是个好说话的人,一贯严谨不知变通,指望从他的手中截留一批水泥钢材难度非常大,近乎不可能。

李栓柱自问没这个面子,说不得只有打书面报告去司令官大人出面调济些,反正也不是用在自己身上,都是为了殖民非洲大业着想。

码头边,刚刚返回的4艘快艇经过清洗焕然一新,准备明天再次出发。

士兵们从快艇上抬下来大筐的肉食,都是在返程时猎杀的野生动物,有鹿肉和十几只非洲瞪羚,在快艇上都已经打理好了,将野生动物的内脏和四肢包括头部全部割除丢入水中,只留下大块大块的肉,足够大家美美的吃上一顿野味。

大块的肉炖香蕉泥,是非洲特有的吃法,味道极其独特。

每个士兵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容,莫桑比克这片广袤的丰美土地受到上帝的祝福,野生动物成群结队数不胜数,角马群甚至能够达到上万的规模,数百只的野牛群也不稀奇,大象,长颈鹿和犀牛更是随处可见,悠然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莫桑比克出产的香蕉品种众多,有红的,黄的,黑的,绿的,大片的野生香蕉林不但动物喜爱采食,也是当地非洲土著部落主食,没有之一。

硕大的饭蕉甜味不足,质感相当硬,煮熟之后吃在嘴里感觉有点像红薯,是当地黑人土著的主食,饿了到香蕉林里掰几根就行了。

红皮蕉因果皮呈暗红色而得名,在莫桑比克经常能看到这种野生香蕉林,个头小小、矮矮胖胖,拿在手中滚圆的非常舒服。

这种红香蕉味道很好,甜中带点儿浆果味。口感绵软,吃起来就像奶油一样,若是用红香蕉拿来做冰淇淋或者奶昔,简直不要太好吃,

莫桑比克还有一种犀牛角蕉,这种香蕉听名字就知道长得像犀牛角那样,外形弯曲细长,个头很大,一根香蕉就重达2到3斤,十分霸气。

犀牛角蕉既能生吃也能煮着吃,一根香蕉就足够2名壮汉食用,用来果腹再好也不过了。

正是由于物产丰富,再加上从白人种植园得到大量粮食储备,远征军才用不着担心粮食不足,可以大规模的征发黑人劳工修筑公路。

在这里只要稍微动动手,丰衣足食根本不是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