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468章常备军建设

澳洲风云1876 第468章常备军建设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468章常备军建设

自从狠狠打击了东印度群岛荷兰殖民者后,昆士兰崛起为南太平洋地区一方强权,军事实力令南亚地区人人侧目,无人敢于小觑。

其海军实力以海岸警备队的名义,分别设置三大常备舰队。

其中以婆罗洲舰队实力最为强大,由何方准将担任舰队长官,舰队主力由青龙号和白虎号重巡洋舰领衔,配置4艘排水量2000吨“海鸥二型改”远洋巡防舰组成主力编队,麾下编制二支轻型巡防舰队,共计16艘“海鸥”轻型巡防舰用于日常巡逻。

母港位于东加里曼丹省三马林达,驻守港口为马辰和塞穆达,还有苏拉威西岛上的望加锡港。

婆罗洲舰队直接面对南方的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北方西班牙人占据的吕宋总督府,西方英国人海峡总督府,与法国人占据的中南半岛隔海相望,位于四战之地,是整个澳洲的西北方屏障,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因此,是昆士兰实力最为强大的舰队,担负着远海前哨的角色。

实力位居第二的是香格里拉舰队,由美国海军学院毕业的李杰准将担任舰队长官,旗舰“朱雀”号重巡洋舰,下辖一支轻型巡防舰队,由共计8艘海鸥翼型和海鸥二型轻型巡防舰组成。。

母港位于莫尔兹比,驻守港口为天枢港,龙门港,查亚普拉港和天堂岛,扼守着移民和贸易运输要道,是海外领地的重要屏障。

实力居于最末的是昆士兰舰队,由海岸警备队长耿宝贵准将担任舰队长官,旗舰为“玄武”号重巡洋舰,母港位于红河谷,驻守港口布里斯班,松江,北仑,达尔文港和凯恩斯。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蚊”级巡逻艇属于各地水警区,并不属于海军主战舰艇序列,算是地方守备部队水上力量,平时做一些缉私,剿匪,护航护渔等杂活儿,归属各地方警备部队序列。

东印度战争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昆士兰培养海上军事人才的进程并没有停止,每年依然选派优秀人员赴英法等国学习深造,业已坚持了9年,并将继续作为海军人才培养的传统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

白溪海军官校作为培养海军基层军官的专业军校,1886年招生达了300人,全部都是遴选自“雏鹰”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相比较上一年招生人数增加了65名。

伯爵大人向来注重海军建设,对于昆士兰而言,只要解决了南北方内部矛盾,真正有威胁的敌人只会从海上泛舟而来。

陆军方面

以国民警卫队名义组成的陆军建设方面,在东印度群岛战争结束之后,依然保留5个师级单位的编制,随着近几年复员转业军人退役,战斗人员在持续减少中。

原先超大规模的香格里拉师经过几次拆分,调整以及正常退役,规模缩减到不足5千人,已经呈现不满编状态。

相同的情况

出现在驻守在婆罗洲的加里曼丹1师和2师身上,经历过抽调人员筹组非洲远征军团和人员退役,这两个师都处于严重不满编状态,每个师总人数约4000上下。

每个师只能保持一个满编的主力步兵团加上一个满编的炮兵团,其他的步兵团缩水严重,基本上沦落为框架团,只保留以军官和军士士官为主的编制。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大量士兵退役,富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或进入军校深造,或担任黄埔军校军事教官,或者主动申请加入非洲远征军团,或前往两广总督府担任新式军队教官,完善任职履历,积累升职资本。

唯一满编的是驻防北仑市第一线的虎骑兵师,由于成立时间未满三年,而一般骑兵服役至少5年,士官服役不低于8年,因此还没有经历士兵退役,全师齐装满员,战斗力保持得相当完整。

驻防在松江市的龙骑兵师(缺一个营,征调非洲远征军团)同样战斗力保持得相当完整,这是应付南方州的一线拳头部队,轻易不得擅动。

唯一新成立的师级军事单位就是非洲远征军团,总人数一万零百余人(人数微调,主要源于后勤军官调动),今后几年扎根非洲之角,主要经营非洲殖民事业是既定方针,这是当前昆士兰国民警卫队的重头戏。

综上所述

国民警卫队力量相比较战争鼎盛时期缩水达四成左右,主要是大批获得功勋的士兵和基层军官陆续退役,带着丰厚的犒赏和军功田过起了悠哉的地主生活,娶妻生子,繁衍后代。

非战争时期

维持一支约3~4万人的陆军力量是合适的比例,昆士兰军队建设主要目标应该放在海军方面。

单以昆士兰州600多万人口的规模论,加上海外领地约800余万人(不含南方州),保持这样的国民警备队规模经过反复论证,维持一支精悍部队被证明符合当前需求。

多年以来

红堡坚定的执行士兵退役政策,这些在军队接受思想洗礼,曾经付出过热血和生命,肩并肩经受过战火锤炼的士兵和基层军官,是昆士兰既得利益集团的一份子,狂热拥护伯爵大人统治,是最铁杆的拥护者。

在查亚普拉,在莫尔兹比,在天枢市,在三马林达,在马辰,在赛穆达,在兰芳共和国境内,大批退役士兵和基层军官落户当地,形成稳定的中小地主阶层,这是红堡统治的坚实骨架,要坚持不懈的落实下去。

抚今忆昔

取得巨大成绩的1885年已经过去了,迎来了即将创造更多辉煌的1886年。

在繁花盛开的二月末

李福寿带着全家妻妾人来到了松江市,住进了太湖之畔的“畅春园”,这是一座宏大的苏州园林式建筑群落,假山楼阁,小桥流水,庭院深深。

营造“畅春园”的太湖石是万里迢迢从姑苏府运来,园子里面的一切瓷器陈设,木雕,漆器,玉石摆件和工艺品都源自于华夏大陆,原汁原味的体现出江南园林独具匠心之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