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440章人口政策

澳洲风云1876 第440章人口政策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440章人口政策

1885年1~10月

由于转而奉行更为激进的移民政策,澳洲及香格里拉和婆罗洲等地涌入越来越多的华夏移民,总数达137万,相比较上一年同期猛增157%,是有史以来移民最多的年份。

预计到年底

将会超额完成150万移民计划,最终的数字将会定格在155万至160万之间,实现人口的爆发性增长。

大量移民的涌入,有力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这令庞大的昆士兰经济体呈现再次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若将李福寿管控下的广袤领土视作为一个国家(包含澳洲,香格里拉,婆罗洲),那么在1885年,已经超过了经济发展迅猛的美国,位列世界第一。

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主要原因有几个。

第1个,同样作为移民国家,近些年来,从欧洲输入美国的移民达到每年120万到150万规模之间,相对于美国6000多万人口的体量影响较小。

澳洲人口较少,影响更大一些。

第2个,当前的澳洲处于工业大发展阶段,尤其是毛纺织品和毛纺深加工企业蓬勃发展,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青龙市为核心的铜加工企业雨后春笋般出现,锦鲤铁矿投产,昆士兰北部大开发,清水河流域大开发,对劳动力的旺盛需求在移民大热潮中得到解决,促成经济兴旺发展。

第3个,昆士兰作为盛产黄金的地区,再加上储量巨大的锦鲤矿务局,每年进入银行储备的黄金数量惊人,因此有能力发行更多的流通货币发展经济,促进贸易和流通,令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在这一年里

考虑到十九世纪联合航运公司发展成垄断性卡特尔企业,旗下各种远洋货轮,客轮数量达到231艘,位居世界顶级航运企业之列,运行体制愈发的僵化,效率低下,出现人浮于事的官僚作风。

李福寿果断的将其分拆,一分为三。

拆分后的十九世纪联合航运公司招牌依然保留,旗下远洋货轮主营澳洲至欧洲的远洋贸易,兼营码头、仓储、酒店,货场及陆路运输,以中大型远洋货轮为主,总计拥有107艘远洋货轮和少数邮轮。

新成立的太平洋航运公司主营澳洲到美洲远洋贸易,兼顾南美地区和东印度群岛各地旅客和货运业务,兼营码头仓储酒店,货场,旗下拥有75艘远洋货轮和客轮。

新成立的泛亚航运公司主营远东至澳洲、香格里拉岛和婆罗洲的旅客运输,三地间区域运输,澳洲至欧美的邮轮旅客运输,兼营货运业务。

这是一块庞大的海运需求市场,主要是每年高达150~160万的移民需求和十万规模级的人口流动需求,年营业额达到千万英镑,是一块足够肥美的市场。

原本的巨无霸航运企业分拆之后,依然在澳洲分列前三位,其中的19世纪联合航运公司依然能够排入世界前十强航企,只不过名次从原本的第三位滑落到第七位。

三家航运企业虽然各有侧重点,更有优势领域,但依然可以进入对方优势航线参加竞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垄断,重新激发企业活力,不得不说这是一招好棋。

发展至今

澳洲最兴旺发达的就是航运业,这是一个李福寿从未干预过的领域,远洋航运,近海航运和内河航运蓬勃的发展起来,出现了大大小小上百家航运企业,有力的推动了澳洲造船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在以上三家巨无霸航运企业主营业务之外,澳洲内部各市镇之间的交通运输,香格里拉岛和婆罗洲的近海航线和内河运输,发展得如火如荼十分兴旺。

大量民间资本涌入该领域,催生了数以百计的中小航运公司。

以青岛镇为例;

其面向青龙市和龙门镇的货运航线都是热门航线,这是因为青岛周边盛产煤炭的临沂镇,大规模的向青龙镇输送优质原料煤炭,同时向龙门钢铁厂输送优质煤炭,形成稳定而利润可观的运输线,有数家中小航运公司在此经营。

青岛镇面向布里斯班河,红河谷的旅客航线也是热门航线,三地间人流往来频繁,为此开通了专门运输旅客的客轮航线。

有热门航线必然就有冷门航线,青岛镇经伯恩斯继续向北至达尔文,向南至悉尼和墨尔本航线都是冷门航线,前者是因为货运量和旅客量稀少,后者则是因为南北方关系冰冻造成的。

在冷门航线上,一般采取人货混装的方式,满足基本的出行需求,至于舒适度就不要强求了,肯定没有专门的客船条件好,而且航班少,动辄十天半个月只有一趟船。

青岛镇还开通了往来于天枢市和三马林达的航线,输出优质煤炭,食品添加剂和化学肥料,输入粮食,烟草,香料,竹木制品和各种当地特产,丰富区域间贸易关系。

这一切,都是社会上自发形成的贸易渠道,不但带动了青岛镇的飞速发展,而且盘活了整个区域间经济。

领地的扩大,同样带来了市场的扩大。

兰芳国在国际联军介入之后,形势迅速稳定下来,伴随着一系列有力措施的发布,社会民心安定,人民回归正常的和平生活。

来自松江市,北仑市,布里斯班市,红河谷市,青岛镇,天枢市,三马林达市和塞穆达的近海航线陆续开通,将东万律与昆士兰领地内的各个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

物资和人员往来频繁,经济联系日渐紧密。

来自昆士兰的管理阶层深入城市乡村,在取得第一手详尽资料之后,开始进行了极具针对性的归村并镇工作,以加强对往昔松散社会管控,令其走上有序发展轨道。

这其中也发生过吵闹,辱骂和反抗,然后被迅速严厉镇压下去。

没有时间浪费在说教上,兰芳国必须迅速恢复工农业生产,这是当前的首要大事。

按照政策规定;

兰芳国不论是华夏血裔也好,当地归附土著也好,只要是无地农民都可以分得不超过2英亩土地,与新近乔迁而来的华夏移民混居一村,数十个村社合并为镇,由昆士兰派遣的行政官员管理,一切规章制度全部遵循昆士兰体制,原有的彻底废除。

原有的归附土著部落全部打散,华人聚居村落全部打散,新的村落与来自大陆的华夏移民混居而成,这将进一步强化民族融合进程,推动社会进入全华裔民族构成。

很多部队退役士兵落户兰芳国,他们的功勋田同样可以在这里兑现,这些曾经为昆士兰流过血的士兵们成为村镇骨干,代替了原来的部落长老成为本村的话事人。

从雏鹰学校毕业的年轻学生满怀热情,他们进入村镇中担任警察,民政助理,基层税务官员或者小学老师,乡村干部,协助更有经验的基层拓殖管理者组成严密的社会管理体系,将这片土地牢牢地掌控在手中。

这个年代的土著部落没有什么民族意识,只要大家居住在一个村子里,日子久了,打招呼的话肯定能听得懂,简单的交流也没问题。

等到小孩子上了华校,户籍本上登记上汉族,给自己取一个华人名字,那么就变成了地道的汉人。

把春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庆祝,在中秋节的时候思念远方的亲人,清明节的时候祭奠祖先,学着烧炒肥肠炒鸡丁,闲来灌两口老白干,端午节的时候包粽子,当地土著一代人之后一切都oK。

天朝上国的华夏文明在南洋地区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备受尊崇。起立坐卧都有规矩,尊老爱幼,尊师重道,长幼传承有序,那是丁点儿也不能乱的。

如此先进的文化侵入,南洋地区的土著部落根本没有半点抵抗力,只能乖乖举双手投降。

昆士兰强行混居的举措,进一步加快了这一同化进程。

政策规定;

兰芳国所有学校只能教授国文正音,兼修英文,数学,历史和地理,所有地方语言一概不得在学校教授,这也包括土著语言,这与昆士兰各地的政策一致。

报刊杂志书籍,课本同样如此,必须采用国文正音刊印,昆士兰州对文化传播采取鼓励的态度,私人报社书局成立的手续很简单,但是违反规定的后果极其严重。

举凡任何违反该政策的出版社,书局和私人刊印社,一经发现即给予逮捕,送入矿山服20年以上苦役。

这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知道。

一系列政策,趁着战乱之后的空白迅速推广开,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任何对抗政策的行为都会被镇压,直接丢进苦役营。

处理了一批领头捣乱的家伙之后,剩下的人立刻全都老实了,乖乖的按照指令做事,该搬家的搬家,该迁村的迁村,实际上不搬也不行。

因为政府无偿分配的土地有可能在100里之外,除非你不想要这些免费分配的土地,否则迁离原有村落就是必然。

兰芳国大量中上层华人家族被连根拔起,这些家族原本都是大中地主或是大商人,如今大片的良田变成无主之地,正好可以拿出来重新分配。

按照昆士兰人一贯的尿性,为昆士兰流过血的退伍军人总能得到最好的田地,功勋田动辄数十英亩,税负又低,很快会成长为新的地主阶层。

这也是最坚定拥护昆士兰伯爵统治的新兴阶层,一来有利于兑现军功,二来有利于加强基层统制,两全其美。

从来自远东的第一船华夏移民抵达东万律至今,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兰芳国涌入超过16万人的华夏移民,将流淌着正宗华夏血脉的人口数量翻倍,一举增加到33万余人。

这与当地旧附土著的人口为1:2,华人数量约为归附土著人口的一半。

这个局面将很快改观,随着远东华夏移民持续快速涌入,兰芳国人口比例将迅速发生逆转,再加之同化进程的一步步深入。

三十年后,这片土地上将不会再有土著与华人之分,大家都是一样的炎黄子孙。

发生在兰芳国的变化,荷兰人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可是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束手无策。

爪哇岛,巴达维亚(雅加达)

在环境幽深的盛氏庄园里,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霍夫曼伯爵正在这里做客,身穿欧式贵妇裙的夫人们正坐在中式凉亭里面,悠闲的喝着下午茶。

几名俏丽婢女站在后面伺候着,手里托盘上放着白毛巾,瓜果和盛满清水的铜盆,神情恭敬的听候召唤。

霍夫曼伯爵隔着中式窗棂看了会儿,转过身来走到紫檀木质地的八仙椅上坐下来,他看着盛叶云将两位兄长打发走,然后举步走回来坐下,房间里面只剩下两个人默然无语。

沉默片刻

盛叶云小心的问道;“总督大人,是否敝处招待不周?”

“不不不,我和夫人在这里过得很快乐,中午吃的很好,我很喜欢酸酸甜甜的鸡块,它非常合我的胃口,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很不错。”

“那您……”

盛叶云脸上掠过一丝了然,但依然把这句话问了出来。

总督大人并不喜欢过于聪明的人,当他想说的你都先一步想到了,这种聊天有什么意思?

“亲爱的盛,我正在为兰芳国发生的事情而烦恼。”总督霍夫曼果然说到了这件事情,他的眉头皱成了川字,显得心情很不好的继续说道;

“我们冒着巨大风险发起的入侵行动,没想到竟然为昆士兰人做了嫁衣裳,我们清除了兰芳国所有的中上层势力,却没想到为他们清除了所有阻碍,顺利接管了兰芳国的统治,哦,真该死,这一切都糟透了!”

“总督大人,我能冒昧的问一句,总督府计划将兰芳国完全收入囊中吗?”

“呃……有这种论调,但是顾虑到北方强大的满清帝国,还有我们东方侵略性十足的昆士兰人,侵占兰芳国的建议无疑是不明智的,很有可能引火烧身,已经被我正式否决了。”

霍夫曼伯爵的语气中蕴含着惆怅。

盛叶云很明白荷兰人那种酸葡萄心理,自己得不到也不希望别人得到,看着兰芳国发展越来越好心有不甘,总是惦记着……

那原本我可以得到的,如今却被别人拿去了。

于是他微微一笑说道;“既然没有计划占领兰芳国,那么兰芳国所发生的一切我们都无从置喙,事实上我们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将原本会成为昆士兰人走狗的兰芳国中上层华人家族拔除干净,成为一盘散沙。

从任何角度来看,这都是一次堪称完美的军事行动。

但是昆士兰依靠着英法德等国的支持,以联合占领军的名义进入兰芳国掌控大权,这已经不是我们所能够影响得到的了。

荷兰王国总有主持正义的人,无法将其归咎于总督府失责。

打个简单的比喻;

我们已经拔出了背后的木刺,将伤口处理干净,但是新的木刺又在大树上长成,变得比此前更加危险和致命,这并不是我们的错。”

“说的很有道理,我亲爱的甲必丹先生。”

经过一番开导,霍夫曼伯爵心情果然好了许多,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说道;“说实话,我可不想招惹昆士兰伯爵那个疯子,这可是连爱德华殿下面子都不给的狠人,在伦敦西区都敢于动刀动枪,事实上,我已经想放弃婆罗洲的西加里曼丹省和北加里曼丹省,彻底和这个疯子拉开距离。”

这样啊……

盛叶云沉吟着没有说话,他能看出来霍夫曼伯爵大人说的是真心话,也许这可能是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向昆士兰示好的重要举措,他的脑筋急剧开动起来,盘算其中的利益得失。

在婆罗洲荷属领地中

原本分为东、南、中、西、北五个加里曼丹省,其中以东加里曼丹省和中加里曼丹省最为富庶,三马林达则是婆罗洲首府,中加里曼丹省是人口最多的地区,荷兰白人种植园众多,影响力很大。

如今东、南两个加里曼丹省落入敌手,中加里曼丹省大部分地区落入敌手,已经占据整个婆罗洲荷属殖民地的五分之四面积,9成以上的种植园经济产出。

剩下的西加里曼丹省只有区区两个沿海城镇,北加里曼丹省完全是个地理概念,处于婆罗洲腹地中央,是一片完全没有开发的热带丛林地区。

这里要纠正一个地理误区,北加里曼丹省并非是处于婆罗洲北部,而是处于婆罗洲中部。

所谓的北加里曼丹省,仅仅是相对于荷属殖民地而言,实际的地理位置夹在荷兰人与英国人殖民地的中间。

在婆罗洲北部是英国海峡殖民地所属的马来亚地区,向东一直到东帝汶,向西北一直到与兰芳国接壤,全都属于英国海峡殖民地管辖,涵盖了婆罗洲整个北部沿海地区。

因此,丢弃现有婆罗洲荷属殖民地若是能够换来持久和平,无疑是十分划算的。

荷兰王国本土地狭人少,根本无力开发如此大面积的东印度群岛土地,仅仅爪哇岛就足够他们开发500年,婆罗洲反正也是抢来的,所以谈不上什么损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