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326章一曲唱罢

澳洲风云1876 第326章一曲唱罢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326章一曲唱罢

乍一看起来

二营驻军600多人,一年放开了吃喝充其量几百英镑的生意,即便是满员也就是1100多人,总开支千余英镑而已,粮油菜蔬全部利润加起来不会超过200英镑,这就顶了天了,能有多大赚头?

其实不然,这里学问大了。

首先这里不单纯是二营,而是叫龙门警备区,是与莫尔兹比警备区和查亚普拉警备区并列的正团级军事单位,规格在这里呢。

李栓柱以副团长的身份兼任警备区长官,一来是因为香格里拉地区军力不足,不可能派驻一个团的兵力驻扎龙门镇。

二来是师里的意思,李柱柱频频立下大功,但是从培养年轻军官的角度来看,短时间不宜提拔过高,留下两三年时间缓冲,等到参加中级军官深造以后,择机再委以重任。

莫尔兹比战事结束后,师团主力西移至查亚普拉。

弗里茨师长率领一团二团和火炮团等师主力驻军查亚普拉,是作为婆罗洲军事行动的总预备队存在的,不可能分心他顾,主要威慑荷兰人不得轻举妄动,随时有可能跨海出击。

如此一来,整个香格里拉岛的防御军力就较为薄弱了,莫尔兹比,龙门镇,天枢镇都是不满编的步兵营级单位驻防,是非常时期的安排部署。

龙门镇作为重点新建城镇,牵涉到极其敏感的锦鲤铜金矿,龙门镇防御密级比其他城镇都高,属于完全军事管制区,警备区长官权力要大得多。

上面为了避免节外生枝铜金矿消息严密封锁,只有驻军连以上军官知道,曾经参与勘测的士兵全都驻防在矿区附近,以防消息泄露。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普通人只知道发现了一座铁矿山,却不知道更多消息。

龙门镇现在就是一处大工地,到处都在火热建设中。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特殊情况,龙门警备区手上还掌握着一支数量上千的骡马队,用于每个月向龙锦公路沿线各施工队输送蔬菜及养和建筑物资,而且骡马队的数量还在不断扩大中。

仅这一支数量庞大的骡马队,每年饲养开支就不下于2万英镑之巨,手指缝稍微漏一点,就够大家赚得盆满钵满。

再加上龙门镇加上龙锦公路沿线施工队人数接近1.6万人,这么多人要吃要喝要生活,警备区方面的倾向很重要,毕竟有的商户粮油就算运进来了,骡马队觉得质量不合格拒绝运输,那可就真完球了。

李栓柱是警备区长官兼任二营营长,作为主管后勤给养的副营长,段祺瑞算是警备区的3号人物,仅次于另外一位主管军事的资深副营长。

郑长荣一番极力讨好,段祺瑞表现的风轻云淡口风很紧,言语中看不出任何倾向。

也就是说大家公平竞争,择优录用。

“段长官果然不愧为年轻俊杰,今日一见当真三生有幸,鄙人此次前来龙门镇,事先与李长官早有联络,承蒙李长官顾念旧情,欢迎“长荣粮油行”前来龙门镇发展,鄙人不胜感激之至,希望能够继续此前在莫尔兹比镇的友好合作。”

郑长荣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军官如此难缠,迫不得已抛出了点干货。

果然,段祺瑞注意力转了回来,双手抱拳向虚空一晃说道;“从公来说李长官是我的直属上司,从私来说是我的兄长,只要他发一句话,在我这里一路畅通。”

“呵呵呵……敢问李长官现在何处?”郑长荣追问了一句。

“抱歉,这乃是机密军务,恕我不方便透露,估摸着10天半个月也就返回了,你可以在此安心等候。”

“这样啊,那可真是太不巧了,近期我有一批300吨粮食随船抵达,也就是三五日到港,李长官执行机密军务又不在,这可如何是好?”郑长荣神情显得很焦急。

“此事李长官是否知晓?”

“这倒不曾。”

“这批粮食有李长官的份子吗?”

“呵呵……段长官说笑了,这是我长荣粮油行的货。”郑长荣尴尬的解释了一句,心里暗骂小狐狸。

他的手放在口袋里犹豫半晌,捏着厚厚的一叠汇通金票终于没有敢拿出来,心里想着还是等个10天半个月再说吧。

段祺瑞的表现风雨不透,老练的就像久走江湖的社会人,也看不出来是否贪财,聊了半天郑长荣也打不到底,不敢贸然将汇通金票掏出来。

万一拂袖而去,那可就是见光死了。

段祺瑞也不管他如何想的,伸手“啪啪”拍了两下巴掌,茶楼伙计立刻闻声而至,推开门满脸笑容的问道;“长官,你还要点什么?”

“把唱曲儿的唤进来吧,我看看是混江湖的还是真有两把刷子。”

“长官请放宽心,您一定满意。”茶馆伙计一迭声的保证,快步跑下楼准备去了。

私下会谈到此就算结束了,段祺瑞无心继续下去。

这个叫郑长荣的粮油商人胃口不小,一下子运来300吨粮食,显然不是给二营吃的,二营这点人就是把粮食吃霉了也吃不完。

这么多粮食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整个龙门镇包括龙锦公路沿线工地一天就要消耗十几吨粮食,这里还不包括蔬菜肉食,开山劈路架桥可是重体力活,移民也不是奴隶,事实上属于雇工,吃不饱可不成,隔三差五的还要见一些荤腥。

但是,这部分雇工的后勤不属于警备区管理,而是归地区总管南宫云飞手下,段祺瑞当然很熟悉,一旦出马多少要给些薄面,但是他不愿意多事儿。

喝一杯茶而已,还不至于张这个口。

紧接着就听到上楼的脚步声,三男两女依次进入雅室之内,三个男人一个50多岁,一个20多岁,一个十三四岁的模样,各执三弦,苏笛,琵琶等乐器,默不作声的靠边拿小凳子坐下来,应该是伴奏的乐师。

随后进来两位身姿婀娜的小女儿家,用画笔简单勾了脸,扑了一层淡粉,看起来一个英姿飒爽,一个妩媚动人,青色碎花衣裙上套了水袖,看得人眼前一亮。

两位唱曲的姑娘走上前盈盈一福,当真是摇曳生姿,别有风韵。

您别说,这从小练功出来的姑娘,一举手一抬足就是不一样。

“小女子清风,清月给二位客官施礼了。”声音当真宛若黄鹂鸣翠柳,抑扬顿挫带着好听的味道。

段祺瑞手上拿着的茶杯不由的抖了下,他强自按捺心中的惊艳感觉说道;“二位姑娘不必多礼,今天带来什么曲目选段?”

“我们姐妹两个《游园惊梦》选段,《春江花月夜》选段,《长生殿》选段都是熟悉的,不知客官要听哪一段?”

“哦……会的还真不少啊,那你们还会些什么?”

“寻常日子也会唱一些黄梅调,越剧选段,只不过会的不多,客官愿意听我们也能唱。”

“哈哈哈……真不错。”

段祺瑞从小耳闻目濡算是半个行家,听着姑娘字正腔圆的话音就知道错不了,这都是打小严格训练出来的,咬错一个音节都要掌嘴打手掌心,常常身上打的青一块,紫一块。

这个年代剧场里集市上没有啥扩音的机器,说话唱戏全靠丹田里的一口气,唱戏可不能光凭嗓子,那必须要靠丹田里的气息,讲究着呢。

唱戏咬字的功底必须经年累月才能练出来,冬天对着迎面而来的寒风练,要求音不散,字儿不乱,站在集市后面的人听戏也能听得真真的。

“行,就听一段《春江花月夜》吧,今儿拿点真功夫出来,唱的好这张汇通金票就赏了。”段祺瑞从军装口袋里掏出一英镑的汇通金票,直接拍在了桌子上。

这份大气让坐在旁边拉三弦的老者眼皮子跳了一下,琴弓一抖,悠扬的乐声响起,婉转的苏笛和叮咚作响的琵琶琴随之加入进来,立时营造出一份春江花月夜的遐想空间。

清风,清月姐妹俩互相对视了一眼,立马便进入了状态。

清风玉手向下一拂,仿若白面书生整理了一下衣衫一般,伸出脚迈着四方步一凝,一顿,稳稳当当的向前走了两步,赫然是反串男角儿,展开嗓子唱道;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

哇……

这一嗓子唱的段祺瑞头皮发麻,浑身的鸡皮疙瘩全都泛了起来,中气十足,抑扬顿挫,将一个饱读诗书的多情公子演绎的活灵活现,韵味十足。

昆曲慢板唱腔音韵悠长,非常考验丹田一口气,若是中间唱断了,可就闹大笑话了。

这清风明月姐妹俩显然功底深厚,一个书生演绎的多情大气,一个小姐演绎的温婉动人,两人唱作俱佳,浑然天成。

许久之后,一曲唱罢。

雅间里陷入短暂沉寂

段祺瑞目光有些发散,静静坐在那里不言不语,这让担任乐师的老者心中有些惊疑不定,不知道这曲子唱得符不符合客官的心意。

这个年月

梨园行是下九流的行当,纵然是京津城当红的戏班子,也不过是达官贵人的玩物而已,如同潮来潮去红不过几年。

一般的梨园世家或者跑江湖的戏班子糊口艰难,所坚持的不过是祖宗留下来的艺业和对这一行的痴爱,哪怕吃糠咽菜饿着肚皮也愿意唱下去,哪有什么社会地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