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235章敌踪显现

澳洲风云1876 第235章敌踪显现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235章敌踪显现

一大早起来全都是坏消息,弗里茨团长总算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一直紧皱的眉头舒开了些。

间隔盆地的山粱地形好哇!

总比在平原上阻击有利的多,阻敌部队可以占据有利地形打击敌人,减少自身伤亡,这是个实实在在的好消息。

紧急作战会议又持续了一会儿,散会之后大家各奔东西,开始紧张的筹备起来。

3177名兴华会民兵按照原有序列投入战前准备,齐峰率领800名武装起来的精干民兵随时待命,准备跟随团座弗里茨大人开赴前线。

其他民兵由教官率领进行强化军事训练,并且准备在三日内紧急征募3000民兵作为总预备队,同样进行强化军事训练,听从号令,随时准备支援前线。

这样一来

防守力量除了三团1600余名官兵,加上基干民兵3177名,紧急征募民兵3千名,动员的防御力量已经达到7777人之多,基本上达到极致。

不是不能够再动员更多的青壮年农民,而是没有更多武器配备,进入热兵器时代,拿着长矛大刀冲锋陷阵无异于找死,完全没必要。

莫尔兹比镇里的骡马大车和拖拉机全都集结起来,一旦消息明确即可开拔,将大部队迅速送往前线地区。

由于火炮短缺,香格里拉卫戍一师炮兵团下属只有三个炮兵连,没有营的编制,每个徒步龙骑兵团配属一个火炮连,共计8门95毫米火炮。

卫戍三团两个营千余人的作战部队整装待发,随行带走了三团仅有的4门澳洲小姐火炮和大量弹药,留下4门法制95毫米野战加榴炮给副团长莫如峰率领的二营,二营也是唯一的军方预备队,负责守卫莫尔兹比镇及港口。

澳洲小姐火炮炙手可热,军方所有部门都虎视眈眈的盯着,优先装备了海岸警卫队舰艇和岸防炮兵,香格里拉卫戍师能够抢到手的很少。

1月份,计划中的4门火炮全部装备给了驻莫尔兹比三团。

2月份,计划中的5门火炮全部装备给了驻查亚普拉一团。

3月份,计划中的六门火炮还没见影子,装备计划是补齐一团下属火炮连的8门编制,剩下的三门火炮装备给二团。

到了4月份,才能够补齐三团的4门澳洲小姐火炮缺额,暂时他们只能够用法国进口95毫米野战加农炮顶替,好在炮弹通用,弹药量储备也足够充足。

如今编制中配备的武器还没有全到位,荷兰人已经打过来了。

行动出奇的快,由此可见他们急于扳回一局的心理,简直一分一秒也等待不下去。

下午三时许

团侦察连南方特遣队快马来报,在三道粱村以南约4.2公里的热带丛林里,遭遇到正在紧急开辟道路的荷兰工兵部队以及警戒步兵,双方发生短促而激烈的战斗。

己方毙敌约17人,击伤30余人,自身损失十余人,剩下的侦察连部分官兵正在丛林里与敌人周旋,竭力迟缓敌方行动,为大部队赶到设置阻击阵地争取时间。

由于荷兰人重兵出击,全力屏蔽战场以保障工兵部队的施工,所以先遣队袭扰作战的成效不大,请团座大人尽快率领增援部队抵达,恐迟则生变。

收到准确消息后,一直待命的大军迅速出动。

车如流,马如龙,全副武装的士兵和民兵坐上辎重大车和拖拉机,立刻奔赴南方前线。

道路上烟尘滚滚,这一幅铁流奔涌的战前景象,令人热血贲张。

“莫副团长,在我离开之后,守卫城镇的重任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给我守好这个大后方,尽量给我培训多一点的后备兵员出来,不要局限于3000人总预备队,人数多多益善。单指望伯爵大人从澳洲调兵遣将不大现实,四骑卫就那么点人,胡椒面一样的洒在广阔地域内,不但承担维护治安和秩序,还要防备白人势力突然发难,澳洲其实也无兵可调,就算抽调几百名官兵也无济于事,真正反攻还要靠我们自己,只要我们能够接收到大量武器装备,将民兵力量全部武装起来,就可以改变形势转入反攻阶段,这一点切切牢记。”

弗里茨团长离开之前反复嘱托,副团长莫如峰神情严谨的一一应下,举手敬礼回答道;“团座大人,卑职一定完成任务。”

“好了,部队已经开拔我就不多说了。”

“卑职预祝团座大人胜利阻敌,捷报频传。”

“但愿如此吧。”

弗里茨团长苦笑一声,他知道荷兰部队战斗力并不弱,本土部队的战力不逊色于德军,尤其是欧洲雇佣兵部队是成年累月在战斗中打滚的老油条,对付起来并不容易。

手下的这支新军连头带尾加起来训练不超过5个月,能否经受得住残酷的战争考验,还要用事实说话。

他神色严肃的与副团长及应送行军官敬礼作别,转身踏上了指挥车,关上了车门。

指挥车是由手扶拖拉机长厢板型改进而成,后车斗上加装了一个马车车厢,两边伸出长长的木质踏板,几名团部警卫战士就站在木质踏板上,手中抓紧栏杆,就像后世印度火车似的吊在车厢外面。

手扶拖拉机指挥车冒出“突突”的黑烟,在嘈杂的轰鸣声中绝尘而去,融入滚滚前进的钢铁洪流之中。

这是当今时代最先进的军事机动设备,越野能力比四**马车强上不知道多少倍。

三道粱村

这个新建的移民村坐落在两道山梁之间的盆地里,发源于群山之中的湍急河流蜿蜒经过村寨,一路向着西北方向而去,没入莽莽热带森林之中。

香格里拉岛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岛屿全年降雨量非常大,达到6000毫米到8000毫米之多,发源于中央山脉的河流众多,深切在山脉沟壑之间,将1700多公里长的中央山脉分隔得支离破碎。

千万年来冲积而成的肥沃山谷、沼泽和平原众多,大大小小的星布平原丘陵地带,是发展农垦业最好的土地。

三道粱村由百余座吊脚屋组成,沿着山溪呈长条形分布,村里吊脚屋采伐森林里的圆木制成骨架,高高的屋顶用大叶茅草覆盖,墙壁则是用翠竹排列而成,轻便而坚固,四面透风,适合潮湿闷热地带居住。

上午九点多钟时

乘坐六辆拖拉机的侦查连士兵赶到,随行还有三匹战马,全副武装的士兵有五、六十人,他们急匆匆地抵达之后留下数人看守装备,便在村长派出的向导带领下闯入无尽的热带丛林中。

一股不安的氛围迅速在新移民中弥漫,据说荷兰人打过来的消息愈传愈烈,村长吴阿贵怎么安抚也没有用,村里有些女人已经吓哭了。

根据长官的指示,村长吴阿贵迅速召集村里的37名民兵,组织各家各户准备赶着牛羊疏散,主要是将老人、妇女孩童送往后方村屯。

吴阿贵是村里唯一的退役老兵兼任三道梁村民兵排长,遇到大事多少还能镇定些,其他新移民就不行了,各家小孩哭大人叫乱糟糟的,仿佛天塌下来一般,说话必须得扯着嗓子喊,一圈通知下来把人累的不行。

到了下午约莫一点半左右,二名浑身沾染着血迹的士兵自丛林中出来。

一名士兵二话不说跨上马便狂奔而去,前往这里传递紧急军情去了,另一名士兵则带来了宛如晴天霹雳般的坏消息……荷兰人真的杀过来了,距离村子已经很近了。

村里必须立刻组织妇女儿童后撤,轻便财物随身携带,粮食等大宗物资就地焚毁,以免资敌。

三道梁村是个新建移民村,现有的粮食大多是用移民贷款买的,对于视粮食为生命的普通农民来说,让他们将粮食焚毁千难万难,说破大天都没有用,宁愿背在身上也要带走。

这一片乱糟糟的喊叫声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仅仅数十分钟后

大队的荷兰士兵自丛林中冒了出来,这些头戴普鲁士硬盔帽,身着胭脂红军装,深蓝色军裤的士兵们在绿色丛林中非常显眼,迅速的越过数百米的新开垦田地冲向村庄。

此时疏散的新移民刚刚离开村口,走在前方的移民赶着牛羊,跟在拖拉机的后面向着二道梁村的方向而去,后面的人背着大袋的粮食还没有离开村子,眼见大股荷兰人杀过来顿时惊慌失措,大呼小叫的乱成了一团。

眼见着满脸狰狞的鬼佬端着闪烁雪亮刺刀的步枪冲上来,很多人吓得丢掉手上的粮食袋,炸窝一样的四处乱跑,当真比村长说什么都管用。

“瞄准前方目标,开火……”

荷兰指挥官一声令下,士兵们手中的法式格拉斯1874式步枪“噼里啪啦”的响成一片,大片的青黑色硝烟散开之后,很多前方的逃难人群枪响人倒,鲜血染红了不宽的村舍道路。

如狼似虎的士兵没有停止屠戮,更不知道怜悯为何物?

几轮排枪过后,出村的道路上已经横七竖八躺倒一片或死或伤的群众,至少有四五十人之众。

其中有些坐在拖拉机上的妇女老人也被子弹击中摔了下来,惨叫声夹杂着呼救声乱成一片,道路上的几头猪仔耕牛受惊之后乱窜,挡住了拖拉机的前行道路。

“快,敌人冲上来了,咱们赶紧闯过去。”

“班长,可……道路被堵住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现在不是心慈手软的时候,留在这里全都是死,先闯过去再说,荷兰人下手黑的很,能逃出一个是一个。”

“知道了。”

运输班长一声令下,装载着粮食和妇女老人的六辆拖拉机撞开前方阻挡的人畜夺路而逃,一同撤退的两名骑兵早已经跑的没影了。

他们肯定是先撤到二道梁村,通知那里的村民敌情紧急,不要再犯这种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的低级错误,最后白白的把命送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