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1121章德意志现状

澳洲风云1876 第1121章德意志现状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1121章德意志现状

澳洲风云1876

晚风轻拂,正值黄昏时分。

李福寿漫步在城堡花园中,身边的妮可皇贵妃姿态雍容,略微后退半步紧跟在他的身边,享受着夏初傍晚凉爽的晚风。

隐隐的,远方传来若有若无的苏格兰风笛声,在这日暮黄昏的时候,显得分外凄凉委婉,如泣如述的传递着哀伤心情。

李福寿在一丛月桂花面前站住了脚步,神色复杂的侧耳聆听,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么。

妮可静悄悄的站在身侧,随侍皇架30多年,她能够敏感的察觉到圣上的喜怒哀乐,不会在这时候打扰李福寿的思绪。

良久之后

李福寿神情寂寥的轻轻一叹,说道;“规模空前的世界战争虽然已结束,但是这场战争掀起的余波依然久久没有平静,而留在战争各国心中的创伤,恐怕要数十上百年才能够抚平,前事之师,殷鉴不远啊!”

“陛下,报纸上说我们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呢!”

“是那些欧洲媒体的报道吧,姑且听之,姑且信之,谁也不能否认帝国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但也不用过分夸张。在战争中承担最大压力的毕竟是法兰西人,他们赌上了国运,赌上了整整一代年轻人。”

“听说,法兰西国损失非常大。”妮可好奇的问道。

她原本就是风采绝伦的法兰西玫瑰,美的惊世骇俗,深居宫廷许多年,年岁渐长之后,却多增添了一份出尘的尊贵气质。

李福寿高大挺拔的身形负手立在晚风中,听到妮可的疑问,略微半转过身来,低下头看着她湛蓝色疑惑目光,宛若一泓碧潭,忍不住一丝爱怜的笑意挂上嘴角,耐着性子解释说道;

“爱妃,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就在法国东北部,范围覆盖十多个省,一直抵达巴黎近郊10公里处,波及的面非常广。

数百万大军在这片土地上舍生忘死的搏杀,城镇,农庄,工厂,屋舍和一切你能看到的东西,全部毁于战火,瓦砾无存。

相比较战前

法兰西的工业只剩下35%,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战时法国有326万公顷农地撂荒或毁于战火,658.6万农村劳动力应征入伍,大量农用车辆和约530万头农村役畜被征用,农村生产经营条件极端恶劣,农牧业生产也一落千丈。

以法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生产为例,由战前的8690万公担,下降至17年的3660万公担,约是战前的4成水平。

作为欧洲传统的农牧业产品出口大国,法国如今在执行配给制之余,还被迫从北美弗吉尼亚共和国,南方联邦共和国和德克萨斯共和国大量进口谷物,以维持国内基本需求。

战争中

原来依赖高利贷牟取暴利的高利贷者血本无归,近500万人的法国食利阶层失去了一切,现在还打着扯皮官司呢!

为了支持战争

法国进口额由战前的一年64亿法郎,暴增到263亿法郎,出口额由48亿法郎下降至31亿法郎。为应付巨额贸易入超,被迫举债。

到战争结束时,法国仅欠帝围债务就达到59.91亿金洋,另欠英国11.3亿金洋,背上了沉重债务。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法兰西人原来债主,现在却变成欠了大笔钱的债务人,日子可不好过呀!”

做为一个深宫中养尊处优的皇贵妃,妮可对数字没有什么概念,也不知道欠下59.91亿金洋是何等巨大的财富?

但圣上深入浅出的解释,她还是听懂了,眼睛眨巴眨巴作恍然大悟状,略带欣喜的回答道;“我知道了,陛下,法兰西穷了呗!”

“对,穷了,呵呵呵……”李福寿真被逗笑了,开心的笑了起来。

妮可轻轻扶着他一侧的胳膊,低声细气的说道;“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英吉利也穷了呗,就像刚刚风笛演奏出来的忧伤情绪,家里的钱都花光了。”

“嗯,爱妃言之有理,大概齐就是这么个意思,但是还蕴含着一份对亲人的怀念。”李福寿又细细解释了一下;

“在英吉利国,贵族子弟是军队中军官的主要来源,他们在战争中身先士卒,不惧牺牲,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整个英吉利国700多个贵族家庭中,超过8成以上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整个伦敦上层贵族群规模缩小了三分之一,很多人再也回不来了。”

“啊……这么多人啊!”

“是的,子弟从军是英吉利贵族的传统,广泛分布在陆海两军中担任军官要职,还有新兴的空军,这都是贵族子弟扎堆的地方,在战争中损失极大。”

“愿上帝保佑,愿逝者安息!”听了这些,妮可情绪也变得低沉起来,在胸口虚空画了个十字。

李福寿深邃的目光看向远方,那是欧洲德国的方向,也是此次世界战争的策源地之一。

战后,大洋帝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部分军队,受命执行占领德意志帝国的任务,占领区主要位于比利时接壤的西北部德国。

法国则占领德国东南部,包括以鲁尔重工业中心和矿区为主一半德国国土。

英国远征军则占领以柏林为首的行政中心及其周边地区,占领面积最小,但全都是精华。

此时此刻

以对外政情局,安全局为首的秘密行动人员,已经广泛渗透进入德国,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获取德国尖端科学人才及其家眷,先进科研成果,数学、物理、化学,光学,冶金,成套设备设计制造等领域高水平科学家,学者和其他高端人才。

“以先进科技为先导,以人为本,全家打包带走”是此次行动的宗旨,所以被命名为“大槐树”行动。

外国人对“大槐树”一头雾水,但每一名华夏后裔都知道;

曾经聚集在大槐树下的华夏先民,是移民从北方向南方迁徙的发端,将华夏文明的星星之火播撒到整个神州。

德国最珍贵的财富就是科技人才,在当前战败的情况下,整个国家被敌对**队占领,所有军队就地解散。

这些满身伤痛的德**人背着小包袱,脚步沉重的蹒跚回乡,曾经出生入死战斗数年所能得到的只有耻辱和摒弃,回到家就面临着失业和饥饿,还有亲人无助的眼光。

这份沉重,这份失落,这份无助与心灰意冷,何止一个“惨”字了得?

德国马克币值狂贬,即便曾经富裕的容克军事贵族家庭,也没有足够的钱财购买面包,不得不变卖古董财宝,房屋田地,只是为了在这个乱世里活下去。

大洋帝国八大银行联手进入德意志帝国,他们与遍及德国城乡的当地旧货行联手,以原先1/5甚至1/10的低价大肆收购曾经昂贵的古董家私,城堡别墅,田产商铺,城市屋宅,大举进军银行业。

这其中

就有大洋帝国皇室基金,家族基金和发展基金等世界级机构的手笔,从金融领域掠夺财富,挤占德国金融市场,就像曾经在美利坚所做的那样。

对大洋帝国而言

德国的工厂,学校,机器设备和煤矿钢铁资源一钱不值,与其花费昂贵的代价万里迢迢将这些东西运送回国,莫如搜罗高科技人才,教育家和学者,以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为首的一大批着名学者,纷纷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大洋帝国的豪华邮轮。

迄今为止

法国人还满足于占领德国重工业区,派出大量的人手拆卸德国人工厂设备,英法两国为德国每年无偿提供的数千万吨煤炭配额争的不可开交,大洋帝国压根儿也不要。

为啥?

这是因为大洋帝国每年出产的优质煤炭就高达5亿多吨,位居世界第一,并且创造了数百万个工作机会,为重工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提供充沛动力。

德国的这点儿资源,在大财主面前那就是个渣,压根儿都不屑得要。

大洋帝国将柏林帝国大学一半多的教职员及其家眷打包带走,还有其他德国世界着名大学的教授学者,都可以免费获得前往大洋帝国的邮轮船票,一应食宿全包,并且可以得到一份高薪稳定工作。

承诺就是那么简单,但吸引力无与伦比。

如今在大洋帝国,由帝国和皇室分别投资的20多座高等学府正在拔地而起,基本上50万人口的二级大城市,都会拥有一座以上的高等院校,需要大量高素质教育学者。

不仅仅是在德国,在奥地利,在巴黎,在米兰,在伦敦,都有数量不同的高级知识分子前往大洋帝国,谋求一份稳定而高薪的教育科研工作。

这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给予了大洋帝国与欧洲方向交流的宝贵机会。

数十万帝**人选择留在欧洲发展,与当地年轻而漂亮的女士共结连理,尤其以法国为主,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民间力量。

而在德国,高薪的帝国官兵同样是德国姑娘的最爱,由于德国马克的急剧贬值,一名三级军士的收入,就可以轻松负担起在柏林拥有联排别墅居所,中产阶级以上的富裕生活。

因为这些帝国官兵拿的是大洋帝**饷,发的是币值坚挺的金洋,原本战前一块金洋可以兑换10马克,一块银洋兑换一马克。

可是由于战后德国政府大量印钞,导致马克急剧贬值,如今1金洋可以兑换670马克,1银洋兑换69马克。

这还仅仅是当前的汇兑比价,在柏林和慕尼黑的外汇黑市,马克的汇率就像雪崩一样狂泻,金洋、英镑这样的硬通货当真一钱难求。

实际上,帝国驻军士兵压根也不要掏出钱来,就有大堆的德国姑娘愿意跟着走。

作为战胜国的法国食品奇缺,不得不实行严格的配体制,只能保证人不饿死,想要吃饱吃好那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

再看作为战败国的德国是什么情况?

根据政府保守数据,战争造成超过360万德国青壮年男性丧命,以及两倍于此的伤残,而这仅仅是不完全统计。

真实的情况永远掩盖在浩瀚的历史中,战胜的协约国不在意,德国人也永远不愿意揭开这块血淋淋的伤疤,回首黑暗历史。

如今在德国境内

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数量惊人的妇女,承担起战后清理废墟恢复生产的重任,用辛苦的劳动换取一小份面包,艰难度日。

战争的破坏力巨大,而德意志的最黑暗时刻还没有来临,他们需要承担世界大战中,对其他国家造成的巨大伤害赔偿责任。

已经争论了半年之久的巴黎和会,大致已经谈出了一些框架,最后还需要协约国首脑碰面,以确定最后的章程。

帝国皇帝李福寿提出的《十四点和平方桉》中,以德意志为首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民族自决建国为核心,已经得到了参与和会各国的原则同意。

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因此迅速分裂,仅欧洲就出现了二十几个小国家,而北非和西亚则被几大国分割占领,成为属于各自范畴的殖民地。

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基于帝国皇帝李福寿的方桉,而为什么亚非地区无法产生民族国家呢?

归根到底

还是当今世界以英、法、洋、意为首的世界格局制定者,并不认为亚非地区人民有资格与欧洲人和华裔并列,享受民族自决的权利。

在潜意识中,这些地区的土着民族天生低人一等,没有能力管理国家,需要白人殖民者帮助……难听话不用再说下去了,大概齐就是这么个意思。

李福寿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参加巴黎和会,在与英法两国首脑的会谈中,确定相互间的利益范围,确立战后格局。

有资格与他对话的也只有英法两国首脑,意、美、日、民国打酱油,而德、俄、奥地利、匈牙利等战败国通通被排除在外,连最基本的列会资格都没有。

对于巴黎和会首脑会晤达成的决定,这些战败国只有接受一条道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现实政治就是这么残酷。

此次欧洲之行,李福寿还将对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挪威等国进行国事访问,深入与欧洲王室交流,不排除为皇孙们达成几项政治联姻,相关的准备工作早已在进行中。

这是大洋帝国皇室密切与欧洲王室关系的一环,通过此次访问,将会大大推进相互间关系,所谓天下王室是一家,这是个大趋势。

在访问荷兰时,李福寿有意见一见流亡中的德国威廉二世,听听他的想法……

target_blan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