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1099章国策

澳洲风云1876 第1099章国策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1099章国策

结束了临湖水榭廷议,李福寿回到后宫洗漱一番,在落日余晖中,神清气爽的顺着湖边漫步,脑海中考虑的当今世界局势。

如今世界大战进入尾声

协约国取得最终胜利的大局不可改变,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彻底分崩离析的大局已定。

如同原来历史时期一样,欧洲和西亚北非版图将出现天翻地覆变化,仅仅奥斯曼帝国就分裂出40余个国家,遍及欧亚非大陆。

奥匈帝国则分裂成捷克,匈牙利,奥地利、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共计10个国家,每个国家的地盘都不大,呈现了碎片化。

欧洲除了英,法,德,意,俄五大国之外,其他的都无足轻重,战后新的世界格局演变,将进入拉帮结派阶段。

由于俄国工人党上台,从而引发了波及范围极广的激烈内战,必将会牵动欧洲局势发生新变化,需要仔细观察后方能定论。

虽然帝国百万远征军汇集欧洲,但李福寿最关心的还是北美局势,这一点始终不变。

欧洲是世界舞台的最核心,在这里的表演有助于增强大洋帝国世界地位,提升在欧洲的影响力,提升世界事务的话语权,奠定全球性强国的基础,属于锦上添花的光彩。

而北美局势,则关系到大洋帝国未来50~100年的真正对手,关系到帝国核心战略利益和未来发展空间,重要性无与伦比。

羊毛战争后

帝国资本和影响力大举进入南美洲,早已经超越了米国主导了南美洲事务,并且将南美洲各国纳入自己的市场范围内,在欧洲人无暇他顾的时候,实现了经济和军事的双扩张。

而西太平洋地区和南亚以及大洋洲,则是帝国经济扩张的基本盘,这里拥有海量的人口和市场,仅神州故国和东南亚地区,就能让帝国的工厂吃到饱。

世界大战让帝国商品畅通无阻地进入欧洲市场,极大的提升了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扩大了澳洲产品的美誉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市场基础。

但这种好事在战后将戛然而止,各种有形无形的贸易壁垒,将会对帝国输欧产品产生严重影响。

所以,在欧洲取得一个稳定立足点,是大洋帝国战后的基本诉求。

现阶段,李福寿将这一立足点确立在克里米亚,战后该地区即将展开大规模建设,当地数十万人口也趁着战时混乱被强制迁出,部分华裔劳工已经抵达克里米亚,一切按部就班的施行。

下一步,就是合理合法的将这块地盘拿到手里。

从今往后

大洋帝国的海量商品将从克里米亚中转,输往包括俄国在内的黑海沿岸各国以及东部和中部欧洲,只要在该地区驻扎重兵威慑各国,想必不会有人闹幺蛾子。

搞贸易保护,那得有实力才行。

若有那么一两个不开眼的欧洲小国跳出来蹦跶,正好杀鸡儆猴,揍他没商量。

可以说

克里米亚就是大洋帝国放在欧洲的大喇叭,传递影响力和帝国威严,并且在东欧和中欧倾销产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立足点。

否则,隔着漫长的距离,大洋帝国传递到欧洲的声音会变得很小很小,影响力也不在一个层面上。

李福寿考虑到在战后,大洋帝国和大不列颠帝国将会形成全球性的事实竞争关系,国际金融领域英镑和金洋的竞争,军事领域海上力量的竞争,政治、经济领域朋友圈的竞争,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这个磨合的过程想必不会愉快,想要恢复战前亲密的关系基本不可能。

那么,大洋帝国对欧关系将建立在德国重建基础上,形成对德和对法两个外交基点,并且拉拢意大利人,孤立英国佬。

大洋帝国如今经济和军事力量位居世界顶尖,已经有实力和英国人掰掰手腕子,拉拢一些欧洲友好国家不在话下。

只是多与少的问题,而不是有无的问题。

英国人在欧洲的影响力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也不是人见人爱的主儿,若不是德国这个枪头挡在前面,法国人首先就要和英国闹掰了。

世界大战爆发至今4年了,法裔公民流入帝国约330余万人,其中逃避战火侵害的妇女占了7成以上,其他都是老人和孩子,成年男性占比不到半成。

如此多的法国女人流入帝国,在这里建立了新的家庭,从而成为洋法之间联系紧密的关系纽带,是两国建立亲密友好关系的基础。

法裔白人也超越德裔白人,成为帝国范围内第一大少数民族,被称之为法兰西族。

李福寿对当前大洋帝国的人口结构相当满意,在总计1.08亿人口中,唐族占据了91.1%的绝对比例,白人占据了8.82%,约九百三十多万人口,东印度群岛土著人口不足七十万,散布在太平洋群岛,吕宋群岛及苏门答腊岛等地,成为多民族结构的有益补充。

索马里州,莫桑比克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州先后成为非洲第二,第三和第四个没有黑人的地区,实现了人口全面华夏化。

第一个则是北非的摩洛哥,那里的人口全都是白人。

大洋帝国在索马里和莫桑比克地区先后实行了工业化,马达加斯加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岛华裔人口也达到了七十余万。

该岛经济以农业和种植业为主,在世界大战强烈的需求牵引下,农业和种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大大小小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农场,建立起了系列农产品加工厂和榨油厂,发展前景不错。

位于南美洲最南端的海峡省纳入帝国范围之后,华裔移民人口也达到了23万余人,以运输业,船舶修造业和农牧业经济为主,建立了少量加工业。

发展最差的要数从米国手中买来的阿拉斯加州,这里位于北极圈边缘,气候极为寒冷,一年中有9个月以上的时间在0度以下,最寒冷的时候甚至达到摄氏零下57度,不愧是极寒之地。

很多抵达这里的移民,因为受不了极寒气候,陆续转往北美总督府各州,如今的常住人口也只有3.37万人。

帝国殖民地部已经放弃了在阿拉斯加州的拓殖开发,这个鬼地方实在太冷了,开发成本巨高。

世界大战后

各国间的竞争从军事转向经济和政治影响方面,巩固自己传统的市场范围,参与欧洲市场竞争将成为大趋势。

在这一恢宏的历史进程中,李福寿不希望看到米国佬的身影,来自前世今生的经验告诉他;

无论在任何时候,米国佬都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所以,不断打压遏制和分裂米国,就成为大洋帝国坚持不懈的国策,并且一如始终。

以如今米国的实力,人口约近4000万左右,略微差一点也差不了多少,经济实力只有最强盛时期的三分之一,在遭受连年战乱的情况下,来自欧洲的移民也极大减少。

很多欧洲移民极度反感战争,选择前往加利福尼亚共和国,南方联邦共和国和弗吉利亚共和国,以及刚刚成立不久的佛罗里达共和国,也有少部分抵达北美总督府领地。

米国如今被搞得四分五裂,但在李福寿的心中还是不放心。

看看如今美利坚的版图,依然存在着以五大湖地区为首的世界级重化工产业集群,纽约,费城,底特律等世界级一线大城市,实力不可小觑。

从今年米国大选的情况来看,强硬的象党总统候选人威廉-塔夫脱在已经揭晓的各选区都赢得大胜,将强势入主费城白宫。

塔夫脱是罗斯福总统时期的陆军部长,在原来的历史时空,塔夫脱就是继任总统,可是由于羊毛战争的严重影响,塔夫脱在竞选中输给了驴党对手。

如今,历史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重回原来的轨迹,威廉-塔夫脱将带着万民期望走上白宫大统领的宝座。

但现在的米国,已经不是10年前的米国,山河破碎,战乱不断,大量工厂陷于破产倒闭,食品等物资严重紧张,社会矛盾尖锐,而且还有域外势力不停的在拱火,助长分离主义势头。

这样一个烂摊子,谁接了都头疼。

李福寿绝不会给威廉-塔夫脱顺利整合美利坚的机会,在美日战争激烈进行的同时,他已经在筹划下一个出手的机会。

从目前的北美战争进程来看

扶桑国很难在北美中部争夺战争中,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

美军精心打造的坦克装甲部队,对日军主力造成连番重创,而日军训练有素的军队,对上米国民兵是碾压性的优势,双方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

哪里美军被打垮了,坦克装甲部队就去哪里救火,击败乘胜追击的日军,挽回岌岌可危的局势。

广阔的美国中部大平原就是装甲坦克部队任意驰骋的战场,一日之间,装甲部队能够机动120公里,变身救火队员。日军对美军坦克部队无解,而美军对日军攻击无解。

没有坚固的堡垒防御,美军部队遭遇日军一触即溃,压根儿也不是对手。

而日方的攻击势头在连番遇挫之后,显得没有那么锐利了。

这让李福寿大失所望,真是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啊!

实在不行,还得拾掇拾掇自己亲自上阵,一战定乾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