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1051章定海级航母

澳洲风云1876 第1051章定海级航母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1051章定海级航母

红河谷大都市

距离上次南部州视察及堪培拉一行又有三个月时间了,内务部方面相应的新帝都营建工程已经启动,多个重大项目都在物资筹备和前期准备工作中,即将陆续展开建设。

李福寿准备将大明宫捐给皇室慈善总会,这是一个非营利性慈善组织,皇室捐建的中小学校,仁济医院,仁慈医院,各大高等院校皆由该会管理,总会名誉会长由皇后挂名,众皇子身兼名誉董事局主席职位,形成各自的传统领域。

大明宫博物馆的名誉主席职位,李福寿准备交给十皇子李思熙这一房,李思熙分封为宿雾公爵,今年已25岁了,膝下已有两子三女。

老三,老七和老十都是皇后顾氏所出,也是皇位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顺位继承人,李福寿自然比其他皇子更为疼爱一些,今后这个名誉主席的职位可以代代相传,每年分到一笔不菲的收入。

在红河谷大都市这寸土寸金之地,哪怕大明宫博物馆拿出一个单独的小院落出租,无论是举办上流宴会也好,举办交流活动也好,沾着皇室的尊贵逼格,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放在皇室慈善总会名下的产业,任何人都无权出售,皇氏家族子弟可以每年收取一份稳定且丰厚的收入,相关学校和医院自然有专业人士管理,完全不需要费心。

皇室这些年建设了很多宫殿,李福寿在红河谷还是喜欢居住在梦幻城堡,在这里居高望远,俯瞰整个繁华的大都市,心情特别舒畅。

闲暇时到郊外旳李家镇行宫度假消遣,有时候也会去青龙湖宫或者松江行宫,这个大明宫实在太大了,殿阁众多,显得格外清冷。

独乐乐莫如众乐乐

将大明宫捐出去用作皇家博物馆,将皇室珍藏的古典文物拿出来与普罗大众共赏,让人们亲身体验皇家园林的风韵,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收取一些门票,以保证皇家博物馆工作人员经费和文物古迹的保管修缮费用,维持这一慈善性机构的运行,控制参观人流,原本就是题中之义。

“圣上,海军部大臣张道儒上将求见。”

“宣。”

“遵旨。”

没过一会儿

东极殿门口传来脚步声,一身戎装的张道儒上将跟随着秘书进来,神情恭敬的躬身施礼,道;“微臣拜见圣上,恭请圣安。”

“免礼,赐座,上茶。”

“微臣谢座。”

一番礼仪过后,张道儒上将拿出一份奏张呈上,由秘书接过来呈到御案前。

李福寿拿起来看了一下,见是一份关于海军全球基地建设及新舰队发展计划,厚厚的一小本儿,翻了几页,便没有兴趣继续细看了。

于是随手合了起来,说道;“这份奏章有空的时候慢慢看,既然是海军部呈上的计划,那么就说说吧,捡紧要的说。”

张道儒上将欠了下身,他对海军部规划用十二年时间完善全球基地建设方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尤其是这一次交易来的22座群岛,很多地理位置都相当重要。完善了皇家海军在大西洋,印度洋海军基地布局,补齐了全球基地网的短板。

所需要的就是持续不断的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建立起足拥有充足后勤设施的海军基地网,给皇家海军全球军事行动,维护帝国利益提供可靠保障。

这笔额外的支出,是支撑帝国全球雄心的必须代价,维护并实现帝国的全球雄心也只有皇家海军,这一点毋庸置疑。

如今财政充裕,正是大建设的好时机。

一些老旧的海军基地码头仓库需要改扩建,增设储油设施和飞机场,升级舰船维修设施,以适应大舰巨炮时代迅猛增长的舰艇吨位,需建造一批5万吨级船坞。

增设一些新的海军基地,重点在大西洋和印度洋地区,海军部计划将印度洋舰队总部从波罗洲迁移到苏门达腊岛最西北端的班达亚齐港。

这里位于印度洋东侧,是马六甲海峡的西北入口处,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形成一个互相呼应的基地群,将整个马六甲海峡遮蔽起来。

从这里出发,可以很轻易的深入广阔印度洋,抵达南亚和西亚任何一个国家,并对其实施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力。

班达亚齐港口,是此次海军基地群建设的重点之一。

另一個重点就是位于大西洋的几座基地群,包括刚刚到手不久的亚速尔群岛,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圣赫勒拿岛,将会增加建设足以停靠5~6万吨海军船舶的深水码头,仓库,煤炭和油料供给站,弹药储存仓库,大型舰艇维修设施和配件库,海军站和发电设施等等。

建成之后

上述海军基地,将与北美沿岸的诺福克,汉普顿,巴拿马,关塔那摩等重要海军基地形成跨越大西洋的珍珠链基地群,一直延伸到几内亚,有力支撑皇家海军在大西洋,欧洲及西北非洲的军事行动,将帝国的影响力深深的锲入其中。

为何要发展5~6万吨海军码头的深水泊位?

大舰巨炮时代

伴随着船舶动力技术和大口径火炮的推陈出新,当今世界海军先进主战舰艇的吨位越造越大,一线主力舰普遍已进入3~4万吨级别。

以英国,大洋帝国,法国和德国为首的海军先进国家,一线主力战列舰火炮口径普遍达到381毫米,德国343毫米,一座双联装炮塔动辄1500~1600吨,这就导致战舰越造排水量越大,装甲越厚。

英国于14年建造的“声望”级战列巡洋舰装备了381毫米主炮,15年开始建造的“皇家橡树”级战列舰,同样也装备了381毫米主炮。

计划建造中的“胡德”级战巡,甚至准备采用新一代406毫米主炮,只是该计划有些玄乎,新装备不一定能赶得上英国船厂的建造进度。

展望未来

今后一二十年,新一代主力舰艇排水量达到5至6万吨规模,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与此同时

舰艇船舶动力技术在20世纪初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着高达3~4万吨的主力战列舰在海面上狂飙,能够达到每小时25~26节的平均航速。

如此高的速度,已经超越了19世纪末老式巡洋舰的平均水准,例如大洋帝国“勇敢”级巡洋舰和“花月”级巡洋舰,最高航速也就是这样的水平。

以巡洋舰区区4000~6500吨的排水量,相对贫弱的火力和装甲,航速竟然不能够甩开数万吨的战列舰,海战中一旦遇到敌方主力舰艇,几乎没有生存的机会。

所以,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迫使一大批旧舰艇淘汰。

大洋帝国皇家海军新发展的巡洋舰,航速普遍在32节以上,驱逐舰航速在35节以上,为了安放庞大的船舶动力设备和保持较高的续航能力,相应的船体也放大了。

以新型的“山”级巡洋舰为例,标准排水量就达到10510吨,最高航速33节,拥有6800海里的续航里程,具备跨洋作战能力。

说到皇家海军发展的新舰艇,就不得不提到海军部正在重点发展的航空母舰,这是一款排水量4.1万吨的直通甲板航空母舰,侧舷长船楼,造型很类似于后世的两栖攻击舰。

皇帝李福寿对这款新型航空母舰很感兴趣,亲自参与了不少自己的意见,所以大洋帝国的这一款航空母舰造型很漂亮,非常具有视觉美感。

该舰标准排水量4.107万吨,舰体基于“伊丽莎白公主”级战列舰打造,相应的舷侧装甲带设置,多隔舱设置一般无二,动力配置略有增强,可以达到每小时30节的最高航速。

这一级航空母舰可以看做是用战列舰的壳子加上新动力装置整合而成,取消了笨重的主舰炮塔,只是在两舷侧各设置了三座外凸炮台,加上舰艏和舰艉各一座炮台,共计装备了八座炮台。

每座炮台上设置一座单管155毫米速射火炮,一左一右各一座双联装40毫米快炮,总计8门152毫米火炮,32门40毫米火炮。

在当今唯火力至上的时代,这么大的船配这么点儿的火力,可谓贫弱至极。

两年之前,海军部提交的13种航空母舰方案,经过多轮技术专家评审后剩下5种,最后提交到御前会议决策。

李福寿一眼就看中了平直甲板方案,但是这个平直甲板方案,是在战列舰的舰面加高一层,最上面是完全平直甲板,没有任何附带设施,简陋的没眼看。

在平直甲板下的第2层,是完全架空设计,且在两舷侧装备了大口径主炮,骨子里面依然没有放弃装备大口径火炮。

李福寿对此的评价;“虽然有新意,但是样样通,样样稀松。”

他指出;

既然是新时代的航空母舰,那么就应该专精一项,整个舰艇应该为保障舰载飞机能够充分的发挥战斗力服务,而不是幻想着与敌人火炮海战,完全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应该由舰载战斗机,轰炸机以及侦察机体现出来,适用于大面积海域搜索,控制己方舰队上方空域,对潜作战,封锁,控制整片海域,打击并摧毁敌中小型舰船,商船。

基于此目的

航空母舰不需要装备大口径主舰炮,在平日执行任务和作战时都应该编队航行,由驱逐舰和巡洋舰前出侦查保护,战列舰随行。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舰艇去做,这才是正解。

为了让皇家海军少走弯路,李福寿只能开了金手指,为航空母舰的发展确定了清晰道路。

反正在他的记忆里,米国航空母舰好像从来没有单独行动过。

帝国最先发展的航空母舰共计一型两艘,首艘“定海”号已经建造完毕,下水舾装,次舰“定波”号预计年底下水,明年3月份入役。

大洋帝国皇家海军发展的“定海”级航空母舰,在今后被世界海军广泛公认为现代航空母舰鼻祖,引导了今后一百多年航母发展史。

其确立的作战规范,例如航母编队行动,航母的存在就是为飞机提供完善后勤保障,充分发挥舰载机的战斗力等等,都成为后世航母奉行不悖的金科玉律,堪称经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