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963章1910年十大城市。

澳洲风云1876 第963章1910年十大城市。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963章1910年十大城市。

澳洲《世界日报》报道;

新内阁面临统合世界最大城市红河谷的艰巨挑战,这不但是人口资源,工业,金融和教育产业重新配置的问题,也是重新整合后发挥1 1大于2的现实问题,这座崛起于澳洲的世界级大都市,成为考核新内阁执政能力的新课题……

英国《泰晤士报》对此报道;

大洋王国拟议中的城市重组,试图创造一个比伦敦更加庞大的大都会区,不得不承认,他们很有可能完成这一艰巨目标,给世界带来大惊喜。

德国《法兰克福邮报》报道;

红河谷正在雄心勃勃的试图成为领导世界的最大城市,以一种伦敦不愿意看见的捷径完成超越,城市重组后,将诞生一个超过500万人口的巨大都市群,将伦敦,纽约和巴黎甩在身后,而这必将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记录。

米国《纽约时报》报道;

密歇根湖边伤痕累累的芝加哥蹒跚着想要重新站起来,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却用一种新的方式完成超越,世界级城市红河谷将吸收周边的4座城市,创造出世界第一个人口超过500万的超级大都市,再次吸引人们的眼球。

国内外新闻媒体的交口赞誉,让世界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红河谷大都市区,却忽视了另外一个耀眼的经济明星~松江市。

经历30余年发展,松江市轻重工业和金融业高速增长,已经超越了长期排名第二的布里斯班,从1899年97.2万人口一路迅猛增长到1910年186万人口,位居帝国第二大城市。

在世界范围内

松江市将扶桑大阪挤出了世界十大城市的排名,位列第10位,距离第9位的维也纳189万人口,相差仅仅3万余人。

作为帝国内门类最齐全的工业城市,松江市轻重工业齐头并进发展,19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7亿金洋,诞生了一大批世界级企业,不愧为帝国工业城市排头兵。。

该市轻工业的支柱是毛纺产业,在帝国范围内仅次于朱雀市位居第二,建有面向欧洲出口的毛纺产业基地,大大小小二百二十多家毛纺企业,相关从业人员超过36万人。

松江市重工业的支柱是汽车产业,机械产业和设备制造业,起步早,发展规模大,技术先进,产业集群程度高,涉及面广,都是松江重工业发展的标签,是世界顶尖的先进工业城市。

该市工业的龙头企业是澳洲通用机械公司,大众汽车公司,皇冠汽车公司,澳洲重工,海潮动力公司,斯科特变速箱公司,固特异橡胶公司,福顺泰塑胶公司,凤凰自行车厂,国民自行车厂等数十余家大企业,形成汽车,拖拉机,橡胶制品及自行车优势产业集群,产品远销海内外,在各自领域都是世界排名前列的佼佼者。

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松江企业形成了世界领先的机械生产能力,产生很强聚集效应,辐射和带动了周边城市新兴机械行业发展,成果喜人。

多年以来

依托松江工业优势,紧邻的姑苏市发展出以星辉汽车厂,拜纳姆工业公司,太平洋变速器公司为首的机械产业,成为一座具有很强实力的新兴工业城市。

杭州发展出广昌塑胶公司,大昌自行车厂,精工纺织机械厂,宁波市发展出富民农机厂,宁波纺织机械厂,福顺祥水泥公司。

福州市发展出福田汽车厂,福州塑胶公司,福广昌机械公司等一系到中大型企业,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世界范围内都堪称先进的机械产业圈,工业门类配套齐全,产业聚集效应十分明显。

松江市带动了周边城市升级换代,形成了以松江市为核心的“松江城市群”,实力完全可以与世界著名的德国鲁尔区相提并论,并且拥有独到的竞争优势。

松江除了汽车,橡胶和机械行业的优势之外,还拥有年产七百五十万吨钢铁,年产二千万吨炼焦煤,年产60万载重吨船舶的重工业生产能力,不愧为帝国工业长子,实力极为突出。

在昆士兰皇家直属领地中,位于最南方的北仑市华丽晋升为帝国第四大城市,仅次于人口147万的布里斯班,1910年最新统计的人口规模为138.97万人。

自从澳洲南北统一之后,北仑是这个原本对峙的前线地区,摇身一变成为澳洲肚脐眼,沟通南北经济区的重镇,经济活力被充分的激发出来,经济发展一路顺风顺水,高歌猛进。

历经九年悉尼海湾大桥的建设,在新世纪来临之前终于峻工,为北仑和悉尼这两座澳州本土中部双子城搭建起交通大动脉,增强了两地间人员流动和经济往来,互为臂助,其优势正日益显现出来。

原本的缺陷变成了优点,得益于沟通澳洲本土南北方的优越地理位置,北仑市的发展比布里斯班更加强劲,辐射并带动了周边威斯康辛,汕头,五羊市,茂名,爱丁堡市,北海,新罗西斯克等城市发展,形成了以“北仑~悉尼”为龙头的城市产业带。

北仑市是皇家海军最重要的舰艇建造基地,拥有帝国范围内实力最强的数家大型造船企业,其建造的“索马里”级战列舰,“昆士兰”级战列舰是皇家海军的实力中坚,“花月”级通用巡洋舰,“勇敢”级快速巡洋舰,3.5万吨自由轮,2万吨级矿砂船都是享誉世界的产品。

在轻重工业基础上,北仑市发展出来的电子产业让人眼前一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北仑市如今拥有数10家电子企业,其中既有生产无线电测距仪的保密企业,也有生产畅销世界电子管收音机的无线电厂,同时在电台设备,电话设备和交流电机领域拥有很强的生产能力。

在昆士兰皇家直属领地中,已经形成了从北到南的三大经济圈,北方是“红河谷~布里斯班”经济圈,中部是“松江经济圈”,南部是“北仑~悉尼经济圈”,共同构成了大洋帝国核心工业城市带。

而这些光芒闪耀的工业城市大多位于皇家直属领地,每年产生的巨额税收和难以计数的租赁收入,源源不断进入皇家内务府,令皇室财政无比充裕。

所以有能力开启西洋战争,在获得吕宋群岛作为皇室直属领地后,连年大手笔的投入建设,令其面貌一新,快速的进入工业化进程。

与之相对应的帝国财政方面,随着青岛,悉尼,墨尔本,天枢,三马林达,巴厘巴板,塞穆达,西安,虎门,首尔,七曲等一系列城市的崛起,经济总盘子一扩再扩,财政收入自然也变得富裕起来。

最鲜明的例证就是1908年9月3日爆发“羊毛战争”后,大规模的战争动员和远征军费开支高达十几亿金洋,帝国财政和皇家财政分担之后,轻松的消化了这笔巨大额外开支。

而在战争胜利后,不但为帝国赢得了崇高声望,也赢得了巨大的战争红利用于开展为期五年的大规模基础建设,为拉动帝国总体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四个多月的酝酿,1911年6月6日,重组后的红河谷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区域内常住人口550余万,位列世界第一,也是帝国第一大都市。

排行第二的是松江市,总人口186万,同时位列世界第十大城市,仅次于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

排行第三的是布里斯班,总人口147万,经历了35年的大发展,该城市逐渐呈现出后劲不足的疲态,面临着众多百万人口新兴工业城市的竞争,有可能地位不保。

排行第四的是北仑市,总人口138.97万人,发展后劲十足。

排行第五的是青岛,总人口从1900年度的77.2万人发展到119.21万人,是昆士兰北部耀眼的经济明星,依托丰富煤、铁、牛肉和世界第一的磷酸盐资源,发展的脚步走得非常坚实。

排行第六的是婆罗洲所属东加里曼丹州的三马林达,常住居民人口从1900年度73.6万,迅猛增长到1910年度111.8万人,这座曾经的荷兰人区域统治中心城市,带有鲜明的西北欧特色,是帝国内发展最快的城市,没有之一。

帝国投入重金建设巴厘巴板油田已持续14年,数十万建筑工人和移民涌入,给这座婆罗洲大城市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城市规模一再扩大,新的铁路和公路编织出畅通的交通环境,到处都涌动着建设的热潮。

近20年来

三马林达城市人口1890年约42万人口,至1900年暴增约30万,达到73.6万人规模,从原本排行第14位一下子跃居第八大城市,10年之后再度跃升两位,傲然雄居帝国第六大城市。

这一切的改变,至于对巴厘巴板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帝国原油产量从600万桶至3000万桶,然后一路猛增至1.4亿桶。

石油大化工产业群已形成规模,能够生产数以百计的石油化工产品,来自底特律的数家大型化工厂设备落户三马林达,不但填补了化工领域门类的空白,而且使其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达到世界级水平。

这座城市的特产从传统的香料,蔗糖,可可转变为化工产业,新增加了石油化工设备生产能力,为这座化工城带来了新的活力。

大洋帝国第七大城市是莫桑比克的首尔,1900年人口75万,至1910年人口达到103.4万,是帝国第7座人口突破百万级的大城市,这是一座以棉纺织业为核心产业的轻工业城市,该市数十家棉纺织厂拥有36万纱锭,生产的莫桑比克棉布远销帝国本土,是首尔城的经济支柱产业。

与帝国本土的毛纺织业不同,首尔城的棉纺织业依托莫桑比克中部高原的棉花生产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链,为替代进口英国棉布做出了卓越贡献。

南部非洲发生的第2次英布战争,是首尔城发展中的一次重大机遇,羊毛战争的胜利则是首尔城发展的第2次重大机遇,将莫桑比克棉布的销售市场拓展到南北美地区,摆脱了英国人桎梏,迎来一次发展的黄金机遇。

在莫桑比克的大大小小棉花种植园里,全都在大力增加棉花种植面积,纺织厂增加纱绽,招收工人,呈现出欣欣向荣发展的势头。

10年只不过是历史的一瞬间,大洋帝国从1900年的红河谷和布里斯班两座百万级城市,发展到如今的7座百万级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展,工业化进程日益加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帝国发展的历程,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非常踏实。

排行第八的是南方大都市墨尔本,这座原本澳洲第一大城市1900年居民人口69.15万人,到了1910年增长到94.46万人,这座南方大都市重新恢复了昔日光彩,并且尤甚往日。

维多利亚州凭借着丰富的金矿资源,数千家大大小小的牧场,近年来发展的羊毛纺织业,轻松超越新南威尔士州经济总量,在澳洲本土仅次于昆士兰州,排行第二。

该州向来以富裕而闻名,如今风采不减当年。

墨尔本及其周边地区拓殖历史已超过百年,城堡庄园林立,发展基础好,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风景秀丽迷人,是贵族领地集中区域。

维多利亚州的经济支柱是采矿业和毛纺织业,港口贸易发展迅速,墨尔本毫无疑问的分享了最大的蛋糕,因而经济发展十分稳健。

排行第九的是天枢市,城市人口从65.2万人发展到87.7万,这座东香州的最大城市是清水河流域经济发展排头兵,沿清水河一字排开的七座城市和数十座城镇,是帝国重要的粮食和特色农产品产区,以天枢市为龙头,工业经济成分主要是粮食深加工及烟草业,内河船舶制造业,著名的皇家行政大学就坐落于此。

建立在本地资源优势基础上的糖厂,卷烟厂,面粉厂,食品厂,造船厂,农机厂等等,受地区需求局限性较大,除了卷烟厂之外附加值低,发展前景有限。

因此城市发展进入缓慢增长阶段,稳健确实稳健了,但可惜爆发力不足。

下一步,深入工业化并找准方向才是天枢市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国内排行第十的是七曲市,城市人口从1900年64.8万人发展到如今的88.8万人,只能说进步稳健,,但是在兄弟城市的映衬下并不耀眼。

作为莫桑比克地区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七曲市拥有丰富的铁矿、铝矿、煤矿、锡矿资源,在非洲大总管吴墨舟伯爵时期,就建立了完善的工业门类。

莫桑比克各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七曲市的钢铁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随着帝国推行基建大开发政策,该市将迎来新的重大发展契机。

莫桑比克也是基建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对钢筋水泥及各项工业产品的需求旺盛,而这一切只能依靠以七曲市为核心的周边工业城市提供,巨大的内需将推动工业大发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七曲市的大发展在第2次英布战争时期抓住了机遇,实现了第1次腾飞,帝国推行的基建大开发政策,是七曲市第2次腾飞的契机。

但是要看到受限于非洲落后而窄小的市场,七曲市工业规模的前景有限,潜力也有限,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尚不具备大规模向外输出工业产品的能力,这是七曲市发展的最大难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