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915章1909年一季度战争形势

澳洲风云1876 第915章1909年一季度战争形势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915章1909年一季度战争形势

布兰卡经过初期的剧烈社会动荡之后,很快平静下来,经济社会生活重新又恢复了运行轨道,由于第二大港口和第三大港口都被封锁,北方大量货物南下,从布兰卡港口发往欧洲,令这座港口城市很快再度繁荣之路。

布兰卡市帝国陆海两军汇聚,成为了一座不折不扣的军事重镇。该城市聚集了超过5万人的大军,街头巷尾经常看见休假的水兵和陆军官兵,搂着当地白人姑娘招摇而过。

反攻倒算致使很多白人家庭落魄下去,影响了当地社会中上层阶层一大批人,而华裔人士上位,大幅度提高了社会地位。

有钱又有权,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1909年2月7日

智利政府毅然加入了太平洋联盟,公开对阿根廷宣战,对米国宣战,并且派兵进入圣克鲁斯省接管当地政权。

随即,行动引发了阿根廷人与智利人之间的数10次冲突,全都被智利军队血腥镇压下去,这导致双方关系迅速恶化,成为南美局势的新特点之一。

1909年2月11日

乌拉圭政府在反复考虑之后加入太平洋联盟,公开对阿根廷宣战,却没有对米国宣战,此举再度引发世界热议。

1909年2月22日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任期届满,新一任民主党总统人伍德罗·威尔逊宣誓就职,并且在白宫南草坪发表公开谈话,对当前严峻的战事表态道;

由于上一任总统的严重失误,美利坚国面临着大洋帝国野蛮的入侵,米国海军力量全军覆没,人民安危遭受严重威胁,民主和自由力量呼唤光明的到来,需要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度过这一艰难时刻……上帝保佑美利坚!

1909年2月27日

阿根廷中部城市布兰卡推出了大洋帝国扶持的傀儡政府~民族团结力量政府,号召全阿根廷人们团结起来,共同推翻十恶不赦的阿维利亚内达政府,远离战争,还给阿根廷人们自由,平静和幸福。

1909年3月6日

休整一个多月的远征军再度出击,仅用一天时间就突破防线,摧毁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政府组织的7.8万人大军,毙伤数千人,俘虏大部。

然后便是风卷残云般的四路出击,攻城略地,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各城市纷纷陷落,用十余天时间,便前进500多公里兵临城下。

阿根廷阿维利亚内达政府仓皇出逃,民族团结力量政府正式入驻首都区,并且宣布接管权力,出逃的前任政府官员皆为叛逆,任何对抗帝国大军的武装行为都是反叛行为。

下一步,开始了在首都区的政治清算和法律行动……

北美西海岸战场

加利福尼亚州战事停歇,联邦政府势力彻底退出加州,并且向东一路退至内华达山脉以东,加州独立军的规模随着俘虏的扩大也增加到12万余人,派兵占领了亚利桑那和内华达州。

帝国援军分批陆续抵达,军队总规模从10万余人迅猛增长到24万余人,在全面适应当地环境之后,正在进行恢复性训练。

按照北美远征军司令部作战计划;

下一步就是沿太平洋铁路一路向东挺进,陆续攻占中部和东部沿铁路线各州,一直打到美东海岸及五大湖地区。

为此,澳洲本土正在陆续增兵,在1909年底之前,北美远征军的数量将增长到40万人规模。

加州独立政府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远在内华达山脉另一侧的德克萨斯州闻风而动,进入新兵营训练的德州国民警卫队多支部队被地方分裂势力掌控,将联邦军和州政府官员缴械并驱赶出境,并且在进入德州的各条道路上设置关卡。

德克萨斯州独立势力向来强大,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可能不兴风作浪?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英、法等国际势力坐不住了,联合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主动出面试图国际调停,结果在米国人那里就吃了闭门羹,提出的第1个条件就出奇离谱。

米方要求;

大洋帝国所有军事力量全面退出北美,全面退出阿根廷,不再恶意支持地方分裂势力,鼓动并且试图分裂国家主权版图完整,不再敌视……

咳咳……好吧,你们继续。

英法等国外交代表在华盛顿碰了一鼻子灰,气得直接撂挑子不干了,他们从来没见过被打的如此狼狈、战争调门还这么高的政府,简直不知所谓?

民主党人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心里也苦啊!

他不知道由于大洋帝国悍然发动战争,米国历史已经改变。

原本西奥多-罗斯福下一任总统是共和党的塔夫托,可是由于西奥多-罗斯福改变主意亲自下场参选,导致内共和党内部斗争剧烈,原本的党内格局打破。

再加上西海岸前线节节败退,战败的噩耗一个接一个如雨般纷至,国内民众彻底丧失了对共和党政府的信心,令民主党人捡了个大皮夹子,将自己的总统候选人伍罗德-威尔逊提前4年推上了总统宝座。

1909年2月3日,在距离新总统伍罗德-威尔逊宣誓就任仅仅19天之际,美大西洋舰队在火地岛海战中全军覆没,将美海军最后的骨血全都葬送了。

汉普顿锚地的两舰崭新战列舰舾装完毕,但却没有合适的人手去开动,这不得不说是极大的讽刺。

上任伊始

伍罗德-威尔逊总统就面临一个大烂摊子,东海岸大大小小的船厂都在加紧赶工海军部的订单,这里有13艘新锐战列舰,40余艘大型装甲巡洋舰(并非一次性进船坞,而是分批建造),几乎把东海岸万吨以上船坞全都填满。

海军部造了这么多船,却没有合格的人手能够将船开走,更别提战斗了,现在海军部都招不到新兵,因为米国海军的死亡率太可怕了,高达5成以上。

在主要舰艇部队,这一比率在8成以上,几乎是必死的可怕前景。

海军部占用了东海岸的大大小小船坞,这让民用船舶无法建造,在太平洋和南美丧失了大量货船队之后,米国生产的大量物资面临船舶紧张,无法外运的困境。

一旦大洋帝国皇家海军封锁大西洋航线,米方拿不出合适的海军力量护航,米国经济将面临窒息的危险。

失去了至关重要的大西洋贸易线,米国经济面临崩溃,想要打也打不下去了,这才是当前最大的危机。

所谓穷家破事多,问题还不止于此。

米国濒临太平洋的西海岸一共有三个州,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

如今加利福尼亚州完全失控,该州组建了总人数达12万人的加州独立军,并且人数还在进一步增长,近期正在酝酿成立加利福利亚共和国,并加入太平洋军事联盟。

美西海岸北部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问题更严重,上述两个州已经被大洋帝**队全面战略,还包括紧邻上述两州东部的爱荷华州。

这北方三州已经成为大洋帝国直接管辖的军事占领区,并且在该区域内大肆征兵,以组建俄勒冈师,华盛顿师和爱荷华师,共计约6万余人的部队。

征兵导致该区域大量白人居民逃离,携家带口乘坐火车向南抵达加利福尼亚,短时间内令该区域人口降低30余万,从240余万(三州合计人口,并非以前的两州合计人口180余万)降低到不足210余万。

目前,这一恐慌情绪依然在北方三州蔓延,人口流动的趋势并没有减缓。

大洋帝国战领军没有阻止人口流动,本着来去自愿的原则,反而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便利,所以开往南方的列车总是满满当当,秩序维持的不错。

白宫一眼就看出了大洋帝国的邪恶图谋,其任由恐慌情绪蔓延,流言满天飞,甚至通过免费提供交通工具和火车票的方式,帮助北方民众逃离上述三州之地,就是为了实现人口结构的转换。

进入1909年

来自亚洲的移民船不断的抵达,为上述三州送来数以万计的新人口,无一例外全都是亚裔,全都是来自于东方大陆北部各省还有澳洲本土。

粗略估计,短短几个月时间,移民总人数已经接近5万。

若假以时日

上述三州华裔人口必然占据主流,实现人口结构的巨大改变,这是华盛顿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接受的结果,简直是拿刀子在割肉啊!

大洋帝国这是光明正大的图谋,除非断绝两国关系,切断人员和贸易往来,否则这一趋势无法改变。

太平洋北部州移民,阿根廷大西洋防线崩溃,美海军覆灭,米联邦军在西部接连溃败,丢城失地。加州和德州分裂之势昭然若揭,至关重要的大西洋贸易线暴露在敌军威胁之下……

令新总统伍罗德-威尔逊头疼的大麻烦事儿一桩接着一桩,这让他搬进白宫不到一周时间,就愁的大把大把的脱发,夙夜难眠。

伍罗德-威尔逊总统哀叹道;

上帝作证,一切都糟糕透了。

我可能是米国历史上处境最为艰难的一任总统,面临着太平洋彼岸空前强大的敌人,所能对抗的只有为民众服务的坚定信念,负重艰难前行。

白宫对西雅图等地的移民暂时没有办法,只能搁在一边。

位于阿根廷的大西洋防线崩溃了,这暂时也没办法。

重建海军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调动各方力量建设海军学院,扩大招生,并且力求从海外各海军强国引进人才,但进展甚微。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军不但招生难,而且在海外引进人才更难。

率领一群新手与武装到牙齿的大洋帝国皇家海军对抗,哪怕是经验最丰富的英国皇家海军将领也不敢夸口能胜任,这种难度是地狱级,9成9会死人的。

大洋帝国皇家海军的强大不是吹出来的,而是赢得一场又一场海战,踏着敌人累累尸骸建立起来的强大,实力毋庸置疑。

想要找到这样的人才,得到沙俄海军去。

关于沙俄海军的西方笑话是这样的;听说沙俄海军有100名将领去米国应聘,其中有一人懂军事,正在调查……

尼古拉二世听到生气了,问;为什么不去太平洋舰队?

回答;因为我们的海军将领更擅长陆地作战。

新总统伍罗德-威尔逊上任之后立刻进行了第5次战争动员,在抓紧时间训练新兵的同时,派出一支2万人的联邦军前往密西西比河流域,威慑南部闹独立的德克萨斯州。

这支联邦军停留在州界外,随时能够越过州界干涉德州局势,令德州猖狂的分裂势力投鼠忌器,不敢做得太过分。

这只是做一个姿态,而并非想要在国内开辟第二战场,令时局更加混乱。

米国暂时没有这个能力应付两线作战,除了手上有钱,他们缺军官,缺装备,缺训练有素的士兵,缺应对装甲兵团的办法,几乎一切都缺。

战前的米国联邦军只有942名军官,西部战场又损失了很多。

在开战短短的半年之后,米陆军人数膨胀到上百万人,一名少尉就得指挥整个团甚至整个师,一名少校指挥一个军,这就是当前最大的困难。

对总统伍罗德-威尔逊和米国陆军而言;

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必须守住洛基山脉防线,这几乎是当前米国的生命线,绝不能后退一步。

因此,在落基山脉防线上,米军堆积了40多万人的重兵,并且大兴土木修建防御堡垒,纵横交错的战壕和上万公里的铁丝网。

在犹他州盐湖城前线精心打造了三层防线,后方还准备了大量援兵可以调动,不惜一切代价要守住“落基山防线”。

只有守住了洛基山防线,米国一马平川的中部大平原和东部地区安全才能得到保证,咬着牙把战争打下去。

一旦失去“落基山防线”,必将导致局势崩盘,再也无险可守,敌军装甲部队肆无忌惮的闯入大平原地区攻城略地,战争形势恶劣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