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880章社会断层

澳洲风云1876 第880章社会断层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880章社会断层

这是一次高等级的碰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经营日久的情报站系统,拥有独立的加密信息传递手段,所以一般由福尔曼来传递上峰命令,协调两部门重要行动。

福尔曼与程恩泽进入另外一个房间密议,协调双方下一步的行动,相关内容不适合给手下知晓。

段长江和行动负责人罗建安坐在屋中,百无聊赖的等待了一会儿,便用手肘捅了一下罗建安说道;“喂,老罗,有必要搞得这么神秘吗?”

“他们有他们的规矩,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知道的不打听,不该问的不问。”

“嗬,是说我喽?”段长江有些不满的撇撇嘴。

这句反问听的罗建安直翻白眼,只能正视着段长江神色认真的解释道;

“段副主任,秘密战线的工作他们才是内行,也是真正的专家。阿根廷局势演变至今,与暗中的推手不无关系。

借力打力,使了个顺水推舟的巧劲儿,放大人们心中的“贪婪”二字。

然而你用放大镜去寻找,却找不到一丝刻意的痕迹,浑然天成,这就是高明所在。

他们是行走在阴影中的缄默者,黑暗战线上的士兵,若是有一天暴露在阳光之下,也许就意味着失败和死亡。

主任今天带你过来见识一下,其实是违反规矩了。

你所涉及的工作是司法甄别和审判,那都是战后清洗政治人物和军阀的手段,属于二线工作,原本没有必要面见福克曼先生,这无形中增大了他暴露的几率。

在他们那里规矩森严,不存在什么针对谁的问题,是你想多了。”

“咳咳,请原谅,我……”段长江原本跳脱的性格,此刻也神情凝重起来,到这里犹豫了下,真诚的说道;“谢谢。”

“无妨,耐心等会儿吧。”罗建安说完就紧紧闭上了嘴。

直到两个多小时后

陈恩泽和福尔曼才从里边房间里出来,开门的时候,顺手把厚厚的一叠纸塞进怀里,走出来看了看两人说道;“走吧。”

说完便率先离开了,罗建安一句话不说的紧随其后,段长江感觉有些不妥,主动的伸出手与福尔曼握了握,说道;“很高兴认识您,先生,希望下次再见。”

“不,没有下次了,这处联络点马上就会废弃。”

“呃……好吧!”

段长江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无奈的双手一摊,颇有些郁闷的转身离开。

他不知道……在他转身离开之后,福尔曼先生脸上露出善解人意的微笑;这个年轻人蛮有人情味儿,不错。

可惜的是自己从事的这项秘密工作不能有丁点私人情绪,也不可能有什么交情,错过了今日,他都不知道今后自己的身份是什么?

……

大洋帝国的毛纺织产业投资阿根廷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妥善利用潘帕斯草原盛产的羊毛资源,相继建立起六家规模庞大的毛纺织厂,此外,还有十几家规模数百人到数千人不等的中型毛纺织厂,全都是来自于大洋帝国资本,收购加工阿根廷羊毛资源的8成以上。

主要生产精梳毛条和粗梳毛条,以向欧美地区出口为主,以取代澳洲类似的大宗毛纺产品,占据世界市场的1/3左右。

而澳洲的产品则着力于呢绒,纯羊毛毛线,纯羊毛布料和成衣,羊毛围巾,手套,袜子,羊毛衫,羊绒衫以及其他羊毛深加工产品,尽力提高附加值。

垄断了澳洲本土和阿根廷的羊毛生产,就垄断了世界9成以上的羊毛贸易,具备垄断羊毛产业价格走势的话语权。

在这种情况下

阿根廷也分享到了垄断利润,然而除了牧场赚一部分小钱以外,利润大头都被毛纺厂拿走了。在资本面前,一家一户的牧场及其他原料提供者都是弱势。

出于资本逐利的特性,打压原料价格就成为常用的手段,谁会嫌赚的钱多吗?

反正你不卖有别人卖,那些出头冒尖带头反抗的白人牧场主的就会上了黑名单,最后被各大毛纺厂联手打压破产,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阿根廷毛纺织业总会在这里就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逐渐形成势力强大的行业工会,将该行业经营成非华人莫入的地盘。

总会举办活动时,通用语言就是华语,那些应邀参加活动的白人政府官员压根儿一句话也听不懂,只能大眼瞪小眼的尴尬站在一边。

财大气粗的华裔老板背靠着强大的帝国,根本也不鸟这些当地官员,遭遇到不公平待遇会投诉到公使馆,他们的关系往往都通到政府高层,是总统府的座上宾。

情况从几年前发生变化

三年半之前,竞选上台的新总统阿维利亚内达是一名意大利裔白人,热情有理想而且冲动,对社会改革很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属于激进的民粹主义者,在竞选中曾许下了各种美好诺言,这也包括税收改革。

所谓“税收改革”就是劫富济贫,总不能反过来实施吧?

阿维利亚内达政府上台,曾引起当地占据主导地位的英资财团和华资财团忧虑,担心阿根廷改变当前开放的经济政策,英国和大洋帝国曾经先后照会,请阿根廷外交部门负责人阐述新政府的经济政策,以消除资方的顾虑。

阿根廷被誉为“牛肉和红酒”之国,这两项大宗产品再加上谷物的出口占据阿根廷的半壁江山,而这恰巧都是英国商人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域,阿根廷全国超过2500英亩的大农场,只占农场数的8%,却占据全国七成最肥美的土地,大部分都为英裔商人所有。

根据1906年的统计,英裔商人在阿根廷投资总额超过4亿6000万英镑,是该国最大的外来投资者,在阿根廷耕耘已经有150年以上,其影响力最大。

得益于阿根廷门户开放政策,花旗国和大洋帝国商人都是后来者,在经济总量上占据的比例不高。

阿根廷出口量最大的产品是牛肉和谷物,下面才是羊毛,矿产品与红酒,其1852年仅有700万头绵羊,到1898年猛增到1.1亿头绵羊,至1907年已经发展到1.6亿头绵羊,势头十分迅猛。

阿根廷的潘帕斯拥有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但缺乏资本和劳动力。英国作为阿根廷农牧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和出口国,首先带来了大量资本,英国资本主要投资于铁路、港口、包装厂和公共设施。

发誓要革除利弊的阿维利亚内达政府上台以后,引起社会上普遍担心,最初一年半的总统任期看起来雷声大雨点小,英国和大洋帝国以及花旗国资本渐渐也就放下了心。

改变源自于两年多前

从各种渠道传出经营毛纺织业华裔老板身家丰厚的消息;

某个毛纺厂老板女儿出嫁,昂贵的陪嫁品价值上百万比索,而这仅仅是其财富的一小部分。

不差钱的华裔老板大举进军矿产业,在周边各国和阿根廷境内动辄上千万比索投资,购买农场,购买矿山,挥舞着钞票疯狂买买买。

据说毛纺总会一次普通年会就消耗掉了1700瓶法国香槟酒,还有各种昂贵的食材,美女如云,奢靡无度,门口停放的豪华汽车就像汽车博览会,当真是发了大财。

各种财富消息以及新闻媒体的猎奇报道,自然引起了部分人的眼红,要知道这可都是阿根廷羊毛身上赚得的丰厚利润,这种嫉妒心态下不断的放大,直到出现了一种加税的声音,目标直指华人主导的毛纺织业。

很多人都忘了,在大洋帝国资本进入之前,阿根廷只能卖羊毛,根本不具备一丁点的加工能力。

于是乎,在各种势力推波助澜之下。

被贪婪蒙蔽了双眼的政府推出了这项足以引发巨大波澜的政策,结果毛纺织业总会态度强硬,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大幅度削减产量,停工停产,从而造成大量毛纺织工人失业,令事态一发而不可收拾,引起社会剧烈动荡。

阿根廷以富裕闻名于世,位列世界第九大经济体,也拥有占据社会三成的中产阶级群体,财富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人更是富得冒油,让人只看到这个国家美好的一面,被誉为“牛肉和红酒”之国,令欧洲人都羡慕不已。

但是阿根廷社会相当奇葩,没有小农阶级,在中产阶级和贫苦阶级之间产生了一个断层。占据社会5成的人口是贫苦佃农,以高乔人为主,他们没有丝毫的土地,只能依靠为大牧场主,大农场主耕地为生,处于被剥削和压迫的最底层。

大量的移民劳动力往来不绝,造就了阿根廷的繁荣,最初的移民主要是进入农牧场,成为垦殖者、佃农和农业工人。

后来的移民常常进入城市,在交通(特别是铁路)、加工(毛纺厂及手工业)和服务业寻求就业机会。

那些动辄数千英亩,数万英亩的大农场主占据最肥沃的土地,往往有效利用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白人农场主,将阿根廷的可耕土地瓜分一空。

贫苦佃农若想糊口,只能为农场主耕作土地,换取一份微薄的收入养活家庭。

这样没有小农阶层的社会结构,财富聚集在少部分社会群体手中,注定不会稳定,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乱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