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839章责无旁贷

澳洲风云1876 第839章责无旁贷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839章责无旁贷

话题讲到装甲部队,卞春松男爵顺势就把自己的难题端了出来,明确无误的将此事说了一番;

“……

我的恩师也是糊涂,遇到难题不想办法组织科技人员攻关,反而拋到我这里来,当真不知所谓。

岂不知T-1坦克项目作为陆军重中之重的主战装备研发项目,关系到坦克装甲兵战斗力建设的成败,往深了说影响一国气运,往浅了说关系千千万万士兵身家性命。

我卞春松虽区区一介俗人,还不至于因私忘公,此事断断不可答应。

非但不能减少丁点儿技术指标,对项目反而要严格审核,从严把控质量,这才是正道。

之所以向尊贵的勋爵大人汇报此事,我是考虑到恩师何祖光教授年事已高,荣誉财富应有尽有,未免进取心不足。

T-1坦克项目于1899年5月申报,陆军部根据部队实战要求组织相关专家审定技术指标,于1899年11月定案,年底正式组建研发团队。

如今5年过去了,投入了大量资金,但项目研发推进缓慢,虽然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但重金打造的两台实验坦克车问题一大堆,相关研发进度严重滞后。

此情此景,让人心忧不已。

如今T-1坦克项目总设计师何祖光教授又提出这种离谱的要求,让人不得不怀疑英雄迟暮,尚能饭否?

鉴于项目关系重大

我个人也好,恩师何祖光教授也好,个人荣辱事小,项目成败事关重大,来不得一丝轻忽。

所以我建议;

更换坦克项目总设计师人选,何祖光教授可以到科学院担任一份清闲研究职位,另选一位有能力,有冲劲,有想法的工程师担纲大任。”

说完,卞春松男爵将何祖光教授的信拿了出来,默默的递了过去。

李栓柱上将一言不发的接过信件,看了之后良久沉吟不语,然后长叹一声道;

“何止是你,我也有这种感觉。

这次视察七宝垄科研基地暮气沉沉,与何教授这个当家人不无关系,人浮于事,不思进取。

整整5年的研发之路,虽然拼凑出了两台科研样车,除了防弹性能超出预期外,其他的都不达标。

他们自己说的天花乱坠,什么科研人员带病坚持工作,呕心沥血的扑在项目上,嗯……出于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老婆生产了,孩子夭折了都坚守岗位,无暇顾及。

何教授全程陪同我视察坦克科研项目组,这些话说了很多,出于尊敬,当时我也没有反驳他。

作为陆军部重点研发项目,研发资金足额拨发,内务府还有大额的科研专项资金支出。

科研人员上班有高额薪金待遇,项目有研发津贴,没空回家有午餐补贴,加班有加班费,钱给的足足的,你不愿意干有的是年轻学者愿意干,陆军部可不亏欠你什么?

呵呵……特么说那么多屁话有啥用?

一个科研人员不能拿出让人信服的科技成果,你就是一天24小时泡在工作岗位上,又能证明什么?

现在看来,是到了改变的时候。

此事我要和陆军部几位长官碰头研究一下,要选一个好的项目带头人必须慎重。

春松老弟,这方面你有没有什么人才可以举荐?”

“勋爵阁下,我的夹带里可没有这样的人才。”卞春松男爵摇了摇头,然后神色认真的说道;“坦克工程项目研发至今已17个年头,培养了数百位年轻有为的工程师,我建议广泛征求设计稿,选取其中优秀的作品。唯才是举,破格提拔。”

“唯才是举,破格提拔,这个提法很好。”李栓柱上将点了点头。

皇家禁卫军作为最终的坦克用户之一,内务府对该项目每年有研发投资拨款,因此他也有一定的发言权。

更换重要项目总设计师可不是小事,具体的,还要与陆军部几位大佬碰头研究之后再说。

李栓柱上将想了一下,忽然意识到卞春松话里有话,脱口问道;“春松老弟,你老实说……是不是不满意当前的设计方案。”

“确实如此,大人,如今的T-1坦克无非是“幼虎”式中型坦克的加长拉皮版,底盘运用了原有的四对轮技术,只不过增加了轮距而己,没有什么创新性设计。将8吨坦克的技术运用到20吨坦克上,无论怎么看都是问题多多,很多胎里带的毛病极难解决。”

谷 “那你的意思是推倒重来?”

“并非完全推倒,蔚蓝色武器公司为T-1坦克配套研发的24倍口径60毫米短管加榴炮操作性能简便,威力强大,弹道平伸破甲能力强,是一款非常优良的武器。还有旋转炮塔装备的电动机和发电机都非常先进,性能可靠,主炮塔完成度较高,不需要做大的变动,问题主要出在重型底盘上。”

“嗯,有道理。”

李栓柱上将被说服了,他很欣赏卞春松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不以个人得失考虑问题,这是相当宝贵的品质。

如此重要的研发项目中途换将,必然是何祖先教授科研事业上的一次重挫,对其声誉大有影响。

当今时代

传统上对授业恩师礼敬有加,卞春松如此作为有出卖何祖光教授的嫌疑,为人所不齿,难免有些不了解情况的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些难听的风凉话。

换一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卞春松出于对坦克装甲兵事业的高度使命感,而做出的一次艰难抉择呢?

话题聊到这里也就打住了,趁着还有些时间,两人又聊到了北方日俄战争进程,这是当今世界瞩目的焦点,作为军事长官当然很关心。

现在是1904年12月24日,距离1905年元旦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

在北方的日俄战争中

日军鉴于自己兵力不足,而俄国增援部队源源开到远东,战争旷日持久对己不利。

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正在东调途中,一旦与远东舰队会合,实力将超过扶桑联合舰队,这是迫在眉睫的危险。

因此,若想破局,必须要把围困旅顺要塞的第三军解脱出来,集兵一处,对盘踞在奉天一线的沙俄重兵集团实施坚决打击,予敌重创。

日军利用沙河会战后俄军按兵不动之机,将全部后备力量投入对旅顺的攻击,力争尽快夺取旅顺。

为此,在1904年8月首次强攻旅顺受挫之后,不但加强了第3军的兵力,而且从英国运来11英寸口径的攻城炮,这种11英寸榴弹炮射程达到1万码,炮弹重达550磅,飞行中发出特殊的轰鸣,而被日军士兵称为“火车弹”。

1904年10月中旬,准备就绪后日军发动第2次强攻,在付出重大伤亡之后,依然止步于旅顺要塞上的203高地,攻击受挫。

战至1904年11月17日,第三军司令官乃木希典大将发起了第3次强攻,日军不惜代价的向203高地疯狂倾泻炮火,组织士兵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白刃冲锋,进攻的道路上铺满了士兵尸骸,一层又一层叠加在一起。

最疯狂的时候,第三军组织了3500人的白刃冲锋,结果在德军机枪和火炮的联合打击下伤亡殆尽,依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

40多天的时间,日军在这里付出了4万多人伤亡的代价,依然没有能够攻克203高地。

大山岩元帅恼怒之下命令乃木希典交出指挥权。暂时由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指挥,儿玉源太郎对炮兵的运用远远强于乃木,经过调整部署后,一天就攻克了203高地。

203高地的陷落,基本上决定了旅顺战局的命运。

日军在高地上建立观察哨以校正炮兵射击,海岸要塞280毫米大口径榴弹炮轰击俄国舰队,停泊在旅顺港口内的沙俄太平洋舰队受到陆地和海洋两面夹攻,再坚持几天后不得不举手投降。

至此,旅顺要塞战役宣告落幕。

是役

旅顺要塞防御司令康得拉钦科将军遭到炮击毙命,1905年1月2日俄军正式签订投降文书,所有士兵放下武器投降。

此时俄军尚有官兵3.24万名,火炮610门,炮弹20.3万发,这些全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整个旅顺战役过程中,俄军损失4.4万余人,日军损失约6万人。

在这场没有胜利者的战役中,俄军使用了舰炮改制的迫击炮,是现代意义的第一种迫击炮,这引起了大洋帝**事观察团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传回了最新消息。

迫击炮和广泛使用的手榴弹,是日俄战争除了白刃格斗之外的第三大特色。

大洋帝**方对战场上出现的新科技向来重视有加,尤其迫击炮弥补了近程炮火支援的大问题,重量轻携带方便作为一款曲射炮,是对付重机枪阵地和战壕的最佳选择。

因此,著名的蔚蓝色武器公司接到了研发迫击炮的新任务,计划研制60毫米和80毫米两种迫击炮,用以装备一线部队。

作为世界上排行前列的工业国,大洋帝国向来重视火力,成本因素考虑较少,是世界上第一家成建制装备半自动步枪的军队,在步兵班排连及至营武器装备,位居世界先进行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