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822章战争进程

澳洲风云1876 第822章战争进程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822章战争进程

在军事观察团报道之后,李建洋被就近分配了观察旅顺攻防战役的任务,妻眷安置在大连城中,享受着战火纷飞中的平静。

平素里,各**官之间经常会举办一些酒会,倒也不觉得寂寞。

每逢日军有重大进攻行动,便会提前通知各国观察员,集中起来前往前线,在这一点上,日军倒是做得非常妥帖。

1904年6月26日起,日军恢复了辽东半岛上的军事行动,期间进行了大小10余次的战斗,多少遇到了俄军顽强抵抗,在占领了横山等制高点以后,又转入防御,等待增援。

1个月后,日第3军恢复对旅顺的攻势。

此时,防守旅顺外围各隘口的俄军第44、第7两个师,兵力4万人,火炮646门,机枪62挺,并且可以得到旅顺港内战舰火炮支援,实力相当不弱。

负责旅顺防务的斯捷塞尔将军,他从金州失守开始,就主张放弃旅顺外围一切要地,退入要塞,等待增援。

如今,日军大举围攻上来,斯捷塞尔将军已经退无可退,只能死守要塞,与旅顺共存亡。

若是真的丢了这块战略要地,沙皇尼古拉二世绝不会饶了他,甚至家族都会因此受到连累,只有拼死反抗一途。

包围旅顺的日军兵力达6万人,火炮400门,机枪72挺,与此同时,日方以联合舰队封锁了港口,务求一举攻占旅顺筑垒阵地。

从兵力对比来看,日军拥有一倍半的优势,但是在火炮和机枪等重兵器装备上,基本上与守军持平,实力优势并不明显。

时间拖延越久,对日军越不利。

面对沙俄军队经营日久的旅顺堡垒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由于形势所迫,日军只能迎难而上。

1904年8月7日,日军发动大举进攻。

首要目标,就是攻占旅顺要塞外围前沿制高点~大孤山和小孤山。

日军以12个营对俄军3个营,双方为争夺这两个战术要点激战了4天,最后俄军大部战死,高地落入日军之手。

由于处于仰攻的不利位置,大孤山上要塞暗堡密布,进攻难度很大,日军为此也付出了3000余人伤亡的惨重代价。

1904年8月10日,沙俄舰队奉阿列克塞耶夫将军之命试图突破封锁,逃往海参崴。

但由于威特赫夫特准备不周,指挥失当,舰队出港之后与扶桑联合舰队正面遭遇,从而爆发了日俄黄海海战。

在炮战中,威特赫夫特将军当场战死,其余舰只被迫缩回基地,只有少部分舰只逃到中立国港口,被解除武装。

1904年8月12日,俄海参崴分舰队在蔚山海战中被日军上村彦之丞将军率领的第二舰队摧毁。

在陆续解除了海上后顾之忧之后,1904年8月19日,日军对旅顺要塞发动强攻,昼夜不停突击,战场上炮弹纷飞,打的尸山血海一般,战况极其惨烈。

双方激战到8月24日,日军虽夺占了一些前沿工事,但伤亡约2万人(占总兵力1/3),猛烈的进攻势头遭遇重挫,官兵士气低落,从上到下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情绪。

俄军经营日久的旅顺要塞堡垒坚固,日军士兵几乎是迎着敌人的机枪扫射和炮火冲锋,在旅顺要塞外围阵地上,阵亡日军士兵的尸骸密密麻麻的铺满山野,染红了整个山头。

有的步兵大队打到全员尽墨,800多人存活下来的只有寥寥的十几名伤病员,其他人皆死于冲锋的途中,天地一片血色。

有鉴于此,日军不得不放弃了迅速攻占旅顺的打算,改取长围久困之计。

日军强攻旅顺的同时,正在准备辽阳会战。

南满总司令部原来计划攻克旅顺后,抽出第3军用于辽阳方向。可计划跟不上变化,第3军进攻严重受挫,陷入旅顺战局抽不出来,而推迟辽阳会战又于整个战局不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沙俄援军将从腹地源源赶到。

为此,扶桑国南满总司令部必须抓紧时机,以现有兵力第1、第2、第4军全部共计13.5万大军,集中474门火炮,一举歼灭集结于辽阳地区的俄军主力。

集结于辽阳地区的俄军主力共计16万人,兵力占据优势,反而处于一味防守状态,前线将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面对日军压根儿没有果断出击的打算。

半年多的残酷战争,让沙俄军队见识到了日军不顾牺牲的勇猛,原本的狂妄自大转变为心理恐惧,胜利天平悄然发生变化。

大连城

一座民宅中

李建洋在这座小城已经住了三个多月了,期间多次往返旅顺前线,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

“来来来,忠哥,宝利兄,今天请你们尝尝人间美味,这在其他地方可吃不到啊!”李建洋热情的招呼两位兄长入座。

饭桌上的铜火锅飘散着诱人的香气,肉块在高汤中翻滚,旁边摆满了荤素涮菜,看了就让人垂涎欲滴。

进入9月

来自北方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统治了东北大地,气温一夜骤降十几度,哈气都能看见明显的白雾,已到了寒冷时节。

李忠上校和吴保利上校一前一后掀开棉布帘踏入正房,顿时被温暖包围,正房里烧着两盆火炭,将房间内保持在适宜的温度。

“哟呵,今天弄什么好吃的,我都闻到扑鼻香味了。”吴宝利上校脱下身上的毛呢大衣,交给身边的侍女,迫不及待的走上前来察看;“狗肉锅……对不对?”

“保利兄慧眼如炬,什么也瞒不过你。”李建洋上尉笑呵呵的回答。

李忠上校也脱下了身上的毛呢大衣,走过来看了一眼吴宝利上校,调侃的说道;“他哪里是什么慧眼如炬,不过是馋猫鼻子尖罢了。”

“忠哥,还是你懂我啊,哈哈哈哈……”

在这寒冷季节

围坐在桌边享受着美味狗肉火锅,无疑是人生一大乐事,这玩意儿在澳洲本土没有,因为牧羊犬是牧场主最心爱的伙伴,不可能宰了吃肉。

谷 在索马里也没有,那里的非洲鬣狗和野狗都是食腐动物,肉是不能吃的,不但病菌极多而且散发着难闻的味道。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席间几人吃的热气腾腾,满面红光,放下筷子话题不由得就聊到了当前的战事。

吴保利上校问道;“建洋老弟,辽阳战役即将开始,你是否准备去看一下?”

“我不想去,这段时间天天看的死人太多了,多到腻味儿的程度,开战半年多,日俄两军死伤了十几万人,8月底的旅顺要在攻防战中,日军几个联队打的全军覆没,竟无一人生还,隔着几公里都能闻到浓重的血腥味,实在太残酷了。”

说到这里

李建洋深深的叹息了一声,用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沧桑腔调说道;“宁做太平犬,莫做乱世人,小小的大连城,一半城市都躺满了伤兵,老百姓被强令着为日军服务,让我感觉这个城市除了杀戮就没有其他的色彩,真的有些厌了。”

他说的这些,引起了李忠上校的共鸣,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后说道;“确实没什么好看的,沙俄军队的看家本领就是白刃冲锋,日军拿手的也是猪突冲锋,这场战争打的就像野猪撞在一起,没有什么太大的借鉴意义。与刚刚结束不久的布尔战争相比较,更像是100年前的那套陈旧战术。”

“是啊,这场战争中看不到大纵深的穿插迂回,看不到灵活机变的战术,沙俄军队守就是死守,完全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防守反击,扶桑军队攻就是死攻,正面攻不下来就侧面攻,侧面攻不下来就转到正面再硬攻,听到的是拳拳到肉的声音。”

“保利兄所言正是,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想到清廷名将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战术,也许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够高,这种大型战役还是步步为营更为稳妥。值得商榷的是……日俄双方对炮兵的运用水平都太低,这也是双方都打不开局面的症结所在。”

李建洋上尉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战斗经验非常丰富,又是从英国皇家桑赫斯特军事大学炮兵科毕业的职业军官,看问题相当有深度。

他的几份军事观察报告,得到上峰高度评价。

针对日军攻克旅顺要塞的难点,普通的火炮威力难以撬开厚重的防御堡垒,必须要用大口径臼炮,才能够砸碎旅顺要塞厚厚的乌龟壳。

而日方指挥官片面强调勇猛杀敌的精神作用,一味的猛攻,在沙俄守军重机枪和火炮形成的枪林弹雨中死伤惨重,不得不说是很大败笔。

单纯从军事角度而已,这样的牺牲完全没有意义。

吴宝利上校思考了一下,轻轻敲了敲桌子,引起两个人的主意后,说道;“在我看来,日军将领不可能没设想到大口径臼炮在攻占旅顺要塞这样的坚固筑垒目标中的作用,这是军事常识。

之所以没有采用,原因无非有二;

其一,日军前方将领低估了沙俄军队的反抗力度,低估了此战的困难,战前准备不足,没有合手可用的大口径臼炮。

其二,扶桑国有一种“不麻烦人”的习俗,而且特别要面子,宁愿驱使士兵去填旅顺要塞这个看不见底的血肉磨盘,也不愿意张口求援。

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结果攻坚战打成了消耗战,师老兵疲,不得不转为长期围困战术,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也。”

“细想一下很有道理,我赞同你的意见。”李忠上校点点头,很有感触的说道;“这些日军士兵训练有素,作战非常顽强,可惜被当成炮灰白白消耗掉了,实在是不值得。”

“那么忠哥,你觉得辽阳战役谁会赢?”

“我比较倾向于日军,沙俄军队占据兵力火力的优势,库罗帕特金将军却摆出一副死守的架势,放弃了战役主动权,长达75公里的防线上,日军有机会在局部集结重兵形成优势,一点突破,全线皆溃。”

辽阳地区沙俄军队重兵集结,防御形成3道阵地。

第一道前沿阵地全长75公里,位于辽阳以南和东南约30公里,呈半环形,翼护后方安全。

在前沿阵地后方22公里处,又设置了第2道阵地,这里距离辽阳城只有8公里,以堑壕、碉堡和铁丝网组成,看似防守严密。

第3道阵地在辽阳城郊,沙俄军队分兵把守上述三道阵地,打死了不冒头的主意,消极等待防守。

原本占据优势的兵力和火力分散在三道阵地上,变成了处处都要守,处处都不强的情况,留给日军以可趁之机。

这种局面

吴宝利上校觉得应该正面佯攻牵制俄军,主力实施大纵深迂回机动,从辽阳城北防御薄弱处一举突破,才是上策。

届时,沙俄军队主力都分散在野外阵地上,进占辽阳城的军队和佯攻部队实施夹击,里外开花,既然能够取得全胜。

实际上

日军南满总司令部依然是那一套正面攻击战术,主旨是选取俄军防守薄弱点实施正面攻击,若是战况不利就侧面攻击。

所以,几人对日军指挥官的战术素养评价都不高,对沙俄军队指挥官评价就更低了,直接不及格。

各**事观察团将领不会长期待在前线,福克斯少将仅仅在大连呆了十余天,便乘船离开了这里前往沪海,如今大概率在十里洋场潇洒快活呢。

段祺瑞中将好歹待了一个多月,便乘船前往吕宋群岛视察部队去了,什么时候回来没人知道,也没人敢问,估摸着年底肯定要回来一趟,兴许能赶上辽阳战役。

各**事观察团的主力是这些上校、中校、少校军官们,李忠上校和吴宝利上校可以晚点去,但必然不能够错失辽阳战役。

反倒是李建洋上尉可以偷个懒,视察日军战地救伤,后备役兵力补充,调整恢复体制,后勤补充,军事医疗力量等方面,也是军事观察员的职责。

这些方面措施,在沙盘推演中有的是加分项,有的是减分项,对最终结果影响力不可忽视,也是战斗力的组成部分之一。

总体而言

几名军事观察员,对日俄双方指挥官评价都较低,对日俄双方士兵评价相当高。

扶桑国士兵只要有一个饭团子,就能舍生忘死的战斗,沙俄士兵只要有块黑面包吊命,打起仗来毫不含糊。

所缺的就是沙俄指挥官贪生怕死,战术呆板僵化,水平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错漏百出,白瞎了骡子一样任劳任怨的沙俄士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