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814章超强战力

澳洲风云1876 第814章超强战力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814章超强战力

当今世界形势的剧烈动荡,对花旗国和大洋帝国这两个以移民为主的新兴国家而言,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移民和经济领域。

进入20世纪

从欧洲前往美国的移民数量陡然增加,其中,尤其意大利底层民众为多,每年高达70~80万人,再加上爱尔兰,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北欧的移民人口,年均移民北美总数突破了175万人,创造历史新高。

这样的人口红利将会持续10多年,是北美大陆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其中,意大利移民是主力。

在欧洲列强中,意大利的发育比较滞后,直到1870年才实现国家统一和独立,此前意大利一直处于异族压迫和封建割据的局面。

以偏远的撒丁王国为主体统一意大利的过程,充满了历史偶然性,充满了各种妥协和退让,并非是武力强行统一意大利半岛。

这导致意大利王国中央权威弱,各地方势力自行其事,政局混乱,上层贵族热衷于争权夺利而忽视了民生发展。

发育迟缓的后果,就是意大利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农业和重工业特别落后,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搞不起来致使国内失业问题严重,赤贫人群激增。

征服埃塞俄比亚战争的失败,在令意大利王国沦为欧洲笑柄的时候,也彻底击溃了社会底层民众的最后一丝希望,他们选择移民北美或者索马里州,就是这种失望情绪的真实表现。

在西太平洋地区

大洋帝国因为北方庚子国难而受益,大量的自发移民逐渐占据移民的主流,这些移民大多有些身家,动辄男女老少举家迁移,主要安排在吕宋群岛上,以填补当地的人口缺失。

富裕起来的索马里州,在1900年吸引了6.3万欧洲移民,这其中意大利人占了大多数,相比上一年猛增两倍以上。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索马里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其所辖从吉布提向西南方向的厄立特利亚狭长地区,沿着红海岸边长约780余公里。

由于地处高原,气候宜人,红海湿热的暖风与埃塞俄比亚高原冷空气交汇,降雨量充足,适宜发展农牧业。

虎门,阿萨德,西安等城市已经发展成为欧亚洲际客货运输重要的中转城市和补给港口,闪耀在红海边和阿拉伯海边的明星城市,名声传扬海内外。

货轮往往停靠在这里加煤,加水,卸下目的地是中南部非洲和西亚的货物,装上本地粮食,海产品罐头和其他货物,继续剩下的行程。

从虎门沿着红海航道向西南方向前行800余公里,便抵达了著名的苏伊士运河,穿过苏伊士运河便是温暖的地中海,距离欧洲并不遥远。

一张前往虎门的船票只需要130银洋,价值约130德国马克,等同于6英镑10先令,比跨越大西洋的船票便宜多了,对贫穷的意大利底层民众很有吸引力,同样吸引了很多来自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白人移民。

对于这种情况

索马里州持公开欢迎态度,意大利虽然农业和重工业非常落后,但是传统的手工业极其发达,从米兰,都灵,热那亚到北方城市博洛尼亚,历来就是欧洲手工业的中心,能工巧匠众多。

从精美的中世纪盔甲,历史悠久的葡萄酿酒到玻璃,服装和皮革制造,意大利匠人都是欧洲一流水平,技艺精湛,传承久远。

意大利人的到来,极大的丰富了索马里州手工业门类,在这里如鱼得水,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

而德国人则是最好的农夫和优秀的士兵来源,对于索马里州这种独特经济结构社会而言,属于优质移民,当然非常欢迎。

国内外事事顺心,这让李福寿的情绪相当不错,不时的和左近大臣要员谈论几句,发出爽朗的大笑声。

“青龙”号战列舰入役仪式结束后,北仑码头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舞狮舞龙的队伍卖力的舞动起来,难以计数的人群挥舞着手中的国旗载歌载舞,汇集成欢乐的海洋。

“尊贵的陛下,恭请登舰校阅。”

“呵呵,好吧。”

李福寿站起身来,在一干大臣要员的簇拥下登上了“青龙”号战列舰,由主持该舰设计的资深舰船设计师林会堂爵士陪同讲解,对这艘钢铁巨兽进行专业解析。

站在宽阔的舰首甲板上,李福寿用手轻轻抚摸冰冷的巨大炮管,他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狂暴威力,一时间心潮澎湃想到了许多。

遥想当初

在访问英国时经过普斯茅斯海港,他看到海峡锚地上那一艘又一艘延伸到天际线尽头的钢铁巨舰,那种强烈的震撼感觉直刺心扉,久久不能平静。

二十几年的时光,一闪而逝。

如今大洋帝国拥有了自己世界顶级战列舰保卫海疆,北仑港停泊着一艘艘钢铁巨舰,在蔚蓝天空下散发着冰冷的钢铁光泽,黑洞洞的炮口直指远方。

炮口所指之处,就是强权和公理。

“二十几年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何兄,历经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也建立起了强大的海军舰队,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呀!”

李福寿的话在何方上将心中引起强烈共鸣,他也是当初赴欧随员之一,在英国看到和听到的一切彻底颠覆了原本的世界观,这也是何方当初留在英国皇家曼彻斯特海军学深造的初衷。

他坚信,泰西洋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得到,而且能做得更好。

“陛下,能够亲眼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何方虽死无憾,此生足矣!”

“哈哈哈哈……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请陛下放心,皇家海军将士自我以下十万之众誓死效忠,日夜枕戈待旦,等待帝国号令,举凡陛下所指之处尽皆灰飞烟灭,不留寸草。”

“好,要的就是你们这股舍我其谁的霸气。”李福寿仰天大笑几声,他有充分的理由自豪。

由于大洋帝国的崛起,海外华人比原来历史上社会地位高得多,虽然不能说与欧洲白人平起平坐,起码能够得到与花旗国同等的待遇。

对于素来骄傲的欧洲人来说,一个是来自北美的乡巴佬,一个是来自澳洲的乡巴佬,国际地位在伯仲之间。

这仅限于海外华人被高看一眼,在各国列强逼迫下,统治神州大地的清廷在5月3日同意赔付4.5亿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偿。

从此以后,这片古老东方大地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开启了苦难历程。

李福寿摇了摇头,对身边的林会堂爵士说道;“林爵士,我们是外行看热闹,还要请你给我们讲解一下这时候强大战舰的设计初衷。”

“尊贵的陛下,这是微臣最大的荣幸。”林会堂爵士拱手施礼,他是皇家科学院工程院士,红河谷大学舰船工程系主任教授,对这一型倾尽心血的战舰如数家珍,随口道来;

“帝国海军需要一款征战远洋狂风恶浪的大国重器,具有大航程、高速度和世界顶级的防御力,并且兼顾火力,这是设计大都会二型战列舰的总体技术要求。

因此,我们在大都会一行战列舰13200吨排水量的基础上进行了放大设计,重点增强了司令塔,弹药库,动力舱等重要部位的装甲防护和平面防护,采用多格仓穹甲设计,应用了德国克虏伯超硬渗碳钢技术,取得了理想效果。

放大的舰体令“青岛”号战列舰能够携带更多的燃煤,在十一节的速度下,续航达到9500海里,具备优异的远洋航行能力。

考虑到航速,防御力和火力三者的平衡,最大的制约因素来自于舰艇动力。

如今大部分主力舰都是燃煤锅炉蒸汽动力,最多不过升级到了燃油锅炉蒸汽动力,早期锅炉系统产生的蒸汽温度和压力较低,因此总马力数有限。

“青岛”号战列舰采用了三台新型蒸汽轮机配备十八台燃油锅炉,全面提高了动力系统的总功率,已实现20节以上的高速航行奠定基础。

除了继续提高动力系统的总功率外,另外,就是在主力舰的水下线型上想办法。

我设计中采用了高速深V狭长的破浪舰型,这种舰型如果单看水线以下的部分,像是一个两端尖锐中间鼓的扁桃型。

从俯视图上看更像是柳叶型,也就是中后部的船身宽度比较大,造型饱满。而过了中部舰身再往前的前半段舰艇宽度快速变窄。

最前面由一个非常狭长突出的前船头吃水段,因此整体俯瞰像一片柳叶。

这种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有限动力下破浪高速前进,全舰的长宽比很大,可以接近或者超过10。

正是采用了先进的动力系统和水下高速流线型设计,该级舰可以实现22节的最高时速,极限持续时间10小时,在实际航行中曾经达到过23.5节的最高速。

众所周知

主力战列舰拥有速度优势,可以在大规模海战中先敌抢占“T”字头,掌控海战的主动权,

而且,不论快速接敌还是主动脱离战区都有自主性,打得过就打,可以迅速扩大战果。

打不过就转移,一切尽在掌握中。

相比较扶桑国“敷岛”级战列舰每小时18节的最高航速,德国“布劳恩施维格”级与“德意志”级19节的最高航速,“青岛”号战列舰的22节最高航速远胜对手,是我们的一大优势之一。

当然,这种高速深V狭长的破浪舰型劣势也明显,那就是全舰在高海况下的摇动和侧倾都比较厉害,全舰的摇动频率加快,人员更容易出现晕船。

相应的舰上主炮和其他武器系统的瞄准变得更加困难,整体射击命中率下降。

而且在某些速度下,船头会出现较大的船头浪,造成栽头现象,特别是在海况恶劣的大西洋冬季,对战舰不良影响较大。

这就需要海军官兵加强训练,努力克服不利条件。

“青岛”号第二项绝活就是防御力,由于采用了先进的防弹装甲钢技术,而且主装甲带厚度达到348毫米,能够正面抵御当今世界345毫米口径主舰炮发射的穿甲弹伤害,可谓超强防御力。

装甲防弹钢重量达到2430吨,几乎将战舰全都包裹在厚厚的重甲之下,甚至152毫米双联装副炮都配备了85毫米厚装甲围板,除非直接命中,否则弹片很难造成重大伤害,这绝对是战列线上让人恐怖的战争巨兽。

在152毫米副炮火力设计上,扶桑国“敷岛”级战列舰共装备14门独立速射炮,也就是说需要14座独立炮塔,14个防弹围档,需要防护的面积极大增加,因此其防弹围挡的厚度只有27毫米,根本无法防御炮弹碎片打击。

就像纸一样,轻轻一捅就破。

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射击精准性,尽量避免双联装152毫米副炮在猛烈开火时,炮口焰造成的互相干扰。

“青岛”号战列舰装备的是5座双联装152毫米副炮,由于炮位紧凑,需要防护面积极大的缩小,所以有条件加装85毫米厚防弹围板,给副炮带来切实的保护。

之所以采用双联装副炮设计,主要是考虑到概率性覆盖射击,过分追求射击精度没有太大意义。

在战列舰对轰中,始终保持主炮与副炮的猛烈火力输出,才是战舰设计中的首要目标。

最后,不得不重点介绍一下44倍口径的305毫米双联装主舰炮。

这是由蔚蓝色武器公司独家研制的大倍径主舰炮,身管寿命280发,射程由原先40倍口径305毫米主炮14200米增加到16800米,单枚弹药重量从386公斤增加到422公斤,威力增强1/4。

同样以“敷岛”级战列舰装备的305毫米主炮来比较,其射程为13700米,远逊于我方主炮技术水平。

这意味着战列线对轰中,我方战舰可以先敌开火,在双方相向而行的情况下,理论上2100米的距离优势可以先敌发射六轮集火攻击。

不但射击距离远,而且单枚炮弹的威力大,仅仅逊色于英国“君权”级战列舰343毫米炮弹威力。

与英国“君权”级战列舰相比较,我方在速度和防御力两方面远胜,仅火力略逊一筹。

需要指出的是“青岛”号战列舰排水量比对方大了3000多吨,厚重的防弹装甲能够正面硬扛“君权”级战列舰343毫米炮弹,但“君权”级战列舰装甲已嫌薄弱,无法抵御“青岛”号战列舰305毫米主炮轰击。

正面对战,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说到这里,林会堂爵士傲然一笑,他的精彩介绍博得一片掌声。

大都会级战列舰超强战力,在当今世界实属顶尖,不愧为呕心沥血的杰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