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783章人均国民产值和贸易

澳洲风云1876 第783章人均国民产值和贸易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783章人均国民产值和贸易

展望新世纪

大洋帝国已建成了优势工业领域和农业领域,并且下大力气发展大化工产业,继续在全国各地实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建造铁路、公路、桥梁、涵洞和更多的码头,新建水库电站,火力发电厂,全面推广交流电联网成片,以推动经济继续高速发展。

截止1899年末

大洋帝国范围内人口合计4671万人,领土1150万平方公里,国民经济产出总值19.1亿金洋,价值47.6亿美元,这一水平在世界上什么位置呢?

经济总量47.6亿美元,在世界上可以排到第7位,基本上真实的反映了大洋帝国的经济实力。

1900年世界gDP排名中

排名第一的是花旗国,以205.67亿美元居首,人口7600万。

2、英国,161亿美元,3.8亿人。

3、德意志帝国,156亿美元,5600万人。

4、沙俄帝国,77亿美元,1.2亿人。

5、法国,59亿美元,3900万人。

6、大清国,52亿美元,4亿人。

7、大洋帝国,47.6亿美元,4671万人。

8、奥匈帝国,26亿美元。4700万人。

9、意大利王国,22亿美元,3250万人。

10、扶桑国,21亿美元,4300万人。

大洋帝国人均产值约105美元,法国人均产值约151美元,花旗国人均产值约270美元,德意志帝国人均产值约278美元,沙俄帝国人均产值约62美元,清国13美元,意大利68美元,扶桑国44美元。

从这个人均水平来看,大约是花旗国和德国三分之一强一点,法国人的七成左右,比沙俄与意大利都强的多,是扶桑国的两倍半。

乍一看,好像不怎么样,这么多年的工业效果一般般。

实际上是不能这么算的,大洋帝国工业发展的非常好,在1897年基本上已经快追平了法国人均国民产值,位居德美英法之后,跻身于世界排行前5的先进行列。

但是在1898年,一下子入手了吕宋群岛这么大一块土地,附带着900余万年均十五六美元的穷人,这几乎占到整个帝国人口的1/4,一下子就把人均水平拉低了。

1898年最低的时候,大洋帝国人均国民产值只有90~92美元之间,这是没奈何的事。

要么你不要扩张,规规矩矩的安心发展。

要么就接受人均国民产值被严重拉低的现象,吕宋群岛如今还有高达570余万人口,人均产出也只有24~25美元,怎么可能不拉低人均水平?

经过十几年辛辛苦苦发展,好不容易将莫桑比克发展起来了,基本上能够达到人均国民产值55~60美元的样子,差不多是澳洲本土的三分之一水准。

这下子……又来一个吕宋群岛大累赘,自然人均国民产出值高不起来。

仅仅隔一年,吕宋群岛人均收入从1898年的13~14美元,一下子跳到1899年的人均24~25美元,主要原因在于居住在乡村收入低的土著少了,大多在城市中从事商业的华裔比例就高了,这一减一增,反映在数据上就涨了一大块。

客观的分析;

澳洲本土2200余万人口和索马里州170万人口的平均国民产值,是高于法国经济发达地区,香格里拉与婆罗洲大致与法国落后农业地区相等,经济水平发展的都很不错,尤其是巴厘巴板大石化产业后劲十足,已经开始初露狰容。

拖后腿的就是莫桑比克地区700多万人口和吕宋群岛的570万人口,这两个地区还都是人口密集区,拉胯的程度相当大。

好在莫桑比克地区有了布尔战争的大额订单强烈刺激,大部分订单集中在1899年底发出,若体现收益得等到1900年度才看得出来。

这就好像原本经济发展的不错,现在又在屁股后面猛推一把,1900年度的财报必然能够放个大卫星,实现经济总量,国民人均收入水平和财政税收三丰收的目标,比上一个年度大大跨进一步。

至与吕宋群岛的经济,从引进优质烟苗引导农民栽种,培训养护技术,这需要一个过程,至少一季两季收获之后才能见到成效。

栽种蔗糖,果树同样如此,对地力和轮种的要求相当高,尤其是果树的嫁接,授粉等等专业种植技术要求就更高了,想要学得好,学得精,没有三年五年的钻研找不着庙门儿。

就以种植葡萄为例,虽然同样的优质葡萄苗都可以结出葡萄,但有的人技术学得好,又勤劳,经常在地里施肥浇水锄草,学到了种植葡萄诀窍,选择粗干挂果,将一些贫弱枝全都剪去,长出来的葡萄自然质优量多。

有的人学习技术不走心,懒于田间管理,像土著一样靠天收,长出来的农作物自然质次量少,收益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因此,吕宋群岛的经济发展急不得,得按照科学规律一步一步的来。

莫桑比克地区经济发展经过十几年磨合,才有了如今逐渐走上快速发展轨道的好态势,否则,即便是机遇摆在面前,也抓不住。

因为你生产不出英国人急需要的产品,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机遇溜走,一点办法也没有。所谓厚积薄发,概莫如是也!

在考虑综合经济指标的时候,不能不考虑贸易顺差。

在这一指标上

大洋帝国的表现相当出色,从1887年开始,对外贸易连年出现顺差,从起初的每年600多万美元规模,便增长到数千万美元,截止1899年,年度贸易顺差达到2.3亿美元的规模,累计贸易顺差共5.54亿美元,外贸表现十分强劲。

世界各国中,唯有英德两国外贸表现更佳,英国累计贸易顺差67亿美元,德国累计贸易顺差28亿美元,分别居于第一和第二位。

英国那自然不用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棉纺织业世界排行第一,舰船制造及相关机械产业排行世界第一,重工业领域多年的积累,各项指标都位居世界先进行列,造就了大英帝国厚重的底蕴。

历年累积下来,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德意志帝国新近崛起不久,那是从德皇威廉一世在1871年整合了德意志民族后,致力于国内经济发展,在机械工业,光学,电力,造船,钢铁冶炼,化工各领域迅猛发展,用短短的28年时间完成了超越英国,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由于时日尚短,所以累计贸易顺差28亿美元,这一指标远逊于英国。

但是要看到德国追赶的势头极猛,在1897、1898、1899三个年度,德国外贸顺差已经超越了英国,达到了年均3.5亿美元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大洋帝国作为后起之秀,起初的出口贸易以昆士兰伯爵领的名义,后期转换成昆士兰州,到1891年立国之后,才以大洋王国的名义实施对外贸易。

起步晚,底子薄,经济规模小,是早中期大洋帝国对外贸易的特点,但是进入世纪末,大洋帝国对外贸易发展十分迅猛,贸易顺差也大幅增长。

在1899年,大洋帝国对外贸易达到37.24亿美元,年度贸易顺差1.44亿美元,仅次于德英两国,位居世界第三。

大洋帝国最大的进口贸易是石油化工领域,其次是各种机器设备,机床,发电站设备等等,汽油,柴油、煤油以及各种化工产品大多美欧进口。

仅柴油一项,便高达数百万桶。

如今随着巴厘巴板石油化工业的崛起,年产量已达到2000万桶规模,各种石油化工产品,沥青,汽油,柴油,煤油全面取代进口,在为帝国节省了一大笔进口开支之后,还可以部分用于出口。

这一进一出,在1900年将会呈现贸易顺差的大幅增长,前景喜人。

而排行世界首位的工业强国花旗国,贸易领域的表现差强人意,

其1860年之前,一直是入超大于出超。

1866-1875年间,外贸也经常出现逆差,从1876~1894年间大体顺差,但是顺差金额不大,也就是数千万美元至1亿多美元之间。

相比较花旗国巨大的经济体量,这点儿顺差就是毛毛雨。

近30年来,由于大力发展工业,花旗国制成品进口额的比重由58下降为47。原料出口比重则由70下降为40。

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比重由16上升到48,是实现贸易逆差到顺差转变的关键。

由于历年累计的逆差,美国至今仍然是一个债务国。到1899年,外债高达34亿美元。

这可是一笔巨款,债主是欧洲英法德荷等国和大洋帝国,估计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能还完并且盈余。

当今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通货膨胀的说法。

世界列强中,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大洋国,扶桑国不约而同的把货币与黄金挂钩,等价的货币能够兑换等价的黄金,币值稳定的出奇,几十年都不带变动一下。

所以,各国列强争相将巨额款项借给清朝,利息不过是4厘或者4厘5,还款期长达50年,为此不惜争的头破血流,甚至发出战争威胁,总是逃不过“利益”二字。

花旗国历年累计的34亿美元巨额贸易逆差,即便以其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的地位,偿还起来绝非易事。

有一个数据,可以鲜明的说明印证此事。

1900年的一美元购买力,相当于20年后的20倍。

这中间曾发生过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