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817章生产流水线

澳洲风云1876 第817章生产流水线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817章生产流水线

审阅过后,李福寿在海军部呈报的“远洋通用型驱逐舰计划”报告上批阅;可,按计划拨款实施。

该级舰一期计划建造12艘,建造期三年半,将会在澳洲本土各船厂分别建造,于1905年底之前陆续成军服役。

二期改进型计划,将会视这一批远洋通用驱逐舰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局部细节调整改进,适当放大排水量,于1906年前开始建造,数量同样是12艘,保留6艘~12艘追加订单的可能。

至此,皇家海军未来舰队规模初见雏形。

考虑到当今时代处于激烈变革时期,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有可能对未来舰队发展造成重大影响,这种不可知的因素,暂时就不考虑在内。

皇家海军是吃过这样大亏的,当初,大都会级战列舰计划装备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生产的343毫米大口径主舰炮,备选方案是蔚蓝色武器公司初步研制成功的双联装44倍口径305毫米主炮。

谁知道,引进的过程相当不顺利。

1896年那阵子,大洋帝国暗中支持越国在中南半岛发展,令英法等国对其多有猜忌,技术引进过程一波三折,最后终于黄汤了,造舰计划白白耽误了一年多时间。

所以,发展到如今的国家体量,关键性装备有求于人是很不靠谱的一件事儿。

帝国方面军备研发逐渐形成了项目委托研发制度,由陆海两军提出项目需求,民间有实力的公司参与竞标,海内外皆可,优先选择国内企业予以扶持。

大都会级战列舰所采用的新型蒸汽轮机项目,就是由红山重工与英国阿卡斯特动力公司联合竞标,并且在红山重工采用英方科技制造的先进蒸汽轮机,各项指标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主力战舰带来澎湃动力。

国内机床产业在减税政策大力扶持下,蓬勃兴旺的发展起来,势头越来越好。

在对外贸易中

表现最耀眼的是加里曼丹石化城项目,在油料和石油化工领域大量替代进口,为帝国每年节省价值数亿美元的外汇,无形中使得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

大量财富的流入,令国内经济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现在是1901年5月份了

北方战事已歇,由于沙俄出兵20万趁势占据了东北三省,并且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引起了英美日德等各国强烈不满,纷纷施加压力。

在其他列强的强烈反对下,沙俄被迫同意从东北撤兵,但实际上,沙俄军队却在保护铁路的名义下把占领东北三省合法化。

同时,沙俄积极在朝鲜扶植亲俄势力,力图取代扶桑在朝鲜的地位。

沙俄在东北及朝鲜的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使得二者矛盾尖锐起来。

扶桑朝野已经将俄国视最大的假想敌,“三国干涉还辽”在扶桑人看来,无异于列强施加的奇耻大辱,在“卧薪尝胆”的口号下,扶桑进行了以扩军备战为中心的“甲午战后经营”,准备发动对俄决死一战,实现其“大陆政策”。

经过多年的发展,细致入微的军事准备,扶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提高,海陆军备迅速扩张,一跃成为远东军事强国,为进行对俄战争打下了物质基础。

1902年1月30日,英日同盟正式签订,为期10年。

1902年3月12日,俄法两国在圣彼得堡发表宣旨,声称两国对于将来远东或华夏发生变化时,为保护两国之利益,保留自由行动的余地。

两年后

日俄两国在东北三省矛盾不可调和,沙俄迫于国内底层民众暴动和反抗不断,急需要一场战争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为贵族统治阶层赢得喘息之机。

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不断延伸,扶桑国高层意识到;“每拖延一天,甚至一小时,都会增强俄国取胜的机会”。

因此在日俄谈判过程中,日方不断提高要价,开始则要求俄国承认其对朝鲜的“保护”,继而要求打入“南满”,最后又要求在“北满”及其他地区的权利。

尽管沙皇政府玩弄外交手腕,故意拖延谈判,以争取时间,但扶桑国高层人士很有决断力,决心利用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和俄国准备不足的致命弱点,尽快发动战争。

1904年2月6日,扶桑宣布正式与俄国断交。

2月8日夜间不宣而战,从而引发了近代史空前血腥的日俄战争……

光阴荏苒,从1901年5月份到现在,一转眼三年过去了。

由于发展的早,大洋帝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澳洲本土汽车保有量超过12万辆,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度”。

宝马汽车公司在1903年初率先启用的汽车流水线生产,当年就使汽车产量翻了三番多,从月产1.5吨宝马货车147辆猛增到1200辆,效率得到了惊人的提高,并且有条件实施了第一次大规模降价,使用价格利器,收割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企业规模吹气球一般的飞速扩张。

在日俄双方打的尸山血海之际,宝马汽车公司创新的汽车生产流水线工艺震惊了国内外,引发了一场生产效率的大革命,推动国内经济实现空中接力式的腾飞。

对于汽车领域的大企业而言,宝马汽车公司创新型的生产流水线工艺,即是一次生产效率的革命,也是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他们清楚的看到,各大汽车企业跟风生产的货运汽车,被宝马货运汽车打的溃不成军,而宝马汽车一枝独秀,迅速占领了国内外大量市场。

居安思危,若是宝马汽车从货运领域转产轿车,扩大产品线,那么真正的危机就来了。

“鲶鱼效应”促使各大汽车厂商迅速跟进,纷纷制定了具备各自特色的汽车生产流水线工艺,紧随着这股效率革命的潮流,大厮发展起来。

引发的后果就是潮水般的汽车产量,然后就是一轮又一轮的降价潮,迅速攻陷了欧美各国的汽车市场。

《纽约时报》对此哀叹的报道;

我们遗憾地听到了奥尔兹莫比汽车公司被收购的消息,这家成立于1887年的花旗国汽车生产厂商,刚刚在1903年推出属于自己的“Doctorcoupe”牌单汽缸引擎汽车,也是该公司第一批大量生产的汽车,就被澳洲潮水般的进口汽车中被淹没了。

在汽车造型,性能,价格各方面,来自澳洲的进口汽车广受喜爱,具备毋庸置疑的强大竞争力,仿佛不是一个时代的产品。

可怜的花旗国汽车产业刚刚抽出稚嫩的幼苗,就被海外的野蛮人践踏到靴子下。

这已经是第几家被收购的花旗国汽车厂牌了?

对了,去年福特汽车公司被收购了,哦……那只是一个年产几十辆汽车的小作坊,没什么值得惋惜的。

大众汽车公司仅仅花了17.6万美元就把他收入囊中,然后贴上福特品牌北美大肆销售,如今已成为排行前列的轿车品牌。

澳洲汽车产品在奉行自由经济的英美等国攻城略地,并且大厮兼并头部汽车企业,以此消灭潜在的竞争对手,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

这一套策略在法德意等国受到了严重阻碍,相比较英美竭力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法德意等国关税壁垒重重,对本国成长中的机械企业保护力度大,很难收入囊中。

即便如此,也对上述欧洲各国汽车市场造成严重冲击。

预计在1904年,随着汽车流水线新技术的推行,生产效率极大的提高,澳洲生产的汽车将会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还多,达到年产近9万辆的规模。

针对这一重大科技创新,经济部和工业部联合发文,通过政策引导国内各行业广泛推广生产流水线,这对机械设备行业而言,是一次产业腾飞的黄金时期。

宝马汽车厂董事长弗雷德里希-史密特先生因此革命性的创新获得皇室高度表彰,陛下亲自授予其从男爵贵族(终身贵族),“帝国优秀企业家”称号,奖赏皇冠牌轿车一辆,占地30英亩庄园一座,奖金1万金洋以资鼓励。

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在政府号召和政策鼓励下,帝国各行各业开展了“工业流水线化改造”,范围波及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实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改造。

发生在澳洲的这些变化,并没有第一时间传递欧美各国。

对于骄傲的各国列强而言,“眼高于顶”是最形象的比喻,不吃到大亏、不撞到南墙是不会改变的。

腐朽落后而孱弱的满清国更加深了他们的这一刻板印象,无意无意的对华裔看低了一分。

日俄两国在东北三省打生打死的时候,大洋帝国抓住发展契机,迎来了又一轮经济发展黄金时代,风景这边独好。

历时三年多的第二次布尔战争让英国大伤元气,仅直接的战争经费支出就超过2.4亿英镑,这比原来历史上要多一些。

究其原因

是莫桑比克南部边界猖獗的走私,为布尔游击队持续输血,让英国和大洋王国都疲于应付,伦敦的损失是切切实实,简直恼羞成怒。

大洋王国对此也祭起了屠刀,对边境走私团伙实施严厉打击。

仅仅绞死的犯罪分子就有370余人,投入苦役营中更是多达2100余人,这里有白人,也有华人,当然大部分是行险致富的华裔,帝国对此绝不手软,通过雷霆手段狠狠刹住了这股歪风邪气。

可惜为时已晚,在战争末期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好处切切实实地落到莫桑比克一方的手中,许多胆大包天的华人通过走私发了大财,一夜暴富起来。

归根到底,布尔人不缺黄金也不缺钻石,在战争困难时期,为了购买物资持续将战争打下去,那真是把家底都掀出来了。

您说说,能不发财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