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815章国际风云涌动

澳洲风云1876 第815章国际风云涌动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815章国际风云涌动

六艘大都会二型战列舰16200吨排水量,在当今世界位居首位,其强大的防御力也位居首位,真可谓是“砸不烂的铁疙瘩”。

技术如此先进的战列舰代价自然昂贵,平均每艘舰的建造费用达到330万金洋,合约162万~170万英镑之间,价格比15100吨“敷岛”级战列舰贵30%。

6艘战列舰就干掉了2000万金洋预算,这样一艘大型战舰配备官兵926人,每年的维护费和正常训练费用花费不菲,出海绕一圈就要烧掉价值几万金洋的优质煤炭和重油,这就是强大的代价。

贵的地方在于多出1100吨超硬防弹渗碳钢,技术先进的蒸汽轮机动力系统,高速深V狭长的破浪舰型以及先进的双联装305毫米44倍口径主炮。

所有的先进性能都是用资金堆积起来的,比如双联装44倍口径主舰炮,别看就多一点点,比40倍口径双联装305毫米主炮就要贵上一倍。

大洋帝国皇家海军的建军思路不同于英德法三国,有点类似于意大利王国,不追求大规模远洋舰队,而追求单舰性能强悍,能够拿出一只小而强的地区性海上强军。

“大都会”一级两型战列舰,鲜明的体现了这一建军思路。

在随后的视察中,林会堂爵士提出的全重炮型战列舰概念,引起了李福寿的高度重视,他知道全重炮型战列舰是未来发展趋势,下令就此进行详尽的规划设计。

为下一代战列舰积累技术底蕴,至于下一代战列舰的设计目标,李福寿简单提了一下;

舰艇排水量指标先进,在2万吨至2.4万吨之间。

依然要求防御力出众,航行速度位居世界先进水平,并且装备下一代双联装343毫米大口径主舰炮。

该型火炮研发工作正在蔚蓝武器公司紧锣密鼓的开展中,相关研发工作已经进行了4年,距离技术成熟还有2~3年时间。

与此同时

381毫米双联装主舰炮的研发工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据说英国已经取得了技术突破,在该领域,英国技术实力位居世界首位,不做第二人想。

全重炮型战列舰概念最初由意大利工程师提出,在学界引起广泛讨论,考虑到付诸实行面临巨大风险,意大利王国海军也没有贸然采用。

当今世界普遍流行的是二级主炮设置,就是在大口径主舰炮之外,设置二级主炮以弥补主舰炮发射速度缓慢,火力密度差的缺点,这是前无畏级战列舰的普遍特点。

真正的无畏级战列舰就是全重炮型战列舰,它撤除了二级主炮设置,采用更多的主炮以求得密集火力覆盖,由于弹道性能的统一,对敌舰打击效果更佳,毁伤能力更强。

晚间,下榻在悉尼行宫

用过晚餐之后

李福寿会到书房工作一段时间,书房里总会有大幅名家手绘世界地图,他经过的时候习惯的停顿了下,目光在地图上掠过满意的点点头。

时至今日

他对帝国疆域相当满意,也没有什么势在必得的征服目标,如果真要说有的话,那么苏门达腊岛算是一处,科威特及其周边地区算是一处。

英国绝不会让俄国势力进入温暖的地中海,欧洲各强国也不会让大洋帝国的势力进入地中海,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提前在几内亚布了个局,几乎已经是极限了。

法国人前些年暗搓搓的总是在几内亚周边搞事儿,肯定是看大洋王国势力在这里碍眼,想要找机会发难,老牌殖民国家就是这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嘴脸。

现在总算消停了,那也是因为大洋王国蓬勃发展,实力与日俱进。

若法国在西非搞事儿,李福寿也不介意大军齐出,将法国人从中南半岛赶出去,让他们尝尝西太平洋霸主的铁拳。

既然消停了,那么就两好归一好。

战争是要死人的,也是要花费巨额战争经费的,没有切身利益能不打当然最好。

李福寿走到书桌边,随手抽出十几份奏章走了回来,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翻阅,并且随手批注。

批阅了几份奏章之后,他拿起一份奏章认真的看了起来。

这是政情局对远东沙俄势力的一份备战情况详述,其中有各地的兵力布置,滞留在东北三省的大量兵力,远东海参崴修筑堡垒的建设情况,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进展等等。

引起李福寿注意的是出现在海参崴的沙俄陆军装甲车,情报里附有10多张照片,他拿在手上一一端详片刻,若有所思的笑了。

这些装甲车每一辆都不一样,有的是用铁牛拖拉机改造而成,有的是用汽车加装甲而成,如果没有类似的概念,那么看看后世叙利亚战争中的装甲车就知道了,都是千奇百怪。

沙俄军队中出现装甲车不奇怪,这种侵略性强的陆地强国,对于先进陆军装备的接受程度很高,几乎第一时间就会引入。

若历史没有改变,沙俄在这几年也会出现装甲车。

相比较在海军建设方面花费重金投入,沙俄在陆军部队中就抠搜多了,没有花钱进口大洋帝国的“野狼”轻型坦克,而是采购了一些民用车辆自己改装,上面架两挺机枪就算完事儿,看起来不伦不类。

以沙俄落后的工业水平,凭自身力量发展坦克纯属痴人说梦,至多也就是弄这些铁皮车唬人。

李福寿敢打赌;

按照老毛子粗糙的手艺,这些铁皮车连装甲板都没安装,用的就是普通铁板。

在实战中能起多大作用值得推敲,更多是心理安慰吧。

身处李福寿这样的高位,能够清楚的察觉到世界风云涌动的潜流,近期伦敦接连发来几封密信,试探大洋帝国对远东形势的看法,对英国与扶桑国结盟的反应。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日方对俄战争准备已进入了最后阶段。

同时,大洋帝国是英国亚洲政策的两个支柱之一,另外一个自然就是印度次大陆。在远东发起重大行动之前,伦敦必须照顾到大洋帝国的感受,这是前提条件。

对于伦敦的试探,李福寿给出了正面回应;

表示愿意为了大英帝国推行的政策作出一定克制,在远东问题上保持有限中立立场,安抚国内民众情绪,前提是日俄双方不作出伤害华裔感情的事情。

去年发生的海兰泡惨案,舆论界连篇累读的报道在帝国内部引起轩然大波,群情激愤,外交部对此联合英日德等国向沙俄发出正式照会,严厉抨击这一反人类恶行,并且保留对此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权利。

大洋帝国的强烈抗议收到了成效,此后沙俄军队的行动约束了不少。

李福寿的表态,给英日结盟排除了最后一道障碍,双方近期私底下互动频繁,英国又是贷款,又是促成其他欧美强国解除对日不平等条约,又是许诺支持,英日结盟可以看做是伦敦公开站台,力挺扶桑国与沙俄斗个头破血流。

现在有个很大的问题横亘在伦敦面前,那就是《俄法同盟条约》,一旦远东爆发战争,位于中南半岛的法军,有义务支援沙俄军队。

而且法国在亚洲的舰队实力并不弱,若与沙俄太平洋舰队联手,扶桑国小身板可真吃不消。

在探询到大洋帝国无意出手,在西太平洋地区形成2对2的战争格局后(即洋日PK法俄),伦敦便紧急行动起来,又进行了一系列的骚操作。

从世界大格局来看

法俄同盟在欧洲大陆对抗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军事阵营,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也是不可调和的斗争主要方向。

法国一方面并不希望沙俄将过多的精力投入远东扩张,欧洲对抗才是根本,另一方面迫切希望拉拢英国加入同盟,对敌人实行全方位反包围,形成牢牢的战略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

顺应法国方面的迫切愿望,伦敦与巴黎私下沟通密切,探讨建立英法联盟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全方位联盟是以损害沙俄的利益而存在的。

英方提出;

法俄联盟以不能以损害英国在远东利益为前提,若沙俄在远东扩张的军事行动有违这一条,法国有权利拒绝履行盟友义务,保持友善中立立场。

这也就是说,法国与沙俄和英国单独结盟,将会形成事实上的英法俄同盟,主要在欧洲围殴德意奥三国同盟,但是在远东和非洲各行其是,甚至是间接敌对关系。

盟友间还能这样操作,你不能不佩服英国佬大开脑洞。

英日联盟的形成,将会在远东地区对沙俄扩张企图形成强力遏制,是不折不扣的敌对关系。

英法俄间接联盟的形成,在欧洲针对德意奥三国同盟布下了天罗地网,是完全的军事联盟性质。

通过上述操作

伦敦在欧洲和亚洲的利益得到完全保证,最终损害的就是沙俄本身。

好在沙俄已经被欧洲国家出卖惯了,也不在乎多这一桩,在克里米亚半岛战争中,沙俄遭到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背叛,将上百万将士用生命换来的利益又全部吐了出去,始作俑者就是英法两国。

别看沙俄在远东地区猖狂肆虐,混得人五人六的模样,其实在欧洲人人不待见,德皇威廉二世对沙俄嫌弃以极,上台以后不再与沙俄签订《再保险条约》,两国关系破裂。

传统盟国奥匈帝国跟着德意志帝国混了,也不理会沙俄。

所以在欧洲的舞台上,沙俄只有被挑选的份,而没有挑选盟友的份儿,更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明显处于弱势一方。

被英法两国玩弄于鼓掌之中,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光鲜的背后,全都是泪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