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779章力不能及

澳洲风云1876 第779章力不能及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779章力不能及

第二次布尔战争是英国人的问题,李福寿只要做出全力支持的姿态就好了,用不着上赶子为英国人着急。

英国是身家丰厚的大财主,拔根腿毛比自己的腰都粗,称霸世界200多年那可不是玩儿的,底蕴厚实着呢。

在南非连番遭遇重挫之后,伦敦再次从世界各地调集6万人大军,远征军总司令布勒上将引咎辞职后,维多利亚女王指派名两名经验丰富的殖民地统帅负责远征部队;

罗伯茨勋爵为远征军总司令,基钦纳勋爵任参谋长。同时,数量高达6万增援部队正在日夜兼程赶到,将集结于开普‘敦、伊丽莎白和东伦敦,从而使总兵力增至18万人(减去英军近万人死伤)。

大量英国远征军部队涌入开普殖民地,各种后勤物资的订单,如雪片一般纷纷的飞向莫桑比克,从粮食大豆,食用油,干果到钢筋水泥,从各种牛皮制品,面粉,瓜果蔬菜到牛马骡大牲口,从活羊活禽到被服帐篷,订单大的吓人。

粮食动辄数万吨,活羊数以十万计,原有的英军战败之后,牛马骡子等大牲口丢失殆尽,各种物资丢失殆尽,如今重新发来新的订单,数量更加惊人。

仅铁丝网一项,英国远征军就需求2万吨。

这让莫桑比克地区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高速运转起来,数百万人全力供应南非前线物资,运往开普敦的货轮一批动辄十几艘,几乎塞满了德班港。

截止到1899年底

莫桑比克地区街道的各种订单金额累计达到7600万金洋(相当于3800万英镑),当真是史无前例的大机遇。

消化如此巨量的订单,莫桑比克地区最起码要全力运转一个季度,才能满足英国人的需求。

南非前线打得热火朝天,莫桑比克喜气洋洋的在数钞票,根据军事观摩团传来的消息;

新上任的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罗伯茨勋爵可是个狠角色,他已经决定实行铁壁合围政策,在广大的南非地区建设多达1万个碉堡,用密密匝匝铁丝网隔绝交通,用以限制布尔人骑兵灵活的大范围转移,出其不意的打击优势。

至于说对待布尔人农牧场主和家眷,罗伯茨勋爵也毫不手软,但凡是被查证与抵抗军有联系的立刻予以枪决,妇女儿童直接投入集中营,彻底断绝布尔人的后勤供应。

正是因为要实行如此严酷的铁壁合围战略,所以英国远征军需要巨量的建筑材料,砖石可以从当地获取,劳工可以征发土著黑人修建,水泥、铁丝网这些大宗物资就需要进口了,南非本地无力供应。

环顾周边地区

在非洲,只有莫桑比克有能力供应如此大批物资,因为莫桑比克本身也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城市道路桥梁等等,七曲市第二钢铁厂刚刚投入生产不久,产能充沛。

若是从欧洲进口,光是巨额运费就将极大推升成本,加上英国与大洋帝国良好的关系,这份肥美的大馅饼就落到了莫桑比克的头上。

讨论了一会儿南非问题,李福寿开心的搓了搓手,笑着说道;“仲斋兄,难得英国佬大方了一回,我看你是不是率领政府代表团去一趟伦敦,除了表达我方对英国立场的坚定支持,顺便与欧洲各国谈一谈合作,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伦敦。”

“陛下,我跑一趟当然没问题,只是咱们这次把德国人得罪狠了,非但柏林方面想要取得任何进展困难重重,国内也有些非议,认为应该维护与德国传统的友好关系,不要闹得这么僵。”

“鼠目寸光之辈,不要理他们。”李福寿很干脆的挥了下手,就像驱赶苍蝇一般,神情中带着一丝不屑说道;“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哪来的温情脉脉?

大洋帝国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树立一个基本方针,外交政策必须建立在与英国友好同盟的关系上,借助英联邦的朋友圈发展,这是外交的基础政策,也是根本政策,绝不能动摇。

大洋帝国已经打上了鲜明的英联邦印记,不抱着世界霸主的大粗腿,难道去抱德国人吗?

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二五仔是那么好做的吗?

如今英国与德国的关系极度恶化,我们与德国人私下里面勾三搭四,英国佬看不见吗?

正是坚定支持英国的态度,对德国人不加辞色,莫桑比克才能获得巨额订单,紧紧抓住了这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否则的话

英国宁愿从欧洲进口物资,多支付昂贵的海运费用,也不会把订单白白便宜我们,以英国佬的财大气粗,这种事完全做得出来。

所以,这次欧洲之行该怎么做,我想你应该心里有谱了。”

“多谢陛下教诲,臣明白了。”

“嗯,咱们不要想着脚踏两只船,英国老是玩阴谋诡计的鼻祖,手上有着巨多的资源可以让我们难堪,在这方面德皇威廉二世稚嫩的多,虽然说英国答应瓜分葡萄牙人在安哥拉殖民地的利益,实际上随便找个借口,德国人毛都捞不到,德皇威廉二世只能空欢喜一场,这就是个刚愎自用的傻帽儿,被英国人耍得团团转而不自知。”

李福寿对德皇威廉二世的评价极低,这种非议君主的话范仲斋不好插嘴,只能尴尬的一笑,然后说到;“陛下,清国的义和团闹得越来越凶了,而且得到了朝廷的支持,在北平的英、法、美、洋、德、意等各国列强公使团达成一致意见,要求朝廷出面取缔义和团,不排除武力干预的可能,帝国方面也参与了外交照回。”

“外交照会可以,武力干预就免了,再怎么说神州大地也是咱们的祖地,人不能忘本啊!”

李福寿有些烦恼的挠了挠头,历史还沿着原本的轨迹运行,我大清在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他无力干预,只能选择袖手旁观。

欧美各国列强磨刀霍霍的准备动手,义和团只是一个借口罢了,即便清庭取缔了义和团,各国列强也能找到其他的开战借口。

英国人在南非损失惨重,急需要在大清国身上割一块肥肉回回血,其他各国列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也都参与进来分一杯羹,俄、日等国最积极。

李福寿站在漩涡之外看得很清楚,可清庭依旧浑浑噩噩,处于自我强大的幻梦中。

在现阶段

因为“百日维新”事件,大清帝国与各国列强的关系闹得很僵。

慈禧一直欲废黜光绪帝,遭各国列强反对,因而不敢付诸行动,这令她对欧美各国列强怀恨在心。

一个女人的怨气根本无法理喻,若这个女人执掌着偌大的大清帝国,把怨气带到执政中,必然演化为民族的灾难。

列强企图瓜分大清帝国,纷纷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这也增长了慈禧的仇外情绪。

义和团运动只是一个契机,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最初是山东学习武术的团民组织,为山东巡抚毓贤利用来抗衡教会,威吓教民脱离教会之用。

后因外国所迫,清庭派袁世凯到山东取缔,团民逃到北京城外涿州各地,义和团运动得以扩散到燕郊各地,反而愈加的兴旺。

当时,慈禧信任闭塞愚昧的守旧大臣,听信毓贤之言,相信团民能“刀枪不入”、“枪炮不伤”,可以用来借助排外。

慈禧派军机大臣刚毅往涿州视察,但刚毅竟向慈禧奏称“天降义和团,以灭洋人”。因此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进入北平城内勤王。

随着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和京津地区的迅猛发展,团民则沿途徒,烧教堂、拆电线、毁铁路,攻进天津租界。各国公使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但未获回应。

1900年1月27日,英、法、美、洋、德、意等国联合照会清政府,再次要求取缔义和团,依然被清廷拒绝。

这个大麻烦李福寿接不下,当一群大强盗准备宰大肥羊时,贸然阻止只能引火烧身,大洋帝国还没有强大到能够与全世界为敌的程度。

范仲斋明白陛下的心中顾虑,谁也不想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便双手施礼回答道;“微臣明白了,内阁将会不折不扣的执行陛下所命。”

“这件事给英国人解释下,我们就不参与了。”

“微臣遵旨。”

首相范仲斋离开之后,李福寿站起身来向后宫行去,正因为知道历史走向,所以他心头沉甸甸的像压了一块巨石,原本开朗的情绪也变得沉重起来。

1900年,是20世纪初的开始,却是神州大陆陷入最黑暗深渊的开端,各国列强掀起了瓜分神州的狂潮,李福寿却无能为力。

他此刻只想大醉一场,暂时忘却心中的负罪感。

以他的能力,只能给大洋帝国4000多万国民带来幸福,为华裔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再多,就力不能及了。

看着大明宫巍峨的宫殿重重,林木繁盛,李福寿心中竟然充满了灰暗萧瑟的感觉,那种深深的无力缠绕心头,让人刻骨铭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