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765章塔斯马尼亚州

澳洲风云1876 第765章塔斯马尼亚州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765章塔斯马尼亚州

皇家直属领地塔斯马尼亚岛

该岛位于维多利亚州南方240公里,是澳洲本土6个州当中最小的一个州,被誉为“世界的尽头”,拥有美不胜收的自然奇观和原始风貌,岛上正在修建的环岛公路2500余公里,全部来源于皇室内务府资金。

这里的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出产个头硕大的澳洲龙虾,而且还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小新西兰”,彩绘崖,喷水洞,剥皮树,清澈见底的湖水和绵延耸立的山峰,共同构成了一幅原始美丽图景。

岛上最后一名塔斯马尼亚土著人死于1876年,唯一的政府机构是流放犯人的监狱,在1883年已经彻底废弃,原本只有一些白人和数百名华人定居于此,从事耕作和放牧业,后来全部被迁出安置。

如今在岛上约有2.9万人,其中有1.65万人都是来自吕宋群岛的强壮俘虏,他们负责修建道路,桥梁,房屋建筑,码头,机场和粮库等设施,仅在7处采石场中,就有5000多名苦力。

这些终身苦役即然被送上了岛,就永远不会离开。

岛上的驻有皇家禁卫军一个加强团约2300余人兵力,下属4营,一个岸炮营配备152毫米岸炮四门,95毫米岸炮8门,还有一个骑兵营和两个步兵营。

团部和岸炮营驻地在临海镇,这里也是塔斯马尼亚岛唯一的港口码头所在地,是全岛核心所在,所以额外多配属了一个骑兵连和一个步兵连兵力,用于加强防守。

此外,临海镇还有一支连级规模的水警部队,配备4艘420吨级“蚊”式些逻艇,海上自持力4天,每艘艇11名舰员,艇艏配备一门20毫米速射炮,一挺马克沁重机枪。

全部算下来,临海镇驻军有千余人,其他驻军以连排为单位分散在各处,最远的连队驻地距离临海镇800多公里(非直线距离)。

很多官兵参军到退伍就见过一次面,那就是共同乘坐人员输送船抵达临海镇时,除了留在镇上的人员之外,其他新兵便跟着长官越走越远,越走越荒凉,然后心里就是哇凉哇凉的,美丽景色也无心欣赏。

岛上除了军人和终身苦役之外,就是经过甄别的政情局特别行动队员,愿意长期定居于此的华裔移民,科技人员及其家眷,总数不足万人。

这其中,临海镇的人口有7000余人,其他乡镇多的有五六百居民,少的只有百余人。

吕宋群岛土著苦役不算在内,他们并非是岛上的居民,而是要用劳动赎罪的犯人。

在这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根本不用担心犯人会逃跑,他们唯一离开这座岛屿的途径就是登上临海镇的定期班船,否则就要自己游过240公里的巴斯海峡。

若在茫茫大海中方向搞反了,那个乐子可就大了,向南得一直游到南极洲才能见到陆地,向东和向西皆是死路,七八千公里以内都没有岛屿,全是一片汪洋。

1899年3月中旬的一天

帝国皇帝李福寿乘坐“航海家”号邮轮,在“正义”号巡洋舰的护航下抵达临海镇港口,迎来了小镇居民的热烈欢迎。

这是一座充满华夏建筑情调的海边小镇,位于山谷间,镇上间或有一些西洋别墅和洋楼,以满足专家学者的不同要求。

这里每一家每一户都有独立的庭院,几乎家家都有马匹,也有少部分家庭拥有汽车,生活环境优美,氛围安逸恬静,是一座富裕祥和的小镇。

镇上居民大多是科技人员的家眷或是官兵家眷,收入稳定而丰厚,邻里间关系和睦,对陌生面孔抱有强烈的警惕心,镇上居民互相大多知根知底,即便叫不上名字也面熟,外人很难混得进来。

李福寿的到来引起巨大轰动,他亲自来到人群中间嘘寒问暖,与技术专家握手寒暄,幸福充斥着小镇上居民的心灵,很多妇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很是做了一番秀,李福寿这才与一众高官乘车前往科研基地,了解诸多项目的研发进度。

整个塔斯马尼亚岛有40%的面积被山区森林覆盖,从临海镇出发可以通过三个秘密科研基地,一个是军方武器科研基地,一个是皇室资助飞行器科研基地,一个是内政部生化科研基地。

1899年通过的禁止使用生化武器的《海牙公约》,是国际社会对当前欧洲小规模战场上,经常会遭遇到的毒气弹做出的正面回应。

化学武器极其残忍而有违人性,战争中使用方在国际社会遭到一致谴责,《海牙公约》的签署,表明了国际社会的正式态度,坚决反对并谴责这一违反人类道德底线的武器使用。

内政部所属生化实验室,主旨在于进行深化领域科研探索,加强人类对应生化武器袭击的防御措施和认识,研发生化武器防御装备。

在这方面

大洋王国的橡胶资源将会起到主导作用,橡胶制作的面罩和防护服具有很强的隔绝毒气作用,是已知材料中最佳的选择,没有之一。

车队行驶在林间道路上

李福寿坐在宽大的后座上,神情悠闲地抽着雪茄烟,不时的看向窗外的景色。对面位置上坐着秘书长张立,正在拿着手上的公函汇报情况;

“……

扶桑国政府近日表示;

尊重并承认帝国占有吕宋群岛的事实,对此不持异议,欢迎大洋帝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期待在取消两国间不平等条约、东北亚局势等议题上,获得大洋帝国的理解和支持。

琉球王国,越国,兰芳国,夏威夷王国,泰王国等纷纷上表朝贺,甘为帝国藩属国,请求内附。

今年初

马汉上校对美西战争后局势发表评论,他认为应该学习英国的殖民统治经验,“以英国经验为指导”,反对像大洋王国,西班牙殖民者那样“对劣等种族实行残酷压迫”。

外交部已经正式就此提出抗议,美方回应,这只是马汉上校的个人意见,并不代表花旗国政府,他们将慎重考虑帝国抗议,责成马汉上校在报纸上作出公开道歉声明。

美方白宫幕僚长卡恩近期在新闻吹风会上表示;

本届花旗国政府极为重视并致力于发展与大洋帝国的双边友好关系,推动国会废除歧视华人议案,通过重量级《美洋友好关系法案》,希望大洋帝国能够与花旗国政府相向而行,共同缔造跨越太平洋的真挚友谊。

近期,南非局势持续紧张。

英属开普殖民地总理阿尔弗雷德·米尔纳爵士授意德兰士瓦的英国侨民给维多利亚女王写了一封申冤书,请求她保护英国臣民的利益。

事实上

英国已经从印度和地中海,加拿大调遣数千人军队,将会陆续抵达南部非洲,一场战争在酝酿中,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陆军部已经正式收到了来自伦敦的问询函;

一旦南部非洲爆发局部战争,可否就近抽调驻扎在莫桑比克的非洲远征师参战、并获得充足的粮食及各项物资供应?

遵照陛下指示;我方回应“乐意效劳”4个字。”

乐意效劳?

李福寿不置可否地咀嚼着这4个字,神情淡淡的看向窗外,那绿的让人惊心动魄的山岭层峦起伏,仿佛是不规则跳动的心率。

不管是否承认

大洋帝国被打上了鲜明的英国印记,要么做二五仔,要么跟着一条道走到黑。

如何选择对国家和民族更有益,早已经不言而喻。

诚然如是说

伦敦有恶意满满的“欧洲搅屎棍”绰号,英格兰是一个傲慢很难接近的民族,彬彬有礼却拒人千里之外,奉行“大陆均衡”政策,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奉行“利益至上”政策。

跟着他混,随时有可能来一记“背刺”。

但是你不可否认,比起西班牙人,法国人甚至花旗国人,英格兰人对自己人还是很照顾的,这种态度在原来历史上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香港,南非甚至印度都可以体现出来。

后世南非实行种族隔离主义政策,召致世界上的一片声讨之声,当花旗国也离开的时候,最后站在南非身边支持的是英国。

种族隔离主义政策无疑是万人唾骂,有违人性和平等自由的不公平政策,这无需讨论。

仅仅从英国始终不离不弃可以看出,英格兰还是有担当和有情意的民族,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么冷漠。

所以,一旦如原来历史上爆发的第2次英布战争,大洋帝国帮不帮答案就显而易见。

帮,肯定要帮,这不单纯是一场征服战争,而且是价值高达4亿金洋的巨大商机。

一旦如原来历史上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洋帝国帮还是不帮?

帮,肯定要帮,只是怎么帮就值得商榷了。

李福寿目光深沉的看向远方,神情中露出坚毅神色,为了帝国的崛起,哪怕牺牲数10万士兵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白得的午餐。

在第1次世界大战中,花旗国以最后加入的参战国身份姗姗来迟,战后的巴黎和会上妄图分享一杯羹,结果被英法两国联手踢开,羞辱的掩面而走,再次回到北美洲实行“光荣孤立”,一时间“门罗主义”死灰复燃。

商人主导的花旗国算计的太精明了,等人家差不多打完了才下山摘桃子,欧洲那些老牌帝国主义者岂是多相与?

在巴黎和谈中,欧洲列强压根儿也没有把华旗国当回事儿,提出的议案直接丢进废纸堆,打脸没商量,花旗国总统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回到北美洲蛰伏数十年后,汲取了一战中的惨重教训,花旗国在二战中关键时刻加入战场,付出了重大牺牲再度崛起,被欧洲国家广为接纳,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前世之师,后世不忘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