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741章鲲鹏一号

澳洲风云1876 第741章鲲鹏一号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741章鲲鹏一号

发生在爪哇岛的“泗水惨案”,并没有影响国王李福寿剩下来的行程,在视察完东加里曼丹州之后,他率领一干政府高层官员又视察了南加里曼丹州和中加里曼丹州,途经北加里曼丹州最后抵达兰芳国。

沿途看到的一切,令其颇为满意。

在大化工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整个婆罗洲以农业经济和特色种植园为主,盛产香料,天然橡胶和稻米等作物,尤其是中加里曼丹州,从港口塞穆达向北抵达桑皮特市,再向东南方向百余公里抵达帕朗卡拉亚,数万平方公里都是连片的稻米产区。

这里水源充足沟壑纵横,灌溉水利设施连片成网,是继清水河流域的第二大米粮仓,供应着大洋王国越来越多的人口粮食需求,尚有余力向爪哇等地出口,农业生产基础已经相当雄厚。

而北加里曼丹则是开垦了大片的橡胶园和甘蔗林,成为该地区特色经济作物出口的重要基地,在此基础上,正在继续发展更多的橡胶种植园,以应付越来越多的需求。

至1896年底

大洋王国管辖下的婆罗洲人口己达430余万人,开垦良田一千六百万英亩,修建道路2.4万公里,铁路660公里,灌溉河流和骨干沟渠总长8700余公里,桥涵八百余座,沿海港口17个,基础设施建设连片成网,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生产,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整体上看

大洋王国对婆罗洲的开发依然远远不足,绝大部分集中在沿海纵深100公里之内,仅中加里曼丹州所属粮食产区桑皮特市~帕朗卡拉亚市深入内陆,最远达到纵然270余公里的沿河流狭长地带。

已开发地区占据婆罗洲面积(大洋王国所属)的12%,大片内陆地区,依然被千百年来无人踏足的热带原始雨林所覆盖,这片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依然等待着被开发,被利用。

1896年末,国王李福寿结束了对婆罗洲为期一个半月的考察,乘船返回澳洲本土。

此时,巡戈在巴达维亚外海的婆罗洲舰队已经返航,完成了威慑巡航任务。

从这里发出的严厉信号,很快被荷兰王国接收到了,这令他们大为惶恐。

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纵容当地土著残害华裔移民的鲁莽行为,已经被来自阿姆斯特丹的紧急命令叫停,勒令其立即加强泗水地区治安管控,严厉镇压当地土著暴乱,合理赔偿当地华裔商户损失,尽量求得大洋王国方面理解,以避免发生不忍言之事。

一场危机就此平复,1897年元月11日,大洋王国驻巴达维亚领事馆外交代表郑云松,与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政务官威尔德斯签署了《关于泗水事件善后谅解备忘录》,简称《泗水备忘录》。其中规定了巴达维亚、泗水等华裔人口众多城市,为大洋王国特别关注区。

大洋王国拥有在上述地区特别利益,包括大洋王国公民在内的华裔群体拥有平等公正的经商、置业、司法及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荷属东印度群岛方面对此作出郑重保证,将切实加强地区治安云云。

泗水事件以大洋王国强势的压迫总督府低头,被迫屈辱的签署了《泗水备忘录》,不亚于被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后果可想而知。

现任总督范-海尔斯玛-布冯子爵受到荷兰王国议会弹劾,总督任期匆忙结束,新任总督正在乘船赶来的途中,范-海尔斯玛-布冯子爵灰溜溜回到国内的情况恐怕不会太好。

但这已经不关大洋王国的事儿了,此事经过澳洲本土舆论宣传,在国内掀起了又一轮爱国热潮,公民深深的为国家的强大感到自豪,极大的加深了归属感。

现在的公民去往海外各国,都会再三强调自己大洋王国公民的正式身份,而不愿意提及旧日所属满清王朝,那带给自己的只有屈辱和白眼。

1897年2月末

清廷发布皇帝昭令,着即加封两广总督顾延川太子太师,文华殿大学士,一等坚毅伯爵,以赏其功。

因年事已高,体力不支,准其所请,去除两广总督之职回乡荣养。

兹命顾致学履职两广总督,尔应兢兢业业镇守南疆,忠君事主,方不负联之所托也……

这一份姗姗来迟的朝廷任命,打破了近半年的沉默,总算让远在大洋王国的李福寿松了口气,努力了半年总算没有白费,朝廷方面服软了。

虽然没有明令开海,但对于各地那些精明油滑的督抚大员而言,这份朝廷任命不亚于一盏明灯。

但不知道怎么做,那可就真傻了。

现在的形势已经很清楚了,朝廷在洋人面前唯唯诺诺,哪怕两广总督顾延川如此肆意妄为,依然得到加官进爵,回乡荣养的好归宿。

顾致学接任两广总督一职,坐镇两广地区听宣不听调,手握7万新军,俨然成为一方之霸,让人怀疑两广地区是朝廷的还是顾家的。

然而,这就是世纪末发生在神州的怪诞一幕,朝廷威信因此大受打击。

而两广地区,隐隐有成为东南数省盟主的崛起势头。

在暗中势力的主导下,东南各省督抚默契放松了朝廷严令禁海措施,移民进程在缓慢的恢复中,但想要恢复到1895年度规模,这需要时间。

体态巨大臃肿的清帝国反应缓慢,加上官僚主义盛行,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官府效率慢的令人发指,平民疾苦根本就不在考虑之中。

哪怕是移民部门心急如焚,也只能屈服于现实,按部就班的打通一个又一个环节。

对大洋王国的严重影响业已经造成,在1897年1~3月,移民总数仅为4.66万人,仅为往年的1/9,在移民部门的努力下,预计二季度三季度将会出现恢复性增长。

考虑到全力保障大化工产业建设,当前所有的华人移民全部投入巴厘巴板地区,用以满足遍地开花的建设工程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保证王国头号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三个月没有移民抵达,这直接导致澳洲本土雇工薪资水平大幅增长,并且将影响传递到海外州,各地都出现了用工市场短缺,薪资不同程度的大幅增长。

1897年4月,希土战争爆发。

希土战争指希腊王国和奥斯曼帝国为争夺克里特岛而进行的战争。

早在1896年5月,克里特岛上的希腊人为摆脱奥斯曼帝国残酷压迫,为并入希腊举行了起义,同年11月,奥斯曼帝国向克里特人宣战来作为对此的回答。

1897年2月希腊王国的一支部队前来援助起义的当地希腊后裔,英、法、俄、德、意、大洋王国和奥匈帝国宣布克里特在“欧洲保护”下实行自治,立场偏向非常明显。

4月5日,希腊派遣登陆部队占领该岛,奥斯曼帝国随即对希腊王国宣战,希土战争正式爆发。

欧洲的这些破事儿李福寿不关心,那里隔三差五的就要打一仗,几乎没有消停的时候,他现在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儿。

1897年4月9日,在布里斯班举行的“优胜者杯首届动力飞行器设计大奖赛上”,华人工程师傅长歌,傅长胜兄弟俩设计的双翼动力飞行器,命名为“鲲鹏1号”,在飞行现场进行了长达270米的有动力飞行,这被认为是世界上首次飞机飞行而载入史册,获得大奖赛5000金洋奖赏,并获得“优胜者杯”。

李福寿翻了翻华人工程师傅长歌,傅长胜兄弟俩的履历,这两人的父亲属于早期华人移民,名叫傅德行,在松江市经营一家规模不大的内河造船厂,生活条件相对富裕。

傅长歌,傅长胜兄弟俩是在1883年移民澳洲,时年一个13岁,一个9岁,属于亲眷移民。

这兄弟俩从小就泡在造船厂,对机械设计产生了很大兴趣,长大后,先后考入了红河谷大学机械设计专业为一名工程师,就职于凤凰自行车厂设计部门。

在澳洲

从西方传来的滑翔机运动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傅长歌,傅长胜兄弟俩都是松江长空滑翔机俱乐部的资深成员,拥有上百次的滑翔机飞行经验。

这些年来,从西方传入的动力飞机各种设计梦想和蓝图,在滑翔机俱乐部广为人知,也有很多感兴趣的人着手研究,傅长歌,傅长胜兄弟俩就是其中之一。

得益于官方引导科技发展的优惠政策,他们兄弟俩曾经得到过“国家科技创新基金”200金洋的科研资助,钱虽然不多,却极大的鼓舞了科技者的热情。

真正引发质变的契机是在政府方面宣布举办“优胜者杯首届动力飞行器设计大奖赛”,在王国引起了极大反响,吸引了上百名科技创新者参与大赛,出现了数十种飞机设计方案。

正是由于此前的积累,傅长歌,傅长胜兄弟俩凭借着扎实的工程师功底,在滑翔机的基础上,为了扩大机翼面积设计了上下双翼,并且采用大众汽车公司的16马力汽油机作为动力,经历数十次的技术验证和实地飞行,终于成功设计出了“鲲鹏1号”双翼飞机。

这比原来历史上1903年莱特兄弟设计出首架飞机,提前了6年。

李福寿饶有趣味的摸着下巴,有一股满满的成就感充斥在心头。

一个不小心,他又一次改变了历史。

看来,只要指引出正确的方向,勤劳的华人科技者不缺乏创造力,世界第一辆充气自行车,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汽车,第一辆坦克,第一架飞机都出自于澳洲,大洋王国已经成为机械科技强国之一。

红河谷大学的理工学院是世界顶级的理工科学府,在世界科技学界闯出了偌大名声,著名的柴油机动力实验室斐名海外,被公认为业界权威。

创新的变速箱科技实验室同样大名鼎鼎,已经研发出三档变速箱,离合器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迅速投入产业化应用,取得了耀眼的经济回报。

给新兴的世界机械科技强国,大洋王国在该领域仅次于德美二国,受限于人口规模和科技底蕴,所欠缺的不过是机械科技门类的单一,并非是机械设备和制造全领域领先。

即便如此,也足以自豪了。

李福寿通过科技政策的干预,提前孵化了诸多重要的科技成就,这让他欣喜之余,心中又有一种对未来的茫然和不安。

蝴蝶翅膀的煽动,令他先知先觉的优势大打折扣。

若是没有后续强有力的支持,这些提前孵化出来的科技成就将会引导世界走向何方,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掐指算一下

世界第一辆充气自行车诞生,让大洋王国形成了众多的自行车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百花齐放,产品远销欧美各国,广受欢迎。

这里面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固特异橡胶公司手握着空气轮胎的诸多专利,虽然在花旗国出现很多跟风侵权者,抢占了相当部分的市场。

但这个问题并不足为虑,且让他猖狂一时,多年以后自然可以秋后算账,让这些跟风侵权者连本带利都吐出来。

第二个是大洋王国天然橡胶的资源优势,位于金水河流域和北加里曼丹州一望无际的天然橡胶种植园,是王国发展轮胎及橡胶产业的充足底气。

据统计

大洋王国天然橡胶占据世界产量的72%,英国海峡总督府下属马来亚,槟榔屿等地占据13%,泰北地区占据4.2%,中美洲地区占据6.59%,其他零星热带地区占据剩余的产量份额。

从资源分布可以看出,天然橡胶种植园基本上分布于赤道沿线,除了中美洲少数地区之外,绝大部分的产量集中于大洋王国和英属海峡殖民地,占据总量的85%,若加上泰北地区接近90%。

如今在大洋王国海外州,正在发展中的3~8年期橡胶园陆续进入割胶期,将会进一步催生天然橡胶产量,有力的保障轮胎行业和天然橡胶工业发展。

这是其他地区无论如何拍马也赶不及的资源优势,只能眼馋,却无计可施。

天然橡胶树并非是随便的植物,对气候,雨量和阳光日照有非常高的要求,越靠近赤道线,地理优势越明显,产量越高,天然橡胶品质越好。

别的地方也能生长,但是质量就别要求太高了。

汽车、拖拉机等产业的发展都得益于此,大洋王国对出口天然橡胶设有资源重税,税率高达78%,这就导致出口天然橡胶原浆无利可图,通过加工成工业制成品再出口,可以合理避税并赢得更多利润。

对于资本家而言,该怎么做不言而喻。

天然橡胶资源的缺失,加上不掌握核心专利技术,让美德法等工业国家无力发展壮大汽车和拖拉机等行业,逐渐的被大洋王国甩在了后面,距离越拉越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