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691章风云动

澳洲风云1876 第691章风云动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691章风云动

二个多月后

1894年11月25日

旅顺大屠杀的血腥味直冲云霄,昔日繁华的城镇已经变成成一片死地,只有猖狂的扶桑远征军在肆意作恶,将恐惧和死亡带给这座昔日美丽的海边城镇。

此时,东京都内扶桑国民一片欢腾,洋溢着振奋的狂热情绪。

豪赌国运一样的战争冒险成功了,这给数10年来饱受欺凌的扶桑岛国带来一剂强心针,武运长久的口号响彻天际,夜晚的东京城灯光彻夜不息。

喝到酩酊大醉的男人摇摇晃晃的走在昏暗的街道上,嘴里还狂呼乱叫着;“杀给给……”

岛国沸腾了,民心沸腾了。

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大本营里灯火通明,不时传来军官声嘶力竭高呼“天皇万岁”“板载”的声音,仿佛夜晚受伤的饿狼一般痛快宣泄着。

夜深人静,参谋本部的一间办公室里

秋山真知大佐轻声哼着歌,难以言喻的好心情让他充满了干劲,再加班加点也不觉得有一点儿累,反而是最好的享受。

“秋山君,这么晚还在忙碌?”

“哦……是河本少将阁下,卑职失礼了。”

秋山真知大佐看见河本近雄少将推门进来,立刻站起身来恭敬地行了个军礼,然后解释说道;“前方战事推进的非常顺利,清国朝廷已经慌了手脚派员乞和,军部认为和谈的时机未到,应该把清朝打得更疼一些才好谈条件,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大将阁下预计战事会在4~5个月内结束,扶桑帝国获得胜利几乎是板上钉钉,因此他有意在回程时顺手拔掉琉球王国这个钉子,卑职加班制定的正是此项机密作战计划,代号为“风”作战计划。”

河本近雄少将是他的顶头上司,汇报工作进度是本职工作。

“哟西,琉球王国是帝国腰眼上的毒刺,阻碍了向南吞并台湾岛的“八肱一宇”国家战略,必欲除之而后快呀!”河本近雄少将深有感触的点点头,作为参谋本部高官,他对琉球群岛的战略作用认知非常深。

别看这只是一座3600平方公里的群岛,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占地范围极广,仿佛一个巨大的天然屏障,将扶桑国南侵之路完全截断。

“军事上毫无问题,但卑职担心大洋王国……”

“秋山君,我们是军人,只考虑军事上的事情,政治上的事情交由政客去应付,对我们来说帝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哪怕需要承受巨大的风险也在所不惜。”

“嗨依,秋山明白了。”

“嗦……嘎,支那人都是绵羊,剥开唬人的外壳那里都是怯懦本质,那个可恶的大洋王国也不例外,他们虽然在海洋上能够欺负萨摩藩那群笨蛋,但是在陆地上,英勇的长州藩武士是无敌的,琉球群岛的战役不成问题。”

“我也是这样想的,将军阁下。”

“哈哈哈……”

河本近雄少将志得意满地开怀大笑起来,他看到秋山真知大佐似乎还有些担心大洋王国干预,于是宽慰的拍拍他的肩膀说道;

“秋山君,说到底大洋王国不过是英国的一条狗,如今大扶桑帝国受到英国人的重视,即便有些行为冒犯也不足为虑。

毕竟英国人还要依靠我们对抗沙俄帝国,这关系到他们在东亚的核心利益和全球布局,绝不会因为冒犯一个小小的大洋王国而舍弃,这是大扶桑帝国崛起的历史机遇,一定要好好把握住才行。

英国率先取消了针对扶桑国的不平等条约,这让我们从明治时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看到了曙光。

下一步,挟此次历史性的大胜之际,这个方面准备对欧美各列强摊牌,,争取取消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赢得平等国家地位。

这是30多年来有识之士含辛茹苦争取来的重大机会,一举覆灭琉球王国将会为胜利写下完美的句号,意义十分重大。

所以说……秋山君拜托了。”

说完,河本近雄少将深深的鞠了一躬。

秋山真知大佐急忙后退一步,恭敬的90度鞠躬,口称;“卑职有荣幸能够制定此项绝密作战计划,请将军阁下放心,必将呕心沥血完善所有细节,务必不产生任何错漏,倘若军事计划有任何闪失,卑职将破腹谢罪。”

“嗦嘎,大大滴好。”

从秋山真知大佐口中得到满意的答复,河本近雄少将脸上笑容更甚了。

伴随着大陆势如破竹的胜利消息传来,原本担心的一切烟消云散,剩下的就是狂欢了。

扶桑国举国之力进行的这次军事豪赌,眼见到能够赢得大满贯,试问谁能不兴奋雀跃?

都知道大清朝有四万万人口,幅员广达万里之遥,哪怕明知道清王朝官僚机构已经腐烂透了,但是对付这样的庞然大物也需要一颗坚强的心脏,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的。

没打之前,谁能知道他们那么菜?

帝国大本营此前对战时规划了上中下三种结局,最坏的结局是无法取得胜利,所有军事企图都遭受到挫败,战场局限于朝鲜半岛上,也只能损兵折将退回扶桑国以图再举。

谁知道……呵呵,哪怕是再乐观的人也不会料想到今天这样的结局吧!

离开了参谋总部,河本近雄少将来到街道上叫了一辆人力车将自己送回家,他在家浅草寺附近的街道上,是一个单独的和式小院。

人力车到了家门口,河本近雄少将刚刚下车小院门就打开了,仆人山本好幸神情恭敬的迎出来鞠躬行礼;“老爷您回来啦,夫人等着您还没休息呢,客堂上已经温好了茶。”

“哟西,辛苦了山本。”

“老爷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山本好幸随手接过河本进雄少将手中的牛皮公文包,陪在他身边向里行去。

片刻之后

服侍完的山本好幸退了出来,在夜色中走向自己在小院门口的木屋,进去以后随手关上了门。

木屋里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山本好幸一双眼睛亮得怕人,完全没有了刚才温顺恭敬的模样,而是闪烁出一道凌厉的光芒。

他是隶属于政情局扶桑司的暗子,山口县人,来到河本进雄少将府上做工已经七八年了,很是得到主家的信任。

他的职责是默默的潜伏下去,一直到被启用为止。

近期得到上线启用指令,要求其时刻留意,争取搞到日军参谋本部相关作战计划。

山本好幸这个表面木讷内心精明的人,他知道自己绝不是政情局在扶桑埋下的唯一暗子,也不是唯一接到这项重要任务的人。

完成任务身份就会暴露,若计划得当,他可以脱离潜伏生活离开这里,迎接新的挑战。

山本好幸出生于山口县一个贫穷的渔村里,在年幼的时候,父亲就出海遭遇风暴葬身鱼腹之中,只剩下母亲和年迈的奶奶拉扯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那时候常常饿肚子,有时候两三天都吃不上一个饭团。

记得那是一个灾年,山本好幸刚满11岁,年幼的妹妹病饿而死,然后是年迈的奶奶生生饿死了,母亲为了换回一点救命钱毅然报名去了南洋。

在扶桑国乡下,谁都知道下南洋去做什么?

这些年来有数十上百万贫穷的渔家女下南洋,她们的血泪可以编织成一人多高厚厚的史书,无数人葬身他乡,很少见到有人能够囫囵个儿回来。

可是为了让仅剩的两个男孩子度过荒年,母亲走了……

山本好幸真正得到救赎是12岁的那一年,沿街乞讨的弟弟饿死在他的怀里,有一个身材高大的神秘男人走过来,伸出温暖的手……

北平城

北洋总理大臣李鸿章的府邸是座深宅大院,这个满清国最有权势的汉族大臣以往门庭若市,如今来自东北三省和胶东半岛的战火急报一日三惊,传来的都是坏到不能再坏的坏消息,让这座深宅大院顿时变得人马稀疏冷落下来。

这一天,北直隶巡抚顾致学来访。

花厅内

主客分宾主而坐,下人奉上香茗,身材高大的李鸿章眉宇间缠绕着化不开的阴郁,抬手说道;“顾大人,请。”

“多谢李大人。”顾致学端坐在上首镇定从容,左右看了一下说道;“下官有些机密事宜相商,还请李大人屏蔽左右。”

“哦,你们都下去吧。”李鸿章不出意外的挑了下眉角,神情淡然地吩咐道。

四周伺候的丫鬟仆役施礼后纷纷退下,李府二公子李经述和三公子李经迈原本侍立在侧,见此情景互相看了看,神情不悦的拂袖而去。

顾致学并不在意,见众人都退下之后从袖口里取出一份密信,轻声说道;“此乃南方那位陛下的亲笔信,李公一阅便知。”

“哦,那我要拜读一番。”李鸿章神情一震,双手接过密信舒展开来仔细观看,神色间变幻连连,看到最后神色巨震不已,脸色都苍白了。

顾致学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的等待。

密信中挑破一切幻想,让眼前这个装睡的朝廷大臣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他一手打造的北洋海军将全军覆没,淮军迭遭重创,赖以安身立命的本群被打的落花流水,越想保越保不住。

沉默半晌

李鸿章语气干涩的说道;“顾大人,区区扶桑贼子如何敢有忒大的胃口?竟然索要东北三省和台湾外加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偿?”

“李公莫非以为那位陛下虚言恐吓吗?”

“不敢,只是太匪夷所思了,我万万没有料到扶桑贼子有吞天的贪婪,这……这简直岂有此理,实非人子矣!”

“这就是扶桑国现在不愿意和谈的原因,我们知道西太后和李公是不愿意打的,主张以和为贵,恭亲王奕訢主持总理衙门也主张对扶桑国屈服,10月初,奕訢亲自出面,请求英国联合美国和俄国共同调停中日战争。由于美、德、俄三国各有各的打算,英国于10月6日提出的调停建议没有获得任何结果,现在已经是11月29日了,扶桑人在旅顺屠城,在金州大开杀戒就是为了给朝廷制造压力。”顾致学没有看李鸿章阴沉如水的脸色,自顾自的说下去;

“据本官所知;

总理衙门请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出面调停,实际上美国人与扶桑人是一伙的,他们认为对朝廷进行讹诈的时机已到,表示愿意居间“调停”。

由于急于求和,李大人在恭亲王同意下派遣了一个德国人,即担任天津税务司的德璀琳作为代表到扶桑去探商议和的条件。

但结果如何?

扶桑拒绝和德璀琳谈判,通过美国人要求朝廷派出“具有正式资格的全权委员”,这其实是标准的拖延战术,为下一步进攻北洋海军根据地刘公岛留下充足的时间。

所以说,刘公岛危矣,北洋海军危矣,若不采取果断措施彻底覆灭在所难免。

我敢断定,纵然朝廷派出谈判全权使节,扶桑人也不会正面回应,和谈的期望必然破裂。

真正和谈的契机会出现在北洋海军覆灭之后,到了那时,朝廷只能任由对方狮子大开口予取予求,不得不满足扶桑人的停战要求。

换言之,朝廷只有接受和反对两条路,合约的文本不允许更改一个字。”

顾致学说的每一个字儿,都像重锤一样敲打在李鸿章的心上。

李鸿章不是蠢人,他知道对方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只不过朝廷此前一厢情愿的向好的方向去想,有意回避可能的灾难性结局。

现在看来,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

“最后我要提醒李公一句,若扶桑人阴谋最后得逞,在这份丧权辱国的合约上签字的必然是您……北洋总理大臣,从此将成为万人唾弃的卖国贼,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而李公……将成为李氏一族永远抹不去的耻辱,背负万千骂名。”

顾致学的这番话宛若洪钟大吕一般,在李鸿章的耳边轰响,震得他方寸大乱,脸色苍白如土,神情仿佛在短时间内老了10岁一样颓废起来。

这不是有可能,而是板上钉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