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686章卞春松的计划

澳洲风云1876 第686章卞春松的计划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686章卞春松的计划

澳洲风云1876

卞家的一众本乡本土的亲族一共来了37人,29个男丁,8个年满14岁以上的年轻女子,大多数都留在牧场里帮工,店铺这里只用了7个手眼灵活的伙计,照应着店面的生意。

像他们这样的移民,是由卞春松中校具结做保来到澳洲,可以不受移民数量的限制和年龄限制,年龄上限可以放宽到45岁,年龄下限可以放宽到8岁,之所以做这样的规定,主要是由于年龄太过幼小远渡重洋,无法承受惊涛骇浪的恶劣环境和晕船反应,很容易半途夭折。

这种类型的移民叫做亲族移民,由于在这里有亲眷做保,他们有目的的移民澳洲,绝大部分都落实了工作机会,因此较为容易获得银行优惠移民贷款,用于支付船票及安置费用。

在贷款还清之前,这部分移民无法获得大洋王国国籍,无法获得相应的学习,置业,经商便利,无法自由的迁徙他处,能够拿到的身份证明是一个白本本,上面记录着本人的原籍,姓名,年龄,特征,专长,现居地,具保人等等信息,俗称“白皮儿”。

等到还清了所有贷款,只需要缴纳一笔费用申请入籍,一般来说只要没有犯罪记录,在澳工作期间品行良好,华裔很容易就能通过入籍审查,成为大洋王国公民之一,能够拿到贴有照片的墨绿色证件,俗称“黑本儿”,学名叫护照。

持有“黑本儿”,就能享受大洋王国对公民的一切便利和财产保护,可以自由的乘船坐车前往任何一个地方,可以购置物业,经商买牧场,经营店铺生意,上学就业,甚至前往国外经商投资,都会受到大洋王国的侨民保护。

但是拿黑本儿是要依法纳税的,举凡年收入超过50银洋,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收,这个标准相当于2英镑10先令,基本上正常务工务农的大洋王国公民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也就是说人人都需要交税。

购置物业需要缴纳物业税,经营商铺需要缴纳商税,只有合法纳税才能够享受公民权益,这是大洋王国与原来满清朝不一样的地方。

卞春松中校名下的星星湖牧场雇工,年薪平均在5英镑左右,在牧场吃喝不要钱,每年做两身衣裳,从家乡招来的雇工比当地雇工工钱高一成左右,也更受牧场主人的信任,常能够担任一些农牧业小队队长的职务,因此有额外的工钱加成。

新星湖牧场开垦的土地种上的6000多亩粮食和4000多亩大豆,为此单独建立了磨面坊和榨油坊,不但帮助星星湖牧场加工粮食,而且还帮助周边牧场加工粮食,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维持作坊运转。

磨面坊和榨油坊的动力来自于牧场中的河流,通过建立巨大的水车带动机器运转,因为季节性河流的因素,每年可以生产7个多月。

经过三年的经营,星星湖牧场一切已经走上了正轨。

在店铺中稍事休息,吃过了午饭,店铺掌柜卞守礼已经准备好了一辆马车,还有个机灵的店铺伙计卞三儿随车伺候。

卞春松简单看了一下账簿,交代了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便登上了这辆经营长途客运的马车,带着卞三儿向星星湖牧场的方向而去。

这一路上风和日丽,春意盎然。

离开大都市墨尔本之后,眼前是平缓起伏的绿色丘陵,清澈溪流边盛开着不知名的野花,一条砂石公路笔直的向前延伸。

道路两旁经常可以看见大群的绵羊,放牧的牧羊犬,骑在马上的华人牛仔,错落有致的庄园建筑,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美好,悠然自得。

历时三年的军事管制刚刚结束不久,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治安局面非常好,华人新移民没有野蛮的马匪文化,来到这片沃土之后便喜欢上了这里,从此扎下根来辛勤耕耘。

每一个移民背后都有一段心酸的故事,若非家乡实在活不下去,衣食无忧,谁又愿意远渡重洋求一条生路?

所以,华裔移民极其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成为南方州稳定社会的最重要力量。

马车一路向前奔驰,沿途经常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的华裔牛仔,他们悠闲的坐在马上,腰间朿着子弹带和左轮手枪,他们基本上都是各个华人民兵团体的成员,会主动盘问经过的陌生白人,检查相关证件。

至于华人,就没有检查的必要了。

因为在如今的南方州范围内,华人居民只有两种来源。

一种是亲族移民。

一种是经过审核身家清白,没有犯罪履历的“黑本儿”移民,这些人除了到南方州来经营牧场,开拓生意,此外就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来到南方州的华人。

南北战争结束已经三年多了,在连续多年的严打严查之中,依然躲在大分水岭山脉中的残匪几乎绝迹,遍布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大大小小牧场中,充斥着华人移民。

即便有零星的白人残匪逃出山来,也绝对无法逃脱全民参与的围捕。

40多公里的砂石道路,马车跑了近6个小时,马车夫中途休息了两次给马匹饮水加料,饲喂黑豆和鸡蛋,看得出来,马车主人极其爱惜马力,不愿意让马匹一鼓作气跑完几十公里的道路。

若这样过度使用,用不了大半年马就废了。

一辆马车价值100金洋,两匹健壮出色的驭马价值300金洋以上,作为长年跑长途客运的马车夫,孰轻孰重自然拎得清。

马车刚刚进入星星湖牧场的地界,就有十余骑士纵马而来,他们是在附近放牧的牛仔,在见到老爷卞春松回来之后立刻高声欢呼起来,簇拥着马车一路向回行去。

其中早已经有两匹健马先行一步,去通知城堡中的女主人,如今夫人何盼男不在此地,但城堡中老夫人和两位如夫人都在,需得事先知会一声。

马车行驶在星星湖牧场中,道路沿着清澈的溪水一路向前延伸,行不多远就看到大片大片的金黄麦田,金黄的谷穗沉甸甸的随风摇摆,这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开垦的庄稼地就用附近的溪水灌溉,沿着河边建立了几座大型风车,能够将溪水导入水渠之中,灌溉大片良田。

农田边上停着几辆拖拉机,这是开垦农田的主力军,其中还有两辆履带式拖拉机,用于机械化平整土地,翻田犁地开沟,效率杠杠滴。

星星湖牧场是率先使用农业机械的牧场之一,耕作上万亩的土地也只不过用了80多人,效率是人工耕作的10多倍,收益也非常明显。

星星湖牧场门口的河流水深超过两米,在每年的丰水期可以驶入不超过150吨的货船,大量的农产品在牧场码头就可以装运,然后转运到墨尔本港口,这极大的节省了运输费用。

所以,卞春松最为庆幸的是牧场中有这样的一条河,这让水上运输和初级农产品加工成为可能,比周边其他牧场发展前景更为光明。

城堡里

老夫人阿芬婶已经带着一大帮子家眷和仆役迎了出来,几年不见,如今阿芬婶明显胖了一圈,面庞白皙红润了许多,看起来很有一股子富家老太太的模样,举手投足透露着雍容的范儿。

卞春松中校远远的就让马车停了下来,从马车上下来快步迎了上去,单膝下跪给老夫人请安。

一家人其乐融融,寒暄片刻之后便一起返回城堡。

如今在城堡的外围,沿着湖边修建了一长溜的木屋,一左一右各有30余间,除了用作牧场雇工宿舍,厨房使用之外,其他的用作工具房,马厩,仓库,草料房使用,也适应牧场不断扩大的规模。

星星湖牧场与其他纯粹的牧场不同,利用农业机械开垦了上万亩的土地,修建了大量的农田沟渠设施,修建了风车,水车以及磨面坊和榨油坊,因此需要的人力极多,除了卞氏亲族之外还有140多人的雇工,加上自己家人和仆妇,总数超过200人。

卞春松为此投入了数千英镑巨资,但是收益同样可观。

星星湖牧场总面积28.4平方公里,约7700英亩,如今开垦的耕地约占牧场土地的九分之二,但是收益占据牧场的75%,由此可见牧场出产的面粉和大豆油利润可观,远比羊毛赚的多。

除去人员开支,牧场运营成本以及税收,星星湖牧场在1893年能够赚取超过1980英镑的纯利润,这比上一年增长了约63%,主要是由于土地经历两年种植后由生地到熟地,农产品产量大大的增加。

这其中若是细分的话,位于仓库街的店铺收入近千英镑,磨面坊收益330多英镑,榨油坊收益270多英镑,羊毛收益400多英镑。

随着牧场羊群中,大批壮年母羊进入繁殖期,美利奴羊群规模将会迎来快速增长阶段,今年预计再开垦500英亩士地,全部用来种植市场畅销的大麦,到了年底,收益还会有3~4成的增幅。

新新湖牧场的这个耀眼业绩,是其他差不多规模牧场3~4倍之多,彰显出农业机械带来的巨大收益,远比靠天收的放牧强的多。

夜深时分,万籁俱寂。

只有城堡中昏黄的灯火隔上很远都能看见,卞春松站在书房的窗口向外眺望,只见清心湖中波光粼粼,一轮明月倒映其中显得美轮美奂。

他深深的嗅了下充满泥土芬芳和牛羊粪便的牧场气息,心情感觉无比的沉静,有一种平安喜乐的感动莫名的滋生,这里就是自己的家园,自己的城堡,家族未来生存繁衍的土地。

作为一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现役军人,卞春松在经营牧场上比别的人更有头脑,他计划开垦一片土地种植葡萄,再建立一个酿酒作坊,用葡萄酿造美味的红酒,这能带来相当高的稳定收益。

沿着河流的牧场土地还可以继续开垦用作耕地,总面积约占牧场的一半,大约22000多亩,生产的粮油产品除了供应墨尔本大都市以外,还可以供应周边城镇,市场非常广阔。

澳洲本土粮食和副食品供应只能满足小部分需求,大部分需要从东香州清水河七星市流域粮食生产基地进口,少部分来自于婆罗洲,因此本土粮食生产大有可为,根本不愁卖的。

按照卞春松的设想;

下一步将要沿着河流建设大规模养猪场,繁育阿拉伯纯血马的马场基地,这些养殖业所需要的优质饲料牧场本身就有,压根儿也不需要外购。

农业生产留下大量秸秆和豆粕,添加少许食品添加剂之后便可以加工成优质饲料,为此还需要建立一个小型的饲料加工厂,产品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可以出售,大不了在墨尔本再开设一个经营饲料的店铺,赚钱那是十拿九稳的靠谱。

若他的设想都能够实现,充分挖掘星星湖牧场的潜力,未来一年的收益超过5000英镑不成问题,这就相当于一万金洋或10万银洋,而且是每年稳定的收入,非常之可观。

卞春松知道,术有专攻。

无论是种植优良品种的葡萄还是开设酿酒作坊,应该雇用富有经验的法国人,他们在这方面拥有独到的造诣,这是其他人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

规模化养殖肥猪的话,应该雇用曾经在王室牧场工作过的有经验人士,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至于说繁育阿拉伯纯血马,那必须得阿拉伯人才行,这种特殊人才只有向索马里州那些大雇佣兵头子订购才行,通过军方的渠道可以事半功倍,毕竟军方的面子,在西安市,虎门市都是很管用的,最起码弄过来的人才不是水货,多少要有些真才实学。

他的很多设想如今只能搁置,在迅速将星星湖牧场的事宜安排妥当之后,卞春松需要立马返回大红一师销假,并且接受新的任务……那就是作为越北军事观察团的一员,动身前往中南半岛。

估摸着现在参谋总部的命令已经发过来了,回到师部报道以后,近期就要乘坐邮轮前往广州府,然后通过陆路,向南进入越北地区。

“老爷,夜已经深了,我们姐妹俩服侍您休息吧?”

一左一右两个火热柔软的侗体贴了上来,这是卞春松中校两个漂亮的白人姐妹花侍妾,正是年轻饥渴的时候,索求甚多。

卞春松轻轻拍了拍环抱腰间的白嫩小手,叹口气说道;“也罢,老爷这些天来积蓄不少,索性喂饱你这两个小妮子,也免得你们怨我厚此薄彼。”

“老爷……”

年轻女人贴着身子娇嗔摇晃起来,刹那间乳浪翻滚,惊心动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