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671章助人小能手

澳洲风云1876 第671章助人小能手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671章助人小能手

看着顾志文兴高采烈的离开,李福寿也觉得心情靓丽了许多,帮助人的感觉真好呀!

李福寿感觉自己应该能得到一个“助人小能手”的荣誉称号,帮助人使他快乐。

掐指算一算

大洋王国已经帮助了兰芳国恢复以华人为主体的人口结构,恢复当地民生,并且趁机将一批退役官兵掺杂了进去,成为兰芳国中小地主阶层,那真是标准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牢牢的掌控了这个华裔小国。

经过多年恢复发展,兰芳国的人口已经达到130余万,拥有一个团约1700余人的警备兵力,还有一支以两艘900多吨近海巡逻舰为主的袖珍舰队,实力称得上很不错了。

在炮击长崎事件后

借着震慑敌胆的机会,大洋王国(时为昆士兰州)强力出手帮助琉球王国复国,这在扶桑国政府心头种上了深深的一颗肉刺,拉了一大波强烈仇恨。

其时,琉球王国最后一任国王尚泰在鹿儿岛县缠绵于病榻,世子尚典孤苦无依,大洋王国助尚泰重新登上王位。

从此以后,琉球王国对大洋王国感恩戴德。

朝贡200多年的满清皇朝没做成的事,让大洋王国给做成了,这份复国的感激之情怎生了得?

要了解琉球王国遗民有多感激大洋王国,那就得看看历史。

1609年,萨摩藩率先进攻琉球,强迫琉球向扶桑进贡,尊其为主,琉球由于实力不行,不得不同时向明朝和萨摩藩进贡。

萨摩藩非常聪明,他们知道惹不起明朝,所以约定琉球人,绝不能和明朝说这件事。

就这样,琉球开始由明朝的属国变成明朝和扶桑的属国,实际上等于一女二嫁。

1872年,扶桑国借明治天皇亲政之机,削琉球国号设为“琉球藩”,暴露出吞并琉球的野心。

1875年7月,扶桑强令琉球王国停止对清政府的朝贡,并改用扶桑年号,这样的举措等于投石问路,结果看到大清朝没什么反应,于是胆子就更大了。

1879年,扶桑国宣布琉球废藩置县,完成所谓的“琉球处分”,将琉球强行并入扶桑,设“冲绳”县,琉球王国覆亡。

最后一任国王尚泰及百余王族亲眷被强行迁徙鹿儿岛县安置,成为事实上的亡国之君。

1879年琉球灭亡至1885年间,大量琉球人流亡大陆开展“复国运动”,他们以广州、北平、天津为据点,向清朝总理衙门、礼部和重臣李鸿章、顾延川,左宗棠,曾国荃等递呈请愿书28份,请求清朝就琉球问题交涉。

清庭对此相当重视,李鸿章就此与美国来访的前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商谈,请其出面调停此事,格兰特会见明治天皇时,表示美方态度;

若是扶桑吞并琉球将断绝清国与太平洋之通道,建议“予彼以太平洋之广阔通路,如至此议,彼将应承之”。

迫于美方压力,1880年3月,扶桑国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分岛、改约”案,即琉球群岛的北部和中部岛屿属扶桑管理。

琉球群岛的南部诸岛如宫古岛、八重山,则归清政府管辖。作为交换条件,大清应修改日清通商条约,允日享有最惠国待遇,禁绝贸易歧视。

就在清政府准备与扶桑就此签订条约时,琉球王国代表林世功在总理衙门前伏地跪求,再三诉愿不愿割让领土,“两分方案”与亡国无异,此议万不可接受。

然而,清政府已经承认了“两分方案”,并与日方约定三个月内签署。

可怜弱国是没有话语权的,眼看这个将使琉球亡国的条约即将签订,林世功决定以死来阻止。他向清廷呈上奏折,随后留下绝命诗二首,在北平总理衙门前挥剑自杀。

林世功的自杀极大震撼了清政府,慈禧太后认为林世功是个大大的忠臣,赠白银200两,下旨厚葬。

林世功的绝命诗曰:

古来忠孝几人全,忧国思家已五年。

一死犹期存社稷,高堂专赖弟兄贤。

受自杀事件影响,清政府最终决定不签署“两分方案”,扶桑国方面认为清政府言而无信,公然背弃承诺,宍户玑愤而归国。扶桑开始在琉球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

此后,大量不满扶桑统治的琉球人选择流亡清朝,被称作“脱清人”。他们在华积极活动,希望能够让琉球问题有所回转。

他们认为,琉球与其被扶桑吞并,不如内附华夏。

事情发生惊天逆转是在炮轰长崎事件后,根据李福寿的指示,本着虱子多了不痒,仇恨多了不愁的观点,在对扶桑国提出的苛刻条约中加入了让琉球王国复国的条件,并得以签约通过。

在国王尚泰返回首里王宫,复国成功后,整个琉球王国普天同庆,进驻此地的大洋王国(彼时为昆士兰州国民警备队)军人被视之为保护神,受到发自内心的热烈欢迎。

仅此一招,便收获了200万硫球国民的衷心拥戴。

这样的好处是巨大的,扶桑国的版图去掉了琉球王国后只剩下4个大岛,偏居北方一隅之地,从北到南的幅员减少了1/3,减少了200万的国民,多了200万的敌人,而且与台湾之前并不相连,中间隔着琉球王国。

从地缘战略角度来看;

扶桑国与台湾-岛彻底割裂开,即便获得台湾也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岛屿链,更无法形成合力,是中间断开的两块飞地。

琉球王国虽然仅仅有3600平方公里土地,但是在整个沿大陆架岛屿链中占据承上启下、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这就好比流星锤一般,链子都断掉了,那个流星锤还有啥力度呢?

大洋王国建立后,琉球王国是第一个上门恭贺的封建王国,由世子尚典带队奉上厚礼,以下国自居,姿态摆得非常正。

在琉球王国重新建立的四千余人军队中,全部采用澳洲的军事装备,军事教官和军事体系,并且引入了大洋王国的新文化,新教育理念,从各方面向大洋王国靠拢。

最重要的是国王尚泰亲笔手书,恳请李福寿嫁一个女儿给世子尚典,承诺公主贵为世子妃,双方结成翁婿之好,世代源远流长。

所以,李福寿是很乐于帮助人的,他的如意算盘是;

如果顾志文争气的话能够在越北地区立住脚,那么在甲午战争后,趁着清庭威望大失,无心他顾之机,差不多就可以宣布独立建国。

背靠着两广总督府,这个新王国北方无忧,应该担心的就是法国远征军的一次凶猛反扑。

挺过去了,那么越北这个王国就算立住了。

挺不过去一切玩完,反正也不会比原来历史上更糟糕。

要想顶住法国人的凶猛攻击,北方的满清朝那是绝对指望不上的,只能靠着大洋王国帮衬则个。

这样一来

大洋王国在国际上就会有兰芳国,琉球王国,越北王国(暂定)三个忠实的小兄弟,说话也有人帮腔了,虽然政治军事的意义不大,但是政治意义重大。

毕竟人多嗓门大,若是今后再把马来西亚地区的华人鼓动独立几个王国,加上新加坡,槟榔屿,泰北地区,弄出七八个小老弟那是没问题的,大家文化相通,语言相通,种族信仰相同,抱起团儿跟在大洋王国后面吆五喝六,想起来都是美滋滋。

想一想吧,李福寿如今儿子就有9个了,加上琴夫人肚里怀的这一个也可能是儿子,总要多弄点小王国出来大家分一分。

王国公主也不少,今后联姻的范围可以广一些,除了欧洲封建王国以外,亚洲也可以考虑,比如泰王国,尼泊尔王国,扶桑皇室都可以考虑,国家间打仗归打仗,翻脸归翻脸,联姻这是不耽搁的。

唉,为人父母就是操不完的心呐!

这两年大洋王国的风头出的太大了,李福寿有意苟一段时间,好好的把广袤的疆域统合为雄厚实力,然后再伺机而动。

掐指算算吓一跳

若是加上非洲殖民地的话,大洋王国的疆域已经超过千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上排在英法俄清之后,位列第五位,排名高于加拿大,低于总面积1150万平方公里的满清(被沙俄分割走了150万平方公里以后数字)。

地方是足够大的,但人口就太少了。

即便加上非洲的莫桑比克等殖民地区,到1891年底总人口也就是2260余万(澳洲本土南方州白人人口增加60余万,人口自然增长60余万,年均移民140余万人),在世界上只能排到第十到十一的位置,比朝鲜人口少一点,差不多是荷属东印度群岛总人口的一半。

以当前的移民速度加上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结构以年轻男女居多),每年的复合增长率在210万到220万之间,预计到本世纪结束,大洋王国总人口规模将突破4000万大关。

这可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差不多是德国人口的2/3弱点儿,美国人口的一半,比法国人略微少一点,这一点儿大概是几百万人口的样子。

沙俄帝国凭什么在欧洲这么**?

是因为他在1891年人口已经突破一个亿大关,是大洋王国的5倍之多,每每想到无边无尽的灰色牲口杀进欧洲,英国人和德国人后心头都是凉飕飕的。

恐怕只有法国人欢欣鼓舞,因为沙俄是法国的盟友,两个是穿一条裤子的。

行吧,反正沙俄威胁不到大洋王国,就让那些欧亚大陆国家去头疼吧。

李福寿美滋滋的打着如意算盘,他现在考虑的是琉球王国请求联姻一事,长公主伊丽莎白为香夫人所出,闺名叫小樱桃,1879年生人,虚岁已经13岁了,出落得如花似玉,温婉可人。

想当初

荷兰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希望荷属巴达维亚的甲必丹盛叶云男爵嫡出的二儿子盛宣寅与伊丽莎白联姻,被李福寿一口回绝了。

脑袋瓜子瓦特了,在想屁吃呢!

在大洋王国内部

很多顶级贵族和重臣都希望与王室联姻,在王室酒会上,那些打扮英武帅气的少年就像吃了兴奋剂的小公鸡仔似的,总是在长公主伊丽莎白的眼前晃悠,希望能够引起美丽的公主注意。

现实无疑是很残酷的,琉球王国世子尚典已经25岁了,比她整整大12岁,原本的世子妃因难产而死,因此王妃之位空悬。

出于现实考虑;

国王尚泰在经历家国灭亡又复兴的过程中,遭受了太多的惊吓和喜悦,所以身体一直在病榻缠绵,估计没多少日子好活了。

若尚泰病逝,世子尚典顺理成章继承王位,那么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就晋级王后,他们的孩子今后毫无疑问是下一任国王,这等于是琉球王国送上门来的投名状。

所以李福寿怦然心动了,准备违背长女的心愿促成这一桩政治联姻。比起女儿的幸福来,还是大局为重啊!

这对伊丽莎白公主来说无疑是残酷的,少女编织美丽的人生梦想还没有开始就破灭了。

在无数贵族豪门曾经发生过的桥段,又一次出现在长公主伊丽莎白身上,对掌权的家族上位者而言,子女的幸福永远抵不上政治联姻的丰厚收益。

“陛下,广东巡抚琦善求见。”

“有什么事吗?”

“听其呈禀,应该还是询问我方下一步行程,美其名曰为提前做周到安排,实际上话里话外流露的意思巴不得咱们早走。”

“哼,前两天醇亲王奕譞也流露出相同的意思,被我出言怼了回去,看来这是满清朝廷不想我们在这里呆了,难不成还会撵人吗?”

“借他们一个胆也不敢,只是无趣的紧。微臣觉得这些满人才是赖着不走的恶客,侵占我华夏物华天宝之地时间太久了。”

“此言有理,他们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下了。回复琦善吧,我们下一步行程至沪海,可以邀请醇亲王奕譞乘坐我们的玄武号重巡洋舰一起北上,小小震慑一下,他这个总理海军衙门的亲王多少懂一些海军事宜。广西的广济堂就不去看了,到江浙沿海地区看一看雏鹰学校救助的孩子们咱们就回去,连同路上出来也有一个月了,在外时间太长也不好,把行程压缩一下,回程要顺访一下新加坡,争取两个月内返回红河谷。”

“遵命,陛下。”李思义恭敬的领命而去,去应付广东巡抚琦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