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隋第三世 > 第694章:圣武三年,诸事皆顺

大隋第三世 第694章:圣武三年,诸事皆顺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13:17

第694章:圣武三年,诸事皆顺

作为李唐王朝的帝都,外有‘北镇军’入境,内有关陇贵族势力图谋作乱,还有难民潮出现,说是风起云涌、波澜暗涌毫不为过,也使李唐王朝皇权和关陇贵族的博弈,向难为预料方向发展,诸多积累的矛盾也一下子集中暴发于李唐王朝的荆州地区,从使李唐君臣焦头烂额,关注重点皆是放到了内部,如悬于头顶的隋朝也似乎被他们遗忘了。

就在襄阳混乱纷纷之时,秦琼和张镇周与林士弘残余势力在鄱阳湖发生了一场决定性的水战,将对方逼向一个宽阔的湖山岛,然后大军登岛,将对方一举歼灭,使盘踞在南方近二十年的‘水贼’林士弘终于成为了过去。

二将灭了林士弘,便将善后之事扔给了武部将士,率领十万大军从鄱阳湖出发,分乘小型战船,沿弋水南下,直达鄱阳郡弋阳县,并在后世的上饶登陆集结,通过陆路开进东阳定阳县,陈兵于后世的江山市地界,为平定孟海公做准备。

此地位于鄱阳、东阳、永嘉、建安四郡之交,东南方向是永嘉、正南方则是建安,不管往哪一方进军,都是孟海公的地盘。

即将展开的平定孟海公一役,由张镇周、秦琼、房玄龄三人负责,只不过这一次战役,主将却是张镇周,房玄龄担任行军司马,秦琼为副将。

房玄龄、秦琼认为张镇周熟悉南方地形,是主将的不二人选,这一主张得到杨侗的同意批复。

这一次战役,双方兵力差距一部之多,兵力上,张镇周为首的隋军有水军、骑兵和步兵,总兵力达到十万之众。

而孟海公的军队原本只有五万余众,由于李密灭了沈法兴和李子通,受到魏朝威胁的孟海公疯狂扩军,使其总兵力高达十五万,区区两郡,却供养这么多军队,治下百姓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到了李密败亡,他面对的将是更强大的隋军,不扩军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去裁军?不过永嘉和建安的产出之粮虽然供不应求,但据交州自立的冯盎却是一个产粮大户,不但资助了他,还派兵出战,这令孟海公欢欣鼓舞。

冯盎所为首的冯氏一族数代人在交州苦心经营,他们执行左右逢缘、尊强弃弱的‘外交’略策,使交州自南北朝以来,便免受战火荼毒;

冯盎原是隋朝左武卫大将军,江都政变之前,冯盎借故从江都跑回交州,集聚民众,自任首领,割据交州而自立,见到萧铣、林士弘势大,索性同时向二人称臣,使战火没有燃烧到本土,萧铣和林士弘征伐不断,都不想南部再出现一个敌人,便默认了冯盎自立的事实。

这也使交州在动荡岁月之中未曾受到波及,百姓安定富足,库存之粮多如山。冯盎抓紧训练军队之余,一直关注天下大势,深知孟海公一旦灭亡,接下来就到他了。

要是以前,冯盎可以效仿先人,凭借交州与中原山川天堑与隋朝对峙,就算杨侗想要对交州用兵,也只能像萧梁、南陈、隋朝文武二帝那般投鼠忌器,不敢贸然动兵。然而隋军海军异军突起,能够在同一时间将十万大军运到江都,直接开启了李密溃败之门。这也让他知道冯盎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像以前那般,据交州一域要挟朝廷,迫使朝廷默认冯氏自立为王的事实。

他虽然也有十几万大军,然而皆是不经战阵的军队,根本就不是久经战阵的隋军敌手。要是隋军源源不断的通过水路在交州登陆,定能将交州踏平,冯家数代人的心血自然也是一朝覆灭,深感不安的冯盎不但竭尽全力的资助孟海公,还亲率八万大军参与这场即将展开的战役。

这也使张镇周为首的十万隋军,面对的将是孟海公和冯盎二十多万名联军士兵,而且对方还没有粮食之忧。不过杨侗虽然没有加派大军,却让一伙青年将校带了一万骁果军前去助阵。

张镇周、秦琼、房玄龄也明白杨侗没有加派军队的原因,这二十多万联军说到底还是以乌合之众为主,将这部分人扣除之后,精锐之兵还不如他们多,这自然没必要兴师动众,要是连这伙乌合之众都干不掉,干脆把指挥权让给其他大将好了。

张镇周武艺一般,但他极富智谋,统帅能力高,同时精通政务,是一个精通军政的全才,他当了这么多年的海军大都督,从来不要谋士辅助,所有事情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始终不用杨侗担心。

他现在文有房玄龄、武有秦琼等将,还有骁果军和陌刀军,军粮和武备也十分充足,而且裴仁基还在临川郡充当他们羽翼,根本不怕敌军绕路背后,捅他们一刀子,所以三人几乎没有什么担心的地方,只需堂堂正正的破敌即可。

三人怎么打这一仗,杨侗不想管、也懒得过问,只要他们交上一个圆满的答卷即可。

……

至于杨侗本人,却已经和杨恭仁、杜如晦等人从淮阳班师还朝。他回到洛阳的第二天,便对立功将士为施以封赏,并且提升了登基以后的第一个国公,此人就是杜伏威。

自他降隋以来,杜伏威忠心耿耿、表现突出,不但将李密死死的钉在历阳以东,使其无法壮大,与此同时,他还不断的大破李密军,消耗李密的元气,为大隋最终歼灭魏朝创造了坚实基础,其功劳之大,足以获得国公之爵,爵位之名叫做谭国公,谭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包含了杜伏威老家章丘,这个封号对杜伏威而言,是一种莫大恩宠。

这一次,一个郡公也没有诞生,甚至连寥寥数名县公,也是从县侯升上来的。这不是说杨侗吝啬,实因立功将校多,功劳分配下来以后,个个都达不到那个高度。至于登基以后所发动的一切战争,都由杨侗本人和各位国公为主帅,他们的爵位已经登顶了,只能在虚职、武散官、武勋方面加以补充,但相对而言,这三种闲散之职远不如爵位名气大,待遇好,受人羡慕和向往的程度自然也不如大隋九爵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