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胡之血时代 > 第499章 定策讨虏

五胡之血时代 第499章 定策讨虏

作者:疯狗先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5:31

第499章 定策讨虏

对于杨遵为首的弘农杨氏来说,刘预抛出来的条件,既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也是一次不可预知的挑战。

但是,此时已经容不得他们反对。

在华阴县的数万大军可是随时都能要人命的存在。

好在刘预并不是要把弘农杨氏全都给迁走,还留下了相当一部分人口在华阴。

等到处理完了此事之后,刘预就率手下居住到了另外一处杨氏的宅院中。

这处宅院正是当年西晋宰辅杨骏遗留下来的宅院,正好用来安置如此多的人马。

刘预此时还不能立刻进兵长安,需要在华阴继续驻扎。

因为前方长安的苟晞虽然已经以汉将的名义控制了城池,但长安内外并不稳固,还需要逐步平定。

而刘预就想在华阴继续收编这些豪强,用这些豪强的实力去填充关中。

“陛下,安定毕竟边塞之地,若是留着杨氏族人在沃野,从其身上收获肯定要大于在安定郡啊,为何非要迁移他们去安定郡呢?”

刚刚安顿好之后,侍中荀邃就有些疑惑的问道。

没有办法啊,他们颍川荀氏和弘农杨氏都是一样的豪门世家。

要是刘预能把弘农杨氏发配到边塞安定郡,那说不定以后就会把颍川荀氏给发配到不知道哪个边塞呢。

对于荀邃的心思,刘预也是很明白的。

“道玄可知道,为何刘渊当年不过有五万之兵,却能攻克两京,祸乱中原十余载吗?”

刘预并没有解答他的疑惑,却是反问道。

荀邃与刘预年纪相仿佛,对于刘预的心思立刻就有所觉悟了。

“臣觉得,应该是晋室昏暗,诸王之间争斗不休,才让刘渊有机可趁。”荀邃说道。

刘预闻言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不,这未免想的太简单了。”

“那应该还有晋室君臣才德薄弱,不可能克制胡虏的缘故吧。”荀邃又是补充道。

“这都是些部分原因,还远远不够透彻。”

刘预取出一张文书,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雍州各郡的户籍大概。

这些户籍名册的文书,都是在长安的苟晞命人送来的。

“匈奴人之所以能以区区五万之兵,就祸乱中原十余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居于并州腹心之地,最近的地方离着洛阳不过百里余,骑兵突袭也就是以日之间。”

“当年魏武安置南匈奴,也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荀邃轻声的说道。

“这个我自然是知道,可是这种失误已经犯了一次,以后绝对不能再重新犯错了。”

对于荀邃的话,刘预也明白他的用意。

当年曹操收服南匈奴之后,因为中原人口大大减少,为了收敛税赋丁口,这才让南匈奴分为五部居住到了并州。

说到底还是因为人口问题。

“那陛下的意思,是想要用中原的人口,去填补边塞州郡的空缺?”荀邃说道。

“不错,朕就是这个用意。”

“可是,中原肥沃,边塞苦僻,恐怕民怨沸腾啊。”

荀邃担心的说道,别看如今弘农杨氏的杨遵等人已经答应了下来,但是安定郡毕竟离着弘农郡不远,而且杨遵占得了被赏识的先机,在安定郡可以占得大片肥沃的土地。

若是后来者,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哈哈,边塞苦僻不假,可雍州、并州还远远算不上什么真正的边塞。”

在魏晋时代,中原王朝对于汉九原、云中等郡已经完全放弃了,以至于只要临近这两个地方的郡县都会被认为是边塞。

以至于著名义子吕布的老家九原郡,都已经成了拓跋鲜卑的老巢了。

刘预继续说道。

“这天下之大,可不绝对是仅仅一个中原而已,自黄巾以来,中原大乱导致人口凋零,中原才有了人少地多的局面。”

“可是一旦将来天下安定,人口势必就要急速增长,等到了那个时候,再出现富者有四海,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时候,道玄觉得天下又该会如何呢?”

侍中荀邃听到这话之后,脸上表情立刻就是很难看。

他皱着眉头,认真想了一下,然后答道。

“恐怕又要有黄巾之祸,抑或是绿林赤眉之事。”

刘预听到之后,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也不枉费荀邃跟随自己这么长时间了,已经得了自己三四分的‘真传’。

“不错,等到将来中原汉人数量大增,而土地却不增的时候,没有更多的土地耕种,也就没有能力养活家小,若是风调雨顺也就罢了,一旦遇到灾荒**,恐怕就是又一场血雨腥风。”

“到了那个时候,这些边塞蛮夷恐怕就要再一次卷土重来了。”

“说不定还要比五部匈奴还要难以对付。”

刘预一脸忧虑的说道。

这并不是刘预危言耸听,实在自从魏晋以来,中原王朝的威信就已经大大降低,再加上天时地利的缘故,周围的边塞民族都已经是拥有极强的兵力威胁中原。

历史上匈奴人败了,羯人杂胡紧随其后,然后又是慕容、氐、羌混战数十年。

而在这时期,一直以九原、云中郡故地为核心的拓跋鲜卑,却已经成长为了庞然大物。

等到拓跋鲜卑携带这草原王者的气势进入中原的时候,以慕容垂、刘裕这等一时之豪杰都已经不能招架了。

这还不算完,随后的柔然、突厥、高句丽等大大小小的势力一直威胁中原二百多年。

越是往后,这些边疆蛮夷就越是难缠。

所以刘预毅然决定,要趁着如今击败匈奴人的威势,进一步扫平周围的这些蛮夷势力。

“陛下,如今关中已经到手,岂不是应该休养生息,然后先去巴蜀,再图江东吗?”

荀邃微微有些惊讶。

因为他知道,刘预所说的这一些举动,都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时间的。

当初曹魏就是按照荀邃所说的路线走下去的,更何况如今益州的成国李雄,其实力远远不如蜀汉呢。

只要刘预派一支精兵入攻打汉中和益州,说不定就能一鼓作气攻下呢。

“益州氐人李雄,不过是一个流民帅而已,更何况益州本地人都是一些首鼠两端之徒,稍后再收拾他们也是不迟。”

刘预继续说道。

“至于江东的司马氏,对内受制于南渡权臣,对外又不能号令江东豪族,各方纠缠不清,早晚也是覆灭的命运。”

荀邃闻言,还是有些不放心,说道。

“陛下如今克复两京,汉室正统已经昭然,江东司马氏若是还能再以南朝自居,岂不是有损陛下的威名,最起码应该遣使建康,让他们以藩臣自居,一如当年大魏吴王故事!”

现在听到刘预竟然并不着急摆平江东司马氏,荀邃的内心其实是有些焦虑的。

他们颍川荀氏历经汉魏晋三朝,不管哪一次改朝换代,不都是既有忠臣孝义的名声,又有高官显爵的实利。

如今跟着刘预击败了匈奴,眼看着‘三兴汉室’的大业将成,而颍川荀氏却仅仅是一些幕僚之功,什么封侯拜将都是还不够呢。

所以荀邃这种前朝世家子,反而是希望刘预快一点能南平江东,不管是用什么方法,他们这些世家子总能在其中获得巨大的功劳的。

至于什么顾念祖辈与司马懿父子的故旧之情,那完全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司马氏都已经是自身难保了,他们可不想跟着司马氏一起沉沦下去。

捅前队友刀子这种事情,反正又不是第一次干了。

刘预一听到荀邃口中的‘大魏吴王’四个字,立刻就是乐了。

经过长久的相处,刘预经常说的这几个日常辱权的字眼,都被荀邃等人记住了。

“哈哈哈,朕虽然经常调侃大魏吴王,可孙权一直有志北向,至少还有四攻合肥呢。”

“可现在江东的司马睿,除了他的儿子有雄豪之气,司马睿本人却是差大魏吴王远的很呢。”

刘预说罢,又是望了一眼桌子上的雍州户籍抄录。

“真正的敌人,就是这些边塞蛮族。”

“若是把这些蛮夷尽数收服,那才是能再创数百年盛世。”

“否则的话,就算讨平了益州和江东,那内耗的人力物力,就没有办法扫平这些蛮夷了。”

“那陛下打算从哪里开始呢?”荀邃问道。

他已经明白了刘预的意思,不管是什么原因,刘预似乎并不把江东的司马氏父子当成真正的敌人,而是对于这些边塞蛮夷非常的重视。

大有不扫平他们誓不罢休的意思。

“自然是先从拓跋鲜卑开始!”刘预十分干脆的说道。

“拓跋索虏?”

“不错,就是拓跋部,这拓跋部自以为背靠草原,有后退之路,已经是屡次降而复叛,就先从他们开始下手。”

刘预说这话的时候,颇有些咬牙切齿的感觉。

拓跋鲜卑的大单于拓跋普根,还是他自己帮着上位的呢,这两年以来拓跋鲜卑却屡屡袭扰雁门一带。

其中虽然也有拓跋鲜卑各部难以约束的原因,但是拓跋普根未尝不是用此来试探刘预。

刘预在这一次发兵之前,对于拓跋鲜卑提出了征召兵马南下攻打羌胡和匈奴的要求,但是拓跋普根却是借口拒绝了要求。

这可以说是已经不把刘预的威严放在眼中了。

“拓跋鲜卑有十余万落,陛下有如此多的兵马吗?”荀邃有些担忧道。

“所以朕才要让弘农杨氏等迁移安定郡啊。”刘预说道。

“用这些世家豪强充实边塞,令羌胡各部不敢违逆军令,然后以羌胡北击拓跋索虏,岂不是美哉!”

刘预非常高兴的说道。

“羌胡虽然性喜掳掠,但索头鲜卑实在是太穷了,他们就算是胜了,也未必能抢到多少东西啊。”荀邃说道。

这些居于河南地的羌胡,别看名字里既有‘羌’,又有‘胡’,但其实他们对于羌和胡都没有什么太强的属性。

他们真正遵从的是弱肉强食的法则,不管是跟着谁,只要能抢掠到财富,那就是他们的主人。

所以,如果刘预让他们去攻打索头鲜卑的话,实在是有些为难他们啊。

拓跋索头根本不比他们富裕啊。

哪有让一群乞丐兵,去抢掠另外一群乞丐的。

“那你觉得,这些羌胡人更愿意去攻打哪里?”刘预问道。

“陇右凉州!”荀邃想了一下说道。

“他们倒是想得美。”刘预轻笑了一句。

“凉州可不仅是富庶,还是掌控西域诸国的根基所在,若是让羌胡人把凉州打烂了,那西域的诸国岂不是反了天了。”

“可凉州张氏、司马保毕竟都是晋室余脉,应该想办法讨平啊。”荀邃说道。

“凉州刺史张是忙于安定内部,已经是无暇东顾,至于司马保连一中人之资都不算,只要在关中有一支精兵,就能吓得他不敢轻举妄动。”刘预不屑的说道。

“那陛下打算以什么利益,来驱使羌胡呢?”

“拓跋鲜卑虽然不算富裕,但是还有土地啊,不就是可以产生财富了嘛。”

“陛下的意思,难道想要在拓跋之地设官管辖?”荀邃问道。

“不错,等到击败了拓跋鲜卑,朕就要恢复当年大汉的九原、云中各郡!”

荀侍中顿时又是愁眉苦脸了,说道。

“陛下,就算是设立郡县,那也是穷的很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