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胡之血时代 > 第281章 破局-中

五胡之血时代 第281章 破局-中

作者:疯狗先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5:31

第281章 破局-中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刘预循着声音望去,见到说话的人的正是华琇。

“侍中之言,是觉得兖、豫之事已经不可为了吗?”

“陛下,非不可为也,而是臣以为皇汉新复,杀伐手段已然令宵小胆裂,如今兖州豫州两地的豪强不听号令者,其实并不是感念晋室,而多是想自保而已,要是再以如今的办法催逼太深,不仅无法把他们收为己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听到侍中华琇这么说,刘预也是多想了几分。

在兖州、豫州一带征讨豪强的将领是李丰和冉隆,另外还有薄盛、陈午、田禋等乞活军,其中以李丰为首。

这几人统领的军队足有七八万之多,按说当地的豪强应该都是望风而降,可是自从最开始的一些忠于晋室的官吏组织的反叛或败或逃之后,这两地的叛乱却并没有减少多少,根据李丰等人上报,反而更有了遍地烽火的感觉。

“难道有什么不为我所知的真相,隐藏在李丰等人的上报当中吗?”

刘预不禁有了几分怀疑,这倒不是怀疑李丰的忠臣,而是因为李丰除了忠心之外,对于其他的事务并不太熟悉,极为容易受到他人的误导。

“司空,对兖州、豫州之事,可有何高见啊?”

一想到这里,刘预非常客气的向大汉司空荀藩询问道。

自从荀藩非常配合的上表劝进之后,立刻摇身一变,从大晋司空变成大汉司空。

刘预此时的大汉朝廷,基本都是沿袭魏晋官制,以太宰、太保、太傅、司徒、司空、太尉、大司马、大将军这八个官职为“八公”,是最为尊崇的官职。

因为太宰、太傅、太保为“上三公”,轻易不授予。

又因为刘预曾经担任大将军,所以此职也是空置,仅剩的“司徒、司空、太尉、大司马”这四个为百官最尊荣者。

其中晋室旧臣荀藩为司空,傅祗为司徒,遥授幽州的王浚为太尉,刘预的兄长刘益以宗室身份为大司马。

不过司徒傅祗如今已经重病不省人事,如今的朝堂中就以荀藩为百官之首了。

虽然,荀藩的这个百官之首,并无实权,但是也是分量十足。

“陛下,臣老朽,已经不堪与闻政事,不过兖州豫州之事,还是略知一二的。”荀藩随即说道,“我听说薄盛、田禋、田兰、郝亭等人,仗着兵马强盛,多以编户勘田为借口催逼豪强,这才令许多豪强大族不堪忍受。”

“不堪忍受?”

刘预听到这个词后,就是眉头一皱。

他看了一眼荀藩,只看到司空荀藩泰然自若的模样,并没有太多其他的东西。

荀氏一族的荀组、荀崧等人占据颍川,继续尊奉晋室,也是得到刘预默认的,因此荀藩与他们之间的联络并不太受阻碍。

这荀藩说的话中,也可以是颇有根据的。

一想到这里,刘预又看向了侍中华琇,出言问道。

“侍中,难道兖州豫州之事,已经如此了吗?”

在荀藩的话中,李丰、薄盛等人在兖州、豫州的平乱已经完全是肆意的扩大化了,以至于使用“编户勘田”这种借口来制造事端。

虽然“编户勘田”的确能极大的增加因为荫户隐田带来的财富,但在兖州豫州这一代,暂时却并不太适用。

“陛下,的确有这些情况。”见到刘预问向自己,华琇不得不回答。

“李丰等人兵力强盛,每每攻破豪强之家,粮食、田客充为公用,财货绢帛则都是为将士所分,往往都是分赏颇厚,所以。。。。。。”

华琇说道这里,却是不肯再继续说下去了。

“所以就在讨平叛乱豪强之后,继续攻打劫掠那些豪强喽?”

刘预此时却是有微怒了。

两晋乱世的格局,不管是匈奴汉国、成汉,还是后赵、燕、秦,其实都是以部族军队为主体,建立的军事政权国家。

这些国家在本质上都没有真正的实现大一统王朝的构建,这个所谓的大一统王朝,并不是完成疆域上的统一,而是在郡县统治上的实现。

在这些军事政权国家中,以军队占据中央和地方要地,控制着一定数量的编户百姓,而许多的地方权力其实掌握在众多豪强手中。

这些所谓的国家,往往会因为一场内乱或者外战失败,就会亡国灭族,就是因为没有整合到众多豪强的力量。

只有到了以“草原霸主”的姿态南下的拓跋部开始,才以超强军事逼迫地方由豪强宗主督护制,转变成了三老县乡结构,算是完成了初步力量整合。

从此以后,不管是内乱也好,还是外战失利也好,北魏再也不是之前那些动不动就灭国的诸胡前辈了。

“非叛乱奸逆之辈,只要按例完税交赋,兖州豫州的宗主督护之权,岂能如此轻夺?”

刘预非常不满的说道。

其实他如何不知道吞并这些豪强的好处,可是以如今手中不过十万兵员,要想吞并兖州、豫州、徐州一带的豪强坞堡,绝对是难以办到的。

因为仅仅豫州梁国一地,其大小坞堡就足足有数百之多,可以说,只要有人聚居之地,就是一个坞堡。

“陛下,李丰等人此举却也是颇有成效,如今调戍兖州豫州的军士,都有了足用的军粮,可想而知那些豪强都是隐匿了多少,杀一杀他们的威风也并无什么不妥。”

一旁的公孙盛,却是替李丰等人打抱不平。

听到公孙盛这么说,华琇和荀藩等人立刻都是闭口不言了。

刘预看到这种情况,不仅心中微微一动。

如今朝堂中,虽然华琇、荀藩等士人占据大多数官职,但是以董平、李丰、公孙盛等青州军部将为首的将领们却更加有话语权。

不仅仅因为他们受到刘预更多的信任,还是因为如今乱世之中,所有人都知道,刀枪可比印绶说话管用的多。

“兖州、豫州叛逆多半已经平定,我本来也没有打算在那里重新编户勘田,立刻下令给李丰等人,只要不是之前拥晋叛乱者,不可再轻易侵夺攻破豪强。”

刘预说道这里,想了一下,看向了自己的散骑常侍傅畅。

“此事,就由傅散骑替朕持节亲往!”

兖州、豫州就是一个大泥潭,要想真正的实现编户统治,没有个三五年持续整治,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否则,这一带的豪强也不可能有本事,在原本的历史上于祖逖和石勒之间天天叛来叛去。

“臣领命!”傅畅赶紧叩首领命,他脸上的被重视的那种自豪却是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住。

傅畅兄弟在劝进刘预称帝中属于急先锋,自然受到了刘预特殊的回报。

再加上最近刘预纳了傅畅的女儿为夫人,又加上了一层外戚关系,更是骤升到了散骑常侍的要职。

一个时辰后。

在结束了议事朝会后,刘预独自一人坐在略显狭小的大堂中,却是陷入了沉思中。

因为刘预感觉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进退无方的境地中。

如今在他控制的三州中,仅有青州一地算是完全经营得力,可以发挥出来七八分的实力,剩下的兖州、徐州仅仅是恢复生息就得一年半载。

刘预控制的区域基本是没有险要可守,周围都是潜在的敌人,以至于让刘预有些不知道该往何处破局了。

“从徐州南下江东?这并不是一个好策略,这个时候的江南可比后世的鱼米之乡差的远了,别说是粮食产量,就连人口数量,恐怕也很难与青州这个偏僻州想比。”

刘预首先否定了这一个策略。

“要不然,加大兵力,继续攻略兖州、豫州一带?”

这个办法似乎是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两个州遍地都是刺头坞堡豪强,但是只要摆平了这些阻碍,实现了粮草辎重的自产自足,就能可南可北,复制当年曹操的成功路线。

不过,如今的形势,似乎比曹操当年还要复杂,特别是深入豫州后,就要面对王弥、赵固等胡汉的强盗袭扰,还要面对淮南的晋军,还有被拖长的河济防线,也是需要更多的军事力量。

刘预自信想了想,这样就算是掌控了兖州豫州,吃下了这两大块肥肉,可是需要面对的危险似乎是更加多了,所居的形势也更加凶险了。

“如此一来,只剩下最后一条路线。”

刘预想着。

“那就是从青州西进,渡过河水进军冀州。”

“只要拿下了冀州,不仅有了十郡,还有了数百万人口,并且还能以太行的陉口关隘轻松的实现防御。”

“控制了冀州,就能把兖州变成一个安全的区域,没有了河北威胁后,就可以彻底想办法消化兖州。”

刘预越想越觉得,进军冀州的路线成功以后,得到的好处是最多的。

不过,如今冀州的行事却是更加令人棘手。

因为不同于兖州豫州一带的“水浅王八多”,冀州却是数支大军头的角逐场。

“胡汉的石勒,已经彻底占据了襄国一带,算是有半个冀州。”

“得到拓跋鲜卑支持的刘琨,出兵占据了井陉一带,也算是难啃。”

“还有自己的岳父王浚,不仅不接受自己的封赏拉拢,还发怒恨不得“借胡剿汉”,也是一大强敌。”

“冀州东部一带的豪强和晋室官吏,此前都归顺了祖逖,如今祖逖被迫下野,也是不安定的一群势力。”

虽然似乎困难许多,但是刘预越想越觉得,这是一条最好的路线。

以刘预如今掌控的地盘,必须要破局而出,向外发展。

否则,以青州为基本盘,想要种田发展根本就是坐以待毙,更何况刘预相信,等到周围的胡汉、晋廷实力各自稳定后,也根本不会给自己种田发展的机会。

刘预这个时候,需要找个人商议,以此来拟定一个更加清晰的路线。

华琇、公孙盛两人给刘预的感觉,处理事务上井井有条,但是总是缺少一种谋大局的感觉。

这个时候,刘预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虽然今日议事上,他没有发一言,但当时刘预却从他的脸上留意到了许多不同寻常。

“来人!”刘预想到这里立刻向门外呼道。

很快,两个宫人进来听命。

“速去请郗鉴前来。”

如今的郗鉴,在大汉朝廷中担任秘书监。

这个职位,可以算是天子的近臣亲信,但是限于其职责,行政的权力不如尚书、中书和门下三台省。

郗鉴又属于没有派系支持之人,所以他的秘书监显得并没有太多话语权。

不过,刘预对于郗鉴的能力却是早已经认同了。

等到郗鉴来到后,刘预立刻把自己的三个想法告诉给了他,并且让他帮自己参谋一个最可行的。

郗鉴略一思考后,立刻说道。

“陛下以为,这其中哪一个最容易?”

见郗鉴不答反问。

刘预也故意应道。

“我觉得是经略豫州、兖州”

郗鉴摇了摇头,说道。

“非也,兖州豫州虽然有天下最肥美的土地和丁口,但是却是一块泥淖之地,今日陛下派傅散骑去停止李丰等人攻掠豪强,可谓是一个良策。”

“否则将来只会疲于应付,就算是全取中州一带,也不过是得到了一块四战之地,能不能守住还是两说。”

“那依郗君之见,是取何地?”刘预问道。

郗鉴笑了笑,说道。

“当然是取冀州!”

“冀州田土广袤,有清河、漳水、大泽的丰沃之利,还有两倍于青州的人口,更有常山赵郡一带的马苑,这些可都是大事之资。”

“只要有了冀州,就可以南下司隶,西进并州,皆是讨胡行军的便利之道,正合陛下“讨胡复汉”的号令,如此义旗之下,中州英豪谁人不望风来投,岂不是远远好过了,放任河北胡虏不管,而钻营中州士人?”

“当年魏武拥兖豫中州,奋战二十载不过略有北方,而光武有河北,仅仅数年即取天下。”

”如今陛下若能取河北,则可复光武之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