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胡之血时代 > 第137章 内斗不止【上】

五胡之血时代 第137章 内斗不止【上】

作者:疯狗先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5:31

第137章 内斗不止【上】

其实在刘预看来,王浚和刘琨的矛盾并不是那么不可调和。

在匈奴汉国叛军刘灵杀死冀州刺史王斌后,幽州都督王浚就自行宣布兼任冀州刺史,从此就把冀州视为自己的地盘,对于冀州的人口财富都是视若自家产业。

而并州刺史刘琨是冀州中山人,他据守的晋阳面临匈奴汉国的重重压力,在几次作战失败后,刘琨缺乏人口补充丁壮和士兵,所以就让自己的族弟刘希,返回冀州中山招纳人口充实抗胡前线的晋阳,当刘希沿途返回晋阳的时候,因为刘琨的名声太响亮,附近幽州的代郡、上谷、广宁三地的百姓许多人自发跟随刘希前往晋阳,人数多达三万余。

本来,王浚觉得自己曾经借给刘琨五百骑兵,让刘琨得以从敌人手中解救出父母,这么大的恩情,刘琨对自己感恩戴德吧。

等到自己平定了冀州,到时候他王浚就有了幽州、冀州的根本之地,又有段部鲜卑、并州刘琨、青州刘预为爪牙,那些匈奴人、羯人杂胡、司马越、苟晞等人统统将臣服在自己脚下。

所以,当王浚得知,刘琨不仅派人在自己的地盘冀州招纳人口去晋阳,而且还有三万多幽州三郡百姓跟随后,顿时大怒。

王浚派遣胡矩和段疾陆眷攻击刘希,不仅抢回了全部的人口,还把刘希擒获斩杀。

这样一来,王浚和刘琨可就彻底结下了仇怨。

几天后,青州前往冀州、幽州行销食盐、纸张的商人回来了,对于这些表面上是商人,暗地里还兼任情报收集员的人,刘预还是颇有期待的。

所以,这些精心选拔的“商人”回到临淄后,刘预立刻召见了其中的领头周贵。

一见面,刘预就迫不及待的开始询问王浚和刘琨之事。

随即开口的一名中年男就是周贵,他是东莱军中的老兄弟,原本是私盐贩子,被刘预看中摇身一变,成了青州盐商之一。

“回禀将军,王都督和刘琨依然在对峙,太行燕山的各个隘口都是重兵把守,并州那边的情形不清楚,只是听说并州刺史刘琨邀拓跋部索虏入了雁门要塞,一副整军备战的样子。”

听了这些,刘预不仅叹气,在西晋末年这个国力疲弱的时候,就连刘琨这种抗胡英雄,都免不了要借助另外的胡人势力,有时候不仅利用拓跋部对抗匈奴人,还有可能用来针对王浚这一类友军。

“那幽州那边呢?”

刘预猜想,既然刘琨都借兵拓跋部,那几乎无段部鲜卑不成兵的王浚,肯定也应该同样作为。

果然,周贵的话证实了刘预的猜测。

“王都督这边,不仅停了追剿刘灵等流寇,还调遣了辽西段部兵马,一直驻扎在并州、冀州交界处。”

刘预继续问道。

“以你所见,你觉得王浚会继续进攻刘琨吗?”

周贵摇了摇头,说道。

“我看王刘二人都是虚张声势罢了,如今并、冀、幽三州先是旱灾,现在又遭了蝗灾,这救灾赈民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有余力交战呢。”

周贵想了想继续说道,“而且就算王都督想打,那些段部鲜卑恐怕也不愿意打了。”

段部鲜卑在八王之乱中两次发挥了“胜负手”的作用,所以在安排周贵这些收集情报的商人之时,刘预就特别关照了他们,要多加留意那些关于辽西、辽东鲜卑人的讯息。

刘预感兴趣的问道,“哦,你都听说了些什么?”

“我接触了不少辽西的行商,原来这个段部鲜卑如今在辽西也是招募流民,屯垦耕种,今年也是遭受了旱、蝗灾害,治下的许多田客百姓都想继续逃难到辽东呢,所以,我听说那些段部鲜卑都只盼着早些回到辽西,压制那些心思泛动的流民百姓,如何肯在冀州与刘琨虚耗时日。”

听了周贵的话,刘预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要是王浚和刘琨真的互相大战起来,那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匈奴汉国恐怕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了。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刘预能浑水摸鱼,能跟在王浚后面捡到一些便宜,与失去军事压力的匈奴汉国相比,也都是不值一提的了。

不过,在周贵的话中,刘预还是觉察出了一些机会。

他之前一直以为,段部鲜卑这些人都是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也就是骑马放羊,追水草而居。但是,在刚才周贵的话中,刘预这才知道,段部鲜卑已经开始转型到了农耕社会,虽然其中保留了大量的放牧和骑兵,但是已经开始向定居农耕快速转变了。

刘预心想,怪不得这个段部鲜卑核心人口不多,却能力压慕容、宇文等部成为东部鲜卑第一强,一定是学习了许多华夏的技术和文明。

这样一来,就说明这些段部鲜卑也不是只会抢劫的野人了,其中应该有不少让人觊觎的东西,比如人口、马匹、粮食等等。

刘预继续问道有关段部鲜卑的事情,他接着说道。

“周兄弟,这段部有何特有的出产。”

听了刘预的话,周贵低着头略略想了一会,回答道。

“段部鲜卑出产骏马,而且都是力能强冲的好马,另外,辽西的钢刀铁甲都是不错的兵仗,虽然价钱通常比中原贵,但是都是锋利强韧,并不像并州货那样生脆不够韧性。”

这应该就是辽西郡地区的铁矿品质比较好,虽然段部鲜卑的冶铁技术并不如中原,但是有了上好的铁矿,可以省却许多费时费工的步骤,而且炼制出来的兵器都是上等的水平,并不比中原的铸剑高手的水平差。

在占据了青州之后,刘预得到了大批经验丰富的冶炼工匠,从那时候开始,就不停的试验冶铁炼钢的各种技术,可惜受限于原材料和实际操作工艺的水平,一直没有生产出质量稳定、价格便宜的钢材。

所以,刘预有意派商人收购辽西的优质铁料,有了这些杂质较少的铁料,那青州冶炼钢铁的成本应该就能下降不少。

不过,听了刘预提出这个想法后,周贵立刻摇头表示了反对,周贵觉得这根本就是无法进行的买卖。

先不说段部鲜卑经常和宇文、慕容等部起冲突爆发战争,根本不会售卖这些能制备兵器铠甲的铁料。

就算是辽西段部愿意出卖这些军国利器的原料,刘预也没有足够的运力来运送这么多的铁料。

要知道,成千斤的铁石料也仅仅只能炼出很少的铁。

“不过,段部鲜卑不会卖铁料,但是骏马却都是要多少有多少的。”周贵的一句话,让原本有些失望的刘预又高兴了起来。

“你不是说段部他们经常有战事吗,难道这马匹就不是军需了吗?”刘预问道。

“段部鲜卑中本就有许多在幽州马苑的逃人,再加上原本的段部鲜卑人,这几年间辽西可是繁育了大批的战马,而且段部军力强悍,之前数次进攻宇文部,也都抢到了不少骏马等牲畜。所以他们并不缺乏骏马。”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刘预就可以直接与辽西段部交易了,从而避免了被王浚卡住脖子。

毕竟,就历史上还有现在表现来看,王浚绝对是称不上什么大英雄,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心胸,如果哪一天,王浚见到了刘预,恐怕一认不出来。

刘预高兴的问道,“那要用什么交换马匹呢?”

“食盐、书、纸就可以。”

周贵一脸肯定的说道。

食盐是每日生活的必须品,几次改进晒盐法之后,青州出产的食盐成本相比以前,已经可以说便宜的令人发指了,所以刘预觉得还能理解,私盐肯定是最大的刀子。

不过至于书和纸,确实大大出乎刘预的想象力,这些辽西郡的段部鲜卑子要这些干什么,难道也开始这么爱学习了吗?

看到了刘预的疑惑,周贵的回答解释了刘预的疑惑。

“将军有所不知,辽西郡和辽东郡中有大量的中原大族迁居到了那里,这些豪强大族,最是注重诗书礼易,而如果想给族中子弟教学,这两地有不能自己造书籍纸张,所以在他们那里,这些东西都是价格不菲,世家人人都会动心。”

刘预之前还不知道,这些避难的世家竟然能一如既往的传承下去,各个家族中学习从来都是少不了的。

不过,这些迁徙的世家手中能有足够的马匹交换吗,刘预对此持有怀疑的态度。

周贵很快解释道,这些中原的世家豪强投奔段部鲜卑的段疾陆眷之后,通常都会获得大批的垦田和马匹。

随后,刘预就与周贵商议好了,下一步去节触段部鲜卑,争取能建立一个买马的渠道。

等到安排好了这些之后,半天的时间已经基本过去了。

刘预看了看时辰,今天还要视察炼铁、冶铜等制备组的工作,奶奶的,现在的刘预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

为什么人家那些攀爬科技树是那么的简单,只要说出几个想法和概念,那么神奇的工匠们就能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工艺品。

对于这种刘预来说,就是最简单的一个冶炼,也是最不容易试验成功的,单单是炉内的文都火候,就不是普通的工匠能短时间的。

也不知道,那些三天就炼钢,五天就全军铁罐头的冶炼神人是哪里找来的天神下凡一样的工匠,让他们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就弥补了跨越千年的代差的。

要说现在刘预最成功的技术改进,那就是雕版、活版的印刷术,还有改进的造纸术。

等到刘预把城内的几个实验作坊都转了一遍以后,时间已经到了酉时多点,刘预最后大摇大摆的回到了府邸。

刘预刚进府邸屋内,就有两个侍女迎了上来,在一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服侍后,刘预早已经见怪不该,完全没有了之前新鲜感。

最后,刘预卧在榻上休息,年轻的妻子王则依偎在他的怀里,手里捧着一本青州书局的汉乐府心不在焉的看着。

王则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见识了父亲王浚后院里的女人们暗中角力后,小罗莉王则早已经具备了一身宅斗的本事。

可惜,如今刘预的内宅中,除了她之外,就只是那些陪嫁而来的侍女,连一个可以让她发挥智斗水平的对手都没有。

小罗莉王则闻着刘预身上的味道,感到一阵阵的安心,她不禁想起了出嫁之前,父亲王浚跟她说过话,王浚希望小罗莉王则不要忘记身为太原王氏一员的职责,要时刻拉拢刘预的心,让他成为王浚的助力。

一想到这里,王则就是心中一阵苦笑,自从不久前她的兄弟王胄病逝,王浚可就无子了,真不知道父亲劳心费力的苦心经营是为了哪般。

一想这里,小罗莉王则开始在刘预怀里不安分的扭动两下,准备今晚创造个某种机会。

不过,小罗莉王则刚开始动作,刘预还以为她身上刺挠的时候,门外就有侍女通报,说是有紧急的斥候来报。

王则不敢耽搁这种要事,赶紧服侍刘预披衣服起身。

等到刘预到了前厅,见到了等待的斥候,刘预一看来人是负责司豫河南的方面的情报斥候。

那斥候见了刘预,赶紧行礼,随后告诉了刘预一个颇为惊奇的消息。

“将军,刚刚得到洛阳传来的消息,皇帝意欲暗中逃离洛阳,前往荥阳投奔太傅司马越,不过却在中途被苟晞截获,苟晞随后软禁了天子,坐镇荥阳的太傅司马越已经发布檄文,调集关中、荆州、豫州的兵马一起兵进洛阳,说要讨伐苟晞,救援天子。”

刘预一听,顿时就觉得,这个东海王司马越果然是搅屎棍的本事,也不知道他用的什么手段,竟然能把已经厌恶他的天子,重新说动心,肯悄悄的暗中潜逃去投奔他。

不得不说,东海王司马越能在八王之乱中活到最后,这反复的本事是十足十厉害。

不过,这样一来,犹在身侧的匈奴汉国,怎么会坐视苟晞、司马越两人内斗而不作为呢?

这一次,不管苟晞和司马越谁胜谁败,恐怕洛阳危咦。...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