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825章 进退两难

大明都督 第825章 进退两难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825章 进退两难

炮声有一下没一下的在佟养性的乌龟壳上轰鸣,不断有呼啸的炮弹落在附近,让房屋不断的落土。

毛仲明将落在地图上的尘土弹开,继续指着镇江的城墙说着:“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我们刚刚炸开的城墙堵上,完成整个镇江防御系统。”

毛有德就抱怨:“早知道这城门,一个冲锋就能拿下镇江,我们何必炸掉那断城墙呢,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毛仲明就反驳:“你懂的什么?要不是那段城墙的爆炸吸引了敌人,动摇了敌人的军心,你即便夺取城门,1500个建奴拼命反攻,即便我们夺取了城,也会死伤累累。”

“那佟养性这个小子蹲在她的乌龟壳里,老是在我们后背捅刀,这根本就不是办法,拿又拿不下来,不如我们干脆放弃镇江,将大营扎在镇江之外,也好过腹背受敌。”毛有德就再次提议。现在佟养性的作用出现了,这等于让大家腹背受敌,根本就不能专心的进行防御,与其如此,解决这个如芒在背的办法,唯一的就是再次放弃镇江,大军搬到城外。

这个办法,毛仲明不是没有想,但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只能无奈的放弃。

“我们重新夺取镇江,攻城略地还在其次,主要就是一个象征,不断打击建奴的士气,更主要的是让他必救,一旦我们撤出城去,只要反应过来的满都再次回城,和佟养性两军合作一处,凭借城墙死守,努尔哈赤就不必再派兵过来,我们整个计划就彻底泡汤,所以,镇江我们绝对不能丢弃。”

这才是事情的关键,所以镇江是绝对不能再放弃的。

毛有德不再接口,对于防御和指挥,他实在是兴趣缺缺,于是就抱着胳膊坐到了一边,等待哥哥下令,自己好带队厮杀。

许悌接替自己的营头接受任务,参与讨论。“要想修复那段城墙,其实并不困难,但是要命的是,里边的那个乌龟不断发出的炮弹,严重的影响了民夫将士们修建城墙的进度,为了不受他们的干扰,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拔了这根钉子。”

这样一说,事情就等于再次绕回了原点,大家就在时有时无的炮声中,苦思冥想。

王阳最终提议:“请三位将军给我一队人马,我去对他们发动进攻,吸引他们的火力,让我们修城墙心无旁鹫的做好他们的事情。”

这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但大家仔细想来想去,除此之外还真没有别的办法,

最终毛仲明点点头:“分你1000人马,多备炸药包,只是进行骚扰攻击,不必发死力,即便发起攻击,10天半个月也拿不下他来。”

王阳当然知道这样的结局,就点头接令,带上自己的头盔出去调兵遣将去了。

“满都截断我们的粮草运输,这一点非常要命,既然在建奴大举南下围城之前,我们不能够储备充足的粮草,那我们只能就地取材,凭借镇江城内的粮草维持我们的战斗。”

王甫就道:“镇江城内人口众多,粮草却并不丰厚,我们该怎么办?”

毛仲明就决定:“那就将镇江城内的所有汉人百姓,搬迁过鸭绿江,将他们的粮草节省下来,用做我们的储备,等这些百姓到了咱们的根据地,再将他们的损失全部补发给他们。”

许悌点头赞同这个办法:“只要将城中所有的汉人百姓搬迁走,所剩的粮草足够供应我们半年,而镇江的百姓心向东江,让他们搬迁到那里绝无问题,其实也是他们求之不得的。”

但王甫却皱眉:“可是满都在城外呼啸来去,如何让百姓自己去东江镇,在出城之后必定会被劫杀,如此死伤必将惨重,百姓就会因为畏惧而不愿意出城。”

毛仲明点点头,然后扬起脸对着一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毛有德吩咐:“三弟,你带着你的一半人马,保护出城的百姓。”

毛有德就一下子跳起来,浑身充满了战斗的渴望:“没问题,那我现在就去了。”然后还不等毛仲明详细的吩咐,一溜烟儿的跑了个没影了。

毛仲明笑着摇头,继续自己的安排:“许老哥哥,你带着我的一半人马和你的一半人马,负责修筑城墙,既然百姓搬迁,那就拆毁镇江城内的所有民房,作为修补城墙的材料,你一定记住,我只能给你两天的时间,两天之内,我需要看到一段完整的镇江防御体系。”

许悌也拿起头盔,大声的接受命令:“保证完成任务。”

等大家都出去之后,毛仲明也拿起头盔往外走,他要组织百姓撤离镇江,这个工作非常重要,也是这次出击的时候,父帅亲自安排吩咐的。

牵制后金不能对辽西发动战争,这是目的之一,这也是朝廷的要求。但在这个主业之外,搞些副业,也是无可厚非滴。

副业有两个,第一个,挖努尔哈赤的墙角,按照毛文龙的高大上的说法是,解救水深火热辽东的汉人百姓。其实早在前世,毛文龙就把这个当做主业来做的,当初他在王化贞和熊廷弼上书辽人不可用的时候,就上书建议道:挖辽东一人,我便壮大一分,而奴遒就少一人生产,建奴不过百万,若将辽东汉人挖尽,则辽东平复易如反掌。

但在前世,他的意见没有在其他地方得到执行,反而出现即便是后来的袁崇焕,也拒绝辽东百姓入关的结果,究其原因,一个是辽西袁崇焕,能在大明后方,源源不断的能得到兵员,不需辽东汉人;第二一个,努尔哈赤起兵之初,是打着驱除大明酷吏的旗号的,在攻城时候多得汉民内应,所以,才有了大明官员认为辽东汉民都是汉奸的定论。

但毛文龙必须依靠辽东汉民做兵员来源,着就是所在立场境况不同造成的观点不同。

现在毛文龙坚定的因为财政上远远超过了当初的毛文龙,所以,他可以接收更多的辽东汉人百姓,不但给他带去了劳动力,更主要的是带去了对建奴苦大仇深的兵员,这才是根本。

所以,这次尽可能的将所占领的地方,将汉人百姓搬迁走,这是目的之一。

第二一个目的,就是破坏,破坏所有能破坏的,做到复辽军所过之处,在撤退后必须成为寸草不生的白地,做到三光政策的鸡犬不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