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806章 朝争落幕

大明都督 第806章 朝争落幕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806章 朝争落幕

对于沈光祚在一定地域试行的提议,天启赞道:“沈爱卿真的是老成谋国啊,这事情就这么办吧。不过先从哪几个省先行呢?”

勋贵们已经开始积极表现,不再畏手畏脚甘当人形布景了,于是还是老徐国公出面建议:“第一个应该是西南云贵川张巡抚处,因为留给他四成,就可以支持他一部分围剿的使费,同时,那六成应该上缴国库的,若是朝廷拨付给他军费,也就可以就地划拨,免了南北调度。”

叶向高深以为然:“这个办法好,如此,张巡抚也能上心办理。”

赵侯爷站出来提出:“还有一个应该是山东,袁可立老大人做事稳重不操切,情况也和西南差不多,他也要供应登莱水师对建奴的防备,供应东江镇,如此也是两便。”

黄爌点头:“袁师傅的确胜任。”

沈光祚建议:“福建也可试行,臣的犬子刚刚担任福建都御史,正可让他历练历练。”

天启哈哈大笑:“沈爱卿好算计啊,你名义上是举贤不避亲,其实还不是想要你的儿子小沈爱卿做些政绩,然后转正?”

沈光祚就故意表现的尴尬的连连施礼:“臣的小小心思被万岁洞察,羞愧羞愧,万岁真的是睿智无比啊。”

被戴了一个高帽的天启更加高兴,就当场拍板:“不管是为公为私都可以,那就这么定了,一年后,小沈爱卿做的好,他的那个代字就去了,品级也定了。但做不好,朕就将他一撸到底,让他抱孩子去。”

沈光祚就郑重道:“如果他不一心做事,我定打断他的腿。”

福建定了,那么毛文龙就站出来:“天津新开,商业渐渐繁华,也没有陈规陋习纠拌,徐光启老大人干练能为。”

这点没有人有异议:“而天津和京师帝都往来频繁,应该为一体,才能不阻碍商贾往来,所以,顺天府也应该施行。”

沈光祚表态:“责无旁贷。”

大家注意到了,这些省份,都绕开了东林党的根本之地。他们的首脑,要么就是孤臣主力,要么就是坚定为国的能臣,而东林把持的省份一个没有,其实以东林的操性,即便让他们施行,他们也绝对将这事情往坏了办。

叶向高站出来道:“好吧,那么就是这几个省府先施行吧,施行一年,再看结果而论。”

天启也点头同意,这样一来,难得的在朝堂上,这么快的通过了一个彻底改变大明朝政的大事。

因为有毛文龙半吊子先进思想在,大明的征税试行的相当顺利,最终其他各地的商贾作坊主纷纷上书请愿,各地官吏也纷纷上书请求在当地开征,新的税法开始在全国推行,只在短短的五年后,大明就彻底的摆脱了财政上的困局,各地将士开始足兵足饷了,各地的水利以及基础设施都开始完善建设了,如此更加带动了大明的经济高速的发展,反倒更加带动了财政的收入,最终行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最终战胜了天灾**,将汉人江山延续千年。

而在正确的施行了几个利国利民的大政之后,孤臣党的执政能力和影响更加扩大,最终在被严重削弱了东林党被排挤出去之后,朝堂上阉党和孤臣党两党抗衡,东林成为在野的监督党,这时候大明的政治才真的协调起来。毕竟,阉党也好,孤臣党也罢,虽然也搞党争,但毕竟还都是干实事的。

没有了东林胡搅蛮缠,原本一直被搁置的毛文龙等一群的封赏也就顺利通过了,毛文龙因为收复旅顺南关,因为丰润之战,因为重新稳定了蒙古,积功升迁为加授平辽总兵官,赐尚方剑,加封左都督,平辽伯。

又东江镇协防遵化,天津,势力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一个稳坐东江的“海外天子”。

而跟随毛文龙出战的将士以及勋贵子弟,和各部门文臣武将五百人,也都得到了他们该得到的封赏升迁,东林的几个空缺,也被毛文龙和魏忠贤瓜分,孤臣党正式走上了朝堂,有了话语权。

叶向高看到朝局稳定了,就辞官回归故里,达到了他悠闲远观朝局的目的。

黄爌顺位上位,成了大明首辅,顾秉谦在和魏广微一番争斗之后,也如愿以偿的做上了次辅的位置。

因为军功,因为才干,更因为皇帝也是小年轻,马维忠正式成为内阁一员,等待机会外放一省大员之后,就会成为大明的次辅,孤臣党在内阁就站稳了脚跟。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毛文龙看到的是,东林依旧强大,皇上和内阁依旧对东林边打压边扶持,因为自己的关系,魏忠贤也没有杀了东林六君子,如此一来,那些被逼退的东林大佬,整日在首善书院唧唧歪歪,而且听者日众,首善书院都已经容不下了。随着党徒日众,东林大有卷土重来的意思。

看到挤挤杂杂的首善书院,看到他的破败的状况,毛文龙彻隐之心大起,在和郑宏达告别的时候,他请郑宏达在千万不要偷漏自己的名字的情况下,以江淮苏杭行会的名义,在京城西南的王恭厂的位置,捐献一座恢宏的园子做东林新的集散地,让东林所有心向君子的人都住在里面日夜讲经修炼。而为了能吸引更多的东林君子入住,毛文龙还做了一把活**,所有人的吃喝全部由毛文龙包了。至于这笔巨大的费用出处,现在的毛文龙因为各种股份,已经富可敌国了,为了大明文化的昌盛,他舍得投资。

结果毛文龙的努力没有白费,反正是白吃白喝白挑眼,不但东林六君子整日在新的首善书院讲课,更有各地东林贤达搬迁入京,各地东林骨干更是趋之若鹜,不长时间,位置在王恭厂新的首善书院就再次人满为患,没办法,在天启五年,江淮苏杭商行行会再次捐款,将新书院扩大一倍。成为天下文风鼎盛之地。

之所以毛文龙不遗余力的这么做,是因为他看到,有内阁和皇帝护着,东林党是铲除不了的,所以,那好吧,天启六年的东工厂爆炸的时候,就将这些家伙一起弄上天吧。

至于能不能一网打尽,其实,东工厂爆炸的威力是巨大的,将半个北京城都炸上了天,这个小小的首善书院被炸平,那不还跟玩似的。

面对自己的阴损,毛文龙不认为自己很龌鹾,反倒是认为老天爷都帮助自己,这证明了什么?这证明自己做的事情是顺应天意的,是得到上天支持的,是正义的不能再正义的行为,大家不但不应该诋毁我,大家应该高声的歌唱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