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776章 平息风潮

大明都督 第776章 平息风潮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776章 平息风潮

皇后的威信影响是巨大的,本来是一场可能彻底费掉毛文龙全部希望心血的银行事业,就因为皇后驾临而被百姓理解,不但没有再次出现挤兑,竟然存款额度大涨。

而继续推动这银行存款的,是第二天的天津新城开工典礼,彻底的让百姓士绅放了心。

徐光启是文人,更是个科学家,他的脑袋绝对不僵化,他深深的知道,建设天津港会改变大明整个南北贸易的历史格局,更通过丰润之战,看到了毛文龙设计建造新城的必要,所以在得到了叶向高,孙承宗,袁可立的推荐之后,立刻走马上任天津巡抚,然后马不停蹄的开始新天津城的建设规划,其实,他比谁都急迫。

按照当初毛文龙的建议,新城分作两个部分,一个是港口区,也就是贸易区,那里不设立居民区,全部规划成商业性质的建筑。并且以仓储为主,巨大的仓储区占据了一望无际的地皮,这将是往来南北商人贸易的集散地。这片地区不对外招标,全部由天津府和内帑还有东江镇三家自己筹备资金建设,然后对外出租。这将是天津府内帑和东江镇源源不断的利润来源。徐光启简单的计算过,就这一片仓库出租所得,三家每年都会得到上百万银子的收入。

对于这片仓库的收入,天津府就有了钱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内帑就有了钱补贴国库,东江镇也就有了钱养兵练兵,这绝对是一个聚宝盆。

接连天津港的,才是商业居民区,按照当初徐光启的习惯性思维,如此巨大的城市,必须要建设巨大的城墙保护。

想一想那浩大的工程,徐光启就激动,但想想那所花费的银子,徐光启就一阵阵眩晕。

商业街道和居民区可以向百姓卖地皮,然后督促百姓自己建设,但城墙却不能依靠百姓资金来运作建造,因为这不是盈利性的。

但徐光启和毛文龙计算的时候,但毛文龙却对城墙嗤之以鼻,毛文龙的理念是:“一座城市是需要开放的,用城墙封闭起来,虽然加强了防御,但更封闭了思想和扩张的空间,这是不可取的。在可以想象的未来,天津城将无限的扩大,难道我们的城墙就要无限的修筑吗?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的新城将以新的理念建设,那就是不修城墙,而多设立街道胡同。而建设用材,也尽量用砖瓦,少用木材等易燃的材料,一旦外敌入侵,我们就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和入侵的敌人展开一场巷战,我要用人民的海洋,将一切敢于入侵的敌寇彻底的淹没。”

这样的理念在当时相当新颖,也特别异类,如果要是别人,当然拒绝这种离经叛道的想法和做法,但是好在他遇到的是徐光启,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本身就是一个异类,。

所以徐光启在规划整个城市的时候,首先将港口的仓库,就用厚实的砖墙建造的高大无比,然后互相连通,成为40方方的一片仓库城,只要敌人来袭,守卫者站在房顶,那本身就是一道要塞。

这样的仓储要塞不但在战争起来的时候,保护内部的巨大物资,又和港口的舰队形成犄角,会让来敌南北受到夹击,同时,又和新城形成犄角,互相策应,如此三点形成铁三角,即便没有城墙保护,三点也是固如金汤。

而在新的城区,街道设计是按照八卦的方式设计的,以天津府衙门办公区为中心,向八面辐射,道路纵横交错,街巷如同蛛网,不要说外敌入侵,未来即便是居住在里面的人,如果不熟悉地形情况,都能彻底的走晕菜了。

经过半年带着一群徒弟学生日夜奋战,天津港已经初具规模,开始有南方的海船泛海而来,而毛龙的东江镇水师也开始在这里轮番休整补给,成为这里的守卫者。

剩下的就是等待民间资金的到来,进行新城的建设。

结果盼星星盼月亮,建设银行的开设,让徐光启看到了希望。

但他没有等到毛文龙带着银子过来,倒是马维忠狼狈的跑了过来,向他通报了在北京城银行里的挤兑现象爆发。

不管是盐商背景的马维忠,还是经过商的徐光启,都懂得这场挤兑的巨大危险,也明白了毛龙此举的目的,于是徐光启立刻动员所有的人,立刻开始平整场地,准备后天举行一场盛大的开工典礼,用这个办法来平息百姓的担忧。

但是先要做的,徐光启立刻派出了一百个衙役,抗着新城开工典礼的告示,连夜赶奔北京城。

马维忠带着这一百扛着告示的衙役赶到北京城的时候,天早已经亮了,但是那个南城兵马司指挥使,坚决的拒绝他们进城,准备将这个消息隔绝在城外。

马维忠也想强制入城,但他不是东江镇的那些兵痞,他是有着内阁官身在的,如果他敢擅自闯城门,他的政治生命就彻底的废了,这和他的家族利益不符,同时马维忠也知道自己是孤臣党在内阁的钉子,一旦自己的这个钉子被拔出,也和孤臣党的利益不符。

于是,马维忠就紧急雇请了一群吹鼓手,带着一百衙役,扛着张贴告示的牌子,围着北京城城墙转圈,一面走,一面敲锣打鼓,整齐划一的向城中呼喊着自己即将开工的消息,邀请城中的百姓参加典礼。

北京的四九城门,可以拒绝马维忠的进入,但他们绝对没有胆子真正封闭城门,不让百姓进出。于是这样的宣传效果是明显的,进出城门的百姓,将这个大好的消息传进去,让所有的北京百姓奔走相告,原本还犹豫着是否继续提取现银,是否继续存款的百姓,这一次彻底的放了心。然后就在天晚的时候,就开始有陆陆续续的百姓,开始呼朋引伴的出城,连夜向天津新城赶去,他们要见证一下历史,他们要亲眼看一下他们投资的地方。

一场凶险无比的挤兑风波,就这样快速的被扑灭了,东林党发起的这一场灾难,发动的对毛文龙的打击,就这样破灭了,为此,首善书院里彻夜争吵算计不休,互相指责谩骂更是层出不穷。始作俑者周廷儒,在这一次显尽了风头,却也在同党的面前,丢尽了脸面,被成为了替罪羊,最终周廷儒甩甩袖子,直接扬长而去,算是脱离了东林党。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正是因为他这次愤然脱党,让他在东林党彻底覆灭的时候得以幸免,他的政治前途得以继续延续,这是毛文龙绝对没有想到的。

新城继续建设,银行继续发展,大明的经济,将在这股风潮里成长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